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渴望出外運動,卻連一步都不想再踏進辦公室

2022/04/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新建更多舒適的辦公空間、提供免費的早午餐,想用來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別傻了好嗎!提供時間與空間的彈性選項,才是現在能吸引世界一流人才的誘因。《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上班就像轉緊發條,利用每分每秒做到效率極大值,然而,工作以外的時間卻開始發懶,這都是因為不同習慣的建立。我們生活大部分時間就像開著自動導航,不需特別費力就能完成日常的事情。然而看似輕鬆,卻有可能建立起很難改變的習慣迴圈。
近期,台灣的疫情升溫,雖然沒有像去年或是其他國家再施行相當嚴格的管控,但不少的學校出現停課,公司也出現居家辦公或是分流的措施。我同時擁有實體辦公室與居家辦公的經驗。因為公司是美商,所以當國外疫情嚴峻的時候公司就已經推行遠距辦公,不過這時候台灣可說是風平浪靜,我就選擇繼續每天都進公司的生活,除了長時間通勤,不過有免費的餐飲,還可以跟小貓兩三隻的同事哈拉還是很不錯的XDD
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當時隔壁辦公大樓懷疑有確診個案,坐在我身後的主管說你可以決定接下來要不要居家辦公,那時候真的受到很大的動搖,還好最後檢驗出來是陰性,也就繼續保持進公司的習慣。直到疫情大爆發的台灣,真的很難得看見路上都沒有人車的台北,許多公司都開始施行居家辦公、學校的線上教學等。在這兩種工作模式之下我發現,遠距提供的不僅是時間與空間上的彈性,還有一種心態上的穩健,試想現在確診數每天飆高,出門難免會擔心染疫的風險,公司仍在觀望居家辦公的政策,員工的心應該也會跟著疫情的發展不安。
photo by Helena Lopes on Unsplash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
43%亞馬遜員工、Google31%員工、28%蘋果員工說如果結束WFH(Work From Home)規定要重返辦公室他們就會離職。
科技巨頭也都開始推延原定的返回辦公室計畫,甚至公司也不願承擔這個政策的影響,而是將決定權交給各單位。就連Google原本說的只有在特殊的情況才會允許遠距辦公申請,而且一聲令下就要員工回到辦公室。之後也一改強硬的態度,並核准了超過八成的遠距辦公申請。Twitter也說開放員工永久都可以選擇居家辦公。
蘋果規定一開始全面每週回來工作一天,5月23號就必須增加到三天。庫克把這句話說得太硬也太死,造成蘋果內部一片「要我回辦公室?去你的!」實際上員工用的話更難聽,他們採用的字眼是 F — K RTO (return to office) 有人最先在公司內部匿名網站上 post 出這樣的字眼,接著一大堆「我也是!」的聲音加入。有人說的確很想念老朋友們,也急著想回去見見他們,寒暄完了就順便遞辭呈。所以回辦公室的那天,也是辭職的日子。也有人說已經不可能再回到過去那種困在車陣裡的日子。高薪如今已不可能再交換那種折磨。
疫情下的那些好事
至2020年3月開始,疫情在各國造成了大流行,而遠距生活的型態也隨之展開,像是人們開始使用視訊軟體或是居家健身器材。而相關的公司像是ZOOM與Peloton等都在疫情之下營收逆勢上升,也引發股價的大飆漲,到了2022年,各國逐步解封,在國外經歷過嚴格的封鎖之下,人們也開始迫不及待外出透透氣。隨著解封這兩家公司的股票也從高點跌了將近七成。
photo by Israel Andrade on Unsplash
辦公室的歷史
霍桑實驗(Hawthorne effect)原本是心理學家想用來研究燈光明暗對於工作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燈光並沒有反映出明顯的結果,反而是因為有人在旁邊觀察,因為知道有人在看,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回想一下古時候祖先們的生活,大多是以農業或是狩獵及採集維生,大自然或是家中就是工作場所。隨著工業革命以及各種機器的發明,開始進入生產加工與製造的領域,這個時候衡量人們的工作產能大多是以最終完成多少產品,或是在工廠工作了多長的時間而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網路的普及也差不多是近二十年所發生的,同時資訊的革命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變革。並不是說現在製造生產的工作就消失,而是有很多工作是可以只靠一台電腦連上網路就完成的,同時,隨著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機器的出現,重複性高單一的工作也很容易被取代。而且每個人家中都有快速的網路以及能負擔的電腦設備,也讓工作更順暢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難道辦公室真有這麼好嗎?
公司辦公室的設立大多都在大城市中,這也代表了到選擇到公司工作必須同時考量交通與租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此外,從自身的辦公室經驗也有發現,其實一天的工作時間根本不用到八小時,如果專注而且流程順利,其實大約只要5~6小時就能完成,但礙於在辦公室身旁有同事與主管的目光,就算工作完成了,似乎也只能盯著電腦螢幕發呆,或是躲進廁所滑個手機。
photo by S Migaj on Unsplash
反思工作與生活
疫情的剛開始,因為我們都對於這個病毒很陌生,社會的風氣也是非常緊張焦慮的,然而,回過頭看我認為疫情就像是個雙面刃,為了還能在安全穩定的企業經營之下,加速數位轉型計畫,從可選擇性的到不得不採用,讓員工體會到遠距辦公的安全、舒適、高效與彈性,而且發現這種模式一樣可以完成工作,那又何必要舟車勞頓或是要花掉大部分的薪資到大城市選擇狹窄的居住環境呢?
最後,除了在工作模式上的加速變革外,我們在疫情時代也更加注重到不僅是生理方面的健康,還有心理層面的安適,更讓我們了解到如何處理焦慮、憂鬱與緊張不安的情緒,在工作與生活中也更加會重視能夠平衡心理狀態的內容。疫情前我們對於工作上不太合理的要求或許還會想要忍耐,但在疫情之下,看到許多人染疫甚至是死亡,也許在死亡面前才能做最真實的自己吧。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473717511018533&set=a.281870616869891
https://nypost.com/2022/04/01/apple-employees-say-theyll-quit-over-tim-cooks-return-to-office-push/
https://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1-in-3-employees-will-quit-if-wfh-ends-according-to-a-new-surve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90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