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些朋友聊天,突然發現很多人搞不太清楚 「投資 vs 投機」的差異。
要區分「投資、投機」之間的差異並不難,可以從一些實際案例來體會這兩者之間的差別。
舉例來說:「你今天朋友要開一間餐廳,你把資金挹注給他,這是投資還投機?」
我想所有人應該都會說這是「投資」。
「身而為人,要多投資自己」,這樣的說法也很常聽到,
從概念上來說,所謂的投資(invest)非常簡單:
「你投入的資金跟時間,對象可以是某個人、某件事、某個事業上,然後隨著對方創造/提升價值的過程中,來獲取回報收益,達成 win-win 雙贏的狀態。」
重點在於「價值」這件事。
當你所投入金錢跟時間,透過別人提升價值的同時來盈利,那就是屬於投資行為。
今天你買股票,公司透過取得資金來營運得更好......
你朋友創業,你入股投資......
你買了一檔 VTI,希望透過美國經濟成長的價值來獲利......
上述都是屬於投資行為。
以賽局理論而言:
投資行為可以創造「非零合賽局/雙贏賽局」,
相對地,投機行為卻只能創造「零和賽局」。
談到「投機」,
我發現一件事很有趣:「似乎大多數的人都普遍厭惡投機行為!」
詢問身邊的朋友後,整理出之所以討厭「投機」,往往是印象問題:
彷彿,投機很常跟「貪心、賭博、獐頭鼠目、嗜血貪財」這類的關鍵字畫上等號。
然而你知道嗎?
根據金融市場上大多數人普遍的共識,
如果你今天是做:期貨、選擇權、權證、外匯、差價合約、短期技術分析、用數學模型去賭場盈利......」
這些行為,都是在「投機」!
理由很簡單:這些資金投入的真正目的,主要是「透過價差來盈利」,背後不曾考量「提升某件事的價值」這件事。
舉例來說:
周杰倫演唱會門票開賣,黃牛去買來並且轉手賣出,利用價差賺取收益,這就是投機行為。
你玩期貨,做的是合約,也就是跟市場上的另一方對賭,玩的是市場上的數字遊戲,不會創造實質上的價值。
你玩外匯,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價差」來盈利,不會說買了某國的貨幣就能提升該國的經濟成長,這也是投機。
同理,你用技術分析做短期股票當沖,線圖告訴你股價將會上漲,因此想利用價差盈利,這也跟黃牛賣票沒什麼兩樣。(別假裝你是看上這間公司的價值,希望未來能創造更多價值,才投入資金的)
所謂的投機行為,就是想單方面獲利的行為,故為零和遊戲。
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就要出來罵我了:
「我明明做的是投資,誰跟你在投機,不懂別在那邊亂說好嗎!」
很怒這樣。
最有趣的點就在這裡:如今的社會風氣,人人似乎對投機行為避而遠之,有種汙名化的感覺。
我卻不這麼認為。
對我來說,無論是投機或投資,並沒有優劣之分。
理由很簡單:只要能合法賺到錢的行為,那就是市場上的贏家。
無論是投機或投資,都好!
舉例來說,
<決戰21點> 的男主角團隊,他們去賭場的行為就是投機行為(也有人會說是賭博,無妨),因為他們研擬出一套數學模型,知道如何透過賭場機率計算的期望值來獲利。
這樣的投機行為難道不好嗎?好呆了!
市場上也有不少期貨大師、選擇權大師、技術分析專家.......他們也都是贏家。
當你能在市場上賺到錢,不管是投機還是投資,都好!
投機(speculation),字根源自拉丁文「speculare」,也就是「從瞭望台觀察或尋找」的意思,也可引申為「猜測、揣度」的意思。
換言之,當你擁有一套方法,可以適時地揣度市場上的趨勢跟走向,並且能夠實質上獲利,雖然以定義來說事「投機」,但這可是相當厲害的技能,也是市場上的贏家。
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曾說:「投資一事,是經過通盤且徹底的分析,在保障資金安全及回饋滿意等條件之下的一項操作。一項操作若不敷如上條件,即不算是投資,而乃是投機。」
如果你擅長的是通盤徹底的分析,能夠一邊保障資金安全,一邊獲得滿意的回饋,那也是市場上真正的贏家。
因此我想說的是,「投機行為沒什麼不好,投資行為也沒有無比高尚;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清楚自己擅長的是哪一種?」
有一些人常常在虧錢,卻不曉得為什麼,理由很簡單:他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做投資,但實際上卻是在投機。
當「認知」跟「行為」不一致的時候,就很容易出問題。
當然一般在溝通聊天上,大家還是習慣會以「投資」這個詞涵蓋所有交易行為來溝通,我認為這並沒有什麼問題。
反正只要自己內心清楚,自己採取的交易策略跟交易商品是屬於哪種本質意義,基本上虧錢的機率就能大幅降低。
在市場上,只要能(合法)賺錢,那就是贏家!
投資,有機會提升人事物的價值,接近雙贏賽局
投機,是利用價差單方面的盈利,接近零和賽局
你覺得自己現在,是在投資還是在投機?
若想更即時的發摟我們的資訊,那你也可以參照此連結,加入對你有幫助的群組或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