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英雄:台大補習班班主任盧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盧植,是劉備的老師。
在東漢後期,由於結黨之風盛行,想要加入士族的圈子,就得正式拜個大師。

劉備雖然是平民出身,但也在盧植這邊鍍過金的。
盧植不是討伐黃巾的大將嗎?開什麼補習班?
含金量夠嗎?

盧植師承自東漢經學大師:馬融。

馬融是班昭的弟子。
班家本身是新莽東漢交接期,大量蒐集收藏典籍的名士。
班昭更是皇家補習班指定講師。

而馬融本是外戚,從這個皇家補習班講師身上蹭得了學問,拿出來廣布天下。
在那樣的年代,有什麼比皇帝認證更了不起的呢?

來自涿郡的盧植,就約了來自山東的鄭玄,一起去服侍馬大師。

古語說起來都是弟子,不過其實盧植鄭玄就是助教啦。
斟茶備課擦黑板。

說得更白一些,這種是不用繳學費就能聽課的弟子。
屬於身分階層比較低又比較窮的類型。

盧植就是一個來自北方的平民,身材高大,聲音宏亮。
沒有麥克風的時代,這樣的助教還是有點用。

鄭玄倒沒有他那麼苦逼,鄭大師是在山東無敵手,入關來獨孤求敗的。
後來在經學一道上,鄭玄的名聲也比盧植高了不知多少倍。

盧植為人豪爽剛毅,比起追求學問上的真理,他更希望能學得經世濟民的法門。

要知道,他們的老師馬融,是個大男人主義,追求聲色享受的大師。
馬融每次講課,都要安排歌舞團助興。
但馬融也注意到,一般學生難免會偷瞄兩眼,或是被音樂分神。

只有這根大柱子盧植,幾年下來總是目不斜視,專心致志。

馬融也覺得盧植很有潛質,就打了他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
盧植知道,祖師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上者,教他從後門進步,秘處傳他道也。

就這樣,孫悟空學得了七十二變……整個錯棚。

總之,盧植很快就學成畢業,可他也沒能藉著在馬融門下,跟什麼達官貴人子弟攀上關係,只好帶著畢業證書,回到涿郡開課教學去了。
這時候,劉備大概只有個六七歲而已,還有個八九年才會成為盧植的弟子。

沒能攀上關係進入朝廷,不是盧植善不善交際的問題。
盧植畢業的時間,差不多就是第一次黨錮之禍爆發。

士人官員貴族,大家忙著撇清關係就來不及了,沒人願意好好接待一下這位北方高材生,也是情理之中。

黨錮以大赦告一段落,漢桓帝的人生也跟著落幕。
竇武成為了大將軍,定策立靈帝,手握大權。

這可不是一般外戚,竇武乃士人三君之一,盧植在洛陽地界時自也有耳聞。
如今竇武當政,盧植認為,自己報效國家的機會來了,立刻修書一封,上表大將軍「強幹弱枝」之道。

然後竇武就沒有起用他。
名門望族的三君之首,或許終究容不下布衣名士。

但也就在漢靈帝即位後的九個月,竇武伏誅。
再過一年,黨錮二禍爆發。

朝廷動盪過去,宦官曹節輔佐小靈帝執政。

一陣子沒提這件事了:當時朝廷士人跟宦官之間有合作有摩擦,並不會完全排斥。
但地方士人就很容易陷入「宦官不倒,東漢不會好」的情結中。

盧植在地方講課,也算小有名氣。
可面對幽州、涿郡的徵召,他一律不願意出來當官。

直到太學徵收新博士,盧植才前往赴任。
他是下定決心為教育奉獻?還是明白到,拯救天下,當入洛陽?

也許兩者都有吧。

又過了四年。
熹平四年,九江蠻族造反。
朝廷按照慣例,要派人前往平亂。

雖有黨事在前,你仍不能否認,哈佛MBA是商業界人脈的溫床。
太學則依舊是東漢政治關係網的孕育處。

盧植也混出了一些人脈,大將軍並三公府的官員,共推盧植文武兼備,適合平亂。
當時大將軍空缺就是了,不過就算沒有太子,太子宮也不會裁撤。
而大將軍並非一般重號,所以仍維持運行也不是太奇怪的事情。

盧植南去平亂有成,加拜九江太守。
憑著戰功,盧植一口氣從博士升上了二千石,那是飛黃騰達了。

但沒有多久,盧植就因病請辭,躲起來作他的學術研究。
而也就在這一年初,蔡邕頒布了熹平石經,為經學界一大盛事。

盧植也上書朝廷,表示自己也是皇家補習班(馬融)弟子,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助力。
這裡選了兩個學生送往朝廷東觀協助研究,另方面希望朝廷也允許他開班講學。

