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紀廢墟中的城市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您是否有注意到從 18 世紀到 19 世紀之交的許多畫作*總是*描繪廢墟中的城市嗎? 到處都是植物,土壤,以及瓦礫,當然還有穿著窗簾和破衣服的人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蕩。如果這些照片真的是2000年前的遠古時代,為什麼當年建築物的保養這麼差? 那些樓不是當時建的嗎? 雜草怎麼這麼多? 為什麼這一切都被摧毀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oral Lu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Coral L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7
很多人都聽說過哥倫布發現美洲臭名昭著的故事,他在那裡發現了原始的土著人。
Thumbnail
2021/10/27
很多人都聽說過哥倫布發現美洲臭名昭著的故事,他在那裡發現了原始的土著人。
Thumbnail
2021/10/13
Keylontic (Keylonta) 形態發生學是科學與靈性觀點之間的結合,通過它我們可以開始了解我們與神聖的聯繫,並了解我們個人進化目的的現實。
Thumbnail
2021/10/13
Keylontic (Keylonta) 形態發生學是科學與靈性觀點之間的結合,通過它我們可以開始了解我們與神聖的聯繫,並了解我們個人進化目的的現實。
Thumbnail
2021/10/09
看捕夢網中心的繩子結構,然後再看磁鐵中心的色調。 一股能量漩渦像龍捲風一樣到達磁鐵的中心。 你看出構成一切的神聖黃金比例模式了嗎? 許多驚人的、古老的神聖知識被人類拒之門外。 為什麼? 因為宇宙和自然的生物,與我們自己的生物是直接合一的。
Thumbnail
2021/10/09
看捕夢網中心的繩子結構,然後再看磁鐵中心的色調。 一股能量漩渦像龍捲風一樣到達磁鐵的中心。 你看出構成一切的神聖黃金比例模式了嗎? 許多驚人的、古老的神聖知識被人類拒之門外。 為什麼? 因為宇宙和自然的生物,與我們自己的生物是直接合一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現在在台灣可能很難想像,不過,許多古代的城市以木製建築為主,而且十分擁擠。這意味著「失火」不是一兩棟建築的事。一個不小心,整座城市都可能變成一團燃燒的廢墟。 十六、十七世紀的莫斯科,就是這樣以木造建築為主的城市。在1571、1611、1626、1671年,莫斯科都發生了可以把整座城市燒成灰燼的大火
Thumbnail
現在在台灣可能很難想像,不過,許多古代的城市以木製建築為主,而且十分擁擠。這意味著「失火」不是一兩棟建築的事。一個不小心,整座城市都可能變成一團燃燒的廢墟。 十六、十七世紀的莫斯科,就是這樣以木造建築為主的城市。在1571、1611、1626、1671年,莫斯科都發生了可以把整座城市燒成灰燼的大火
Thumbnail
  「建築史提供一種避免武斷的方式,不是在讀歷史書並從中找出最美的一部分,是試圖弄清楚不同元素之間的理性連接,哪些元素是形成連接的必要條件。原始的建築學,真實的建築學,原始小屋的建築學原理是骨骼,它的光線和裝飾都直接源於構造上的必要元素。」-Jacqueline Gargus   何謂
Thumbnail
  「建築史提供一種避免武斷的方式,不是在讀歷史書並從中找出最美的一部分,是試圖弄清楚不同元素之間的理性連接,哪些元素是形成連接的必要條件。原始的建築學,真實的建築學,原始小屋的建築學原理是骨骼,它的光線和裝飾都直接源於構造上的必要元素。」-Jacqueline Gargus   何謂
Thumbnail
  在座的各位建築先進午安,我們學習的那麼多年的建築,可曾想過「建築」是奠基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若未想過,是這個問題不重要,還是這是個「危機」?事實上,建築教育從未思考過建築學起源的問題,原因除了是不知道如何思考此問題外,更是完全忽視起源問題的重要性。   如同胡塞爾在1936年發表的
Thumbnail
  在座的各位建築先進午安,我們學習的那麼多年的建築,可曾想過「建築」是奠基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若未想過,是這個問題不重要,還是這是個「危機」?事實上,建築教育從未思考過建築學起源的問題,原因除了是不知道如何思考此問題外,更是完全忽視起源問題的重要性。   如同胡塞爾在1936年發表的
