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四季的原物料行情再創高峰?| 原物料觀察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時序即將進入第四季,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一陣又急又兇猛的原物料多頭走勢,讓人記憶猶新,很多人都在思考,原物料是否有機會重返榮耀?還是打回原形,是令人驚心的農藥呢?

中國引擎熄火

如大家近期看到中國限電措施,如同黑天鵝降臨,也讓國際原物料行情受到波及,許多壓榨廠調降稼動率甚至必須直接停工。
和去年不同的是,中國不再是牛市引擎,巨額採購可能可遇不可求,短期中國反而可能成為最大利空。無論是限電促使壓榨廠停工或養豬業供過於求,都壓抑黃豆需求,玉米進口也幾乎停擺。

巴西農民的賭注

巴西正進入黃豆播種期,以最大產州馬托格羅索州的九月市售價格來到每袋159.10 雷亞爾,去年同期為139.77雷亞爾,漲幅達13.8%,推升的原因在於:
1) 巴西貨幣雷亞爾近半年走強(可參考下圖),名目計價也走高
2) 巴西農民普遍銷售意願不高,期待國際採購
3) 國內物價高漲,生產成本相對上升,例如肥料、運輸成本皆大漲

黃豆價格居高不下,讓農民押寶採收後的國際收購行情,預計新年度的巴西黃豆播種面積增加3.6%。
美元兌雷亞爾一年走勢

多空倉位變動

自2020年8月份以來,基金部位在CBOT穀物和油籽期貨市場一直持有淨多單,不過現階段淨多單低於去年同期,去年這個時間點正好是前波漲勢的起漲點。以下是截至9/21的持有部位變化:
  • 玉米:淨多單較前一週增加了2,000口,總計214,350口,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累計淨多單95,912口。
  • 黃豆:淨多單從原先55,380口降至49,701口,也是去年8月以來最少的淨多單。
  • 小麥:淨空單口數從一週前的6,005口降至5,491口,去年同期是14,543口淨多單。

能源價格與生質燃料

近期的大宗商品表現最好的區塊就屬能源板塊,包含原油、天然氣等,主要來自庫存不足疑慮,假設天然氣存在供應不足,冬季又偏冷,能源的需求將帶動農產品價格上漲。
這對各國政府努力推動的生質燃料成為一項很大助力,莫忘在十幾年前玉米被大量用來作為燃料時,是那時原物料超級週期的強棒。

