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公園裡的觀察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話說我辭職之後,一件固定的任務就是,接小孩放學後要先帶他們去公園玩。

raw-image

因為這樣,所以我這半年來常常去去嘉義公園的遊樂區,時間就在下午四五點那邊,也因此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現象。

四五點的時候,大概就快要下班或剛下班,這個時候公園裡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出現,四點多的話,通常是阿公阿嬤帶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玩,五點多的話,就不少是父母(大多是媽媽)帶孩子來,也開始有年紀比較大的孩子(暑假期間則有些年紀更大,放假自己出來玩的小孩)。

嘉義公園最下方的遊樂區,有一組很大的溜滑梯,這組水泥製品年紀可大著,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就有這組,三十年前住台北的時候,青年公園也有一組一模一樣的,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總之這組因為離馬路最近,所以我最常帶孩子來這裡。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這組水泥製品,「大人也可以上去玩」,因為很多這類遊樂場,都會有年齡、體重限制的告示牌,這組太粗勇了,沒這問題。

沒錯,選這組最大理由,就是我也可以跟著玩。

這也是我觀察到有趣現象的起點,首先,這半年下來,見過的家長幾百個絕對跑不掉,但跟我一樣會爬上去的家長不超過二十個人,而且幾乎都是爸爸。

爬上去做什麼呢?我是因為跟孩子玩才上去的,其他家長上去的理由,就兩種,一是護送小孩上去,二是為了護送小孩下來,還有一個是為了拍照。除了我以外,沒家長是上去陪小孩玩的。

我對這個結果還滿訝異的,一開始還沒意識到,一兩個月後我開始特別注意,結果半年下來,居然真是如此。

打從小鬼會爬開始,我跟太太就帶他們來這邊玩不知幾回,每次我們兩個都會跟著一起玩,但現在我發現會這樣的家長簡直是稀有動物。

如果是年紀大的阿公阿嬤我還能理解,但我這種已經40的中年人都在玩了,那些一看就是二十幾歲的家長……

而這些家長,大概可以分兩類,一是一直盯著看,深怕漏看,不知道小孩會出什麼事那種。二是在一邊聊天,甚至打電動的,跟帶長輩外出的外勞一樣。

後一種就算了,但前一種,就是我上面提到,小孩會怕的時候可能會上去幫忙那種。

「這樣會危險喔!」、「趕快下來。」是我最常聽到的兩句話。

每每我跟孩子玩到滿身大汗,兩個小鬼興奮的大吼大叫,轉頭就可以看見其他小孩安靜的在玩,除非有兄弟姊妹一起,不然絕少出聲。

嬰兒的話,可能在溜下來的時候聽見媽媽出聲說好棒,大一點的孩子,就真的是無聲的遊玩了。

所以我注意到第二件事情,「小孩是如何玩在一起的?」

這一點就讓我更驚訝了,明澄跟織卉因為有固定玩伴(兩個人一起玩,或者跟我一起),所以比較沒有找同伴的問題,但公園裡大多數小孩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我只碰到兩次有小孩主動說要一起玩,「都是白人混血小孩」。

這我真要說是文化問題,因為公園裡玩得最瘋的常常就是我們父子三人,我也的確看見很多小孩「一臉羨慕」,但會開口說可不可以一起玩的,就這麼兩次,兩次都是一對混血姊弟,由姐姐開口向我說「可不可以一起玩」。

這兩次讓明澄他們印象深刻(跟外國人玩),所以後來他們也開始會找人一起玩(如果我跟他們說我很累要休息),有趣的是,都是找年紀比較大的(就像前兩次都是小孩找我)。

台灣的小孩,好像不大懂得開口找伴,不過有時候是自然而然就玩在一起,倒也沒有開口詢問的必要就是了。只是這半年觀察下來,還是自己一個人玩的情況比較常見,但我相信絕對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這樣,因為只要有一兩組合在一起,其他人很快的也會自動加入,根本不用開口詢問,只是通常這要玩上好一段時間才有可能發生了。

第三個觀察,則是小霸王的問題。這其實很常見,偶而會有小孩在遊樂器材上面,擺出「你們不可以玩」的獨佔姿態,說這是小流氓在罷凌的話就太嚴重了,因為我發現這是這類小孩找伴的方式。比起那些比例最高、習慣一個人玩的小孩,這種孩子則是已經很害怕孤單的那種,最明顯的就在於我出現之後態度的轉變。

偶而兩個小鬼一到遊樂場就衝上去,但可能很快就回來像我抱怨:「那個人不讓我們玩。」這時我就知道有人佔用遊樂器材了。

一開始我的解決方式很簡單,反正只要我跟著明澄與織卉玩,他們兩個就會立刻被豁免,沒人敢威脅他們,反正整組滑梯上面最大的就是我,而且大很多,是國小小孩絕對惹不起的對象。

有趣的來了,這種小孩也會是最快想加入明澄與織卉的人,他們不會開口問,而是直接說「換你來抓我阿!」或者「我排你後面」之類的,總之一副好像本來就是在一起玩的樣子。

這種孩子通常也是那種沒家長陪,自己一個人玩的孩子,老實說這種孩子我很擔心,他們的孤單很容被讓他們被「比他們大」的人吸收,就像原本當小霸王的他們,在我出現之後立刻表現出「降服與歸順」,若碰上心術不正的人,可不是普通麻煩啊!

