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修復與死亡現場的恢復--閱讀《拼圖者的生命觀察》與《命案現場清潔公司》後的生命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讀了兩本書,一本是楊敏昇法醫的《拼圖者的生命觀察》,另一本是得第一環境維護公司的《命案現場清潔公司》,前者是法醫記錄自己解剖大體,以及為大體修復的故事;後者則是發生命案、意外事故或自殺案件後,負責將現場恢復「原狀」的清潔公司所分享的故事。

raw-image


大約是自林立青由工人視角書寫《做工的人》、《如此人生》兩本著作以來,市面上出現許多由職人所帶來產業內部視角的書寫。最近在圖書館醫療、生命主題的書架上借了這兩本,發現到修復大體與將死亡現場恢復其實是一套完整的流程,讓生者的生活得以繼續,只是法醫的工作較為人知。


前陣子閱讀了《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是慈濟大學的教授教導學生用敬重的心面對生命,這本《拼圖者的生命觀察》則是原先因為對推理很有興趣而踏入法醫工作的作者,在解剖、修復大體的過程中,反過來理解生命的故事。因為法醫的工作,作者能夠得知亡者生前的生活背景,也希望能與家屬談話給予一些安慰,然而他講的話卻時常讓家屬更受傷,例如安慰父親車禍過世的兒子瞬間死亡好過生重病拖著生命,他尤其不能理解人為何要自殺,但命運卻讓他經手好幾件自殺身亡的案子,甚至其中一件還是他兩天前才聊過天的學生,他不得不重新反思生命、重新理解生命。我想,做這樣的工作,人需要把自己的情緒與理智分開,一次使用一邊,否則會很難面對,作者的父親過世時,他也是將大體冷靜地處理到一個段落後,才到一旁的角落流淚。為了理解情緒、生命,作者到生死學的研究所進修,因緣際會下和大體美容師成立大體修復團隊,彌補現今殯葬業所缺乏的大體修復工作,讓久病的、受傷、破碎的大體一定程度修復,讓家屬見到亡者美好的最後一面後再離開。看到那些來請他為親人修復大體的案例,理解到原來為親人還原生前的樣貌,某種程度上也是想還原對方在心中最後的形象,對方可以不再帶著傷、帶著憔悴或破碎的面容離開人世,這也是轉化悲傷、送別的儀式。


另一本《命案現場清潔公司》,書寫內容更聚焦在他們的工作上,甚至有工作現場的照片,有一張讓我特別震驚,是亡者在床上過世後,屍水滲入棉被中,床鋪上形成了一個人形的照片,幸好照片都處理成黑白色。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總是感覺空氣悶濕、氣氛凝重,作者說人死亡的數小時內就會滲出屍水,而屍臭更是會沾黏在空間的每一處,且充滿病毒,即使自行清潔還是無法完全去除,需要由穿著防護衣的清潔團隊使用消毒工具方能解決。人死亡後皮膚會脫落,同樣沾黏在地板、房間中碰觸到的地方,作者總在這時感慨到人的外表真的只是皮囊,這個感慨在他的眼中顯得特別真實而強烈。作者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孤獨死」的案例,由於亡者與家人許久才見一次面,因此被發現時已死亡多日,他希望大家平時能「雞婆」一些,多主動關心身邊的人,盡量減少這樣的情況出現。


前陣子跟母親吃飯時,她跟我聊到她很享受自己的獨居生活,笑說如果她就倒在家裡,也不會有人發現。我知道她想表達的是生命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狀態,但聽在小孩耳中還是有點難過的;這也讓我一看完這本書就想到她,馬上問她最近過得如何。


