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當我讀完《光的闇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2017年讀完《向著光飛去》,作者的一字一句勾勒著情感的波動,小說引人入勝的部分,總會在某個角色或片段裡,找到可以對應人生中自己可能有過的際遇與角色,透過非典型的方式來敘述關於台灣歷史的種種,以前在學校教育之中從未見過的白色恐怖故事,透過小說的編撰與角色編寫,文字給了讀者無限的想像,也當時的狀況感到不寒而慄,成長在解嚴之後的年代,這些真實事件在學校的教育中,是不被預見的,唸書的時候總囫圇吞棗著所謂的「知識」,只為了應付考試的內容,長大後回想起來我們在學校階段,原來思想被限制浸濡謊言之中,過程缺少了很多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年的受教育的學生,也像是在權力與政治鬥爭背後的犧牲品。

首部曲《向著光飛去》以當事者的角度去告訴讀者,那些年輕世代沒有參與到的日子裡所發生的故事,而《光的闇影》是要讓大家走到故事的另一端,去看看那些你以為的「壞人」,其實只是被社會既定的框架貼上先入為主的「壞人標籤」,很多事情都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切入,跳脫不在只是是非對錯、非黑即白的劃定,重點是你對於答案有所保留的事情,願意花時間去搜集資料、獨立思考與跳脫原生家庭的思維與社會的框架,而去好好的面對與接受嗎?

成長後深刻的體會到,面對想要徹底被掩蓋的事實,不只是隱瞞,還要加上各式各樣的謊言一起弄假成真,最後潛移默化的把非真相的事實「深植人心」,這樣的想法也會不斷地被擴散,真相的到來之際,推倒高牆的同時就會產生更大的阻力,而當年的我們長大之後,有的人因為閱讀與學習、重新建立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開始學會明辨是非,在疑問之中找答案,從一點一滴揭露的真相裡,看到歷史事件真實的樣貌,那一刻我是十分驚訝的,原來我們在無形中,成為了教育體制下的受害者,對長大的我們來說,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這樣的感覺好似從小在原生家庭之中習得的價值觀,身旁的環境對成長的影響來說擁有舉足輕重的份量,無論對錯只有當年像一塊海綿般柔軟的小孩,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吸收了多少對事情的判斷、解決與面對的方式,能不能保持開放的態度去面對社會上的每一個人,而不是貼上既有的標籤,無形之中從家庭教育下的「無知受害者」,轉而成「無形的加害者」,這兩個角色並非制式的存在,一念之間,我們都有可能成為自己不想成為的人,無論是有無意識的狀態。

在《光的闇影》這本書中也有許多令人動容的角色,也顯現出很多台灣傳統家庭男尊女卑的樣貌,或是對孩子提問的忽略與避而不談,而後當孩子帶著對家庭的疑問長大成人之後,產生種種對原生家庭裡各個角色的誤解,進而對自己產生貶低或自卑的負面的情緒,甚至因為得不到當事者的解釋,而背負著贖罪的心態去過著他的人生,到底誰是「受害者」或「加害者」到底要用什麼用的準則去評斷?又或者我們需要的是拔除掉標籤的存在,留下來的而只是一群想要了解事實,並且把真相還原出來,用真實經歷來說故事的人。

很多時候甚至當「轉型正義」的名詞一出,很快就會被貼上某政黨為了政績或作秀的標籤,而遺忘他們口中所說的是一段在80年代後的我們,所不知道的台灣歷史,以前開心228多了一天的假期,現在會對這樣的日子,多了一分敬意,而發生在當時故事裡的人「因為相信光明,這條苦難的路必有盡頭。」所以幸運的我們,才能有機會在這個時代裡,聽到從當時的歷史裡走出來的人,用生命說故事給我們聽,「唯有面對這個事實並且說出來的時候,才是真正處理傷痛與苦難的開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與支持說故事的人,完成這塊屬於我們台灣的歷史拼圖。

