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李白

2022/06/1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1-2-2李白

一、生 平
1.家世與名字
李白真實的籍貫、祖先、家世、出生地與種族,至今都不能十分確定。一般認為他的祖籍在隴西 成紀,先世移居中亞 碎葉城(今吉爾吉斯,唐代於西域所設之重鎮),李白便出生在此。他的母親為西域人,因此李白生長在一個胡化的家庭中,從小深受西域文化影響,這也是他日後能以番文為唐玄宗書寫〈答番書〉的緣故。
據李白自說,西漢善於征戰的飛將軍李廣,是他的遠祖。傳說李白出世時,他的母親曾夢見太白星,便以此命名為白,字太白。五歲時他隨父親李客遷居綿州 昌隆縣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李白的父親沒做過官,可是家境相當富裕,所以李白能讀書、學劍、求仙訪道,過著富家子弟的優渥生活。
2.漫遊與隱居
李白二十五歲時,辭親遠遊,二十七歲時,與高宗宰相許圉(ㄩˇ)師的孫女結婚。三十五歲遊太原,行跡甚廣,閱歷豐富,並曾在軍隊中救助郭子儀。四十歲前後,李白與友人共同隱居徂(ㄘㄨˊ)徠(ㄌㄞˊ)山(位於今山東省),酣飲縱酒,世稱「竹溪六逸」。這數十年間,李白寫了許多優秀詩篇而聞名天下。
3.入京與辭官
四十二歲時,玄宗召李白入京(長安)。他滿懷抱負,本想有所作為,雖獲皇帝賞識,有「賜食,親為調羹」之禮遇,卻只任「翰林供奉」,侍從遊宴,不受重用。李白自知在京師不被皇帝親信所容,於是上疏請辭,再度南北漫遊,過著落魄江湖的生活。
4.流放與病逝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變(「安 史之亂」詳見P26上欄),永王 李璘藉抗敵之名起兵,李白受召為幕僚,不料永王竟想篡奪帝位,後兵敗被殺,李白受累入獄,判死刑,因郭子儀自願辭官解救,改流放夜郎(位於今貴州省)。所幸流放途中遇大赦,但流落洞庭、皖南一帶,生活困苦,遂投靠族叔當塗(位於今安徽省)令李陽冰。六十一歲時,本想投效討伐安 史叛軍的隊伍,但半途因病返還,隔年病逝於當塗。
二、趣聞軼事
1.意外作詩命名
關於李白的名字另有傳說:李白剛出世,父母便商量給兒子取個好名字,可是左思右想都不適合,於是父親決定等周歲時再命名。抓周那天,李白隨手抓到《詩經》,父親很高興,但這一來命名就更加困難了,因為兒子要做詩人,名字更該力求風雅。直至李白七歲這年春天,父親想寫一首詠「春日」的絕句,他先吟開頭兩句:「春風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下兩句讓李白母子各添一句。母親想了一會兒,說:「火燒杏林紅霞落,」李白不等母親說完便隨口吟道:「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一聽,拍案叫絕,因第一字和末一字正好合讀「李白」,他的父親便以此為兒子命名。
P20-2
2.鐵杵磨成繡花針
四川 眉州 象耳山有一條磨針溪,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還沒學成就要離開。過溪時,遇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就問她:「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回答說:「想要磨成繡花針。」李白被她的毅力所感動,於是返回山中完成學業。
3.天上謫仙人
李白因玄宗召見,自西蜀到長安時,曾以詩文拜見賀知章,賀知章看了他的〈蜀道難〉後,被其高超絕俗的文采所感動,稱讚他為「天上謫仙人」。當時揚名文壇的賀知章雖年逾古稀,但兩人一見如故,志同道合,便相邀至酒肆飲酒,暢談詩文見解與政治抱負。把酒言歡時,賀知章竟解下隨身佩帶的「御賜金龜」拿去換酒,繼續和李白共飲。李白對賀知章的這番情意,念念不忘,在賀知章去世後,也寫下〈對酒憶賀監〉來紀念彼此的忘年情誼。
此外,南宋 嚴羽《滄浪詩話》也曾讚揚:「太白天仙之詞。」故後世便以「詩仙」稱譽李白。
4.命高力士脫靴
有一天,玄宗與楊貴妃在賞花,樂工李龜年欲奏樂助興,玄宗說:「賞名花,對美人,怎能用舊樂章呢?」於是命人宣召李白填製新詞。當時李白正於酒樓喝得醉醺醺,被人扶回宮中,以水灑面,在恍惚間,竟伸出腳要高力士為其脫靴,要楊貴妃為其磨墨,沒想到皇帝竟當場應允,於是寫下三首聞名古今的〈清平調〉。從此高力士懷恨在心,乘機摘取〈清平調〉中「可憐飛燕倚新妝」之句,向楊貴妃進讒言:「李白將您比成趙飛燕,這是莫大的侮辱。」楊貴妃聽後,從此對李白百般刁難,李白因而不受重用。
5.李白的幽默
唐代宰相楊國忠,因嫉恨李白之才,想了一個辦法要羞辱他。他約李白對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鋸」為「句」的諧音,「猴兒」暗指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宰相起步,三步內若我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想趕快走完三步,但剛跨出一步,李白便指著楊國忠的腳喊道:「一馬隱身泥裡,看畜生怎樣出蹄?」(「蹄」諧音「題」,「畜生」則暗指楊國忠。)聯對得很工整,還反將了楊國忠一軍。楊國忠奚落李白不成,反被羞辱一番,只好悻然離去。
P20-3
6.撈月而死
傳說李白是因喝醉酒,到水中捉月而淹死,「李白著宮錦袍,遊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的說法為人熟知。事實上據後人考證,李白是因病而亡,但因為此傳說符合李白浪漫的個性,故流傳至今。
