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解封後實體消費回流,電商如何面對成長停滯的挑戰

更新於 2021/08/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疫情爆發後,我們生活上有了許多的改變,人們開始習慣在家辦公、增加網路購物的次數、暫緩出國旅遊...,而這些影響,並不是短暫的變化,有些會持續影響到疫情結束後,進而產生新的消費習慣。
疫情期間,許多傳統產業因為實體經濟降溫,進而轉往數位消費去做發展;以電商來說,銷售商品為生活必需品、家飾、家電產品等相關居家商品,都因為剛好搭上這波「宅在家」的時間點,營業額大幅成長。但隨著疫情逐漸降溫,解封後台灣實體消費回流,大家開始到街上商店購買商品;這些原來在風頭上的電商,營業額瞬間大幅下降。那該如何面對業績下滑的現象呢?
1.盤點自家商品和商業模式
在三級警戒時期,大家被迫只能待在家裡,許多物資都只能靠網購方式來取得,像是疫情期間賣得很好的蔬果箱和生鮮食品。這些產業在疫情降溫後,營業額瞬間大降,應該好好思考自家商品和商業模式,究竟會成為未來消費者購物習慣,抑或只是警戒期間大家不得不的「應急」行為。必須盤點清楚自家優劣勢後,再決定是否要加碼投資,或是修正目前的商業模式。
2.整合全通路數據與會員
在疫情期間,這些「宅經濟」電商剛好適逢其時,不用花太多廣告預算,就有龐大的流量湧入,商品銷售額一夕暴漲。但要知道這些龐大的流量,並不會一直發生,疫情降溫後,這些流量可能會轉往實體經濟,也有可能轉往其他產業。掌握這突如其來的大量會員資料非常重要,假如都沒有做好完整的客戶資料收集,那以後要再對這些龐大的客群,做再行銷或客情維護,都會是難上加難。
3.優化購物體驗快速到貨
整體購物體驗的好壞,會影響到消費者下次是否再次購買商品。像是完整的商品介紹、人性化操作介面和親切的售後服務,這些都是不可或缺;其中,如何加快自家商品的到貨速度,讓消費者可以在第一時間被滿足需求,更是電商不可忽視的重要關鍵。

所謂「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在生意好時,一定要居安思危,必須了解這突然暴漲的營業額,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並不會一直持續;一定要利用當下高流量的優勢,來為以後流量逐漸降低的狀況做預備,並且優化消費者的整體購買體驗,這樣才會是一個比較完善的產業轉型。
avatar-img
4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麥斯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爆發以後,人與人之間保持著社交距離,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待在家裡,盡量避免與人接觸的機會。因為對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金錢也大都花費在必要性支出上,生活變得淳樸簡單;但隨著疫情慢慢降溫,人們開始想要買一些東西,來搞賞自己這一陣子的辛苦,而衍生出報復性消費。
在資訊爆炸的現在,大家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滑手機,只要一有空,就不知覺會打開FB,觀看朋友的動態或是接收無止境的廣告轟炸。就算沒有使用Facebook等社群媒體,也一定會使用Line,Youtube和Google等平台,這些平台都有一個特性就是:不斷提供大量資訊給你。當我們習慣這樣的生活型態後,其實也就
隨著科技的發達,不僅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壽,世界的變化也逐漸再加速,這導致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同時存在著以往以來最多不同的世代族群。 每個世代族群,都會因為當時身處的環境,所發生的事件或經歷,而衍生出屬於那個世代特有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 從1940年代至今,大約80年的時間,孕育出5個完全不盡相同的世
當網路流量紅利不見後,大家發現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那麼依賴臉書的流量,要開始想辦法自己找流量。很自然地,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也就是網路的霸主Google。那要如何從Google找出流量呢?最常見的就是Google關鍵字廣告和搜尋引擎優化 ( SEO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
好不容易把客人招攬到店裡來了,那要如何讓他買單呢?其實網路購物跟實體商店的消費者心理是大同小異的;不外乎是兩個重要的因素: 良好的購物體驗 刺激消費衝動 試著想想,當我們走進高級精品店時,店員是不是在你一進門,就很親切地打聲招呼,然後請你坐在舒服的沙發上,詢問需不需要飲料或小點心,並遞上
後流量紅利時代,因為FB的流量紅利減少,導致網路流量取得變貴,再加上 Apple和Google 也開始注意到個人隱私問題,紛紛關閉廣告追蹤功能;使得網路廣告的精準度大幅下降。 這使得以往,我們大量所倚靠的FB廣告,變得又貴又沒效率。 這時我們似乎回到早期的電視廣告年代,只能根據尼爾森收視率,間接知道
疫情爆發以後,人與人之間保持著社交距離,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待在家裡,盡量避免與人接觸的機會。因為對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金錢也大都花費在必要性支出上,生活變得淳樸簡單;但隨著疫情慢慢降溫,人們開始想要買一些東西,來搞賞自己這一陣子的辛苦,而衍生出報復性消費。
在資訊爆炸的現在,大家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滑手機,只要一有空,就不知覺會打開FB,觀看朋友的動態或是接收無止境的廣告轟炸。就算沒有使用Facebook等社群媒體,也一定會使用Line,Youtube和Google等平台,這些平台都有一個特性就是:不斷提供大量資訊給你。當我們習慣這樣的生活型態後,其實也就
隨著科技的發達,不僅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壽,世界的變化也逐漸再加速,這導致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同時存在著以往以來最多不同的世代族群。 每個世代族群,都會因為當時身處的環境,所發生的事件或經歷,而衍生出屬於那個世代特有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 從1940年代至今,大約80年的時間,孕育出5個完全不盡相同的世
