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臨終關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必須以謹慎重視的心情面對生命終了,把眼光放遠,常常追懷祖先,民風會回歸敦厚淳樸。

生死是人生第一件和最後一件大事,在這個時刻,有很多的因緣要結束或了斷無論生或死,都是神祕議題,很多人參不透,在生命終了的那一刻,還參不透玄機的話,就必須有人開示和助念,助往生者一路好走,這篇作者就是一位經常參與臨終開示和助念的智者。他有許多親身見聞經歷,也有一些長年助念的感言,透過這樣一位智者的分享,可以讓我們對生命的臨終關懷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要常常用心仔細的留意,在我們的生命中,是否有這樣通透的智者、長者在身邊?要好好聆聽他們的教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ng的沙龍
38會員
56內容數
疫情籠罩,心中昇起些許煩躁的感覺,好像甚麼事都不確定、都不能做,這樣的感覺,彷彿回到準備大學聯考那一年,學校早早舉辦了休業式,而我每天在家裡卻感到茫然和無所適從。
C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9
如果心裡沒有甚麼牽掛,就可以說走就走,想去那就去哪。
2022/02/09
如果心裡沒有甚麼牽掛,就可以說走就走,想去那就去哪。
2021/11/23
確實感受到每天寫的好處,慢慢地開始會留意腦中的靈感,它稍縱即逝,每天寫可以讓這些不著邊際的靈感,化為實在的文字,提筆紀錄的是當下最真實的心情。
Thumbnail
2021/11/23
確實感受到每天寫的好處,慢慢地開始會留意腦中的靈感,它稍縱即逝,每天寫可以讓這些不著邊際的靈感,化為實在的文字,提筆紀錄的是當下最真實的心情。
Thumbnail
2021/11/19
考驗修養的事,每天都在發生,過關了嗎?還是一直過不了關?加油!2022年一定要過關。
Thumbnail
2021/11/19
考驗修養的事,每天都在發生,過關了嗎?還是一直過不了關?加油!2022年一定要過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早年讀余德慧 嘆服於他淵博的學識 心折於他精煉的文字 近年來看法卻又有不同... 原本只是以為他博覽群書 後來體悟其實來自生命根底的履踐 是生死之間互融的嘆息 勇於承認 生命原本就是場破局 這對青年人的我來說 太過殘酷 卻也從往後諸般的生命歷練裡 體悟唯有死亡是唯一確定的
Thumbnail
早年讀余德慧 嘆服於他淵博的學識 心折於他精煉的文字 近年來看法卻又有不同... 原本只是以為他博覽群書 後來體悟其實來自生命根底的履踐 是生死之間互融的嘆息 勇於承認 生命原本就是場破局 這對青年人的我來說 太過殘酷 卻也從往後諸般的生命歷練裡 體悟唯有死亡是唯一確定的
Thumbnail
近日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接下來就是「清明」,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外,你還會想到什麼呢,是繁複的祭祀流程還是肅靜的哀悼場面,又或是其他不一樣的回答呢?
Thumbnail
近日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接下來就是「清明」,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外,你還會想到什麼呢,是繁複的祭祀流程還是肅靜的哀悼場面,又或是其他不一樣的回答呢?
Thumbnail
聖嚴法師曾提醒:「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但是,絕大多數人或許來自內心深處對死亡的恐懼,所以總是以忙碌工作或追逐聲光刺激來逃避,不知不覺陷入華人社會對人最惡毒的詛咒:「不得好死。」其實這句罵人的話,也顯露了我們對善終的渴望。 根據專家,也就是本書作者臨床宗教師的經驗
Thumbnail
聖嚴法師曾提醒:「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但是,絕大多數人或許來自內心深處對死亡的恐懼,所以總是以忙碌工作或追逐聲光刺激來逃避,不知不覺陷入華人社會對人最惡毒的詛咒:「不得好死。」其實這句罵人的話,也顯露了我們對善終的渴望。 根據專家,也就是本書作者臨床宗教師的經驗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正經歷漫漫人生的生命,必然會遇上的事情,其中「生」與「死」更是每一個生命歷程的頭等大事。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愛、喜悅與祝福,是值得慶祝的事,然而,當人們面對死亡時,態度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正經歷漫漫人生的生命,必然會遇上的事情,其中「生」與「死」更是每一個生命歷程的頭等大事。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愛、喜悅與祝福,是值得慶祝的事,然而,當人們面對死亡時,態度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各宜醒覺,慎勿放逸。
Thumbnail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各宜醒覺,慎勿放逸。
Thumbnail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Thumbnail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Thumbnail
最近藝人羅霈穎意外猝死,讓人感到不勝唏噓及遺憾,人通常無法預料意外或死亡何時到來,且未來的社會結構,很可能不少人是獨居,所以個人建議過了50歲以後, 一定要做的四大規劃: 1.醫療善終的規劃 2.財務分配的規劃 3.情感歸屬的告白 4.生活減法的規畫
Thumbnail
最近藝人羅霈穎意外猝死,讓人感到不勝唏噓及遺憾,人通常無法預料意外或死亡何時到來,且未來的社會結構,很可能不少人是獨居,所以個人建議過了50歲以後, 一定要做的四大規劃: 1.醫療善終的規劃 2.財務分配的規劃 3.情感歸屬的告白 4.生活減法的規畫
Thumbnail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Thumbnail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Thumbnail
漸漸地我們會開始參加一些喪禮,身邊的誰開始身體不再強壯,面對生的喜悅也就需要面對死的分離,有人說生命在臨終前會給你很多暗示,死亡不是一件突然的事,只是我們並沒有發現,而感到錯愕,有時靜下心想,生命到最後,或許就是在追求一個不後悔吧,不管是離去的人是否有盡到他想完成的事,亦或是留下來的人是否有好好珍惜
Thumbnail
漸漸地我們會開始參加一些喪禮,身邊的誰開始身體不再強壯,面對生的喜悅也就需要面對死的分離,有人說生命在臨終前會給你很多暗示,死亡不是一件突然的事,只是我們並沒有發現,而感到錯愕,有時靜下心想,生命到最後,或許就是在追求一個不後悔吧,不管是離去的人是否有盡到他想完成的事,亦或是留下來的人是否有好好珍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