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寫測驗分為知性與情意題兩題,我們先從知性與情意題的測驗目標談起,了解其中的遊戲規則,才能清楚兩者題型的差異。
一、測驗目標看知性題:
根據大考中心公布的知性題測驗目標中,可以知道知性題的重點在於檢測學生「統整判斷」的能力,而統整判斷是為了推導出「省思」。魔鬼藏在細節裡,知性寫作就是「經由歸納文字或者解讀圖表後,寫出自身立場及原因,並且舉例佐證,進一步省思」的呈現。因此知性作文需包含以下幾點要素:
- 審題(找出題目的限定):歸納文字或者解讀圖表
- 破題:首段表達明確立場
- 內容一:陳述支持立場的原因
- 內容二:舉例-他例陳述道理
- 內容三:省思
- 結尾:重申立場
二、測驗目標看情意題:
在情意題的測驗目標中,是為了檢測學生的「抒發感受的能力」。但是國寫畢竟是考試,得分關鍵在於抒發感受的深刻與否,而貓膩就在於情意題要寫得深刻有賴於體悟的呈現,而體悟在某種程度來說,就是「省思」。因此,情意寫作則為「限定情境或情感,藉由生活經驗,陳述自己的感受,進而省思」的詮釋。所以,情意作文的元素需含有以下幾點:
- 審題(找出題目的限定):假設情境或者限定情感
- 破題:首段明確表達情感對象
- 內容一:舉例——己例抒發當下感受
- 內容二:省思
- 結尾:針對題目限定總結,達到首尾呼應
三、情意與知性的重要元素:
1.審題很重要,題目有限定
國寫畢竟是考試的一環,為了評出優劣,在題目的設計上一定會有所「限定」,以檢測學生的閱讀及表達能力,因此無論是知性與情意,都必須「找出題目的限定」,也就是俗稱的「審題」。
在歷經多次大考中心的研習交流中,無論是引文或者題目的文字都是引導學生寫作的重要線索,所以在嚴格的出題審題機制把關下,學測的國寫題目不會有誤導的文字出現,因此在引文或者題目的陳述上,請都視為「有效訊息」,另外,引號、問句、底線、斜體,都是暗示了題目的限定,以此為標準去檢索引文中的訊息並列出大綱,每一個限定就是一段的重點。
2.他例佐證道理,己例呈現感受
舉例是在作文書寫中很重要的技巧與內容,立場再明確,論點再精彩,如果再以舉例畫龍點睛,在知性作文可提升可性度,在情意作文可加強感染力。
知性與情意作文的舉例是不同的走向。知性作文為加強文章的可信度,在論述道理宜使用他例,歷史或者當代名人都是不錯的選擇;情意作文重點在呈現自己的感受,就得透過自身經驗的呈現,因此情意題多以己例為出發點。
3.不可或缺的省思
知性題與情意題無論在考題上有何種變化,都一定要有的元素就是——省思。
國寫雖然是考題,但也可以視為透過考試更認識自己的一種方式,因此,省思顧名思義,就是「反省思考自己」,通常我建議學生可朝兩個面向去書寫省思:
(1)由議題延伸至自我價值觀的論述
(2)由感受體悟出物、人、我的關係
四、省思寫什麼
審題、舉例與省思是國寫兩大題中一定涵括的元素,所以這部分我想好好談談「省思」這個主題。
國寫命題的立意最深刻也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學生在書寫過程中,透過題目的限定去認識自己,進而省思自己,以成就更好的自己。因此在內容上著墨自己的價值觀與意識到自身不足的層面,是很好的切入點,所以這也是省思的主軸——反省自己思考自己。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有脈絡地呈現思考的結果,可以參考以下思考的方向:
1.自我價值觀三層次:該不該-能不能-好不好(知性省思)
知性作文的出題方向漸漸朝向「選擇立場並說明理由」,在「選擇的省思」上以「該不該、能不能、好不好」去呈現思考過程,可讓自己更全面詮釋選擇的適切度,其實這也是平常生活中我們去檢視自我選擇的方針。
第一層:該不該——立場的抉擇
選擇是否有正當性與必要性,,合情合理合法都是可以書寫的層面,也是呈現自我價值原則,白話一點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應該」的論述,也就是選擇的標準。
第二層:能不能——道德的呈現
呈現價值觀除了說明自己的選擇的標準是什麼外,還要考慮「生而為人的價值」,必須依據自己的道德與良知,往往省思要能更深層一點,就必須著墨倫理道德的觀念,簡單而言,就是:公平、公正、正義、努力、勇敢、博愛、謙虛、誠實、尊重為基礎,這也是我們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願意成就大我,我視為大氣的展現,也就是「反求諸己」,要求自己的層面。
第三層:好不好——責任的承擔
寫出選擇的標準,陳述自我的理由與觀念,再思考影響層面,使選擇後達成目標有全面的思考。做任何選擇,除了秉持自己的良知外,還要思考對他人的影響,這才是負責,所以可以陳述對個人、社會的影響層面向,使文章內涵可以更充實,不是只在自己的世界去思考。
簡言之,有關立場的選擇省思:寫出選擇的標準,連結道德價值,再著墨個人責任或社會責任,我想會是有脈絡的呈現方法,當然這樣的論述方式只是個基礎架構,還是要針對題目的限定有所調整。
2.自我價值觀三面向:物-我-人(情意省思)
- 對物:不因物質而犧牲情感
- 對人:重視同理,放下自我
- 對我:勝己的超越,放下的藝術
在書寫情意的省思,我會思考是「物我人」三個層面,並且視題目的限定去做安排,情意題本身就是要書寫感受,感受是透過人與人的連結產生,因此在我會更希望學生打破自我中心,去「同理」他人的感受,有一種因為了解所以慈悲的圓融,這不也是我們隨著年紀及經歷的積累,收斂稜角的成長過程嗎?
五、總結
省思是國寫測驗很重要的一環,以上的敘述並不是套式,只是提供大家有系統的思考步驟,藉由步驟更能理解自己,藉由過程更認識自己,也許台灣目前仍免不了升學主義,考試領導教學的環境,但是時代正在改變,思維正在轉變,在這個當下,我想大考中心所努力的方向也是期待如果避免不了考試的檢測,那就讓好的考試來引領學生自我思考,我想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也可以觀照自己的不足,這也許是考試價值的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