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觀察|通勤是舊點子,不是好點子?一次疫情讓我們體悟 WFH 的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1/07/27,台灣將 covid-19 疫情警戒降至二級,結束了兩個多月的三級閉關生活。這些日子,餐飲業因應不能內用而發展各家外帶事業,電商與物流藉機蓬勃發展,全民拚數位轉型。

而不少本來「靠筆電吃飯」的白領上班族更是開始了為期好幾週的「WFH」工作新常態,不僅檢驗企業體質是否確實「數位化」,也讓不少上班族思考——如果抱著筆電在家就能工作,為什麼我們需要通勤?

為什麼我們必須因工作將肉體長期禁錮在某地?
數位化能成為解放的鑰匙嗎?

本文我將聊聊個人遠端工作的心得,再藉由國外矽谷目前正經歷的「出走潮」與遠端轉變,來聊聊台灣 WFH 的趨勢發展。

到山林間 WHA 好像也是個好點子!

到山林間 WHA 好像也是個好點子!

Work From Home 的優缺點?

台灣5月起的疫情升級,相信很多人都親身體驗到了 WFH,遠端辦公的優缺點不外乎就是以下 —

  • 優點一:少了通勤,時間更自由
  • 優點二:更親近生活,例如熟悉下廚技巧或與家人有更多相處機會
  • 缺點一:見不到同事好孤單
  • 缺點二:數位工具需要適應,有時候還冷冰冰

另外,如果你肩負管理職,可能也會在掌控員工工作進度上需要花點時間找到平衡點。這裡就考驗組織內部的信任程度,以及主管的管理能力了。推薦可以看 INSIDE 的這篇〈在家工作放大企業「信任債」:疫情時代下,遠距工作如何建立團隊互信?〉

雖然不少人會質疑遠端工作的效率,或是因為缺乏「儀式感」而懷念辦公室,但個人經過這次 WFH 的體驗後,我絕對是遠端工作派的!!甚至非常期待未來數位遊牧、長期遠端的職涯熱潮到來。

為什麼呢?由於個人天生喜歡自由、討厭約束,也追求做事情不要流於表面工夫,應追求效率。因此我一直都覺得通勤是件蠻沒效率的一件事情。為了工作搬離家鄉,在租屋處花了三分之一的薪水,然後每天還得花了快一個小時在交通上,還得被塞車、人擠人搞得心情不悅…。

何不將這一個小時花在睡眠上,給自己一個高品質的身體狀況,或是來頓優雅的早餐、早晨瑜伽,讓一日之晨更具質感,用更加的心情來迎接工作,這樣聽起來不是好得多嗎?

下班時間,再也不需要再度塞在車陣中,而是直接離開座位前往廚房,動手下廚,與家人共享晚餐時光,不用因為通勤而錯失這些生命中的美妙體驗。宏觀來看,遠端工作還能趨緩城鄉差距、鄉村人口老化、青年離鄉潮、租金經濟壓力,對社會來說具正向益處。

▍矽谷企業改變體質,遠端必然是趨勢!

2020 年疫情在全球肆虐,除了台灣以外,很多企業早就開始啟動在家上班的機制。而最近因應疫苗施打率提升,大家也開始重新思考「是否要回去辦公室上班」的命題。

而在這之前,科技企業甲骨文率先做出更大膽又經濟實惠的選擇,2020/12 就舉家搬離矽谷,在德州落地生根。甲骨文的發言人表示,此舉將帶給員工更大的彈性,上班地點與工作模式都可自由選擇。

臉書、蘋果、google、微軟、uber、Salesforce 等矽谷巨獸也陸續以政策來證明,「遠距上班」將成為常態性的新選擇。

臉書表示,只要獲得主管同意即可長期在家工作,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更表示明年將花一半以上的時間居家辦公,希望未來 10 年內將有一半員工長期 WFH 的企業新體質。

