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往往比死人更可怕——《屍體在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面我們有聊過兒童犯罪、囚禁犯罪,甚至也透過加害者及被害者的遺族去討論犯罪的各種面向及心理狀態。這次我翻找書本的時候,瞥到這本《屍體在說話》,當下就決定排開所有正在閱讀中的書,專心鑽研這本。

本書作者是在日本法醫界執業超過三十年的「法醫之神——上野正彥」。每一個故事都是他在工作解剖中實際遇到的經歷。雖然這本書初版在 1989 年,離現在將近 30 年的時間,價值觀難免較為傳統,但在某些與人性相關的議題還是不會改變,讀完後反而讓我對於「人性」細細思考。

《屍體在說話》封面

《屍體在說話》封面


曾經有人問過作者一句話:「您都在驗屍、解剖屍體,不會很噁心嗎?」作者回答:「活人比較可怕。」

這句話,讓我會心一笑。很多人也常拿人和鬼相比較,答案往往都是人比較可怕。我想原因應該是鬼無法對活著的人帶來立即的傷害,雖然死人無行動能力也無法開口,但也算是目擊者。

其實只要仔細觀察屍體,就會發現死者似乎透過身體做無聲的申訴,試圖讓真相大白,好似凶手的樣子浮現眼前。

另外,作者舉了一個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是關於死後保險的事情。


我這裡就節錄給各位看:

因為管線洩漏的意外,導致一家人連同小孩都死於火災。日本規定過失責任者必須對這些人給付龐大的損害賠償金。理應得到賠償的父子們因為先死,而當時只有母親一人活著,因此權利由母親繼承。十分鐘後,母親也死了,於是該賠償金的大半便由法律上母方的遺族繼承。換句話說,結婚不到十年,財產的大半全跑到母親那邊去了。吞不下這口氣的,是父親那邊的親兄弟。即使能夠提出醫學上的根據,也無法明確判斷、解釋這十分鐘的差別。法醫實在沒輒,想將母親的死亡時間訂正成與父子們同樣的時間,只不過,之前開立的屍體檢驗證明書已經送到戶籍機關,也依據燒死這個事實辦理除戶了。

重要文件無法隨便訂正,必須在家事法庭召開簡易法庭,由法官認可死亡時間的訂正理由才行。結果,經過法律程序後,母親的死亡時間被訂正成與其他家人同樣的時間。

然而,這次換成母親那邊強烈反彈了,紛紛大罵:「只要硬著幹,死亡時間就可以更動嗎?醫學是這麼隨隨便便的嗎?」最後,這項紛爭又鬧上法庭了。

三年後,在審判長的和解勸告下,這場僵持不下的官司,才以同時死亡落幕。

我們一直認為保險是為了保護我們,將可能承受的意外轉嫁到保險公司上,除了讓家人安心,自己也會有。

「就算我哪天突然走了,我還有這樣的金錢價值啊!」的這種想法。

但在社會上許多實際案例中,許多人為了領取保險金,會將人殺死後特意布置成意外事件,或是死者生前選擇自殺。但在保險條款下,自殺,是無法獲得理賠的,所以很多家屬會去求醫生更改死亡時間或是改開死亡證明。這些都是因為人性的貪婪,保險公司將人命數據化後,當有人察覺到這個可利用的漏洞時,往往會演變成許多創意的說詞及死法。

保險對大家來說是一種保障,但也是殺人的誘因。

另外書中也提到幾個養生知識,比如說,統統一直認為喝酒很不好,所以幾乎滴酒不沾。但作者提出選擇都不喝酒的人,是動脈硬化的好發族群;但如果喝酒喝到成癮的,也會有肝硬化的危險。我只能說,人要好好健康活著真的好難….

我在高中的時候其實有買過一本書,叫做《不過是具屍體》。也是在闡述關於屍體的各種知識,但我其實從來沒翻過,原因是那本書對於當時的我實在太艱澀,很多專有名詞會讓我暈頭轉向。所以,如果你是想初步了解法醫的工作內容,或是關於屍體的基礎知識,統統推薦大家可以去買這本書來看看喔!