書名|《光的闇影》
作者| 施又熙
出版| 斑馬線文庫有限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避風港
22會員
79內容數
– 關於文字和閱讀、生活的觀察與人生的故事 – 讓閱讀成為你生活中溫柔的力量,活躍我們的思考與想像。
文字避風港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每年臺北國際書展都吸引許多愛書人前往,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在今年書展的體驗,包括如何避開人潮、在不同攤位間的驚喜發現,以及參與講座、與作者交流的收穫。作者認為書展不只是買書,更是一個與作者、出版社、甚至其他讀者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她感到心靈充實。閱讀對她來說,如同在黑暗中的一盞明燈,能溫暖人心、指引方向。
Thumbnail
2025/04/10
每年臺北國際書展都吸引許多愛書人前往,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在今年書展的體驗,包括如何避開人潮、在不同攤位間的驚喜發現,以及參與講座、與作者交流的收穫。作者認為書展不只是買書,更是一個與作者、出版社、甚至其他讀者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她感到心靈充實。閱讀對她來說,如同在黑暗中的一盞明燈,能溫暖人心、指引方向。
Thumbnail
2025/02/16
在《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這本書中提到:「大家會想避免大膽行動,最明顯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討厭搬家和旅行。」回顧2024年的自己,就經歷了三次出差和兩次搬家的歷程。 年初因出差至中國,人生解鎖了國外遺失證件而滯留近一週的經驗,年中時房東又告知了不續租的
Thumbnail
2025/02/16
在《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這本書中提到:「大家會想避免大膽行動,最明顯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討厭搬家和旅行。」回顧2024年的自己,就經歷了三次出差和兩次搬家的歷程。 年初因出差至中國,人生解鎖了國外遺失證件而滯留近一週的經驗,年中時房東又告知了不續租的
Thumbnail
2024/07/25
書本中讓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碰觸時是否怦然心動?」作者要我們把東西一個拿在手上,以這樣的標準去感受與決斷,這項物品是否有需要跟隨著自己,去過接下來的人生,還是就感謝它的陪伴跟它告別,用了這個方式,讓做決定的游移不定減少了許多,整理過後果然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呀!
Thumbnail
2024/07/25
書本中讓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碰觸時是否怦然心動?」作者要我們把東西一個拿在手上,以這樣的標準去感受與決斷,這項物品是否有需要跟隨著自己,去過接下來的人生,還是就感謝它的陪伴跟它告別,用了這個方式,讓做決定的游移不定減少了許多,整理過後果然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時間管理」是當代非常熱門的一個主題,遍數各類書籍、文章、影片甚至 Podcast ,都有許多人分享該如何更高效率地利用我們的時間。 像我也是非常熱衷時間規劃的人,會利用通勤和午餐時間讀書、工作的空檔閱讀電子報,再趁週末把吸收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丟進 Obsidian,總之就是盡可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到
Thumbnail
「時間管理」是當代非常熱門的一個主題,遍數各類書籍、文章、影片甚至 Podcast ,都有許多人分享該如何更高效率地利用我們的時間。 像我也是非常熱衷時間規劃的人,會利用通勤和午餐時間讀書、工作的空檔閱讀電子報,再趁週末把吸收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丟進 Obsidian,總之就是盡可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到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與理財相關的書籍,包括前陣子閱讀的《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和個人很愛的一本著作《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發現這類的書籍都有個相通點,它們都將時間視為工具,如滾雪球般,創造出財富自由的重要工具。而我,也理所當然地將時間和生財資源畫上了等號,直到近期看了《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作者O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與理財相關的書籍,包括前陣子閱讀的《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和個人很愛的一本著作《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發現這類的書籍都有個相通點,它們都將時間視為工具,如滾雪球般,創造出財富自由的重要工具。而我,也理所當然地將時間和生財資源畫上了等號,直到近期看了《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作者O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