看完兩本書時心裡都覺得很沉重,在打這篇心得時,也想著大家會不會不想看呢?大家對生充滿期盼,對死充滿恐懼與忌諱,在華人社會尤其如此;我也是最近才學著思考這件事,但是有個深刻的感受是 :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我想只帶著那些最最重要的事過我的每一天、計劃我的每一步,我想這是「面對、正視死亡」能帶給我們的收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3/04/18
人生唯一能夠確定的事情,就是死亡,所以珍惜當下,與親友相處的每一天。
熱帶亞熱帶的熊-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24
深邃月光 真的...
avatar-img
熱帶亞熱帶的熊的沙龍
21會員
51內容數
四大主題 : 東南亞移民工在臺灣的生活、馬祖西莒打工換宿小故事、讀書分享、設計最適合自己的職涯的實驗故事
2023/11/20
《沒人雇用的一代》作者詹姆士・布拉德渥斯是英國的記者,作者說:「本書談的是二十一世紀的勞工階級生活。書的主旨是記錄轉變,描述工作如何從一種驕傲淪為無情無人性、對尊嚴的踐踏。」
Thumbnail
2023/11/20
《沒人雇用的一代》作者詹姆士・布拉德渥斯是英國的記者,作者說:「本書談的是二十一世紀的勞工階級生活。書的主旨是記錄轉變,描述工作如何從一種驕傲淪為無情無人性、對尊嚴的踐踏。」
Thumbnail
2023/11/19
緬甸歲月的故事講述在英國殖民緬甸時期,在緬甸居住了數年的英國木材商弗洛里,原本頹廢的生活中只有酒精、白人俱樂部中乏味的社交和緬甸情婦馬拉美,直到一位年輕的白人女孩伊莉莎白出現,讓他重新對未來有了期待,希望讓伊莉莎白成為他的妻子、一同生活 ; 然而...
Thumbnail
2023/11/19
緬甸歲月的故事講述在英國殖民緬甸時期,在緬甸居住了數年的英國木材商弗洛里,原本頹廢的生活中只有酒精、白人俱樂部中乏味的社交和緬甸情婦馬拉美,直到一位年輕的白人女孩伊莉莎白出現,讓他重新對未來有了期待,希望讓伊莉莎白成為他的妻子、一同生活 ; 然而...
Thumbnail
2023/11/18
作者最重視的地方,其實如同這個章節名稱,是「傾聽」。她意識到大多數罪犯的成長背景都很辛苦,他們能侃侃而談自己如何殺人,但是當主角問到他們有過什麼「幸福的回憶」時,多數人竟然是愣住、尷尬或不自在,甚至想都想不到,因為幸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很多人很少有被認真傾聽的機會。
Thumbnail
2023/11/18
作者最重視的地方,其實如同這個章節名稱,是「傾聽」。她意識到大多數罪犯的成長背景都很辛苦,他們能侃侃而談自己如何殺人,但是當主角問到他們有過什麼「幸福的回憶」時,多數人竟然是愣住、尷尬或不自在,甚至想都想不到,因為幸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很多人很少有被認真傾聽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命案現場清潔師,不只單純清掃現場,消除亡者最後的生命痕跡,更藉由刷洗的過程,默默擦去家屬心中的思念與不捨。 作者盧拉拉,將在命案現場的所見所聞,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性與感受,一一記錄,讓我們重新思考死亡之後,除了記憶與照片留下,還剩下什麼? 整理有形的現場,也整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命案現場清潔師,不只單純清掃現場,消除亡者最後的生命痕跡,更藉由刷洗的過程,默默擦去家屬心中的思念與不捨。 作者盧拉拉,將在命案現場的所見所聞,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性與感受,一一記錄,讓我們重新思考死亡之後,除了記憶與照片留下,還剩下什麼? 整理有形的現場,也整
Thumbnail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
Thumbnail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
Thumbnail
《人生清除公司》,前川譽まえかわほまれ 『你覺得為什麼沒有一樣的死亡?我想是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苦惱、孤獨、悲傷和幸福。』 看小說也是一種自我的觀察與認識吧,忽然就有點懂了許多無法理解的感覺,其實不是只有我有而已。 『面對死亡,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人生清除公司
Thumbnail