還是熹平四年,河南境內緱氏山,盧植再次開班授課。
這次是半官學的形式。

這一年,劉備十五歲,跟公孫瓚一起拜入了盧植門下。
所以就說啦,劉備進的這個學派,那可是血統純正的帝國大學補習班。

但盧植本身並沒有當太久的班主任。
大約是隔年,盧植又被調任為廬江太守,再次南下安定蠻夷。

沒意外的話,這次主要是益州造反,怕長江流域的蠻子們響應而已。

盧植本是經學大師,但他治理地方,卻是用黃老之術:「深達政宜,務存清靜,弘大體而已」
一年多後,來到熹平六年末。

在東觀持續研究五經,並且編寫東漢官史的蔡邕等人,提出申請調盧植入東觀協助。

但盧植回京之後,漢靈帝認為這些研究啊寫史書的沒那麼急。
盧植這個人不是純學者,實用價值相當高,就先讓他轉為侍中,再派任尚書台。

照這樣看來,漢靈帝很親信盧植啊?
但盧植在尚書台上書靈帝,探論災異與時政改進,卻是得不到回音。

其實大致上已經看得出原因,但范瞱選擇在後面以實例來呈現。

中平元年,黃巾亂起,當時文武兼備又有實績,名聲最高者,非盧植莫屬。
故盧植以北中郎將身分率兵攻打冀州張角,皇甫嵩等則負責潁川討賊。

盧植也非浪得虛名,一開始,確實連破黃巾,張角根本無法抵抗,一路退入廣宗拒守。
進入圍城戰,盧植當然就得開始製造攻城器械。

就在這時候,漢靈帝派了一個宦官左豐前來監察。
盧植的下屬紛紛勸他,給左豐一些賄賂好打發掉,不要干涉戰事。

但盧植不肯。

那左豐回去就報,廣宗黃巾賊不難打,盧植是故意在拖時間。
這邊有看三國演義之類的應該都很清楚了,反正盧植就被抓了,漢靈帝改派董卓接棒。

董卓仍是攻黃巾不下,剛好皇甫嵩朱雋解決了中部黃巾,就分頭北上南下接管控制權掃蕩了。

皇甫嵩不喜與人結黨,但風骨也是很有的。
大破黃巾之後,他就跟漢靈帝回報:「其實我什麼也沒做,盧中郎全部都安排好了,我只是把他沒完成的工作做完而已。」

不管如何,黃巾之亂總是結束掉了,漢靈帝也不追究,恢復了盧植的尚書官職。

其實基本上,盧植挺像一個會打仗的蔡邕。
他們在朝廷裡不是大官,但在派系間相當有人望。

不過盧植到底是犯到了宦官。
我不是在說左豐之事,其實漢靈帝拔擢盧植為侍中,肯定就侵犯了宦官的領域。

如果漢靈帝多點心機,把盧植弄成像當年張衡的地位,或許東漢歷史將會大幅改寫。
可終究是沒有的。

盧植也曾經勸說過何進,不能信賴董卓。
但這個關鍵時刻,何進不止失智,也失掉了腦袋。

而隨著董卓入京,掌握兵權,召開大議廢少帝改立陳留王時,只有盧植一個人出來抗辯。
沒有任何人響應他。

讀史兩年,我不會斬釘截鐵的說,盧植是基於道德勇氣出來對抗的。
他跟蔡邕很要好,也很相像。

但蔡邕志在真善美,而盧植志在天下。
同為大師級人物,蔡邕留下的著作有一百零四篇流傳。
盧植只有六篇。

他同學鄭玄主要是作經典注記,不以篇記,但也寫了上百萬字。
單就總字數肯定是比蔡邕都還多的。

董卓本欲處死盧植,但蔡邕出來求情。
盧植連忙逃出洛陽,去到北方上谷郡隱居。

其實也沒有隱多久,就被袁紹請出來當軍師了。
順帶一提,袁紹同樣也延請了鄭玄,不過鄭玄只是來吃個酒,沒有接受袁紹的徵召。

初平三年,盧植過世。
那一年的冬天,袁紹在界橋大破公孫瓚,奠定了他河北霸主的地位。

沒有人知道,這一戰的大勝,跟盧植有沒有一個銅板的關係。

其實盧植傳很有三國志的味道,很多事情都沒有很詳細的記述。
范瞱最後論:「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則盧公之心可知矣。」

盧植前半生的行動,確有詭異之處,但最後他出來對抗董卓,讓范瞱認定他是一個絕對的好人。
前面就讓他不明不白吧。

哪裡不明不白?