大多數家長,當自己小孩碰到種孩子,一是直接離開,讓小霸王享受權力果實,二是一直盯著看,讓小霸王感受到明顯敵意,最後就只有我,還有明澄、織卉會跟他們玩了。

如我上面說的,只要有人加入團體,其他小孩就會陸續加入,最後還不是一起玩--除了那些家長用敵意對付小霸王的,他們的孩子到底是因為怕跟壞小孩在一起,還是在意父母親對他人的敵意呢?我很好奇。

如果大家在公園裡碰到這種孩子,不妨大方一點,直接問他們要不要一起玩,這是我現在的方式,其實他們對其他小孩的威嚇,並非是想獨佔玩具,而是尋求玩伴啊!

但我也真碰過想獨佔玩具的孩子,通常是兩個以上,可能是家人或者同學,而且至少有一個年紀明顯比較大(可能中年級以上),總之,這是組織化的團體,然後開始畫地盤。這種孩子有時候真的會很兇,甚至對我這個大人也一樣。

這種孩子,我跟他們互動就比較少了,反正只要我硬要玩,這種小朋友團體很快就會離開。我是還沒試過跟這些孩子溝通看看啦!其實我不反對小孩在一定年紀嘗試這種權力展演,不過僅限於「沒別人」的時候,如果不能理解公共場所若出現其他人要一起使用,你就應該終止自己的角色扮演遊戲,那遲早會出問題的。

當我開始有意識的觀察公園裡小孩的互動之後,真的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當然,因為我有跟著玩,所以注意到的東西跟一般狀況不見得一樣;比方說我一直想看看吵架會如何發生,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我在場,所以沒見過激烈衝突。總之,這是很有趣的觀察,因為可以很明顯的看見小孩在遊樂場裡受到的社會化教育是怎樣的,但我也真的對某些現象感到憂心,比方說小孩不大會主動找人一起玩、不知如何面對孤單,這是成對的問題,很多小孩雖然有家長帶著,但我看他們安靜成這樣,覺得應該也是很孤單的,其實只要家長跟著一起玩、幫他們仲介玩伴,情況會很不一樣,像明澄他們現在已經會主動找玩伴了,根本不用我擔心。

何況,既然家長都跟在旁邊了,何必擔心小孩被欺負、被帶壞,如我上面提到的,「壞」小孩其實跟我玩的時候也都很乖的,至少不會傷害你的孩子吧!既然你們孩子安全無虞,還能有玩伴同樂,更好的是,你可能幫助一個孤單的孩子,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壞處啊!

