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當我讀完《光的闇影》

2021/12/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7年讀完《向著光飛去》,作者的一字一句勾勒著情感的波動,小說引人入勝的部分,總會在某個角色或片段裡,找到可以對應人生中自己可能有過的際遇與角色,透過非典型的方式來敘述關於台灣歷史的種種,以前在學校教育之中從未見過的白色恐怖故事,透過小說的編撰與角色編寫,文字給了讀者無限的想像,也當時的狀況感到不寒而慄,成長在解嚴之後的年代,這些真實事件在學校的教育中,是不被預見的,唸書的時候總囫圇吞棗著所謂的「知識」,只為了應付考試的內容,長大後回想起來我們在學校階段,原來思想被限制浸濡謊言之中,過程缺少了很多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年的受教育的學生,也像是在權力與政治鬥爭背後的犧牲品。

首部曲《向著光飛去》以當事者的角度去告訴讀者,那些年輕世代沒有參與到的日子裡所發生的故事,而《光的闇影》是要讓大家走到故事的另一端,去看看那些你以為的「壞人」,其實只是被社會既定的框架貼上先入為主的「壞人標籤」,很多事情都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切入,跳脫不在只是是非對錯、非黑即白的劃定,重點是你對於答案有所保留的事情,願意花時間去搜集資料、獨立思考與跳脫原生家庭的思維與社會的框架,而去好好的面對與接受嗎?
成長後深刻的體會到,面對想要徹底被掩蓋的事實,不只是隱瞞,還要加上各式各樣的謊言一起弄假成真,最後潛移默化的把非真相的事實「深植人心」,這樣的想法也會不斷地被擴散,真相的到來之際,推倒高牆的同時就會產生更大的阻力,而當年的我們長大之後,有的人因為閱讀與學習、重新建立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開始學會明辨是非,在疑問之中找答案,從一點一滴揭露的真相裡,看到歷史事件真實的樣貌,那一刻我是十分驚訝的,原來我們在無形中,成為了教育體制下的受害者,對長大的我們來說,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這樣的感覺好似從小在原生家庭之中習得的價值觀,身旁的環境對成長的影響來說擁有舉足輕重的份量,無論對錯只有當年像一塊海綿般柔軟的小孩,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吸收了多少對事情的判斷、解決與面對的方式,能不能保持開放的態度去面對社會上的每一個人,而不是貼上既有的標籤,無形之中從家庭教育下的「無知受害者」,轉而成「無形的加害者」,這兩個角色並非制式的存在,一念之間,我們都有可能成為自己不想成為的人,無論是有無意識的狀態。
在《光的闇影》這本書中也有許多令人動容的角色,也顯現出很多台灣傳統家庭男尊女卑的樣貌,或是對孩子提問的忽略與避而不談,而後當孩子帶著對家庭的疑問長大成人之後,產生種種對原生家庭裡各個角色的誤解,進而對自己產生貶低或自卑的負面的情緒,甚至因為得不到當事者的解釋,而背負著贖罪的心態去過著他的人生,到底誰是「受害者」或「加害者」到底要用什麼用的準則去評斷?又或者我們需要的是拔除掉標籤的存在,留下來的而只是一群想要了解事實,並且把真相還原出來,用真實經歷來說故事的人。
很多時候甚至當「轉型正義」的名詞一出,很快就會被貼上某政黨為了政績或作秀的標籤,而遺忘他們口中所說的是一段在80年代後的我們,所不知道的台灣歷史,以前開心228多了一天的假期,現在會對這樣的日子,多了一分敬意,而發生在當時故事裡的人「因為相信光明,這條苦難的路必有盡頭。」所以幸運的我們,才能有機會在這個時代裡,聽到從當時的歷史裡走出來的人,用生命說故事給我們聽,「唯有面對這個事實並且說出來的時候,才是真正處理傷痛與苦難的開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與支持說故事的人,完成這塊屬於我們台灣的歷史拼圖。

書名|《光的闇影》
作者| 施又熙
出版| 斑馬線文庫有限公司
20會員
74內容數
– 關於文字和閱讀、生活的觀察與人生的故事 – 讓閱讀成為你生活中溫柔的力量,活躍我們的思考與想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