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局勢下催生的「新FAANG」! 農糧產業篇

之前的產業分析,我們就有提到因為近幾年通膨導致物價飛揚,嚴重影響經濟成長,但雖然原物料不斷上漲,壓縮食品類股的獲利空間,然而長期來看,最基礎的民生消費項目,意識通膨情況下,最為穩定擁有消費人口的產業。
因此,NEIRG財富管理公司創辦人暨總裁吉科馬吉斯(Giacoumakis)提出新尖牙股(FANG):
  • Facebook → 能源(Fuel)
  • Amazon/Apple或蘋果 → 農糧(Agriculture)
  • Netflix →天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
  • Google → 黃金(Gold)
我們這次要來看 (A)  農業、農糧(Agriculture)。
這次文章的大綱如下:
  1. 糧食危機席捲全球、糧食民族主義興起
  2. 農產相關產業前景佳
  3. 台灣產業抗通膨概念股-茂生農經、惠光、福壽、東鹼、大成、卜蜂
  4. 結論

糧食危機席捲全球、糧食民族主義興起

戰爭引發的糧食危機席捲全球

戰爭真的是很討厭,過去俄羅斯與烏克蘭為世界提供穩定糧食與化肥,共佔全球小麥出口約29%、全球玉米供應的19%,以及全球葵花籽油出口的80%。烏俄戰爭威脅世界糧食供應,糧食價格居高不下,現在是烏克蘭東南部的種植季節,人們卻在打仗。
過去一年,小麥價格上漲了 69 %,玉米價格則上漲 36 %,大麥價格更是上漲了 82 %,化肥價格現已翻了四倍;小麥、玉米、大麥被困在俄羅斯與烏克蘭,導致全球糧食產量豐富,仍深陷糧食危機。
聯合國表示,俄烏戰爭可能導致全球新增 760 萬至 1310 萬的飢餓人口。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發表美國農業政策,強調美國農民對於抑制通脹和全球物價上漲的關鍵性作用,希望透過提升美國農產品的產量,彌補烏俄戰爭的供應缺口。

戰爭使通膨惡化  衝擊原物料市場

其實不只是糧食,一開始提到的新尖牙股,都是原物料產業,也是這一波影響最大的產業。烏俄戰爭造成許多原物料飆升,致使通膨持續惡化,也因此讓各國央行紛紛升息以抗衡國內的物價,也因此影響了經濟成長及股市。
穀物、肥料、能源等萬物齊漲,致使原物料基金再次被投資人重視,且因原油價格攀升,產量明顯供不應求,加上中國疫後經濟復甦的可能,原油價格短期間內都難以回復。
世界銀行4月底發布〈原物料市場展望報告〉中提及:「烏俄戰爭對全球原物料市場造成重大衝擊,改變了貿易、生產和消費的習慣,也將使得價格到2024年底之前都持續維持在高檔。」
「這是自1970年代以來我們經歷過最強的一次原物料危機」世界銀行副總裁吉爾(Indermit Gill)強調。「這些發展也增加了停滯性通膨的風險。各國政策制定者應該盡力提高經濟成長」吉爾說。

糧食民族主義興起

另外因為這次的原物料供應鏈的事件,許多國家開始有新的保護主義產生,各國紛紛禁止出口一些特色農產品,因而加速全球通膨。
像是英國已經因為主要使用的葵花油在烏俄戰爭下斷供,導致超市得祭出現購措施,但最主要的替代品棕櫚油,最大生產國印尼,也禁止出口到其他國家。
類似的案例真的不少,另外還有中國禁止輸入肥料、尿素、印度的小麥、馬來西亞的雞肉等等。
地緣政治、糧食民族主義、通膨、原物料價格飆漲,一連串的因素構成了這次的糧食危機!
全球正在面臨通膨威脅,也因此使得農業商機企業財報亮眼,談判的能力大幅提升,近期股價短暫修正後,深具投資潛力。
俄烏戰爭至今未歇,全球供給出口減少,且又因糧食民族主義因素限制出口,使得全球農產品供應價格居高不下。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俄羅斯堵截烏克蘭糧食出口,是「向全球食品安全宣戰」。

黃豆 小麥 玉米:糧食危機的起點

歐洲人最仰賴的幾項農產品分別是黃豆、小麥、玉米。而這些產品都是戰爭下的犧牲品。
小麥第二大出口國的印度面臨百年熱浪,導致小麥在關鍵生長期萎縮,產量看減五成,迫使印度政府考慮限制小麥出口,加劇全球供應危機。
美國雖然是全球主要玉米、小麥和黃豆的出口國,但美國播種進度受反聖嬰現象影響,產量不如預期之外,更為了平衡能源價格,致使玉米作為生質燃料的需求增加。同時,因為印尼棕梠油的出口禁令,讓美國提振黃豆食用油的需求,糧價攀升,讓通膨加速惡化。