蘋果則是希望員工能夠「混合辦公」,一週有三天的時間回到辦公室上班,這項看在亞洲員工眼裡的「善舉」,被已經徹底愛上 WFH 的總部員工批評「太僵硬」,目前正在連署抗議中,其中高達九成員工希望能夠長期wfh,更有 36.7% 員工明言「若不改善恐考慮離職」,展現出矽谷上班族真的回不去了!遠距絕對是重要的工作趨勢。

許多矽谷企業之所以決定長期遠距,除了大環境的因素外,其實是「圖利於公司」的重要決策。因為,這樣企業再也不需要被地點、時間限制,而錯過全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臉書總部可以擁有來自美國甚至世界各地的頂尖員工,只要有網路,一切都好辦。而員工不需要離家背井才能追求夢想,在自己喜歡的舒適圈工作,也能在厲害的企業大展身手,實屬雙贏局面。

另外,企業也可因此而減少辦公室租金、硬體設備等耗材,所有裝置都將更加彈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當然,體質較為傳統的企業領域,對於轉型與改變的反應還是稍慢的。根據報導,紐約金融業在夏季重回辦公室的比率高達 6 成,而科技業僅 3 成,可見 wfh 尚未吹到金融體系的領域。

▍台灣企業對 WFH 的態度?

由於台灣疫情封鎖不如美國耗時了一年多,僅兩個多月的 WFH,讓台灣企業對此的感覺就像是「臨時應變措施」,尚未意識到這會是「新常態」。2021/07/26 降級後,大部分企業都著手於「重回辦公室」,例如採取 a\b 分流的方式,讓員工慢慢回到都市裡來。大概僅有總部在國外的外商公司(例如 yahoo、intel 等)才會讓遠距工作維持在長久的計畫上。

這些作為純屬意料之內,但令人驚喜的是,有兩間與社群、行銷相關的公司願意改變,嘗試台企還不敢挑戰的全遠端工作模式 — 陳思傑領軍的只要有人社群顧問、林育聖的文案的美工作室!

傑哥的公司原本就有每月 4 天 WFH 的制度,並且日常的數位工具協作或使用上都已累積經驗,也正是公司體質夠數位,才讓他決定「不限天數申請 WFH」的解放制度。但仔細看也不是全部遠端、辦公室馬上退租的極端做法,禮拜二還是要固定進來開會,只是員工可以自行選擇辦公地點。

而林育聖的制度改變則改變幅度更大,遠端工作不需要申請,「家裡悶或有商務會談才需要來辦公室」。林育聖也提到,辦公應以「目標為導向」,那些辦公室留下來的傳統文化將成為時代的眼淚。

「以前所嚮往的辦公室團購、一起開會討論、下午茶八卦或辦公室串門子,都已經成為過去了。往好處想,我們現在可以徵全台的夥伴了,可以跟更多不同地區優秀的人才合作了。」林育聖。

爬梳了這些趨勢與發展,我認為「遠端」勢必是未來新常態,台灣企業可以仔細想想,除了傳統文化外,「辦公室究竟有什麼意義」?而「沒有辦公室會有什麼壞處」?調整企業數位體質,早點做好雲端建置,順應環境變遷與 Z 世代員工對工作的看法,才能往「幸福又高效的企業」願景向前走一步。

台灣企業也不需要操之過急,別直接將政策定在「全遠端」,可以像陳思傑或 Dcard 一樣,先實施每月幾天的混合辦公做為實驗,真的放心或調好體質之後,再來逐步遠端,相信會有較大的助益。

而身為員工,混合辦公、WFH 與數位遊牧一直是我的夢想。畢竟如果事情都一樣做得完,能在家裡舒舒服服,誰還想在捷運上早起人擠人呢?若真的想念同事情誼,偶爾進辦公室不僅調劑身心也能當面聯絡感情,混合辦公的模式也是相較中庸的做法。


