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臨終關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各宜醒覺,慎勿放逸。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各宜醒覺,慎勿放逸。

眼前事小,生死事大

眼前事小,生死事大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必須以謹慎重視的心情面對生命終了,把眼光放遠,常常追懷祖先,民風會回歸敦厚淳樸。

生死是人生第一件和最後一件大事,在這個時刻,有很多的因緣要結束或了斷無論生或死,都是神祕議題,很多人參不透,在生命終了的那一刻,還參不透玄機的話,就必須有人開示和助念,助往生者一路好走,這篇作者就是一位經常參與臨終開示和助念的智者。他有許多親身見聞經歷,也有一些長年助念的感言,透過這樣一位智者的分享,可以讓我們對生命的臨終關懷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要常常用心仔細的留意,在我們的生命中,是否有這樣通透的智者、長者在身邊?要好好聆聽他們的教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ng的沙龍
38會員
56內容數
疫情籠罩,心中昇起些許煩躁的感覺,好像甚麼事都不確定、都不能做,這樣的感覺,彷彿回到準備大學聯考那一年,學校早早舉辦了休業式,而我每天在家裡卻感到茫然和無所適從。
C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9
如果心裡沒有甚麼牽掛,就可以說走就走,想去那就去哪。
2022/02/09
如果心裡沒有甚麼牽掛,就可以說走就走,想去那就去哪。
2021/11/23
確實感受到每天寫的好處,慢慢地開始會留意腦中的靈感,它稍縱即逝,每天寫可以讓這些不著邊際的靈感,化為實在的文字,提筆紀錄的是當下最真實的心情。
Thumbnail
2021/11/23
確實感受到每天寫的好處,慢慢地開始會留意腦中的靈感,它稍縱即逝,每天寫可以讓這些不著邊際的靈感,化為實在的文字,提筆紀錄的是當下最真實的心情。
Thumbnail
2021/11/19
考驗修養的事,每天都在發生,過關了嗎?還是一直過不了關?加油!2022年一定要過關。
Thumbnail
2021/11/19
考驗修養的事,每天都在發生,過關了嗎?還是一直過不了關?加油!2022年一定要過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早年讀余德慧 嘆服於他淵博的學識 心折於他精煉的文字 近年來看法卻又有不同... 原本只是以為他博覽群書 後來體悟其實來自生命根底的履踐 是生死之間互融的嘆息 勇於承認 生命原本就是場破局 這對青年人的我來說 太過殘酷 卻也從往後諸般的生命歷練裡 體悟唯有死亡是唯一確定的
Thumbnail
早年讀余德慧 嘆服於他淵博的學識 心折於他精煉的文字 近年來看法卻又有不同... 原本只是以為他博覽群書 後來體悟其實來自生命根底的履踐 是生死之間互融的嘆息 勇於承認 生命原本就是場破局 這對青年人的我來說 太過殘酷 卻也從往後諸般的生命歷練裡 體悟唯有死亡是唯一確定的
Thumbnail
近日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接下來就是「清明」,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外,你還會想到什麼呢,是繁複的祭祀流程還是肅靜的哀悼場面,又或是其他不一樣的回答呢?
Thumbnail
近日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接下來就是「清明」,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外,你還會想到什麼呢,是繁複的祭祀流程還是肅靜的哀悼場面,又或是其他不一樣的回答呢?
Thumbnail
聖嚴法師曾提醒:「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但是,絕大多數人或許來自內心深處對死亡的恐懼,所以總是以忙碌工作或追逐聲光刺激來逃避,不知不覺陷入華人社會對人最惡毒的詛咒:「不得好死。」其實這句罵人的話,也顯露了我們對善終的渴望。 根據專家,也就是本書作者臨床宗教師的經驗
Thumbnail
聖嚴法師曾提醒:「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但是,絕大多數人或許來自內心深處對死亡的恐懼,所以總是以忙碌工作或追逐聲光刺激來逃避,不知不覺陷入華人社會對人最惡毒的詛咒:「不得好死。」其實這句罵人的話,也顯露了我們對善終的渴望。 根據專家,也就是本書作者臨床宗教師的經驗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正經歷漫漫人生的生命,必然會遇上的事情,其中「生」與「死」更是每一個生命歷程的頭等大事。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愛、喜悅與祝福,是值得慶祝的事,然而,當人們面對死亡時,態度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正經歷漫漫人生的生命,必然會遇上的事情,其中「生」與「死」更是每一個生命歷程的頭等大事。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愛、喜悅與祝福,是值得慶祝的事,然而,當人們面對死亡時,態度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各宜醒覺,慎勿放逸。
Thumbnail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各宜醒覺,慎勿放逸。
Thumbnail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Thumbnail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