經典奇片《裸體午餐》三十週年重新上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年初終於解鎖買了很多年都有閱讀心理障礙而看不完的垮派究極奇書《裸體午餐》後,就想說不知何時才能看到電影。沒想到機會這麼快就來了,片商引進大衛柯能堡的經典作品重新上映,當中就包含了此片!所以當然要趁著上映第一天就去看,這只是我今年去戲院看的第四部電影。
不僅原著那光怪陸離的想像力與攪人膽囊的文藻都被編進電影裡,而且最能搭配垮派文學的爵士樂自然也沒缺席。配樂 Howard Shore 請來 sax 巨匠 Ornette Coleman 一起合作,可以想見他那自由爵士派狂放不羈的前衛樂句,有多麼適合本片氛圍:以 50 年代北非摩洛哥為背景的 "interzone"(跨際區),其中登場著各式打字機、毒品、男同志,還有大衛柯能堡延伸出來的「妖獸」們,既復古又前衛、既文學又迷幻,連 "literary high"(文學嗨)、"Kafka high"(卡夫卡嗨)這種台詞都出現了,我真想演員對戲時不會笑場嗎?不過想到卡夫卡也掰過巨蟲這種生物,似乎一切又都恰如其分地對味極了。
談到演員,我們這一代的影迷看到 Peter Weller 怎能不想到《機器戰警》呢?不過他那嚴肅的撲克臉,扮演起原著作者威廉布洛斯還真有點那個神韻哩。還有 Ian Holm,看到他的臉就想到那個差點被魔戒迷惑的老比爾博呀!
奇片一枚,但嚇不到我,我可是被原著苦其心志過來的!倒是最後變成很像《Alien》、《The Thing》的妖獸片是哪招 X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9會員
239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納粹集中營的生還者、著名的義大利作家兼化學工程師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他的書在台灣被翻譯出版的至今有三本。雖僅有三本,但也囊括他的出道作、遺作和畢生名著。前後四十年寫作生涯,除了文風一貫不卑不亢卻洗鍊精準外,也始終在旁觀人性百態並不懈地適時發出警語。
披頭四有《白色專輯》,然而樂界也有一張著名的「黑色專輯」,那當然不是電影《年少時代》中 Ethan Hawke 送給兒子的自選輯,而是 Metallica 的《黑色專輯》。今天這張西洋流行音樂史上的異數剛滿三十歲,值得來回憶一下,並回首我的搖滾啟蒙路。
台灣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後,不方便跑書店、圖書館借書服務也暫停,剛好趁機把積累了很久的未讀書給消化掉。有些是開數較大不方便通勤攜帶,有些則是以前無法一次讀完而擱到現在的。這些書債積壓心頭已久,正是償還時候。
一場演唱會,重點卻不是音樂,這是什麼狀況? 1969 年 8 月 15 日是個艷陽高照的星期五,從當天起至 8 月 19 日星期一早上,連續三天半在紐約州郊區 Bethel 小鎮附近農場舉辦的 Woodstock 音樂節,早已成為半個世紀以來搖滾樂迷念念不忘的神話。
昨晚用了幾小時再度讀完《查令十字路 84 號》,上次讀剛好是 5 年前的 6 月。台灣譯本由時報出版社發行,初版是 2002 年,我買的是 2016 年 2 月的 2 版 24 刷。譯者陳建銘文筆極讚,名作家唐諾為序,也是好文。但我建議先讀完篇幅不到百頁的正文,當然大量譯注的含金量也很高。
書名很聳動、設計很厚工、封面很迷幻、視覺很霓虹。初翻《台女》,這四句就是我第一印象。
納粹集中營的生還者、著名的義大利作家兼化學工程師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他的書在台灣被翻譯出版的至今有三本。雖僅有三本,但也囊括他的出道作、遺作和畢生名著。前後四十年寫作生涯,除了文風一貫不卑不亢卻洗鍊精準外,也始終在旁觀人性百態並不懈地適時發出警語。
披頭四有《白色專輯》,然而樂界也有一張著名的「黑色專輯」,那當然不是電影《年少時代》中 Ethan Hawke 送給兒子的自選輯,而是 Metallica 的《黑色專輯》。今天這張西洋流行音樂史上的異數剛滿三十歲,值得來回憶一下,並回首我的搖滾啟蒙路。
台灣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後,不方便跑書店、圖書館借書服務也暫停,剛好趁機把積累了很久的未讀書給消化掉。有些是開數較大不方便通勤攜帶,有些則是以前無法一次讀完而擱到現在的。這些書債積壓心頭已久,正是償還時候。
一場演唱會,重點卻不是音樂,這是什麼狀況? 1969 年 8 月 15 日是個艷陽高照的星期五,從當天起至 8 月 19 日星期一早上,連續三天半在紐約州郊區 Bethel 小鎮附近農場舉辦的 Woodstock 音樂節,早已成為半個世紀以來搖滾樂迷念念不忘的神話。
昨晚用了幾小時再度讀完《查令十字路 84 號》,上次讀剛好是 5 年前的 6 月。台灣譯本由時報出版社發行,初版是 2002 年,我買的是 2016 年 2 月的 2 版 24 刷。譯者陳建銘文筆極讚,名作家唐諾為序,也是好文。但我建議先讀完篇幅不到百頁的正文,當然大量譯注的含金量也很高。
書名很聳動、設計很厚工、封面很迷幻、視覺很霓虹。初翻《台女》,這四句就是我第一印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鳥》是1963年由希區考克拍攝的著名代表作,被視為動物災難片的開山始祖,它不但突破了以往觀眾對恐怖的想像,更把電影的「鳥」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一次欣賞《鳥》的時候,不禁讓我聯想到30年代的《育嬰奇譚》,它們都在刻劃不同於正常社會的戀愛關係,這正是開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當喜愛惡作劇的富
Thumbnail
