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是該從追求媽媽的讚賞與認同中畢業了。#人類圖自剖觀察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類圖非自己

人類圖非自己

人類圖群組裡,發出了這樣的主題。

「討論主題:非自己。
讓我先來定義非自己,就是當一個人沒有正確運作(沒有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來做決定),很容易深陷負面情緒中,像是顯示者會憤怒,生產者會挫敗,投射者會苦澀,反映者容易失望。
請大家聊聊,你在甚麼樣的狀況下最容易深陷非自己的狀態。比如說,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多(空白意志力),所以就拼命想證明自己,在工作上想博得老闆的讚賞,而勉強自己做很多事情,後來感覺到沮喪。
不要有壓力,讓我們抒發一下非自己的痛苦吧。」

某程度上,在媽媽那裡,我感覺自己更像個五爻。

我在工作上可以輕易(或者說努力)獲得肯定,我很少需要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多做一些展示自己的事(就像我從小就知道,雖然在校成績不好,但我卻擁有一些能代表學校外出競賽的才藝,那些才藝足以讓我對外獲得某些肯定與讚賞甚至被羨慕)。然而在媽媽身上,我卻感覺自己永遠得不到肯定。

媽媽很少讚賞我,可以說是批評與指責大大超越認可,我所努力得到的一切,彷彿都不符合她的期待,我永遠都做不好,因為,她所期待我的,是我永遠也不願意或違背我自己本心的。

正因如此,我才總是在她面前非自己。故意誇揚我在職場上得到的成就(即便我真的不以為意),把那些書寫著我名字的刊物寄回家裡,總是對她談論我工作上的事。然而,媽媽總是把這一切撇開不提,轉頭又把一切話題繞回她期待而我不做的事,不結婚、不懷孕、不存錢(現在甚至還沒有讓她唯一值得說嘴的在大組織裡當個穩定的螺絲釘)。

過去我一直在追求讓媽媽來肯定我希望她肯定的價值觀,因此我在她面前不自覺的極度非自己。直到如今,我才猛然察覺,為什麼我總要在媽媽面前奮力證明自己、為自己所做所為一再舉證說明、為什麼我總是要費盡心機的說服她,最後換來的還是不認可。這一切,不也是我個人空白中心非自己的執著嗎?

我還以為自己從來不執著。我從不在意在職場升遷、從來不執著調薪,我不需要向誰證明或說服我有沒有那個才幹,就算我從來就不覺得自己有怎樣的才華,但我也未曾奮力去證明。(至少在土星回歸前,我都是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而無機運的,或者,就算我偶爾沮喪自己沒那麼有能力,倒也未曾在心中認為自己一文不值)


raw-image

四十歲。是該從追求媽媽的讚賞與認同中畢業了。

小時候,母親是沒有對我期待什麼的。她不像我那些鄰居媽媽、或音樂班的媽媽那樣,總是對孩子的成績萬分講究,對他們練不練琴管教嚴格。雖然送我上各種才藝班,支援我參加各種競賽,但能拿什麼獎牌、能得第幾名她幾乎沒在意(還是其實是因為我都拿了???)。以至於我在學校上台受表揚、參加多少學校的樂隊合唱團什麼的,我自己也全然不以為意,連自己都感覺稀鬆平常。

對了,對於我拿回家的獎牌獎盃獎狀,好像也是稀鬆平常的。小時候的我似乎也覺得,這些帶回家沒有被媽媽誇讚一番也很正常,因為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raw-image

但我工作之後,媽媽開始會期待我(或者是擔憂我)有沒有存款;年歲漸長又期待我幾時要結婚(就是沒怎麼擔心我是否單身就是了);過了適婚年齡又期待我應該懷個孕否則要一輩子錯過母親這個角色。(哇靠,想到這突然一陣不爽)

就像我不選媽媽期待的職校幼保科而去讀了普通高中,後來還在大學讀了中國文學這種無用科系,沒有老老實實的繼續學鋼琴以便婚後還可以在家教學,一邊帶孩子一邊有收入。我以為媽媽從小培養我的才藝毫無期待,原來她期待的不是我在才藝上有多出眾,而是能否當成一技之長,確保我成為一個婚後還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主婦兼職業婦女。

