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算是生物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病毒算不算是一種生物,這個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一堆專家,因為它不符合生命最基本的定義:能夠成長、消化代謝、繁殖以及獨立生存,不過病毒可以比喻成依生命原理來運作的機器,它們會寄生,而且行為也像有生命般會攻擊、躲避、而且複製自己,也就是儘量讓自己的基因愈來愈多,而且永遠存在。
它的結構簡單到諾貝爾獎得主彼得梅達華形容的:「病毒是用蛋白質包裹的壞消息」,這裡的壞消息指的是遺傳物質DNA或RNA,除了這麼一小段非常簡單的DNA或RNA外,完全沒有其他任何細菌或細胞裡該有的一大堆器官或結構。因此病毒離開活生生的細胞或人體後,就沒有辦法存活,不像細菌或細胞,可以在培養皿中生存繁殖。
知名的病毒學家史蒂芬摩斯說的:「病毒沒有移動能力,結果它們有許多已經周遊全世界。」是的,病毒不能跑,不能走、不能游,也不能爬,它們搭便車。
只擁有一小段遺傳物質,沒有任何其他動力來源,卻要達到不斷複製它自己,必須克服幾個難關,首先是如何從一個宿主轉到另一個宿主,然後是該怎麼鑽進去那個宿主體內的細胞,進入細胞核,接管那個細胞配備來複製自己,最後還必須擺脫那個細胞,離開宿主,繼續侵入下一個宿主。
病毒對人類的影響可以看它傳播的效率強不強,還有對宿主身體的傷害有多大,通常這兩者,也就是傳播力跟毒性不是絕對的,大部分會隨著不同環境跟病毒本身的突變而變化著,而不同的病毒採用的傳播策略也不同,最有效率的是像SARS或新冠病毒,藉由咳嗽或打噴嚏來散播,有的是藉由從原來宿主的糞便出去再從另外一個人的嘴巴進入,也就是「糞口傳染」。
這個途徑聽起來很噁心,但是實際上很常見。因為在很多落後或貧困地區,若是居住密度很高而且排水系統不良或飲用水被汙染的情況之下,糞口傳染很容易發生。
即便在衛生設施良好的先進都市裡,糞口傳染也是很常見的,比如說,假如若病菌是藉由糞便來傳播,那麼染病的人,十之八九會肚子痛,拉肚子,當一個人在外面辦事,或者在餐廳吃飯,肚子痛當然要找廁所,同時他的便便一定是稀的,所以用衛生紙在擦拭的時候,幾乎都會破掉,肉眼難以察覺的微量便便就帶著大量的病菌沾黏在他的手指上,然後他再用那個手去開關廁所門內外的門把,以及扭轉水龍頭,就將病菌留在上面了,後面使用廁所的人,往往在洗手時,因為開關水龍頭或者在拉廁所的門把時就又沾上了!
因此現在較先進的廁所水龍頭都是感應式的,不會接觸到,而且廁所的門也不用門把,而是直接用腳或肩膀即可推門而入。
另外有的病毒是藉由血液傳播,比如登革熱,黃熱病等等,一隻蚊子吸了已受感染的宿主的血,然後去叮咬另外一個人,就傳播出去了。
通常來說,寄生物最好的策略是跟宿主發展出某一種平衡的狀況,也就是它能充分利用宿主的資源來繁殖,但是又不至於取用過多而導致宿主死亡。
不過,並不是所有寄生物都會遵照這個原則,因為重點不在於病毒是不是會殺死它的宿主,而是在何時殺死比較關鍵,因為只要它能順利找到新的宿主,能確保自己的後代能存在,原來宿主是死是活對它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比如說狂犬病毒若是進入神經系統發病後,致死率是百分之百。
剛才有提到,病毒因為結構太簡單了,所以我們找不到什麼弱點可以殺死它,只有透過自己的免疫系統來對付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各類白血球跟抗體,抗體能夠跟外來的致病原結合,讓它失去作用,然後排出體外,或者抗體也可以幫助巨噬細胞吞掉那些致病原,或者抗體也可以啟動血液產生一系列稱 為補體的蛋白質來中和那些致病原。
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了很多道防線,由很多組織與器官來參與,首先只要有任何外來的致病原侵入我們人體,就會有打先鋒殺無赦的「先天免疫」(一般我們說的白血球,包括了天然殺手細胞,巨噬細胞,噬中性球等),若沒辦法第一時間就完全消滅,有一些漏網之魚已經進入細胞間開始大量複製,身體這些原本就存在到處巡邏的白血球已沒辦法應付,就啟動第二道防線,也就是後天免疫系統,「後天免疫」可以比喻成狙擊手,為病毒量身訂做的,根據入侵的致病原,打造對它獨一無二的抗體(T cell Bcell 和由Bcell 產生的抗體),以及數不清的傳令兵跟軍伕(細胞激素,黏着分子,趨化激素......)。
簡單來說,要如何打贏這場戰有很多策略。在還不清楚敵人是誰時,依賴亂殺一通的夥伴看到就殺,在知道明確是哪一種細菌病毒時策略就後可以採取精準治療。
除了被病毒攻擊後自己產生的抗體外,還有兩種製造抗體的方法,一種是收集痊癒的人血中的抗體打入患者體內,也就是直接請傭兵來打仗的「被動免疫--靜脈注射抗體」,第二種是請軍師來訓練自家士兵的「主動免疫--疫苗」,主動免疫的疫苗又分兩種成份:「活性減毒」,「不活化」。
