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死者說話時》跟著德國資深法醫克拉斯·布許曼剖析在他生涯中最印象深刻的幾樁真實案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喜歡看真實案件的犯罪小說,抑或是對法醫的工作感興趣的話,那麼這本小說將會十分的適合你。
在受害者的屍體上,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彷彿死者正向著人們接露事情的真相,而身為一名法醫的作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收集這些證據,將真相暴露於陽光之下,找出加害者,並還給死者一個公道。
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用字遣詞不但淺顯易懂,還幽默風趣,讓讀者閱讀起來很輕鬆暢快、沒有負擔,尤其是對醫學術語的部分,解說得讓沒有醫療背景的人都可以清楚地知道他想要表達的內容。
作者的敘事風格樸實不浮誇,對於案件的描述,非常地精簡明要,同一時間加入了作者自己的個人想法,與思考過程,讓讀者有種跟著作者一同抽絲剝繭、推敲犯罪過程的感受。作者會描述死者屍體的檢驗結果,作為推理的證據,例如遭受拳頭相向的受害者,手臂上常會有典型的「防衛性傷口」,還有身上的刀傷的模樣,可以知道受害者當時是否有掙扎的情形。
在閱讀的同時,我不時會感到訝異,為什麼有人能夠做出如此的惡行?就算有著深仇大恨,又為什麼能夠下得了手呢?即便是身為資深法醫的作者,在面對遭受殘忍暴行後面目的屍體,也有些難以忍受,尤其是小孩子的屍體,因為他有家庭、小小孩的關係,所以特別難接受。
不過我覺得有些可惜的部分是,在某些章節的開頭,作者會以小說情節的模式「想像」出犯罪當時的情景,我認為這直接破了誰是犯罪者的梗,破壞了喜歡思考跟猜測誰是犯人的讀者的興致,所以喜歡在閱讀時去猜測犯人是誰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並不是很推薦。
除了案件之外,作者還談論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像是關於自殺的議題,其實他所接到的案子當中,自殺占了很大一個比例,反倒是一些駭人聽聞的謀殺案件對他們來說是比較少見的。讀到這個部份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之前我在看怪醫黑傑克時,看到的某一句台詞「想死的人之所以想死,並不是因為想死,而是因為活不下去。」再現在這個自殺率年年攀升的年代,每個人都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如果每個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那麼想要尋死的人,是否就有活下去的勇氣呢?
除了案件的本身,我覺得作者的工作內容,也是本書的一大看點。在家中度過悠閒的休閒時光之際,接到一通同事打來的電話,就立馬飛奔到現場的這件事情,對坐者來說可說是家常便飯。但並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會需要法醫的鑑定,大多的案件會由警方做初步判斷,如果死亡原因太過明確,就會直接由警方定奪接下來的事情,當然,有些事情的真相說不定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到法庭作證,述說屍檢的結果,也是工作之一。在書中的某一個案件,作者到法庭上從屍檢報告中,以口頭的方式重現當時受害者遇害的情形,那是一名年輕女性遭受多次的刀傷失血而死的案件,可以從傷口的狀況知道受害者在死之前痛苦地掙扎了許久。但是在法挺解散後,作者受到一名在法庭內聆聽的男性詢問「我女兒在死之前,有痛苦很久嗎?」這時作者才發現自己剛剛在這名父親面前,以平淡的口氣敘述他的女兒所遭受的殘酷的暴行。
我想,身為一名法醫,必須有心理準備去面對這些事情,雖然這些都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類,還是會感到難過、感到痛苦,但是只能儘量避免讓自己受到影響,並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專業完成工作。我認為作者應該花了很多的時間是適應這樣的事情,不然就不可能離開救護人員的工作,轉向法醫這方面發展,畢竟他們遇見的人已經逝去生命,而非命懸一線。
老實說,我是一個內心沒有那麼堅強的人,看到有人遇到難受的事情,我自己也很容易受到影響,所以我特別敬佩從事救護與醫療業的人,即便自己可能會遭遇莫大的精神壓力,還是義無反顧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感觸就更多了。
如果你希望在閒暇的時光,以輕鬆的方式閱讀一本略帶懸疑的小說,那麼部訪考慮看看這本《當死者說話時》。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去可憐的孩子娘常被我拜託看我那粗糙不成熟的未完成作品,當她看到第三本時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總愛寫變態隨機殺人?動機上毫無道理莫名其妙。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我和殺人魔相處的那一年:精神科醫師與真實世界的人魔面對面是一本非常震撼的書籍,講述了作者在美國最大的司法精神病院的經歷,深入描繪了精神異常犯罪者的生活和醫師們的無助境遇。該書充滿了令人大開眼界的黑暗實錄。
Thumbnail
殺人犯若是事實,糾~~~竟~~~這人殺的是一個?二個?還是三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的節奏,就是玫瑰瞳鈴眼或藍色蜘蛛網一般的劇情,超展開的敘事但也虧得作者如此有耐心跟一位死刑犯來回,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看書前本以為殺人犯都是見刀見血,結果是個毒殺案,而且又牽扯了詐領保險金的案外案,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
Thumbnail
對年輕學生來說,除了探望生命盡頭的身心靈,也很想知道當下的「生」與「活」,鄭捷的手寫詩集、著名父親撞死母親該不該判死的案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看到想了解生命多樣的渴望。
Thumbnail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法醫也是醫生,卻不是替活人看病療傷的一般醫生。 從戲劇小說,新聞專訪得到的印象,法醫工作既神秘又帶些靈異色彩。 很多年前看美劇「X檔案」,史考莉解剖一具遺體,取出心臟擺上磅秤, 對錄音機報出重量,依續是胃、肝等等臟器, 道具做的逼真,看了不免起雞皮疙瘩。 心想,當法醫除了膽大外,心思要細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去可憐的孩子娘常被我拜託看我那粗糙不成熟的未完成作品,當她看到第三本時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總愛寫變態隨機殺人?動機上毫無道理莫名其妙。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我和殺人魔相處的那一年:精神科醫師與真實世界的人魔面對面是一本非常震撼的書籍,講述了作者在美國最大的司法精神病院的經歷,深入描繪了精神異常犯罪者的生活和醫師們的無助境遇。該書充滿了令人大開眼界的黑暗實錄。
Thumbnail
殺人犯若是事實,糾~~~竟~~~這人殺的是一個?二個?還是三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的節奏,就是玫瑰瞳鈴眼或藍色蜘蛛網一般的劇情,超展開的敘事但也虧得作者如此有耐心跟一位死刑犯來回,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看書前本以為殺人犯都是見刀見血,結果是個毒殺案,而且又牽扯了詐領保險金的案外案,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
Thumbnail
對年輕學生來說,除了探望生命盡頭的身心靈,也很想知道當下的「生」與「活」,鄭捷的手寫詩集、著名父親撞死母親該不該判死的案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看到想了解生命多樣的渴望。
Thumbnail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法醫也是醫生,卻不是替活人看病療傷的一般醫生。 從戲劇小說,新聞專訪得到的印象,法醫工作既神秘又帶些靈異色彩。 很多年前看美劇「X檔案」,史考莉解剖一具遺體,取出心臟擺上磅秤, 對錄音機報出重量,依續是胃、肝等等臟器, 道具做的逼真,看了不免起雞皮疙瘩。 心想,當法醫除了膽大外,心思要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