細想一想,她確實有抱持期望的在養育我,只是我的生命歷程都在她鋪好的軌道上大幅錯過。我沒能得到她的認同也是理所當然,因為從小到大我未曾符合過她的期待。就彷彿面對我的人生,她只能一點一點妥協並成全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芳療練習生的沙龍
20會員
38內容數
2022/05/03
✐ 當然是「躬耕於南陽」囉! (就是為了好好活到被劉備邀請, 必須努力種田養好自己唄) 上篇說到我為了想弄清楚 在三顧茅蘆以前諸葛亮究竟在做什麼 於是從機場書店買了本「諸葛亮傳」 瞬間就讀完的我 恍然大悟 關於那個「等待被邀請」的投射者策略 可說是隱去了一萬八千字的解說(並不是) – – – –
Thumbnail
2022/05/03
✐ 當然是「躬耕於南陽」囉! (就是為了好好活到被劉備邀請, 必須努力種田養好自己唄) 上篇說到我為了想弄清楚 在三顧茅蘆以前諸葛亮究竟在做什麼 於是從機場書店買了本「諸葛亮傳」 瞬間就讀完的我 恍然大悟 關於那個「等待被邀請」的投射者策略 可說是隱去了一萬八千字的解說(並不是) – – – –
Thumbnail
2022/04/30
✐ 好幾年前,我剛剛認識人類圖 對許多專有名詞都還停在課本、講義、「老師說」的認知 沒有太多屬於自己的觀察或體驗 隔年到蘇州出差 回程在機場無事可做就逛到機場書店 大量的簡體出版品看得我眼花撩亂 翻到一本全面解讀諸葛亮的專書 想到當時都用諸葛亮作為解釋投射者的樣本 就毫不猶豫的買了 – – – –
Thumbnail
2022/04/30
✐ 好幾年前,我剛剛認識人類圖 對許多專有名詞都還停在課本、講義、「老師說」的認知 沒有太多屬於自己的觀察或體驗 隔年到蘇州出差 回程在機場無事可做就逛到機場書店 大量的簡體出版品看得我眼花撩亂 翻到一本全面解讀諸葛亮的專書 想到當時都用諸葛亮作為解釋投射者的樣本 就毫不猶豫的買了 – – – –
Thumbnail
2022/04/30
═════════ pentanalogy ྾ aroma ═════════ ✰五星類型狂想篇✰ 如果遇到 ▢ 型 的主管 可能會是 ...... – ❷ 型主管 最像媽媽的主管,理性感性兼具的類型 超完美主義的他們,也有完整的工作方法 在他們手下工作,像進了一家制度完備的公司 – ❸ 型主管
Thumbnail
2022/04/30
═════════ pentanalogy ྾ aroma ═════════ ✰五星類型狂想篇✰ 如果遇到 ▢ 型 的主管 可能會是 ...... – ❷ 型主管 最像媽媽的主管,理性感性兼具的類型 超完美主義的他們,也有完整的工作方法 在他們手下工作,像進了一家制度完備的公司 – ❸ 型主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滿足別人的期待,做好,甚至做到別人期待再高,我以為我的負責指數算高。 但斷掉工作、決定不被家人影響、投入挖掘自己的收入來源和未來時,我發現我根本沒有那個為自己負責的本事,我仍期望家人給予關心和支持,我仍期望重要他人看懂我的脆弱和難堪,給我我想要的,當別人比我好時,我沒有好好鑽研自己,反而是用苛刻的
Thumbnail
滿足別人的期待,做好,甚至做到別人期待再高,我以為我的負責指數算高。 但斷掉工作、決定不被家人影響、投入挖掘自己的收入來源和未來時,我發現我根本沒有那個為自己負責的本事,我仍期望家人給予關心和支持,我仍期望重要他人看懂我的脆弱和難堪,給我我想要的,當別人比我好時,我沒有好好鑽研自己,反而是用苛刻的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