>>>歡迎追蹤我的 Medium,看更多我的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ank-avatar-img
2021/10/27
環境真的變化的很快阿!
avatar-img
寫一些東西的地方
7會員
12內容數
從國中開始踏入追劇、看電影的興趣,中學時期一口氣看了可能有 300 部以上的日劇,高中去百慕達(好久遠!)借片子時,有時會遇到店員不知道要推薦什麼給我(看太多了...)。大學開始涉略美劇、陸劇、更多元的電影。不想刻意培養所謂的「觀影品味」,就寫些自己喜歡的影集、電影,等著有緣人一起透過文字來個共鳴。
2024/03/22
祕魯的馬丘比丘(Machu Picchu)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座 15 世紀的印加王朝遺跡。然而,旅行計劃卻受到當地居民的罷工影響,讓遊客陷入了困境。本文記錄了獨特的馬丘比丘之旅,遭遇了種種突發狀況,宛如電影情節的逃難全紀錄。
Thumbnail
2024/03/22
祕魯的馬丘比丘(Machu Picchu)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座 15 世紀的印加王朝遺跡。然而,旅行計劃卻受到當地居民的罷工影響,讓遊客陷入了困境。本文記錄了獨特的馬丘比丘之旅,遭遇了種種突發狀況,宛如電影情節的逃難全紀錄。
Thumbnail
2024/03/20
來到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絕對不能錯過搭乘高空纜車的機會!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搭乘高空纜車、票價和推薦路線,以及搭乘過程中可以欣賞到的城市盆地建築、雪山和在地市場等絕美景色。
Thumbnail
2024/03/20
來到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絕對不能錯過搭乘高空纜車的機會!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搭乘高空纜車、票價和推薦路線,以及搭乘過程中可以欣賞到的城市盆地建築、雪山和在地市場等絕美景色。
Thumbnail
2024/03/16
南美洲距離台灣剛好是地球的正對面,對於台灣人而言,是一塊相對未知的大陸。如果你想要來一場人生難忘的壯遊,不妨考慮南美洲!絕對會是一場異世界的冒險! 本篇整理我近兩個月的南美洲壯遊總行程,包含轉機國家美國及日本。 據祕魯朋友所言,第一次到訪南美洲的經典路線就是—祕魯>玻利維亞>智利這個行程!不只可
Thumbnail
2024/03/16
南美洲距離台灣剛好是地球的正對面,對於台灣人而言,是一塊相對未知的大陸。如果你想要來一場人生難忘的壯遊,不妨考慮南美洲!絕對會是一場異世界的冒險! 本篇整理我近兩個月的南美洲壯遊總行程,包含轉機國家美國及日本。 據祕魯朋友所言,第一次到訪南美洲的經典路線就是—祕魯>玻利維亞>智利這個行程!不只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近期最大的震撼彈莫過於公司宣布因應生活型態轉變,全員工集體邁向全遠端工作模式!在此宣告我的「數位遊牧」人生似乎正式開始! 時間更多也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找回自己的生活節奏,也能自由的規劃每天的行程。疫情奪走了一些實體的交流機會,而我試著利用虛擬的世界找到另一種交流方式。
Thumbnail
近期最大的震撼彈莫過於公司宣布因應生活型態轉變,全員工集體邁向全遠端工作模式!在此宣告我的「數位遊牧」人生似乎正式開始! 時間更多也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找回自己的生活節奏,也能自由的規劃每天的行程。疫情奪走了一些實體的交流機會,而我試著利用虛擬的世界找到另一種交流方式。
Thumbnail
遠距生活,包含工作、上課、社交以及醫療等,在疫情前或許我們會認為遠距的方法只是一種替代方案,然而,看到越來越多企業以及組織都提供更加彈性的選項。也許剛從實體跨越到遠距會經過一段磨合期。但我想各種不同的服務的出現都會是未來趨勢。
Thumbnail
遠距生活,包含工作、上課、社交以及醫療等,在疫情前或許我們會認為遠距的方法只是一種替代方案,然而,看到越來越多企業以及組織都提供更加彈性的選項。也許剛從實體跨越到遠距會經過一段磨合期。但我想各種不同的服務的出現都會是未來趨勢。
Thumbnail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高達將近一半科技巨頭的員工表示如果現在結束居家辦公要他們重返辦公室,將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高薪與夢幻的辦公室似乎不再是吸引員工的第一要件,經過疫情長期的影響,嘗試過居家辦公的彈性與效率,我們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公司也應該制定出新的辦公模式。
