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人生啟動-華語老師挑戰工程師之路

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2021.08.25,我在資策會的Big Data數據分析班正式開訓。
身為一個一直以來的文組少女,懷著既害怕又期待的心情,決定在此抒發我往後的情緒及紀錄上課筆記。
這是我在方格子上的第一篇文章,先稍微介紹一下我自己。
1999年在高雄出生,是爸媽期待的女兒,也是受寵的老么。
我一直都是喜歡挑戰自己的那種人,但就是很懶惰。由於爸媽普遍都很支持我的任何決定,導致我覺得該由我自己來給予壓力,這樣才會進步得快。
像這次我決定在網路上寫下最近的心路歷程,也是有我媽媽的支持,我才踏出第一步(但我害羞所以還不想讓她發現)
國小時我唸的是雙語學校,走的是藝術教育理念,課表裡面包含了舞蹈、戲劇。
從此我喜歡上音樂劇,喜歡欣賞印象派的畫,學會怎麼演默劇、跳芭蕾。
到高中時,我讀的是資優班,屬於自然組,可成績最不好的科目永遠是數學、物理跟化學。
校排100內都是靠我的社會科救場,在此我謝過他們。
還記得我們那屆號稱是近五年最難的學測,成績公布的那天,我們全班都特別早到學校,坐的乖乖的像一顆顆想被拔起來的蘿蔔。
老師喊到我的名字時,眼睛瞪大:「哇,你有4個14級分!」
我內心尖叫:「天啊!我要上台大了!」
結果:國文14 英文14 社會14 數學+自然 5+9
好一個文組腦,害我沒法上理想的科系!
我決定再拼一次。
很快到了指考成績公布的那天,其他科目成績我記不太清楚了,但唯獨一科就算我老了也不會忘:數乙 54
這是在跟我開玩笑吧,我補習補最兇的一科,再度滑鐵盧。
害我大學四年跟別人說我高中是自然組的都沒人相信,還被笑呢,哈哈
於是我進入了一個以我當時成績來說很適合的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學系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教導外國人華語。
在大學四年期間,我累積了成為一個華語教師所需要的技能,也在交換至義大利的途中在羅馬的中文學校實習。
可是在教中文的過程中,我問自己:「這是我未來也會一直想做的事嗎?」
也許這是我能做得好的事,但內心深處的我缺乏了教學的熱忱,一直執著想去做更挑戰自己的事。
在羅馬大學交換的時期,我為了讓自己能好好平衡學習及享受歐洲生活,我只修了兩門課,但,是master degree的課,一門課在一週間有兩次上課時間,所以一週要到校四天。
通常教授會留一、兩堂課的時間讓我們泡在圖書館,去翻閱寫研究要用的資料,那時我就發現-書中有這麼多豐富的內容,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快速地統計我要的資訊?
我開始腦袋想啊想,包括語言研究常用的語料庫,如果我懂「那個」方法,可以精確地整理大量資料,那好像可以結合一點科技,讓華語教學這件事對我來說變得有趣了。
但當時的我,人生中完全沒有學習過任何程式語言,甚至搞不清楚前、後端的差別,只覺得:「學會寫程式會是未來的趨勢」
回到台灣時大三的我,開始尋找網路上關於數據分析的資料,同時也接了一份研究助理的工作,需要大量使用excel統計實驗得來的資料。
我發現,要透過網路上的開放資源像是Youtube, Coursera, Udacity等平台去學習程式語言其實不難,難的是寫程式遇到問題時怎麼去找答案?在工作上到底哪個程式語言比較實用?我需要精通到什麼地步才能找到一份工作?
綜合以上,還有我滿腦子的疑問,我去聽了資策會大數據班的課前說明會,取得老爸老媽的支持,毅然決然地報名了為期半年的密集養成班!
今天開訓,聽了來自導師的「威脅」,接下來半年每天6小時的課程轟炸,一定不會輕鬆,如果放鬆了漏聽3分鐘,很可能整堂課就寫不出老師要的code,接著整個上午可能就跟不上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期待我接下來的生活,每天跟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產業的人一起學習,到底會迸出什麼樣的成果呢?
我會持續在這裡更新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哈囉哈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來講講我對我外來的幻想 小時候我都和爸爸說,我未來會得諾貝爾物理獎 好吧,我現在也想要,但越來越長大好像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再這裡 舉例來說 我學校的數學一項不會成績太好,雖然大人說我很多粗心,但這裡面真心話到底佔幾分呢? 這是個好問題 當然我還小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2012年,我21歲。 當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沉迷於代數拓撲、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的學習。每天,我都在齊震宇教授的指導下探索代數拓撲,在王金龍教授的課堂上學習微分幾何,並在林惠雯教授的教導下鑽研李群與李代數。這些課程讓我沉浸在對宇宙物理的無限想像與探索中。 ▋台大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說來有趣,我到現在32歲,卻還沒什麼找工作的經驗, 所以每次朋友在討論找工作的話題,我總是很難共感。 最早大概是從國中要升高中, 當時考了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很順利就上了。 接著在高中時期有幸透過做科學展覽, 代表台灣到美國聖荷西參加ISEF 2010, 拿到了
在我21歲的2012年, 我也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沈迷於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 當時與齊震宇教授學代數拓墣, 與王金龍教授學微分幾何, 與林惠雯教授學李群與李代數, 每日每日,都沈浸在對宇宙物理的想像與探索之中。 然而,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從小學三年級升到四年級,課程的不一樣尤其數學的除法。我總覺得老師教太快,我在課堂上根本追不上,聽不懂,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大家似乎都明白。我不好意思舉手發問,只好一直問坐在隔壁的同座。還有馬來文居然有兩張paper!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哈囉哈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來講講我對我外來的幻想 小時候我都和爸爸說,我未來會得諾貝爾物理獎 好吧,我現在也想要,但越來越長大好像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再這裡 舉例來說 我學校的數學一項不會成績太好,雖然大人說我很多粗心,但這裡面真心話到底佔幾分呢? 這是個好問題 當然我還小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2012年,我21歲。 當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沉迷於代數拓撲、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的學習。每天,我都在齊震宇教授的指導下探索代數拓撲,在王金龍教授的課堂上學習微分幾何,並在林惠雯教授的教導下鑽研李群與李代數。這些課程讓我沉浸在對宇宙物理的無限想像與探索中。 ▋台大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說來有趣,我到現在32歲,卻還沒什麼找工作的經驗, 所以每次朋友在討論找工作的話題,我總是很難共感。 最早大概是從國中要升高中, 當時考了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很順利就上了。 接著在高中時期有幸透過做科學展覽, 代表台灣到美國聖荷西參加ISEF 2010, 拿到了
在我21歲的2012年, 我也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沈迷於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 當時與齊震宇教授學代數拓墣, 與王金龍教授學微分幾何, 與林惠雯教授學李群與李代數, 每日每日,都沈浸在對宇宙物理的想像與探索之中。 然而,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從小學三年級升到四年級,課程的不一樣尤其數學的除法。我總覺得老師教太快,我在課堂上根本追不上,聽不懂,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大家似乎都明白。我不好意思舉手發問,只好一直問坐在隔壁的同座。還有馬來文居然有兩張paper!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