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外省族群 許雯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嘉慶《瑞安縣志》記載:「天復二年,有白烏棲縣之集雲閣,以為祥瑞,更名瑞安。」她,出生於溫州瑞安,一直到三十歲後來台定居,現年五十歲。
除夕過渡到新年,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慶。而提到過年,兩樣食物最是懷念。
「芥菜飯炒出來的味道非常鮮美,香氣撲鼻,完全吃出食材的原汁原味,值得留念。」
農曆二月二的芥菜飯,是溫州地區廣為流傳的習俗。因當時環境條件不好,容易生疥瘡(方言稱骨癆),芥菜營養豐富,能夠提供免疫力,因此有「吃了芥菜飯,不會生疥瘡」一說。
芥菜飯的做法是:切碎的芥菜,加鹽殺青,逼出菜汁。接著起油鍋,以乾蝦米爆香,加入芥菜下去炒,而後飯直接下去拌。
面對當令食材做成的芥菜飯,無論口感與味道都令人食指大動。
「一講到年糕,我的腦海會浮現小時候住的那條街。整條街進入年的氛圍,周圍熱氣騰騰,似乎在共同迎接某件事的到來。」
年糕,也是令她印象深刻的節食。小時候,會先在自家將原物料處理到一定階段,只有最後才請師傅幫忙搗年糕。那時是手工搗年糕,蒸熟的米糰放入石臼後,利用石錘使它質地更加均勻。二師傅搭檔合作,一人舉起石錘,上下來回搗糕糰;一人手沾溼水,在搗垂上升時迅速對折糕糰,收放之間,默契配合,簡直天衣無縫。與其說是一項技藝,倒不如是一場精采的表演,讓人目不轉睛。
全程觀看之餘,偶而會偷挖一小塊半成品年糕,塞入口中。師傅手巧,看到年幼的她盼望的眼神,會將米糰捏成小兔子,再用紅色火柴當兔子眼,送給她作點心,能得到額外的禮物那可是無比滿足。手工搗的年糕,是一種純粹的米香,更帶來唇齒間對抗的勁韌風味。
諾大的番茄,是某次小學考試滿分的獎勵品,也是回憶童年的樞紐。還記得爸媽讓她在市集隨意挑選一樣心愛之物,小小的眼睛快速掃過一遍,最後,一顆大番茄被收入囊中。一口咬下,香,脆,微酸又帶點甜,各種滋味在口中散開,又匯集成一口滿足。
年糕,芥菜飯,五月五的粽子及蛋袋,七月七吃巧舌餅,還有冬至的湯圓與麻糬,樣樣食物直至今日依然回味無窮。

這是一個外省族群受訪者和我分享的故事,透過她在電話中的描述,我不覺想起幼時曾參加搗麻糬體驗的片段記憶,雖然記憶久遠,但麻糬的糯米香和充滿嚼勁的口感,卻歷歷在目。許雯雯記憶中的芥菜飯和年糕,記憶中充滿節慶氛圍的小鎮,皆令她回味無窮,這,是專屬於許雯雯(化名)的舊食記憶。
而你的舊食記憶又是什麼呢?