但是也不是免疫系統愈強大就愈好,相反的,不管是SARS或新冠肺炎,最後致死的原因很多是來自於細胞激素風暴。所謂細胞激素風暴是當身體受到了外來病毒攻擊時,免疫細胞會產生反應,放出細胞激素來防衛,引起所謂的發炎反應,也就是號召更多白血球來抵抗入侵的敵人,假如免疫細胞的反應過度強烈,放出太多細胞激素時,產生太多的巨噬細胞,最後把交戰雙方全都亂吃一通,也就是打戰中不分敵我全面轟炸的焦土政策,就引起所謂的細胞激素風暴,反而將我們正常的血球及其他細胞及器官給破壞了,最後造成病人的死亡或者留下後遺症。
任何病菌對不同人的反應都有差別,也有些是對不同年齡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免疫力較差的人有可能彈盡糧絕而死,但是免疫反應太過於強的人,也可能導致免疫細胞採取焦土政策,攻擊自己的細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喜歡閱讀,小時候的志願是開書店,及至中學,發現書店的工作人員忙著進書退書收錢管帳等瑣事,根本沒空看書,這時候縣市圖書館逐漸多了起來,轉而認為在圖書館工作是最理想的行業。不過很快又發現,圖書館裡有太多行政瑣事及上級交付的任務,只好悵然放棄這幻想。  長大行醫自己開診所,之所以將診所打造成社區圖書
 學生時代還有考試壓力時,最羨慕擁有超強記憶力的人,包括傳說中那種具有過目不忘超能力的人。據說的確有人具有如照相機般記憶的人,而他們似乎能將整個記憶用畫面儲存,包含所有精確的細節。  不過在日常生活或者職場上,擁有這種能力其實沒辦法產生多少實質的功效或優勢。  有些研究發現,極少數擁有幾乎是絕對記憶
 自古以來,知識往往由少數貴族或掌權階級所壟斷,直到近代,學習還是有門檻的,你沒有當醫生,就不知道處方該怎麼開,你沒當老師,就不知道教案該怎麼寫,但是來到現今網路時代,所有單位都把各自擁有的知識數位化,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紛紛把老師上課的影片與資料全都公布於網路上,免費供大家使用,各個政府部門或民間公
現代的上班族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忙。從一早起床到晚上就寢,整天匆匆忙忙似乎沒有喘息的時間,但若回想,到底今天做了些什麼事,卻又往往想不起來,時間不知怎麼回事就消失無蹤。   據說,要了解一個民族,就要先了解他們如何看待時間的價值,的確,一個人運用時間的習慣,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他生命的內涵。
記得多年前「唐山大地震」電影上映時全家看完,女兒A寶照例詢問:「這是真實的故事嗎?」   我還沒回答,B寶就搶著說:「唐山大地震是短篇小說『餘震』改編的,書我看過,雖然是小說,但是在二十多萬人罹難的大災難中,一定可能發生這樣的故事。至於『酷馬』顯然就是虛構的了,怎麼可能一個人會看見鬼魂,還能跟他說
 有人說,這個時代,有很多孩子成了「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對事不盡力,對己不克制」的敗家子。  因為現代的父母普遍來說,孩子是愈生愈少,個個都是呵護得無微不至的小寶貝,而且在這個物質太豐盛的世界裡,每個孩子幾乎都是要什麼就有什麼,甚至孩子還沒開口,東西就堆滿了他們面前。  當孩子習慣了世界總是以他
 因為喜歡閱讀,小時候的志願是開書店,及至中學,發現書店的工作人員忙著進書退書收錢管帳等瑣事,根本沒空看書,這時候縣市圖書館逐漸多了起來,轉而認為在圖書館工作是最理想的行業。不過很快又發現,圖書館裡有太多行政瑣事及上級交付的任務,只好悵然放棄這幻想。  長大行醫自己開診所,之所以將診所打造成社區圖書
 學生時代還有考試壓力時,最羨慕擁有超強記憶力的人,包括傳說中那種具有過目不忘超能力的人。據說的確有人具有如照相機般記憶的人,而他們似乎能將整個記憶用畫面儲存,包含所有精確的細節。  不過在日常生活或者職場上,擁有這種能力其實沒辦法產生多少實質的功效或優勢。  有些研究發現,極少數擁有幾乎是絕對記憶
 自古以來,知識往往由少數貴族或掌權階級所壟斷,直到近代,學習還是有門檻的,你沒有當醫生,就不知道處方該怎麼開,你沒當老師,就不知道教案該怎麼寫,但是來到現今網路時代,所有單位都把各自擁有的知識數位化,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紛紛把老師上課的影片與資料全都公布於網路上,免費供大家使用,各個政府部門或民間公
現代的上班族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忙。從一早起床到晚上就寢,整天匆匆忙忙似乎沒有喘息的時間,但若回想,到底今天做了些什麼事,卻又往往想不起來,時間不知怎麼回事就消失無蹤。   據說,要了解一個民族,就要先了解他們如何看待時間的價值,的確,一個人運用時間的習慣,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他生命的內涵。
記得多年前「唐山大地震」電影上映時全家看完,女兒A寶照例詢問:「這是真實的故事嗎?」   我還沒回答,B寶就搶著說:「唐山大地震是短篇小說『餘震』改編的,書我看過,雖然是小說,但是在二十多萬人罹難的大災難中,一定可能發生這樣的故事。至於『酷馬』顯然就是虛構的了,怎麼可能一個人會看見鬼魂,還能跟他說