涿郡布衣遊士,正常應該去太學混點名堂。
盧植不管在馬融門下之前之後,都不往太學。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東漢許多真正的大師,即使在一個老師門下學完了,也會往另一個老師另一個地方求取更多學問。
學完不求官,不求學,關起門來也不研讀經典,反而開始教學,這也是少見的行為。
後漢書只有一個四川人任安作過同樣的事,兩人大約同時。

盧植不喜歡寫文章,他更喜歡喝酒。
他直接相準了竇武打算求取功名,對於州郡招募不理不睬……這點上面倒是梳理了一下。

最奇怪的就是當上九江太守。
一個博士,沒有政績沒有戰功,可以弄到四府公推他文武兼備?

時間稍一對比,甚至會發現他在九江頂多待了幾個月,含平亂。
而他突然對教育跟學問很感興趣了。

像蔡邕鄭玄這種大師,那都是有出名的老師,一步步精深自己的學識藝術素養,受到士人的尊敬而成。
注意到嗎?盧植是領了皇家牌來成為大師的。

皇甫嵩是一路打出名號,朱雋雖然懂交際,也是打得頭破血流。

盧植其實是一直走捷徑,一路走到了侍中的位置,終於被宦官伸手攔住。
不是說他名不符實,盧植肯定是有本領的。

在不以貞良忠臣評價他的前提下,我想盧植看事的眼光角度,在當代是很獨特的。
同樣是平民,朱雋比盧植要好懂得多。

說得簡單一點,盧植是個百姓英雄。

朝廷貴族大官眼中的世界,跟百姓英雄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

官員們可以很簡單的想著:「清君側,握大權,我能改變一切。」
但百姓英雄們想的是:「我要改變百姓的生活,所以我得上去。」

朝廷官員眼中的天下大亂,是皇帝失能,權臣恣意妄為,地方報告各種糟糕。
百姓英雄看到的大亂,是官員欺壓百姓,人民流離失所,餐不飽食,生活不能維持。

西漢史也好,東漢史也罷,那都是朝廷官員眼中的歷史為主體。

除了劉秀。
劉秀也是一個百姓英雄。
但當時幾乎只有他一個。

東漢末年,隨著政府逐漸失去控制力。
盧植、朱雋,甚至何進。

這些下層出身的人,得到了更多過去沒有的機會。
打開了百姓英雄的新時代。

那是最精采的時代,也是最悲慘的時代。

一將功成萬骨枯。
英雄如此紛呈,人口減少數千萬也是很正常的比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6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Thumbnail
2024/12/06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Thumbnail
2024/07/05
2024/07/05
2023/06/24
易稱「遯之時義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說的是隱士。 《後漢書》稱逸民。 法正的阿公,就被記錄在《逸民列傳》當中。 嗯?法正應該不是陌生人吧? 是說法正這個人,算是少數演義時代名氣較低,但歷史還原之後相當不可小覷的人物。 《三國志》被明文寫為「謀主」的人,不算很多。
Thumbnail
2023/06/24
易稱「遯之時義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說的是隱士。 《後漢書》稱逸民。 法正的阿公,就被記錄在《逸民列傳》當中。 嗯?法正應該不是陌生人吧? 是說法正這個人,算是少數演義時代名氣較低,但歷史還原之後相當不可小覷的人物。 《三國志》被明文寫為「謀主」的人,不算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劉虞,東海郯人,東海恭王的後人。 東海恭王名彊,是劉秀的「真」長子,由郭聖通所生。原本是皇太子,劉秀廢后改立之後,本來是沒有動太子的。不過劉彊自己辭職,所以劉秀給他「大封」東海王,並食一郡。 東漢諸侯原本的上限是「四縣」,但這個廢太子食了二十九縣。 先曉得一下厲害就好。
Thumbnail
劉虞,東海郯人,東海恭王的後人。 東海恭王名彊,是劉秀的「真」長子,由郭聖通所生。原本是皇太子,劉秀廢后改立之後,本來是沒有動太子的。不過劉彊自己辭職,所以劉秀給他「大封」東海王,並食一郡。 東漢諸侯原本的上限是「四縣」,但這個廢太子食了二十九縣。 先曉得一下厲害就好。
Thumbnail
