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人生謝幕式│讀點書】為死者送行,讓生者放下:讀《送葬協奏曲》

2022/04/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送葬協奏曲》,韋蘺若明作,蓋亞文化出版,2020.02.05出版。
喪禮,是生者對死者回憶與告別的過程。──《送葬協奏曲》
生、老、病、死,是每個正經歷漫漫人生的生命,必然會遇上的事情,其中「生」與「死」更是每一個生命歷程的頭等大事。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愛、喜悅與祝福,是值得慶祝的事,然而,當人們面對死亡時,態度卻大不相同。
死亡,是一件哀戚、悲傷的事情,而喪禮上莊重、肅穆的儀式,難受、失落、懷念的心情,除了在整場哀悼的過程中壟罩在死者家屬的心頭,也可能在儀式過後,仍然纏繞著家屬,需要倚仗時間一點一點消化、放手。
不同的族群,面對死亡的態度,以及與死亡相關的祭儀都有不同的傳統與習慣。蓋亞文化在2020年出版、由韋蘺若明創作的台灣漫畫《送葬協奏曲》,透過一間小葬儀社的新人禮儀師初生的角度,看待六個不同生命的結束。漫畫裡不只探討了生者與死者間的關係,回應了生者們的人際關係,同時也加入了台灣漢人傳統喪葬祭儀,在看漫畫時,也能初步了解葬禮的流程,以及招魂、孝女白琴、牽亡歌陣等,在台灣常見,或是越來越稀少的儀式與其背後的意義。
在《送葬協奏曲》的六個故事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一個癌症末期、所有治療都已經無效的小女孩的故事,這則故事中談論到了安寧醫療、重病病患人權、家屬心情等面向。小病人小光的生命在故事中已經處於倒數階段,不再有效果的治療造成的身體疼痛和長期住院的孤獨都讓她鬱鬱寡歡,她的父母也在要不要繼續她的治療有很大的意見分歧──爸爸想停止治療,甚至想提早安排好女兒後事,而媽媽則認為這就是「放棄」女兒,她決不會放棄自己的女兒,只要持續治療就會好起來。
這篇故事帶入了對於重病病患意願與尊重的議題,病患本人的感受與需求、病患家屬的感受與希望,以及病患與家屬之間的互相尊重與了解、溝通相關治療意願等,都能藉由故事中小光與家人、與初生的互動,引導讀者思考「痛苦的努力嘗試活久一點」,以及「快樂的、舒服的度過所剩不多的生命時光」究竟哪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最後一段人生路。
生命之重,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要以什麼方式與世界告別,但每一個人的人生最後一段路,都值得一份尊重、一份體面。喪禮是死者的人生謝幕式,更是生者對死者的最後一份心意。無論過世之人在死後到底能不能感受到葬禮的隆重或是簡單,抑或是家人的哀戚悲痛,一個喪禮從開始籌辦到最後下葬的整個過程,有可能長達一週或是更久。
在整個葬儀期間,會請人來誦經,會需要做法事,會需要摺許多紙蓮花、紙衣褲、紙元寶,會需要接待前來悼唁的親朋好友,一點一點地替死者送行,為祂祈禱冥福,同時也讓家屬們慢慢地接受家人已經離開的事實,慢慢地放下對家人的不捨。就像書中葬儀社負責人對於葬禮的意義,是這麼說的:「有沒有靈魂不重要,喪禮本來就是生者對死者回憶與告別的過程。」
透過喪禮向最愛的人做最後的道別,在喪禮過後,生死殊途,還活著的人也才能再展開自己的下一段人生,但那份對家人的思念會跟著回憶一起留在人們的心中。
這是4月專題「人生謝幕式」的第一篇,之後還有兩篇專題文章將陸續上線!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個愛心,或是掌聲鼓勵一下,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