 有人說,這個時代,有很多孩子成了「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對事不盡力,對己不克制」的敗家子。  因為現代的父母普遍來說,孩子是愈生愈少,個個都是呵護得無微不至的小寶貝,而且在這個物質太豐盛的世界裡,每個孩子幾乎都是要什麼就有什麼,甚至孩子還沒開口,東西就堆滿了他們面前。  當孩子習慣了世界總是以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即皮層屏障、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那免疫系統又是如何與侵入者作戰呢?以下篇幅分項詳述之。 細菌與黴菌 當細菌入侵體內,偵測到細菌入侵的組織會產生發炎反應,將嗜中性球與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召集至受感染部位,將入侵細菌予以吞噬。在吞噬細胞與入侵細菌戰鬥的同時,,樹
Thumbnail
上篇文章介紹了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成員與組成,先天免疫的核心就是偵測到病源入侵時會引起發炎反應以召集白血球群聚吞噬殺滅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靠表層屏障與先天免疫系統都可以解決,但如果病原毒性太強或數量太多導致第一與第二道防線無法應付時,此時便需要第三道防線—後天免疫系統幫忙了。 樹突細胞 樹突細胞(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這篇新聞Gut microbes can affect COVID vaccine response (https://news.ki.se/gut-microbes-can-affect-covid-vaccine-response)道出,研究人員顯示我們的腸胃菌叢的豐富度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於疫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講道會破壞免疫系統的病原,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HIV了,但其實並不只有HIV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破壞免疫系統 伊波拉出血熱的病理生理學為醫學界的熱門討論議題之一。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黏膜處及表皮傷口入侵宿主身體。它們能在多種細胞內進行高效繁殖,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肝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之前我們聊到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疾病,現在要談免疫系統功能不足所產生的問題。 免疫缺陷 人類免疫系統的作用簡單可分為第一線快速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與較高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前者藉著吞噬細胞、補體和抗體的交互作用來達到防止外物侵入的目的。此類免疫功能可清除內生的變性組織和外來之細胞外生長的病原菌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即皮層屏障、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那免疫系統又是如何與侵入者作戰呢?以下篇幅分項詳述之。 細菌與黴菌 當細菌入侵體內,偵測到細菌入侵的組織會產生發炎反應,將嗜中性球與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召集至受感染部位,將入侵細菌予以吞噬。在吞噬細胞與入侵細菌戰鬥的同時,,樹
Thumbnail
上篇文章介紹了先天免疫系統中的成員與組成,先天免疫的核心就是偵測到病源入侵時會引起發炎反應以召集白血球群聚吞噬殺滅病原體,絕大多數的感染靠表層屏障與先天免疫系統都可以解決,但如果病原毒性太強或數量太多導致第一與第二道防線無法應付時,此時便需要第三道防線—後天免疫系統幫忙了。 樹突細胞 樹突細胞(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這篇新聞Gut microbes can affect COVID vaccine response (https://news.ki.se/gut-microbes-can-affect-covid-vaccine-response)道出,研究人員顯示我們的腸胃菌叢的豐富度會影響到我們身體對於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