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墨記1

2021/10/1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980年代寫字最苦惱的,就是沒有好的墨條。
好墨的基本條件是要能黑,但當時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墨,無論是大陸墨還是台灣墨,都不容易磨黑,日本墨大部份都可以黑,可是很貴。
後來聽畫畫的朋友說,故宮的墨很好,好奇去買了來用,果然是很好,而且做得很漂亮,應該是當時最好的墨了,1991年跟隨江兆申老師之後,才知道故宮當時製墨的原料工法,都是根據江老師自用墨的標準,難怪故宮的墨那麼好。
江老師當時做了好幾款「靈漚館墨」,形式典雅、墨模精緻,墨色很美,可以說是最高級的墨了。古代文人有訂做墨的習慣,自用送人都顯得品味不凡。聽說江老師當時故墨用的膠,還是請故宮同仁用牛皮熬的,所以故宮的墨磨感特別好。製作筆墨紙硯首先材料要嚴選,沒有好的材料,工藝再好也不能做出好東西。
附帶說一下,那位熬牛皮的技工恰好叫「老牛」,就是這位老牛先生發現了《谿山行旅圖》的樹葉之間隱隱有字,他告訴正在研究《谿山行旅圖》的李霖燦先生,李霖燦才辨識出范寬的簽名,而這個發現後來就歸到李霖燦名下,其實是老牛發現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侯吉諒首創以數學、幾何、物理、力學來解析書法觀念及賞析,系統化闡釋學習書法的觀念、知識、技法,以及筆墨紙硯等相關知識,讓書法的學習更容易、簡單、快速、有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