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小吃美食很多,土魠魚羹也是其中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相傳土魠魚是清朝的水師提督施琅所喜歡吃的一個魚種,所以被當時的漁民稱為「提督魚」,因為提督的台語發音與「土魠」相近,因此叫著叫著就變成了「土魠魚」。
雖然這名字很台式,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土魠魚羹其實很歐式,是源自於荷治時期葡萄牙水手在船上吃的料理。
當時葡萄牙在船上處理魚的方式主要是將土魠魚切成塊狀,將表面煎熟,以油醋與香料醃漬起來保存,作為航海旅途的糧食之一。如果煎炸的比較熟一些,就會加點蒜泥泡進濃湯裡食用。
光用想像的,多少都可以看出一點台式土魠魚羹的形式與味道元素。
台南以前是清朝屯兵駐軍的主要地點,因此食物的來源就很重要,在當時土魠魚算是漁民們經常捕捉的食材。後來因為安平港開港之後,產量就比較穩定,也因為與國外常有商船貿易往來,所以土魠魚羹就在這因緣際會之下,就在台南誕生出來,並生了根,成為道地的美食之一。
發展到今日,台南這裡有許多土魠魚羹店家,雖然味道整體上都偏甜,但是每個店家對於羹湯還是有自己的調味,甚至對於土魠魚的炸法,也有各自的堅持。
這次因為伴侶想要吃土魠魚羹,我便搜尋台南的安南區,找到一家「義雄土魠魚羹」。它座落在小巷子裡面,店家雖然小間,只有一對夫婦經營,但是評價都還不錯,因此就趁這次機會,來嚐一次鮮。
買完回到車上,肚子也餓了,我們決定先在車上吃完再移動。我打開蓋子,先嚐了一口羹湯,好喝。
這家店的土魠魚羹其實看起來沒什麼特別,跟其他的土魠魚羹一樣,外表看起來是就是羹湯、麵、炸土魠魚塊的組合,但是調味的部分讓我很驚訝。
羹湯的味道層次很足,可以喝到甜味、些許的酸,與一點點醬油的鹹,這樣層次豐富的羹湯交織出我印象中的老台南的味道,整體而言甜但不會讓人覺得膩口。
羹湯的料簡單明瞭,有高麗菜、扁魚、蒜頭等等,羹湯的顏色也稍微深一點點,但是又不像是紅燒系列的羹湯那樣的深,只是略帶點醬油色。
羹湯裡漂浮著炸土魠魚塊,趁還沒有被羹湯浸得太濕透,趕緊先夾一塊嚐嚐。
炸土魠魚塊很扎實,外觀的顏色不是金黃色而是略帶點棕色,一口咬下去可以吃到裹粉裡的油香以及內部魚肉的海味與鮮甜味。咬著咬著,這油香與鮮甜味融合在一起,單吃就很美味,再配上一口羹湯,整個味道又因為羹湯的酸甜而變得不同。
最讓我驚訝的是「麵」,這家的麵是比較硬心的,咬起來居然有一種「Q勁」,上下顎牙齒需要用點力氣才能將麵咬斷。這跟我在其他地方經常吃到的麵體不太一樣。以前在吃土魠魚羹麵的時候,吃到最後麵體常常因為浸泡在羹湯裡面太久而變得軟爛。但是這一家的麵體從一開始吃的時候到最後都維持著某一種程度的「硬度」,在咀嚼的時候帶給口腔很豐富的食感。
除了土魠魚羹之外,我們還另外點了一份炸魚卵當作配菜。這道炸魚卵雖然只是下油鍋炸,但是要炸到好吃真的不容易。如果火侯與時間控制不好,魚卵的水分就很容易乾掉,咀嚼過程中會搶水分,常常需要沾美乃滋才能入口。
不過這家的炸魚卵吃起來依然濕潤,不會乾澀搶水,也吃得到魚卵的顆粒感,味道也很濃郁,單吃我就覺得很美味,甚至我覺得撒點胡椒鹽提味就夠了,不需要美乃滋。
就這樣,我跟伴侶就在車上一口接著一口的享受著這個老台南的土魠魚羹,直到碗底朝天,我們才在夕陽的陪伴下,滿足地踏上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