我是一個高三生,對飲食記憶、族群文化感到非常好奇,高二時做了一個關於族群飲食記憶的專題,名稱為《舊食記憶》。 我共訪問了三十位來自三個族群的受訪者,分別是閩南、客家和外省族群。我會將訪談內容收錄進來,以每個受訪者為一篇幅,細細訴說屬於他們的童年節慶食物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怡保吃了幾天早餐,有些膩,所以回到了我最常吃的方式,第一個是生菜盤,是一道健康的選擇,通常包含新鮮的生菜、酸黃瓜、番茄、胡蘿蔔、玉米等蔬菜,有時還會搭雞蛋,只是要排隊太麻煩就不吃了。這道菜營養豐富,清爽可口,適合喜歡輕食的人。這吃法適合先輕腸胃。 麵包土司是最常見的早餐之一,可以簡單地塗上牛油和
Thumbnail
清明節潤餅食物象徵富足和團圓,為臺灣南北不同地區的傳統美食,南部地區尤其屏東、高雄等地的客家、閩南地區較常見。潤餅形狀長條象徵著富足和財富,並寄託了對家庭幸福和未來美好的祈福和祝願。清明節潤餅不僅代表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延續,也是象徵臺灣人對於富足,幸福和團聚的期望。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第一次元宵太晚回家,沒吃到芝麻湯圓,才深深驚覺過往儀式感的重大。 孩提時慒懂,家母逢年過節總會奔走廚間,過年時炸年糕、元宵時煮芝麻湯圓;雖然僅僅是去超商或超市買的桂冠芝麻湯圓,卻異常好吃,那獨有的芝麻餡至今能超越的不多(鼎泰豐可以)…
Thumbnail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Sarah:「對喔…… 不過,我沒想過這個問題;反正,民以食為天,吃飽最重要。」 Angel:「冬至吃湯圓、元宵節吃的是元宵。」
Thumbnail
20230108 延三夜市最近蠻常路過的,經過這家素食麵店用餐時間食客也不少。素麵對我來說有個特殊感情,小時候回彰化奶奶家除了吃大竹肉圓還有一家不確定名字的素麵,30幾年前一碗10元吃的開心滿足,只是台北一直沒吃到讓我覺得可以回味再三的素食湯麵。所以這家延三夜市的麵店找了一天晚餐就走進去吃,麵食的
Thumbnail
從太平山下來好好的在宜蘭睡了一覺,相較於太平山,今天是比較輕鬆的行程。早上睡到飽飽才起床,今天的第一個景點便是去宜蘭北管南管市場晃晃。 一過馬路就看到特別的米糕麻糬,雙澱粉的邪惡食物,但是因為有在地特色,我還是買了一顆麻糬嚐嚐。突然發現宜蘭很流行麻糬—在宜蘭稱為「米粿」,市場裡有好幾家都在賣「米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怡保吃了幾天早餐,有些膩,所以回到了我最常吃的方式,第一個是生菜盤,是一道健康的選擇,通常包含新鮮的生菜、酸黃瓜、番茄、胡蘿蔔、玉米等蔬菜,有時還會搭雞蛋,只是要排隊太麻煩就不吃了。這道菜營養豐富,清爽可口,適合喜歡輕食的人。這吃法適合先輕腸胃。 麵包土司是最常見的早餐之一,可以簡單地塗上牛油和
Thumbnail
清明節潤餅食物象徵富足和團圓,為臺灣南北不同地區的傳統美食,南部地區尤其屏東、高雄等地的客家、閩南地區較常見。潤餅形狀長條象徵著富足和財富,並寄託了對家庭幸福和未來美好的祈福和祝願。清明節潤餅不僅代表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延續,也是象徵臺灣人對於富足,幸福和團聚的期望。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第一次元宵太晚回家,沒吃到芝麻湯圓,才深深驚覺過往儀式感的重大。 孩提時慒懂,家母逢年過節總會奔走廚間,過年時炸年糕、元宵時煮芝麻湯圓;雖然僅僅是去超商或超市買的桂冠芝麻湯圓,卻異常好吃,那獨有的芝麻餡至今能超越的不多(鼎泰豐可以)…
Thumbnail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Sarah:「對喔…… 不過,我沒想過這個問題;反正,民以食為天,吃飽最重要。」 Angel:「冬至吃湯圓、元宵節吃的是元宵。」
Thumbnail
20230108 延三夜市最近蠻常路過的,經過這家素食麵店用餐時間食客也不少。素麵對我來說有個特殊感情,小時候回彰化奶奶家除了吃大竹肉圓還有一家不確定名字的素麵,30幾年前一碗10元吃的開心滿足,只是台北一直沒吃到讓我覺得可以回味再三的素食湯麵。所以這家延三夜市的麵店找了一天晚餐就走進去吃,麵食的
Thumbnail
從太平山下來好好的在宜蘭睡了一覺,相較於太平山,今天是比較輕鬆的行程。早上睡到飽飽才起床,今天的第一個景點便是去宜蘭北管南管市場晃晃。 一過馬路就看到特別的米糕麻糬,雙澱粉的邪惡食物,但是因為有在地特色,我還是買了一顆麻糬嚐嚐。突然發現宜蘭很流行麻糬—在宜蘭稱為「米粿」,市場裡有好幾家都在賣「米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