飼料、畜牧遭受到的影響

美元的貨幣政策仍舊持續走強,致使依賴美國進口糧食的其他國家也紛紛陷入糧食漲價、匯差的雙重壓力,通膨擴散。美元作為交易計價貨幣,若美元升值,進口美國大宗商品的成本將會增加。
像是以玉米、黃豆當作飼料的畜牧業,臺灣雞肉、豬肉的價格因此提昇不少,依據農委會的數來看,與2022年1月的價格相比,三個月內雞肉漲幅達9%,豬肉更達到10%。
全球進出口頻繁,通膨藉由匯率與物價一同擴散,以臺灣來說,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至2.67%,創14年新高,預測,高成本壓力起碼會維持到今年底。

農產相關產業前景佳

我們前面有提到,中國肥料、印尼的棕櫚油、印度的小麥等等都因為開始鼓吹保護主義被禁止出口,加劇糧食危機,更為通膨埋下更多未爆彈。
但往另一個方面看,各國政府為了保障國內需求,糧食保護主義興起,擁糧自重,讓農產品價格大漲。也帶動了全球農業龍頭企業近期的財報都還算不錯,且前景樂觀。
DXAG農業及北美肥料指數3月時創高,但農產品大漲,卻無法抵銷農用成本的快速上揚,農產品價格大漲也無法抵銷農用成本的快速上揚。4月能源和糧食價格由高點拉回,但糧食危機從去年就開始蔓延,而烏克蘭和俄羅斯合計占全球市場小麥產量約29%。可參考下圖。
有許多專家指出,俄烏衝突可能使未來三年能源和糧食價格居高不下。

DXAG農業及北美肥料指數

來源 :  https://markets.ft.com/

無懼大盤賣壓 農糧概念股成資金避風港

回顧疫情爆發以來,能源價格出現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的最大漲勢,糧價和肥料價格也爆發2008年來的最大升幅,預期至2024年底為止,糧食價格均會高於過往五年平均值。
另外全球糧食並非嚴重短缺,而是會在糧食保護主義下產生失衡不均現象。因此在農業供應鏈中,有相對較多資源的龍頭企業會有更大的談判能力,非常有機會受惠。例如:  加拿大化肥大廠NUTRIEN LTD、美國農業藥劑大廠FMC CORP、農用機械大廠DEERE & CO、種子與農業藥劑大廠CORTEVA INC。
農產品、農業機具、農用化肥藥劑等供應鏈龍頭企業,預期受惠最多。但是這種原物料的產業可能要盡量避開下游端,因為上游的成本會一層一層往下加,消費者端感受到產品價格上升,那下游端就是獲利相對減少。

台灣產業抗通膨概念股

下面我會整理一些公司的利多消息及未來優勢。
最後我也會整理一張表格,針對食品股、化肥股、肉品股來挑出幾隻個股,給大家看一下2022 年之後,台灣這些公司的表現如何。

茂生農經(1240)

前身為茂生飼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家禽家畜飼料生產及進口玉米、黃豆及小麥等。
近期因台灣內部雞蛋荒的影響,股價上揚,創公司2018年掛牌上市以來的股價新高,股價波段漲幅超過四成,2-3月合計自結稅後純益約900萬元,年減47%,換算每股獲利0.25元,顯示公司營運仍受到原物料成本衝擊。
為了轉嫁成本漲價,雖抬高營收,但漲價速度仍不及飼料成本飆升的速度,導致短線獲利可能反而受到擠壓。
通膨壓力不斷提高,成為全球注目的經濟議題,也因此,最基本的民生用品受到注目,又以食品股相關為甚,被視為「抗通膨概念股」,未來有機會受惠。

惠光(6508)

肥料對營收貢獻少,作用為殺蟲、菌、 蟎蟲、除草的植物保護劑與農藥獲利不錯,且因國際缺糧情形嚴重,致使中南美洲增加農業耕作面積,購買需求增加,訂單狀況不錯,但須關注巴西幣匯率表現。
今年Q1因中國疫情反覆導致原料工廠停止供應、運輸相對受限,導致磷價大漲,惠光跟進調漲產品售價,營收與訂單狀況穩定增加。
第二事業體「地工膜」,採用無毒的化學配方,能夠在礦廠、垃圾掩埋場、水產養殖跟水田等地方防滲漏、耐高溫、抗紫外線等.由於能夠符合國際高機能、無毒標準,國際客戶黏著度高。

福壽(1219)

旗下有飼料、油脂等主力事業,百年老牌食品及飼料廠福壽在有機肥領域深耕多年,搭上全球肥料價格高漲、環保受重視的世界趨勢,有機肥料具有長遠未來性。
受惠低價庫存,儘管毛利率下滑,第一季營收創新高,首季獲利整體仍然亮眼。不過在低價庫存消化完後,仍得面對國際原料的成本壓力,後市營運表現還有待對察。
產品陸續打進萊爾富、家樂福等重要通路,已連虧六年的肉品加工部門今年有機會轉虧為盈。
4月底首度與台東縣金峰鄉簽署MOU合作案,以推廣糧農循環理念,協助地方發展農作,提供生技相關技術以外,也協助推廣產銷管理的概念。福壽收購產出農作物,協助上架通路,增加銷售管道,建構「共好糧農友善大地」的循環經濟。

