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隱居札記(In the Forests of Siberia):在這喧囂的世界,一個人到西伯利亞森林,住半年

2021/10/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台灣海報
西漢時的蘇武在北海邊牧羊,一留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野幕夜孤眠。兩千多年前的北海是現今位於西伯利亞東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有著西伯利亞明珠之稱。加上每年一到五月是貝加爾湖的藍冰季,因此貝加爾湖又有西伯利亞的藍眼睛美名。
法國記者席爾凡戴松(Sylvain Tesson)曾在2003年造訪過貝加爾湖,他在該次旅程中發現湖畔邊每隔一段距離都矗立著小木屋,而木屋裡住著不同背景的隱居者,於是2010年的冬天他再次造訪且一留半年。半年的時間裡,他歷經與女友分手,每天過著劈柴,釣魚,煮飯,聽音樂,看書,賞景的日子。爾後他將隱居的心情日記集結成冊,2011出版了貝加爾湖隱居札記一書。同名電影則在2016上映。
電影裡的男主泰迪來到貝加爾湖獨居是想逃避現實裡不想面對的人事物,對他而言,天與地之間的距離很近,人與人之間距離很遠,是他想要的。走入寂靜,一個人在天寒地凍之處獨居,面臨的是大自然的考驗,無法預測的熊出沒,無法預警的暴風雪,以及無法預期的捕獸夾及人。
一場暴風雪讓他遇見設下捕獸夾的人,而這個救了他一命的人卻是此前賣房的人告訴他的,殺人逃犯,一直隱匿在貝加爾湖畔附近,為了等法律追溯期15年過後再重返都市。困在暴風雪裡的兩人,逃犯阿列卡西對男主泰迪娓娓道來他自己的故事。像所有尋常的故事一樣,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工作有著平凡的家庭,本也可平凡的過完一生,可就在某次酒過三巡後,阿列卡西的長官談論著自己幸福的生活。或許是嫉妒或許是憤怒,這些罪惡的因子借著酒意如附骨之蛆讓他釀成大禍。
阿列卡西,他逃,他躲,他藏,眼看只剩三年他就可以回到家人身旁。這麼近卻又那麼遠。泰迪生日時燃起煙花,而阿列卡西看著泰迪告訴他該回到親人身旁,春天就回去吧。泰迪說他還沒聽清楚內心的聲音,他有太多迷茫之處,不論是現實的世界還是自己內心的世界。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當泰迪看著病中的阿列卡西,知道他不看醫生絕對撐不過冬天,因為他不再年輕也不再健康,不是喝著花草茶就能好的小病痛。阿列卡西不願離開貝加爾湖因他仍懼怕被追捕更害怕面對真實的世界,於是他告訴泰迪,若他撐不過,希望泰迪將他沉入貝加爾湖底。最後兩人拉鋸之間的折衷方案是泰迪到阿列卡西曾居住的城市幫他拿藥順便送信給他的家人。
泰迪到藥局為阿列卡西開了消炎藥後到處找尋字條上的地址,遍尋不著後只好到附近報亭請略懂英語的小姐幫他翻譯阿列卡西字條上的意思。“不必再等,你自由了。”泰迪聽到小姐的轉述後立刻想方設法的趕回阿列卡西的小木屋,儘管他已作足心理準備要面對所看到的一切,但面對死亡,人還是會悲傷。春天時,回家吧,回到愛你的人身邊,阿列卡西的話言猶在耳。
1817年出生的美國哲學家亨利梭羅曾在瓦爾登湖畔隱居達兩年兩個月之久,他寫下傳世的“湖濱散記”除卻紀錄著四季的更迭外,更藉此表述自己心境的轉變從春寒料峭走到夏天的生機蓬勃再到秋天的成熟飽滿最後是冬天的沉澱蘊積。貝加爾湖隱居札記亦是如此異曲同工之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8會員
189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