我第一次看羅伯特・勒帕吉主演的作品,是1993年在紐約。倏乎已經30年過去了。從燈光、音響、舞美、影像,乃至於到味道,都完整的照顧到演出的方方面面。導演/編劇/主演的個人回憶,跟自己過去的生活與現在的處境交錯,溫暖而有帶點幽默。這種樸素,有機,完整的演出,難尋。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想像現在是1995 年,你正在電影院觀看大衛·芬奇導演的作品《火線追緝令》(Se7en),眾多影評和觀眾紛紛表示這是當今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驚悚電影,當片尾名單開始滾動,影院裡的每個人都還餘悸猶存,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出現,詭異不安的陰森曲調環繞在所有人耳邊。
Thumbnail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怪物樵夫》改編自倉井眉介的同名小說,揉合懸疑、驚悚和都市傳說元素,故事主軸為精神病患者和連續煞人魔的PK大戰。片中穿插小孩口吻讀出兒童繪本的內容,透過隱喻的方式展現情節的發展。劇情中的轉折和角色的性格也是影片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深海魚〉在肅殺的氣氛中表達了生存的無奈。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全片沒有任何對白,但是角色神情的生動、80年代美國的懷舊氛圍,以及貫穿全片的歌曲〈September〉,都讓這份純粹可愛的情誼充滿厚度,無聲勝有聲,以至於電影裡的祝福和遺憾,都扎實地讓人心有所感,並且迴盪至我們生命中的許多片刻,然後我們才能真正長大,說好再見。
Thumbnail
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由日本知名編劇「笨蛋節奏」的最新電視電影《入侵者的晚宴》,以及睽違 23 年才推出的經典定格動畫電影續集《落跑雞:雞塊新時代》。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本篇聊聊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導演於1979年的經典電影《異形》(Alien),是部披著怪物皮的懸疑驚悚片,節奏一反常規的緩慢而冷靜,搭配擬似生物的音效,一步步勾起觀眾的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鳥》是1963年由希區考克拍攝的著名代表作,被視為動物災難片的開山始祖,它不但突破了以往觀眾對恐怖的想像,更把電影的「鳥」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一次欣賞《鳥》的時候,不禁讓我聯想到30年代的《育嬰奇譚》,它們都在刻劃不同於正常社會的戀愛關係,這正是開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當喜愛惡作劇的富
Thumbnail
我第一次看羅伯特・勒帕吉主演的作品,是1993年在紐約。倏乎已經30年過去了。從燈光、音響、舞美、影像,乃至於到味道,都完整的照顧到演出的方方面面。導演/編劇/主演的個人回憶,跟自己過去的生活與現在的處境交錯,溫暖而有帶點幽默。這種樸素,有機,完整的演出,難尋。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想像現在是1995 年,你正在電影院觀看大衛·芬奇導演的作品《火線追緝令》(Se7en),眾多影評和觀眾紛紛表示這是當今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驚悚電影,當片尾名單開始滾動,影院裡的每個人都還餘悸猶存,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出現,詭異不安的陰森曲調環繞在所有人耳邊。
Thumbnail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怪物樵夫》改編自倉井眉介的同名小說,揉合懸疑、驚悚和都市傳說元素,故事主軸為精神病患者和連續煞人魔的PK大戰。片中穿插小孩口吻讀出兒童繪本的內容,透過隱喻的方式展現情節的發展。劇情中的轉折和角色的性格也是影片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深海魚〉在肅殺的氣氛中表達了生存的無奈。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全片沒有任何對白,但是角色神情的生動、80年代美國的懷舊氛圍,以及貫穿全片的歌曲〈September〉,都讓這份純粹可愛的情誼充滿厚度,無聲勝有聲,以至於電影裡的祝福和遺憾,都扎實地讓人心有所感,並且迴盪至我們生命中的許多片刻,然後我們才能真正長大,說好再見。
Thumbnail
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由日本知名編劇「笨蛋節奏」的最新電視電影《入侵者的晚宴》,以及睽違 23 年才推出的經典定格動畫電影續集《落跑雞:雞塊新時代》。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本篇聊聊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導演於1979年的經典電影《異形》(Alien),是部披著怪物皮的懸疑驚悚片,節奏一反常規的緩慢而冷靜,搭配擬似生物的音效,一步步勾起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