Thumbnail
有次我在一個畫展裡看見解說,他上面寫:有人為我負重前行,歲月靜好。是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因為有前人/身旁人點滴的付出,我才有此刻的靜好。
Thumbnail
有次我在一個畫展裡看見解說,他上面寫:有人為我負重前行,歲月靜好。是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因為有前人/身旁人點滴的付出,我才有此刻的靜好。
Thumbnail
柏林【舊博物館】是菩提樹下大道一棟古羅馬神殿式的建築,神殿的圓柱、一對男女騎馬戰士雕像深深吸引我,本文收錄我拍攝的照片以及讓我震撼的古樸美感。
Thumbnail
柏林【舊博物館】是菩提樹下大道一棟古羅馬神殿式的建築,神殿的圓柱、一對男女騎馬戰士雕像深深吸引我,本文收錄我拍攝的照片以及讓我震撼的古樸美感。
Thumbnail
您是否有注意到從 18 世紀到 19 世紀之交的許多畫作*總是*描繪廢墟中的城市嗎? 到處都是植物,土壤,以及瓦礫,當然還有穿著窗簾和破衣服的人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蕩。如果這些照片真的是2000年前的遠古時代,為什麼當年建築物的保養這麼差? 那些樓不是當時建的嗎? 雜草怎麼這麼多? 為什麼這一切都被摧毀
Thumbnail
您是否有注意到從 18 世紀到 19 世紀之交的許多畫作*總是*描繪廢墟中的城市嗎? 到處都是植物,土壤,以及瓦礫,當然還有穿著窗簾和破衣服的人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蕩。如果這些照片真的是2000年前的遠古時代,為什麼當年建築物的保養這麼差? 那些樓不是當時建的嗎? 雜草怎麼這麼多? 為什麼這一切都被摧毀
Thumbnail
歷史的存留,是有心者致力於一生的象徵。 比起那名為文化產業的官僚代表, 在鏡頭前風花雪月的倡導古蹟的維護, 來的實際許多.... 真正用力保護文物的基層聲音, 往往跟代表文化劃上等號的高層, 是無法溝通且觀念背離的。 我只能說,這世界只要跟政治與錢景有交集, 最後被犧牲的就是那最具收藏保護的質感
Thumbnail
歷史的存留,是有心者致力於一生的象徵。 比起那名為文化產業的官僚代表, 在鏡頭前風花雪月的倡導古蹟的維護, 來的實際許多.... 真正用力保護文物的基層聲音, 往往跟代表文化劃上等號的高層, 是無法溝通且觀念背離的。 我只能說,這世界只要跟政治與錢景有交集, 最後被犧牲的就是那最具收藏保護的質感
Thumbnail
Archeon是一個戶外的史前(到中世紀)生活博物館,紀錄荷蘭將近9000年來的歷史。從史前史、公元前8800年、羅馬時期,直到中世紀公元15世紀為止。   2016年7月1起,Archeon正式加入荷蘭博物館卡的行列! 所以持博館卡免費進入! (園區入口都有旗幟說明這項優惠)    入園後我
Thumbnail
Archeon是一個戶外的史前(到中世紀)生活博物館,紀錄荷蘭將近9000年來的歷史。從史前史、公元前8800年、羅馬時期,直到中世紀公元15世紀為止。   2016年7月1起,Archeon正式加入荷蘭博物館卡的行列! 所以持博館卡免費進入! (園區入口都有旗幟說明這項優惠)    入園後我
Thumbnail
【地下70公尺】巴黎地下墓穴最底部的深度 1786年,法國巴黎爆發黑死病,超過20萬人死亡,街上到處是屍體,為了解決墓地不足和公眾衛生的問題,人們重新啟用當時的採石場,將之改建為地下墓穴。
Thumbnail
【地下70公尺】巴黎地下墓穴最底部的深度 1786年,法國巴黎爆發黑死病,超過20萬人死亡,街上到處是屍體,為了解決墓地不足和公眾衛生的問題,人們重新啟用當時的採石場,將之改建為地下墓穴。
Thumbnail
〈SOS粗獷主義建築展─拯救混凝土之獸〉是目前正在忠泰美術館進行的展覽。在這個展中的重要單字「Brutalism」,即「粗獷主義」,係指二戰之後約莫1950至1970年之間,以混凝土建築之姿未經修飾且結構裸露的風格在全球地平線竄升。這些粗糙外表下的建築......
Thumbnail
〈SOS粗獷主義建築展─拯救混凝土之獸〉是目前正在忠泰美術館進行的展覽。在這個展中的重要單字「Brutalism」,即「粗獷主義」,係指二戰之後約莫1950至1970年之間,以混凝土建築之姿未經修飾且結構裸露的風格在全球地平線竄升。這些粗糙外表下的建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