更不用提大人可以順便運動了,坐了一天辦公桌,難道在公園裡還繼續玩手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21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8
發個消息,我上週因為骨折住院了,雖然很快就出院,但基本上變成生活有障礙的人,身為職能治療師,對這種事情,說穿就是看多了,自己卻是第一次遇到,就在這邊做個紀錄。 1.骨折的聲音十分清脆 是這樣的,週四下班的時候,我一如往常地去公園運動,基本上我都是上班前慢跑,下班後去公園使用簡易健身器材。 有個
Thumbnail
2025/04/28
發個消息,我上週因為骨折住院了,雖然很快就出院,但基本上變成生活有障礙的人,身為職能治療師,對這種事情,說穿就是看多了,自己卻是第一次遇到,就在這邊做個紀錄。 1.骨折的聲音十分清脆 是這樣的,週四下班的時候,我一如往常地去公園運動,基本上我都是上班前慢跑,下班後去公園使用簡易健身器材。 有個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姑姑、叔叔們常帶我去西松公園玩翹翹板、溜滑梯。
Thumbnail
姑姑、叔叔們常帶我去西松公園玩翹翹板、溜滑梯。
Thumbnail
我平常會到公園練跑,到了假日下午,公園裡就呈現出一個很奇特的景象,老、中、小在一個大空間內活動,小小孩會在遊戲區,裡面有常見的設施,包括溜滑梯、小小的攀岩場等等,這個區域充滿著互相追逐的笑鬧聲、跌倒踫撞後的哭泣聲及家長的斥責聲,讓我從小小孩無私的哭笑中感受到生命的真實與活力。
Thumbnail
我平常會到公園練跑,到了假日下午,公園裡就呈現出一個很奇特的景象,老、中、小在一個大空間內活動,小小孩會在遊戲區,裡面有常見的設施,包括溜滑梯、小小的攀岩場等等,這個區域充滿著互相追逐的笑鬧聲、跌倒踫撞後的哭泣聲及家長的斥責聲,讓我從小小孩無私的哭笑中感受到生命的真實與活力。
Thumbnail
今天和親戚朋友約在萬芳四號公園,讓幾個算滿熟識的孩子可以一起玩,接近傍晚時發生一段小插曲: ✿ 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我們都會有回顧這天的一段時間⋯。 我:你今天在生氣什麼阿? 旬:我想爬上去。A在那裡。 (我想核對一下我們兩個所認為的事實有沒有一樣。) 我:你不喜歡有人在那裡擋住你嗎? 旬:對。
Thumbnail
今天和親戚朋友約在萬芳四號公園,讓幾個算滿熟識的孩子可以一起玩,接近傍晚時發生一段小插曲: ✿ 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我們都會有回顧這天的一段時間⋯。 我:你今天在生氣什麼阿? 旬:我想爬上去。A在那裡。 (我想核對一下我們兩個所認為的事實有沒有一樣。) 我:你不喜歡有人在那裡擋住你嗎? 旬:對。
Thumbnail
【親子文章】你看我看他,總有過來人。年末的聖誕新年假期,人流明顯多了。地鐵車門打開,一對父母各自一個大背囊,拖著兩個小朋友,推著兩個行李篋,大汗疊細汗進入了半滿的車箱。目測小朋友們大約三至四歲,滿臉笑容地把玩著手上的卡通人物吊飾,傍在一起的爸爸媽媽,臉容疲憊不堪但仍有微笑,想必是一家人渡過了一個非⋯
Thumbnail
【親子文章】你看我看他,總有過來人。年末的聖誕新年假期,人流明顯多了。地鐵車門打開,一對父母各自一個大背囊,拖著兩個小朋友,推著兩個行李篋,大汗疊細汗進入了半滿的車箱。目測小朋友們大約三至四歲,滿臉笑容地把玩著手上的卡通人物吊飾,傍在一起的爸爸媽媽,臉容疲憊不堪但仍有微笑,想必是一家人渡過了一個非⋯
Thumbnail
「與孩子一起重構快樂經驗」有點類似認知行為的改變,就是先建立新習慣、熟悉新習慣裡的氛圍,使其改變思維感受,再逐漸卸去舊習慣。這可能不是最佳做法,卻是我們小家庭當下可以努力嘗試的。
Thumbnail
「與孩子一起重構快樂經驗」有點類似認知行為的改變,就是先建立新習慣、熟悉新習慣裡的氛圍,使其改變思維感受,再逐漸卸去舊習慣。這可能不是最佳做法,卻是我們小家庭當下可以努力嘗試的。
Thumbnail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流行遊戲跟玩具,這一點在有了孩子之後更會觀察到。 不過,基本的遊戲元素並沒有多大變化,身為職能治療師,很清楚小孩子自然會去尋求一些感官刺激,這是因為感覺需求所至,而些感覺需求也是職能治療師在感覺統合課程裡用來判斷的指標。 小時候喜歡的東西,不外是遊戲場裡有的,像滑梯、鞦韆、攀爬
Thumbnail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流行遊戲跟玩具,這一點在有了孩子之後更會觀察到。 不過,基本的遊戲元素並沒有多大變化,身為職能治療師,很清楚小孩子自然會去尋求一些感官刺激,這是因為感覺需求所至,而些感覺需求也是職能治療師在感覺統合課程裡用來判斷的指標。 小時候喜歡的東西,不外是遊戲場裡有的,像滑梯、鞦韆、攀爬
Thumbnail
話說我辭職之後,一件固定的任務就是,接小孩放學後要先帶他們去公園玩。 因為這樣,所以我這半年來常常去去嘉義公園的遊樂區,時間就在下午四五點那邊,也因此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現象。 四五點的時候,大概就快要下班或剛下班,這個時候公園裡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出現,四點多的話,通常是阿公阿嬤帶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玩,
Thumbnail
話說我辭職之後,一件固定的任務就是,接小孩放學後要先帶他們去公園玩。 因為這樣,所以我這半年來常常去去嘉義公園的遊樂區,時間就在下午四五點那邊,也因此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現象。 四五點的時候,大概就快要下班或剛下班,這個時候公園裡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出現,四點多的話,通常是阿公阿嬤帶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