平掉臧荼後,劉邦隨即將盧綰封成了新的燕王。 這位盧綰是誰? 之前我們沒怎麽提到過。 他時任太尉,也就是當時的全國兵馬總司令。 這個位置,可是在周勃樊噲等人之上哦。 比較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整個秦末紛爭和楚漢戰爭中並沒有看到這位盧綰有什麽閃光的地方,但為啥這個不聲不響的人,卻能夠悶聲發大財呢? 這就得
Thumbnail
平掉臧荼後,劉邦隨即將盧綰封成了新的燕王。 這位盧綰是誰? 之前我們沒怎麽提到過。 他時任太尉,也就是當時的全國兵馬總司令。 這個位置,可是在周勃樊噲等人之上哦。 比較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整個秦末紛爭和楚漢戰爭中並沒有看到這位盧綰有什麽閃光的地方,但為啥這個不聲不響的人,卻能夠悶聲發大財呢? 這就得
Thumbnail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元年,九月。 劉邦在沛縣起義,喝多了逃進著名的芒碭山。 兩漢四百年的祖宗掀開他的人生篇章了。 風雲際會中,搭上一個時代的班車,實際上對於時間的要求非常高! 頭班車的發車截止時間非常短。 趕上了就趕上了,趕不上就再等二百年吧。 比如說作為一名紅軍戰士,如果你長征之前沒參加革命
Thumbnail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元年,九月。 劉邦在沛縣起義,喝多了逃進著名的芒碭山。 兩漢四百年的祖宗掀開他的人生篇章了。 風雲際會中,搭上一個時代的班車,實際上對於時間的要求非常高! 頭班車的發車截止時間非常短。 趕上了就趕上了,趕不上就再等二百年吧。 比如說作為一名紅軍戰士,如果你長征之前沒參加革命
Thumbnail
東漢末年,河北小吏之子劉備,為了搏個前途,拜了同鄉盧植為師。 學不過一兩年吧,盧植就去打仗了,大勝,水漲船高,一步步成為當時的儒學大師,在政壇中翻騰。 劉備後來當上皇帝,大家都知道。比較少會知道,盧植後來給袁紹服務,不久過世。他的小兒子盧毓留在故鄉,在曹丕跟曹植分別招募自己的人手時,進了曹丕帳下。
Thumbnail
東漢末年,河北小吏之子劉備,為了搏個前途,拜了同鄉盧植為師。 學不過一兩年吧,盧植就去打仗了,大勝,水漲船高,一步步成為當時的儒學大師,在政壇中翻騰。 劉備後來當上皇帝,大家都知道。比較少會知道,盧植後來給袁紹服務,不久過世。他的小兒子盧毓留在故鄉,在曹丕跟曹植分別招募自己的人手時,進了曹丕帳下。
Thumbnail
第11首觀世音靈籤,是上上籤,但是籤題「劉先主入贅東吳」實在讓我們起懷疑,怎麼入贅東吳會是好事呢? 神明要藉由這個典故來提點我們什麼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開神明的小紙條吧~
Thumbnail
第11首觀世音靈籤,是上上籤,但是籤題「劉先主入贅東吳」實在讓我們起懷疑,怎麼入贅東吳會是好事呢? 神明要藉由這個典故來提點我們什麼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開神明的小紙條吧~
Thumbnail
盧植,是劉備的老師。 在東漢後期,由於結黨之風盛行,想要加入士族的圈子,就得正式拜個大師。 劉備雖然是平民出身,但也在盧植這邊鍍過金的。 盧植不是討伐黃巾的大將嗎?開什麼補習班? 含金量夠嗎? 他的人生,又是怎麼樣一個傳奇?
Thumbnail
盧植,是劉備的老師。 在東漢後期,由於結黨之風盛行,想要加入士族的圈子,就得正式拜個大師。 劉備雖然是平民出身,但也在盧植這邊鍍過金的。 盧植不是討伐黃巾的大將嗎?開什麼補習班? 含金量夠嗎? 他的人生,又是怎麼樣一個傳奇?
Thumbnail
《後漢書》記載了一個草包無能皇帝劉聖公。 但始於東漢編撰的《東觀漢記》裡,並不是這樣的。 前面我們採的,主要是《後漢書》視角。 劉聖公早年為俠義道,後犯事遠遁,落草為寇。 綠林軍中的新市、平林軍士都十分愛戴他。威名更在劉縯之上。 這樣一個率領群雄打倒王莽,天下來降的英雄,如何走上敗亡之路?
Thumbnail
《後漢書》記載了一個草包無能皇帝劉聖公。 但始於東漢編撰的《東觀漢記》裡,並不是這樣的。 前面我們採的,主要是《後漢書》視角。 劉聖公早年為俠義道,後犯事遠遁,落草為寇。 綠林軍中的新市、平林軍士都十分愛戴他。威名更在劉縯之上。 這樣一個率領群雄打倒王莽,天下來降的英雄,如何走上敗亡之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