三、思想兼容並蓄
李白一生經歷曲折,受到多方面影響,因此思想比較複雜,兼容並蓄。他有儒家「濟蒼生,安社稷」的志向,同時又有游俠的思想。但影響他最深的是道家。他學道的過程既勤且久,反映在其身上和文學上的便是崇尚自然,追求絕對自由,蔑視權貴與世俗的價值觀。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俠有極大的差異,李白卻能結合三者,成為他在詩文中再三重複的「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但在現實人生裡,李白的理想並未實現,而他又始終在追求,於是矛盾、衝突,以及遭受打擊後的憤怒、狂放等文學情感便都產生了。
四、詩歌特色
李白在唐代詩壇上和杜甫齊名,世稱「李 杜」。韓愈曾稱譽兩人:「李 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杜甫也非常推崇李白,曾說:「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春日憶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可見他以天才的創造力,在詩歌的藝術境界上達到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峰。
1.內容豐富,題材多元
李白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廣泛。有的歌詠高遠的政治理想,表現出積極用世的精神和充滿堅定信心的人生態度;有的不滿社會黑暗現實,大膽予以揭露抨擊,發揮不畏權勢的勇氣;有的反映民生疾苦,表達對百姓生活的關心和同情;有的揭示痛苦的內心世界,顯現出追求個性解放的精神;有的描繪自然風光,充分流露出對山川景物的愛戀;也有不少愛情和友誼的作品,寫得相當真摯感人。
李白詩中言及的題材,以「酒」和「月」最受矚目。李白自稱酒中仙,酒愈醉,詩興愈豪。這些酒詩雖有部分表現了詩人與親友歡聚、遊覽山水的愉悅,但更多的則記述了詩人的報國壯志難酬,又不願歸隱的矛盾和痛苦。而月亮則是李白的知心好友,形影不離的伴隨著詩人的蹤跡,活躍在詩人筆端。這些與月相關的詩篇,有寫自然之月,美妙傳神;有以月起興,創造博大精深的意境;另有以月表達思鄉、懷人之情,以月表達思古之幽情等,都極為深刻感人。
2.善用誇飾、譬喻,想像力豐富
李白善用誇飾的筆法和生動的譬喻,例如:「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北風行〉)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李白詩想像力之豐富也相當吸引人,例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以奇特的想像表現了對詩友的懷念。另外像〈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詩,則借助神話傳說,構築出色彩繽紛、驚心動魄的境界。
P20-4
3.體裁自由奔放
李白擅長形式比較自由的古詩和絕句,不愛寫格律嚴整的律詩。他的古體詩中,含有許多樂府詩,這些樂府詩雖多為樂府舊題,但內容卻多即事興慨,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政治性。他還善於用絕句的形式表現含蓄深摯的感情,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即是。
4.風格豪放飄逸、自然率真
李白論詩主張天真自然,反對雕琢風氣。他的詩歌語言表現直率自然,音節和諧流暢,渾然天成,不假雕飾,在七言古詩方面除明朗自然外,語言更以雄健奔放見長。
五、李白名句
1.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語譯】只要有一個人把守住山關隘口,即使是一萬人也不能把關口攻破。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語譯】我在花叢間擺上一壺酒,獨酌自飲,沒有知心好友相陪。只好舉杯邀請明月作伴,再低頭看著月下自己的身影,合起來也算是三人共飲。
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語譯】高崖上疾流向下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彷彿是銀河從天之極高處瀉落到人間。
4.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登金陵鳳凰臺〉)
【語譯】太陽總是容易被浮雲所遮蔽,我遙望不見長安城,不禁使人感到憂愁。
5.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ㄊㄧㄠˋ)樓餞別校書叔雲〉)
【語譯】想抽出寶刀砍斷那滔滔的流水,它卻奔流得更加湍急。想要舉杯借酒澆愁,無奈愁悶更深而難以消解。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語譯】人生得意時,就該盡情的歡樂,別對著明月美景讓酒杯空著。天地造就我這樣的才幹,一定有它的用處,即使把所有的金錢耗盡,最後還是可以賺回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安咕醬
安咕醬
謝謝朋友一起的樂活、慢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