東鹼(1708)

1957年成立,主要從事純鹼、燒鹼、小蘇打 、銨粉、硫酸鉀、鹽酸、磷酸二鈣、氯化鈣、液體氯化鈣之製造及買賣批發業務,為台灣知名鉀肥大廠、鹹化工原料供應商。亦經營輕便型散裝貨輪為主軸的航運事業。
重鹼供應來源為美國;輕鹼供應來自於中國,因此部分營收受到美國貨幣政策、中國疫情停工等牽制,航運亦受國際油價影響,因此儘管近期鉀肥全產全銷,散裝船運滿租,仍需觀察後續穩定度。
俄羅斯原先為全球肥料的重要出口國,烏俄戰爭開打後,受到國際制裁影響,致使全球化肥行情飆漲,加上能源價格催化,市場預期鉀肥供不應求可能延續至2023年。
國際肥料協會(IFA)預估,2020~2021年全球肥料成長約6%,鉀肥成長率9%,主要供應來源為加拿大、俄羅斯兩地,占全球供應量約七成。

台肥(1722)

台肥大股東為農委會,受政府護農政策影響,肥料事業體凍漲,因此公司主要的營收在資產管理,尤其是南港經貿園區及新竹科學園區商辦大樓皆滿租,此占台肥總營收約22%之業外收入。
台灣農作物多元化,以農作物生長季節與播種期判定,上半年用肥高峰為3、4月,下半年為8、9月,因此公司氮肥在國內有餘裕時可以出口,提高產品周轉率,此也有利成本調控。
受惠於國際肥料供不應求,有望在供給國內農業需求的同時,搶占俄羅斯釋出的市場客戶群。

大成(1210)

前期擴廠計畫正在進行中,在新產能挹注下,大成未來幾年營運動能無虞,股價具有表現空間。
從2021年開始受到原物料大漲拖累,成本移轉速度慢,Q1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營收255.71億元,年增12.95%,稅後盈餘5.53億元,年減29.81%,每股盈餘0.69元。
公司政策未來將朝深度加工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2021年成立通路品牌大成安心購,結合線上電商及實體門市,集合大成旗下的商品,包含冷凍生鮮、國產白肉雞和土雞、黑豬肉、龍虎斑、黃金鯧、根島生態及各式各樣調理食品如雞腿排、水餃冷凍、牛肉麵等,疫情期間,業績有逐漸增溫。

卜蜂(1215)

1921年創始於泰國,而後向全球推動產業,從農牧業出發,至今已經營現代化食品業、零售業、銷售業、電信業與其他事業。台灣卜蜂集團創立於西元1976年,主要經營畜牧、飼料與食品加工業。
卜蜂於臺灣有多筆擴增產量的投資:
  • 桃園龜山:總投資金額為 6.27 億元、符合 CAS 規範的精緻分切廠
  • 台南鹽水:將於2022年9月開始正式量產的氣冷式雞隻宰電場
  • 雲林斗六:AI 人工智慧自動化無添加藥物飼料廠,規劃總年產能 48 萬公噸,初期產能 24 萬公噸,去年底完工量產,2022 年將貢獻全年營運,將帶動市占率將由 17-18% 提高至 20% 以上。

抗通膨概念股-股價變化

雖然需求上揚帶動營收,且皆被視為抗通膨概念股,但短期仍難逃原物料上漲所致的毛利下降,後續股價須持續關注供應鏈情況。另外也可以看到下游產業(大成、卜蜂),獲利會比其他中、上游的產業來的低些,也反應在股價上。

結論

總之原物料在戰爭還沒開打之前,就有一些壟斷跟爭奪的影子在了,隨著戰爭開打,這些原物料的價格上升、供應鏈短缺等等問題,又更加劇烈。
烏克蘭、俄羅斯為國際糧倉,過往出口糧食達全球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戰爭開打後,糧食與化肥皆無法出口,導致全球糧食供不應求,通膨影響加劇。
為了保護國內物價,許多國家紛紛升息、祭出農業保護政策,糧食民族主義盛行,使得全球陷入農業自給的競爭中。
但也造就抗通膨概念股的產生,物價飛揚的情況下,最基本的民生需求雖短期受限於原物料價格而壓縮獲利。
以農業來說,相關的產業就是化肥、飼料與肉品產業等為主。但是大家在挑選個股的時候,要盡量避開下游產業,獲利空間可能會再高一點。
如果大家喜歡我們文章,可以用一杯咖啡的金額贊助我們
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 斗內連結:https://bit.ly/3qvdV4C
或者在方格子贊助即可
也歡迎大家來我Podcasts看看:
Apple: https://reurl.cc/D63Dz6
SoundOn: https://reurl.cc/n0OXad
Spotify :https://reurl.cc/Z71Lr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5會員
93內容數
史塔克音近Stock,我們是一群喜歡研究股市市場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的資料科學家,我們最常使用到Python來做量化投資,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財經跟程式,希望能把我們自己分析的分析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並且和大家在這一條漫長的路一起學習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