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外省族群 許雯雯

2021/09/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嘉慶《瑞安縣志》記載:「天復二年,有白烏棲縣之集雲閣,以為祥瑞,更名瑞安。」她,出生於溫州瑞安,一直到三十歲後來台定居,現年五十歲。
除夕過渡到新年,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慶。而提到過年,兩樣食物最是懷念。
「芥菜飯炒出來的味道非常鮮美,香氣撲鼻,完全吃出食材的原汁原味,值得留念。」
農曆二月二的芥菜飯,是溫州地區廣為流傳的習俗。因當時環境條件不好,容易生疥瘡(方言稱骨癆),芥菜營養豐富,能夠提供免疫力,因此有「吃了芥菜飯,不會生疥瘡」一說。
芥菜飯的做法是:切碎的芥菜,加鹽殺青,逼出菜汁。接著起油鍋,以乾蝦米爆香,加入芥菜下去炒,而後飯直接下去拌。
面對當令食材做成的芥菜飯,無論口感與味道都令人食指大動。
「一講到年糕,我的腦海會浮現小時候住的那條街。整條街進入年的氛圍,周圍熱氣騰騰,似乎在共同迎接某件事的到來。」
年糕,也是令她印象深刻的節食。小時候,會先在自家將原物料處理到一定階段,只有最後才請師傅幫忙搗年糕。那時是手工搗年糕,蒸熟的米糰放入石臼後,利用石錘使它質地更加均勻。二師傅搭檔合作,一人舉起石錘,上下來回搗糕糰;一人手沾溼水,在搗垂上升時迅速對折糕糰,收放之間,默契配合,簡直天衣無縫。與其說是一項技藝,倒不如是一場精采的表演,讓人目不轉睛。
全程觀看之餘,偶而會偷挖一小塊半成品年糕,塞入口中。師傅手巧,看到年幼的她盼望的眼神,會將米糰捏成小兔子,再用紅色火柴當兔子眼,送給她作點心,能得到額外的禮物那可是無比滿足。手工搗的年糕,是一種純粹的米香,更帶來唇齒間對抗的勁韌風味。
諾大的番茄,是某次小學考試滿分的獎勵品,也是回憶童年的樞紐。還記得爸媽讓她在市集隨意挑選一樣心愛之物,小小的眼睛快速掃過一遍,最後,一顆大番茄被收入囊中。一口咬下,香,脆,微酸又帶點甜,各種滋味在口中散開,又匯集成一口滿足。
年糕,芥菜飯,五月五的粽子及蛋袋,七月七吃巧舌餅,還有冬至的湯圓與麻糬,樣樣食物直至今日依然回味無窮。

這是一個外省族群受訪者和我分享的故事,透過她在電話中的描述,我不覺想起幼時曾參加搗麻糬體驗的片段記憶,雖然記憶久遠,但麻糬的糯米香和充滿嚼勁的口感,卻歷歷在目。許雯雯記憶中的芥菜飯和年糕,記憶中充滿節慶氛圍的小鎮,皆令她回味無窮,這,是專屬於許雯雯(化名)的舊食記憶。
而你的舊食記憶又是什麼呢?
    還沒想好暱稱的人
    還沒想好暱稱的人
    隨時記,記隨時。 就是一個高二生,近期想試著記錄我的生活,偶爾也會更新我的專題進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