行情複製貼上不易,驚奇可能隨時出現

總結來看,黃豆與玉米存在供給過多的疑慮,小麥供應緊張,但市場資金並不看多,而生物燃料需求強勁及政策推行,讓棕櫚油和其他植物油有不錯的基本面。

任何供應鏈中斷或需求重大改變,都會帶來快速的巨大變化,多空因素交疊,行情可能隨時帶來驚奇。
歡迎加入「原物料投資的哩哩扣扣」社群,從理論到實務,新聞、分析與心得,一起討論原物料商品、外匯與總體經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是諸葛呆,超過20年的實戰交易經驗。曾任職避險基金、上市公司投資部,聚焦原物料大宗商品、總經分析與股匯研究。"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 #外匯 #投資 #CBOT期貨 #黃豆 #玉米 #小麥 #原物料 #原油 #美股 #ETF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央行上週召開理監事會議,毫無意外的對利率未做任何調整,維持在1.125%的歷史低點。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5.75%,明年為3.45%,今年CPI年增率為1.7%。 本次央行花了非常大篇幅解釋通膨是暫時性,台灣和幾個已開發國家相同,通膨於明年開始將逐步下滑,然而新興市場各國可能飽受物價上漲的挑戰。
近期美國黃豆進入收成期,各產州加緊腳步作業,這段期間的天氣大多良好,也讓過程中產量可能減少的問題暫掃疑慮,但這也意味著,美國黃豆產量離歷史高點愈來愈近! 縱使如此,黃豆期貨並未供給面的利空下跌,繼續在1270美分以上價格徘徊。
最快11月縮減購債(taper) 表示「很快」將啟動縮減資產收購計畫,可能在下一次利率會議11月宣佈啟動,並在2022年中完成。這段聲明有段重要註解:Fed傾向縮減購債程序完成後才開始升息。
美股要崩盤了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的標題,更是這幾天大家相互討論的熱門話題。在此同時,將迎來最新一次的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每次會議之前,震盪儼然成了新常態。 在核心通膨與非農就業數據皆低於預期,縮減購債(taper)應該不會是這次的會議主角......吧? 必須說,誰也沒把握這次會議不會有弦外之音
首先來看看馬來西亞棕櫚油8月份供需狀況,市場預期:庫存降至174萬噸、產量為170萬噸、出口量為124萬噸。 報告結果出爐,庫存為187.5萬噸(月增25.3%),也是14個月以來的最高庫存水位。產量為170.2萬噸(月成長11.8%);8月份出口量為116.3萬噸(月衰退17.1%)。
美國最新公佈的8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ore CPI) 年成長4.0%,低於市場預期,也低於上次的4.3%,顯示通膨壓力已較上月降溫,但仍處於高檔。 如果綜觀整體CPI,8 月年增5.3%,符合市場預期,且略低於7月的5.4%,創今年2月以來新低。
台灣央行上週召開理監事會議,毫無意外的對利率未做任何調整,維持在1.125%的歷史低點。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5.75%,明年為3.45%,今年CPI年增率為1.7%。 本次央行花了非常大篇幅解釋通膨是暫時性,台灣和幾個已開發國家相同,通膨於明年開始將逐步下滑,然而新興市場各國可能飽受物價上漲的挑戰。
近期美國黃豆進入收成期,各產州加緊腳步作業,這段期間的天氣大多良好,也讓過程中產量可能減少的問題暫掃疑慮,但這也意味著,美國黃豆產量離歷史高點愈來愈近! 縱使如此,黃豆期貨並未供給面的利空下跌,繼續在1270美分以上價格徘徊。
最快11月縮減購債(taper) 表示「很快」將啟動縮減資產收購計畫,可能在下一次利率會議11月宣佈啟動,並在2022年中完成。這段聲明有段重要註解:Fed傾向縮減購債程序完成後才開始升息。
美股要崩盤了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的標題,更是這幾天大家相互討論的熱門話題。在此同時,將迎來最新一次的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每次會議之前,震盪儼然成了新常態。 在核心通膨與非農就業數據皆低於預期,縮減購債(taper)應該不會是這次的會議主角......吧? 必須說,誰也沒把握這次會議不會有弦外之音
首先來看看馬來西亞棕櫚油8月份供需狀況,市場預期:庫存降至174萬噸、產量為170萬噸、出口量為124萬噸。 報告結果出爐,庫存為187.5萬噸(月增25.3%),也是14個月以來的最高庫存水位。產量為170.2萬噸(月成長11.8%);8月份出口量為116.3萬噸(月衰退17.1%)。
美國最新公佈的8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ore CPI) 年成長4.0%,低於市場預期,也低於上次的4.3%,顯示通膨壓力已較上月降溫,但仍處於高檔。 如果綜觀整體CPI,8 月年增5.3%,符合市場預期,且略低於7月的5.4%,創今年2月以來新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猜猜看名列「黃小玉」之一的黃豆,主要生產國及進口國分別是哪裡?
Thumbnail
中國正積極增加糧食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庫存將占全球的 51% 和 67%,相較 2018 年增加 5% - 10%。有分析認為,中國乃在預備貿易戰,避免遭到切斷輸往中國的供應鏈,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正在備戰台海戰爭。還有呢?也可能是內憂外患夾雜交迫。例如,人民文革/民主內戰。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銅價跑得比油價快,這就是正常需求性通膨 黃金也因為降息預期而先往上跑,聰明資金不會先去債卷而是銅 金 銀賺完之後他們就可以再銜接債卷或是其他波動低的金融商品 這就是我們去年12月就開始做多銅的原因,當然三個金屬做哪一個都是一定在需求性通膨上升分配到財富 而原油已經確定跑輸金屬價格,就先確定
Thumbnail
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美股近期波動不大, 台股明顯上漲,台股目前台積電漲完之後、換中小型股表現,屬於多頭主升段的現象。 *黃金價格大漲, 景氣復甦年, *黃金價格,過往跟利率走勢反向, 但目前美國國債價格卻壓力大? *大宗資產 今年以來漲勢強勁。 石油 今年上漲17% 黃金 今年以來上漲15%,創下歷史
Thumbnail
現在銅價其實就還是跟著中國的市場波動 還沒改變這個慣性,只要中國消費性復甦預期反彈越高 恆生科技指數也更強勢,銅的價格一定會上揚跟著表態更大突破 再來就是近期再生能源又再度在市場成為話題 所有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都使用大量銅,包括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因為銅是高效的電和熱的導
Thumbnail
今天的財經分析聚焦於幾個關鍵方面: 石油市場:受到中東緊張局勢和美國極端天氣導致的生產中斷影響,油價在月度範圍內保持穩定。全球石油市場平衡,存在供應風險和經濟關注。美國原油生產受到寒冷天氣影響,尤其是在北達科他州,大約40%的產量被迫停產。OPEC對石油需求增長持樂觀態度,而國際能源署(IEA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猜猜看名列「黃小玉」之一的黃豆,主要生產國及進口國分別是哪裡?
Thumbnail
中國正積極增加糧食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庫存將占全球的 51% 和 67%,相較 2018 年增加 5% - 10%。有分析認為,中國乃在預備貿易戰,避免遭到切斷輸往中國的供應鏈,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正在備戰台海戰爭。還有呢?也可能是內憂外患夾雜交迫。例如,人民文革/民主內戰。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銅價跑得比油價快,這就是正常需求性通膨 黃金也因為降息預期而先往上跑,聰明資金不會先去債卷而是銅 金 銀賺完之後他們就可以再銜接債卷或是其他波動低的金融商品 這就是我們去年12月就開始做多銅的原因,當然三個金屬做哪一個都是一定在需求性通膨上升分配到財富 而原油已經確定跑輸金屬價格,就先確定
Thumbnail
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美股近期波動不大, 台股明顯上漲,台股目前台積電漲完之後、換中小型股表現,屬於多頭主升段的現象。 *黃金價格大漲, 景氣復甦年, *黃金價格,過往跟利率走勢反向, 但目前美國國債價格卻壓力大? *大宗資產 今年以來漲勢強勁。 石油 今年上漲17% 黃金 今年以來上漲15%,創下歷史
Thumbnail
現在銅價其實就還是跟著中國的市場波動 還沒改變這個慣性,只要中國消費性復甦預期反彈越高 恆生科技指數也更強勢,銅的價格一定會上揚跟著表態更大突破 再來就是近期再生能源又再度在市場成為話題 所有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都使用大量銅,包括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因為銅是高效的電和熱的導
Thumbnail
今天的財經分析聚焦於幾個關鍵方面: 石油市場:受到中東緊張局勢和美國極端天氣導致的生產中斷影響,油價在月度範圍內保持穩定。全球石油市場平衡,存在供應風險和經濟關注。美國原油生產受到寒冷天氣影響,尤其是在北達科他州,大約40%的產量被迫停產。OPEC對石油需求增長持樂觀態度,而國際能源署(I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