當網路流量紅利不見後,大家發現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那麼依賴臉書的流量,要開始想辦法自己找流量。很自然地,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也就是網路的霸主Google。那要如何從Google找出流量呢?最常見的就是Google關鍵字廣告和搜尋引擎優化 ( SEO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
好不容易把客人招攬到店裡來了,那要如何讓他買單呢?其實網路購物跟實體商店的消費者心理是大同小異的;不外乎是兩個重要的因素: 良好的購物體驗 刺激消費衝動 試著想想,當我們走進高級精品店時,店員是不是在你一進門,就很親切地打聲招呼,然後請你坐在舒服的沙發上,詢問需不需要飲料或小點心,並遞上
後流量紅利時代,因為FB的流量紅利減少,導致網路流量取得變貴,再加上 Apple和Google 也開始注意到個人隱私問題,紛紛關閉廣告追蹤功能;使得網路廣告的精準度大幅下降。 這使得以往,我們大量所倚靠的FB廣告,變得又貴又沒效率。 這時我們似乎回到早期的電視廣告年代,只能根據尼爾森收視率,間接知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近期,獨立品牌在電商領域遭遇營業額下降的挑戰,雖然整體市場仍在增長,但個別品牌面臨壓力。疫情改變了消費習慣,但競爭加劇,消費者的選擇增多,創業者需面對更高的獲客成本和長期經營的困難。文章探討了這些品牌在運營中需考量的策略,以及未來的市場趨勢和機會。
Thumbnail
2020年可以說是翻轉人類生活型的轉折年,幾乎所有商業活動或是個人活動都從線上跑到線下,因為疫情保持社交距離,所以這時雖然路上冷清,但線上活動卻超級火爆,任何事情全都到了線上,就連大家平常比較隱晦避而不談的包養,也被帶到了線上,因為班機停飛,一堆失業的空勤人員,電子廠流水線員工,百貨公司也因為疫情,
Thumbnail
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生活形態造成重大影響,尤其是電商行業。本文探討臺灣幾大電商倉儲容納量的變化,包括富邦媒和網家的發展狀況。隨著電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倉儲能力的提升成為業者成功的關鍵因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呈現各大電商倉儲的數據,並評估未來市場的走向。
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台灣的電商平台市場競爭激烈,各大平台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和顧客群體吸引消費者和賣家。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合適的電商平台可以獲得最佳的購物體驗;對於賣家來說,選擇正確的平台則能提高銷售效果。
Thumbnail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依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4年最新發表的調查統計,台灣TOP 10綜合電商平台合計流量自2020Q4(疫情最高峰時)大幅增長19.2%後,已連續3年陷入衰退。2023Q4於2022Q4年減2.9%的基數上再度下跌12.7%。持續下滑的流量走勢除了反映出電商產業於疫情紅利風口期結束的警訊外,也意味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已經進入2024年了,聊聊未來電商的4大趨勢。 1、「賣興趣、賣慾望、賣內容這三賣」成為重要元素,而不再是賣需求。 興趣電商、貨找人的情況會成為新的主流。 2、店鋪及顧客兩極化:在意價格或在乎品質。 3、線上跟線下服務必須都要經營。 4、去不受重視的產業也會逐漸成為新的主流:C2B時代。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近期,獨立品牌在電商領域遭遇營業額下降的挑戰,雖然整體市場仍在增長,但個別品牌面臨壓力。疫情改變了消費習慣,但競爭加劇,消費者的選擇增多,創業者需面對更高的獲客成本和長期經營的困難。文章探討了這些品牌在運營中需考量的策略,以及未來的市場趨勢和機會。
Thumbnail
2020年可以說是翻轉人類生活型的轉折年,幾乎所有商業活動或是個人活動都從線上跑到線下,因為疫情保持社交距離,所以這時雖然路上冷清,但線上活動卻超級火爆,任何事情全都到了線上,就連大家平常比較隱晦避而不談的包養,也被帶到了線上,因為班機停飛,一堆失業的空勤人員,電子廠流水線員工,百貨公司也因為疫情,
Thumbnail
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生活形態造成重大影響,尤其是電商行業。本文探討臺灣幾大電商倉儲容納量的變化,包括富邦媒和網家的發展狀況。隨著電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倉儲能力的提升成為業者成功的關鍵因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呈現各大電商倉儲的數據,並評估未來市場的走向。
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台灣的電商平台市場競爭激烈,各大平台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和顧客群體吸引消費者和賣家。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合適的電商平台可以獲得最佳的購物體驗;對於賣家來說,選擇正確的平台則能提高銷售效果。
Thumbnail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依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4年最新發表的調查統計,台灣TOP 10綜合電商平台合計流量自2020Q4(疫情最高峰時)大幅增長19.2%後,已連續3年陷入衰退。2023Q4於2022Q4年減2.9%的基數上再度下跌12.7%。持續下滑的流量走勢除了反映出電商產業於疫情紅利風口期結束的警訊外,也意味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已經進入2024年了,聊聊未來電商的4大趨勢。 1、「賣興趣、賣慾望、賣內容這三賣」成為重要元素,而不再是賣需求。 興趣電商、貨找人的情況會成為新的主流。 2、店鋪及顧客兩極化:在意價格或在乎品質。 3、線上跟線下服務必須都要經營。 4、去不受重視的產業也會逐漸成為新的主流:C2B時代。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