《人生清除公司》,前川譽まえかわほまれ 『你覺得為什麼沒有一樣的死亡?我想是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苦惱、孤獨、悲傷和幸福。』 看小說也是一種自我的觀察與認識吧,忽然就有點懂了許多無法理解的感覺,其實不是只有我有而已。 『面對死亡,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人生清除公司
Thumbnail
職人系列的書籍開始被出版市場關注,藉此讓社會大眾認識365行的真實面貌。一般人不願從事的生命禮儀工作,總是有所忌諱與禁忌,透過大師兄身歷其境的娓娓道來,其實死人蓋棺論定並不可怕,反觀留在世間的後人,種種讓人乍舌的誇張行徑和作為,才是人間最悲催難受的事。
Thumbnail
職人系列的書籍開始被出版市場關注,藉此讓社會大眾認識365行的真實面貌。一般人不願從事的生命禮儀工作,總是有所忌諱與禁忌,透過大師兄身歷其境的娓娓道來,其實死人蓋棺論定並不可怕,反觀留在世間的後人,種種讓人乍舌的誇張行徑和作為,才是人間最悲催難受的事。
Thumbnail
12年前寫下第一封遺書,而後每3-5年出國前便會為自己寫下一封 12年前記得那是選修安寧療護的作業 在投影燈打亮的昏暗教室裡,老師請小組同學畫了生命線 當時的我們才20歲,對未來志氣滿滿,或許有點不安但就如同愚人一般 而死亡,在還沒進入臨床前都只是嘴上說說 在生命線的高低起伏下,寫下人生轉折點
Thumbnail
12年前寫下第一封遺書,而後每3-5年出國前便會為自己寫下一封 12年前記得那是選修安寧療護的作業 在投影燈打亮的昏暗教室裡,老師請小組同學畫了生命線 當時的我們才20歲,對未來志氣滿滿,或許有點不安但就如同愚人一般 而死亡,在還沒進入臨床前都只是嘴上說說 在生命線的高低起伏下,寫下人生轉折點
Thumbnail
書名:命案現場清潔師 出版社:城邦文化 作者:盧拉拉 之前閱讀寶瓶文化出版大師兄的書之後,每本閱讀有好多的洋蔥。從小我對殯葬業有很多的好奇跟興趣,在高中時參與國樂社團也是希望有機會為往生者演奏。 當時十六歲的我, 父母擔心很多, 所以沒機會接觸。 隨著年歲漸長,骨子底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行業。 在圖書
Thumbnail
書名:命案現場清潔師 出版社:城邦文化 作者:盧拉拉 之前閱讀寶瓶文化出版大師兄的書之後,每本閱讀有好多的洋蔥。從小我對殯葬業有很多的好奇跟興趣,在高中時參與國樂社團也是希望有機會為往生者演奏。 當時十六歲的我, 父母擔心很多, 所以沒機會接觸。 隨著年歲漸長,骨子底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行業。 在圖書
Thumbnail
 「有時候看到電視上那些殺掉長期臥床的父母再自殺的人,很想告訴他們:你們辛苦了。 」 ——大師兄《比句點更悲傷》 【概要】 身為接體員的作者大師兄,以他在工作時的所見所聞,寫下一則則看似虛幻卻是日常的現實,是一本「人生如戲」的最好註解。
Thumbnail
 「有時候看到電視上那些殺掉長期臥床的父母再自殺的人,很想告訴他們:你們辛苦了。 」 ——大師兄《比句點更悲傷》 【概要】 身為接體員的作者大師兄,以他在工作時的所見所聞,寫下一則則看似虛幻卻是日常的現實,是一本「人生如戲」的最好註解。
Thumbnail
久違的重拾這裏...感觸有些複雜,生活中攪和了些悲傷,希望藉文字記錄下。 就在剛剛,電話捎來爺爺送急診的消息,瞬間感受趨近於零,被掏空無法思考,只能乾焦急等待回應,明天還有個重要呈現,事情全部砸在一起,死亡離我們何其靠近。
Thumbnail
久違的重拾這裏...感觸有些複雜,生活中攪和了些悲傷,希望藉文字記錄下。 就在剛剛,電話捎來爺爺送急診的消息,瞬間感受趨近於零,被掏空無法思考,只能乾焦急等待回應,明天還有個重要呈現,事情全部砸在一起,死亡離我們何其靠近。
Thumbnail
特掃隊長。2016。時報文化。莊雅琇譯。 書籍封面 推薦給:想探討死亡議題的人 沒想到還有這種書,非常特別。人死後會化成水…這大概是讓我記得細胞內液多於細胞外液的好方法,死後細胞膜不再維持,細胞內液也流出……用這種例子會不會太驚悚?!XD 作者可以從二十幾歲做這件事到四十幾歲,真是太強了!有時去公廁
Thumbnail
特掃隊長。2016。時報文化。莊雅琇譯。 書籍封面 推薦給:想探討死亡議題的人 沒想到還有這種書,非常特別。人死後會化成水…這大概是讓我記得細胞內液多於細胞外液的好方法,死後細胞膜不再維持,細胞內液也流出……用這種例子會不會太驚悚?!XD 作者可以從二十幾歲做這件事到四十幾歲,真是太強了!有時去公廁
Thumbnail
死亡的議題是我們終就要面對的議題,只是因為一些避諱,一些心理因素,讓我們逃避面對而閉口不談,死亡只是人生必經的路程,正視它才能不備死亡的毒鈎所轄制,才能真正談論生命的自由。
Thumbnail
死亡的議題是我們終就要面對的議題,只是因為一些避諱,一些心理因素,讓我們逃避面對而閉口不談,死亡只是人生必經的路程,正視它才能不備死亡的毒鈎所轄制,才能真正談論生命的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