Podcast 說話的屍體版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統統愛看書:書說社會的沙龍
34會員
49內容數
作者養成買書的習慣,大約十年左右,類別涵蓋小說、歷史、經濟、犯罪、和理財,希望透過自身觀點加上書中內容結合成統統社畜中的特殊書評
2022/03/28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Thumbnail
2022/03/28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Thumbnail
2022/03/18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Thumbnail
2022/03/18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Thumbnail
2022/03/10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Thumbnail
2022/03/10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由日本退休法醫《上野正彥》分享30多年的經驗,為充滿疑點的亡者代言,抽絲剝解、推理查驗,維護死者生前的人權,找出事發的真正原由。本書2001年在日本付梓後獲得印刷量超過70萬冊的長銷紀錄;2020年柿子文化引進出版,提供讀者另一層視野。活著的人話中有謊言,沉默的屍體不會騙人!真相往往就在細節裡。
Thumbnail
由日本退休法醫《上野正彥》分享30多年的經驗,為充滿疑點的亡者代言,抽絲剝解、推理查驗,維護死者生前的人權,找出事發的真正原由。本書2001年在日本付梓後獲得印刷量超過70萬冊的長銷紀錄;2020年柿子文化引進出版,提供讀者另一層視野。活著的人話中有謊言,沉默的屍體不會騙人!真相往往就在細節裡。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西每日新聞的深度報導集結,討論的是久病的殺人、或殺人後自殺等悲劇。其實還是有點睡眠障礙問題,還算能想像長期睡眠不足的不舒服感,但除此之外,還有心理壓力、掙扎、糾結,那就與個人睡眠問題完全不同了。 老病死是人生必經,老是常態,但病死中間隔多久、誰負擔經濟成本、、、等等問題都相當棘手。感情一般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西每日新聞的深度報導集結,討論的是久病的殺人、或殺人後自殺等悲劇。其實還是有點睡眠障礙問題,還算能想像長期睡眠不足的不舒服感,但除此之外,還有心理壓力、掙扎、糾結,那就與個人睡眠問題完全不同了。 老病死是人生必經,老是常態,但病死中間隔多久、誰負擔經濟成本、、、等等問題都相當棘手。感情一般
Thumbnail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
Thumbnail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
Thumbnail
羽毛在黑白間擺盪,然後隨著烈焰化成粉末。來似風雨,去若微塵。 在埃及神話中的冥界審判中,死者的心臟會和真理之羽,分別放在天秤的兩端,度量亡者人生的功過得失。在死者在人世間的最後一關,特別是解剖程序,死者的臟器一一的被取出並秤重。解剖醫師、法醫師和檢察官就好像在衡量著死者一生。
Thumbnail
羽毛在黑白間擺盪,然後隨著烈焰化成粉末。來似風雨,去若微塵。 在埃及神話中的冥界審判中,死者的心臟會和真理之羽,分別放在天秤的兩端,度量亡者人生的功過得失。在死者在人世間的最後一關,特別是解剖程序,死者的臟器一一的被取出並秤重。解剖醫師、法醫師和檢察官就好像在衡量著死者一生。
Thumbnail
想死,是因為想活下來。正是因為想要好好的活著,所以才會對殘忍的世界感到痛苦,才會痛苦的想死。---<<那些屍體教我的事>>   當我第一次看見這本書時,以為內容不過是一位法醫的工作回憶錄,附帶感想的那種(通常是要你珍惜人類這短得可悲的一生)。但是裏頭卻是上野法醫走過這九十年來,對於生命的真正體悟。
Thumbnail
想死,是因為想活下來。正是因為想要好好的活著,所以才會對殘忍的世界感到痛苦,才會痛苦的想死。---<<那些屍體教我的事>>   當我第一次看見這本書時,以為內容不過是一位法醫的工作回憶錄,附帶感想的那種(通常是要你珍惜人類這短得可悲的一生)。但是裏頭卻是上野法醫走過這九十年來,對於生命的真正體悟。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看真實案件的犯罪小說,抑或是對法醫的工作感興趣的話,那麼這本小說將會十分的適合你。 在受害者的屍體上,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彷彿死者正向著人們接露事情的真相,而身為一名法醫的作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收集這些證據,將真相暴露於陽光之下,找出加害者,並還給死者一個公道。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看真實案件的犯罪小說,抑或是對法醫的工作感興趣的話,那麼這本小說將會十分的適合你。 在受害者的屍體上,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彷彿死者正向著人們接露事情的真相,而身為一名法醫的作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收集這些證據,將真相暴露於陽光之下,找出加害者,並還給死者一個公道。
Thumbnail
職人系列的書籍開始被出版市場關注,藉此讓社會大眾認識365行的真實面貌。一般人不願從事的生命禮儀工作,總是有所忌諱與禁忌,透過大師兄身歷其境的娓娓道來,其實死人蓋棺論定並不可怕,反觀留在世間的後人,種種讓人乍舌的誇張行徑和作為,才是人間最悲催難受的事。
Thumbnail
職人系列的書籍開始被出版市場關注,藉此讓社會大眾認識365行的真實面貌。一般人不願從事的生命禮儀工作,總是有所忌諱與禁忌,透過大師兄身歷其境的娓娓道來,其實死人蓋棺論定並不可怕,反觀留在世間的後人,種種讓人乍舌的誇張行徑和作為,才是人間最悲催難受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