Thumbnail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高達將近一半科技巨頭的員工表示如果現在結束居家辦公要他們重返辦公室,將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高薪與夢幻的辦公室似乎不再是吸引員工的第一要件,經過疫情長期的影響,嘗試過居家辦公的彈性與效率,我們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公司也應該制定出新的辦公模式。
Thumbnail
2021新冠疫情仍持續席捲全球 我也因疫情的緣故,開啟我首次居家辦公的體驗 除了想跟大家分享遠距工作幾週下來的優缺點、遠距工作會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法,也想超前部署提醒大家,在享受居家辦公美好的同時,你沒發現的職涯潛在危機也悄悄浮現。看完這篇,希能你會找到遠距辦公的轉機,也可提前讓你避開職涯的危機。
Thumbnail
2021新冠疫情仍持續席捲全球 我也因疫情的緣故,開啟我首次居家辦公的體驗 除了想跟大家分享遠距工作幾週下來的優缺點、遠距工作會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法,也想超前部署提醒大家,在享受居家辦公美好的同時,你沒發現的職涯潛在危機也悄悄浮現。看完這篇,希能你會找到遠距辦公的轉機,也可提前讓你避開職涯的危機。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必須因工作將肉體長期禁錮在某地?數位化能成為解放的鑰匙嗎?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必須因工作將肉體長期禁錮在某地?數位化能成為解放的鑰匙嗎?
Thumbnail
    甚麼造成了遠端工作變成常態,一種不得已的情況,讓人類的工作方式強迫升級了,危機所造成的轉機,環境也產生了很大的劇變,對氣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交通的廢棄變少了,交通便順暢了……        在家工作,這是很多人的理想,在疫情的影響下,許多公司被迫轉型,讓許多人回到家中工作,那收入多的人,就真
Thumbnail
    甚麼造成了遠端工作變成常態,一種不得已的情況,讓人類的工作方式強迫升級了,危機所造成的轉機,環境也產生了很大的劇變,對氣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交通的廢棄變少了,交通便順暢了……        在家工作,這是很多人的理想,在疫情的影響下,許多公司被迫轉型,讓許多人回到家中工作,那收入多的人,就真
Thumbnail
WFH,就是work from home,在家上班的意思。我想,在一年半之前,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想過有在家上班的可能。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從去年三月底開始,我就關在家中開始我的居家辦公生涯。
Thumbnail
WFH,就是work from home,在家上班的意思。我想,在一年半之前,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想過有在家上班的可能。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從去年三月底開始,我就關在家中開始我的居家辦公生涯。
Thumbnail
相信你會點開這篇文章,表示你對遠距工作或是在家工作這樣的生活型態很有興趣吧? 可以免去通勤的麻煩、生活作息更彈性,更不用天天面對辦公室職場文化,總想著,如果可以在家上班的話那該有多好啊… 但是偏偏老闆不同意你這樣做,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相信你會點開這篇文章,表示你對遠距工作或是在家工作這樣的生活型態很有興趣吧? 可以免去通勤的麻煩、生活作息更彈性,更不用天天面對辦公室職場文化,總想著,如果可以在家上班的話那該有多好啊… 但是偏偏老闆不同意你這樣做,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今年COVID-19的大流行讓許多國家的人都必須開始WFH(Work from home),這本在2013年出版,由Basecamp的CEO和CTO共同書寫的《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
Thumbnail
今年COVID-19的大流行讓許多國家的人都必須開始WFH(Work from home),這本在2013年出版,由Basecamp的CEO和CTO共同書寫的《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的關係,有許多公司不是延後開工,就是發佈員工可先在家工作的通知,特別是在科技業更是常見的狀況。 遠距辦公可行嗎?你在意的是什麼,老闆在意的又是什麼?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的關係,有許多公司不是延後開工,就是發佈員工可先在家工作的通知,特別是在科技業更是常見的狀況。 遠距辦公可行嗎?你在意的是什麼,老闆在意的又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