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明天進行式 | Tomorrow Towarding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者/攝

/
-
一個偶然,只是開了一次的line,我便加速做完手邊的繁瑣,隨意拎了一個包、踏上鞋,就出門了。今天是兌換免費票卷的最後一天,截止時間17:00前,而那時當下的時間是正午12:00,幸好還有時間、還有時間。
-
目的地是台北當代藝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在這簡稱MoCA),在中山站。百年的建築古蹟卻是展著當代的藝術作品、社會議題、價值觀,甚至是大膽的推想未來趨勢,彷彿與歷史撞色,日治時期是小學校,看上去就顯得規規矩矩,1945年台灣光復,成了台北市政府,看上去的感覺是,「嗯,跟一些市政府外觀同一個配色,挺好辨認。」直到現在的MoCA,明明是同一棟建築,但看上去的感覺也不同,對我來說,這建築變成一棟「當代藝術館」再適合不過了,有了百年的經歷,裡面一磚一瓦紀錄了從前的痕跡,而現在它的空間承接了前人的記憶,且依然記錄著當代人們看世界、看內心的一磚一瓦。
-
「為了明天的進行式」是「當代館20周年系列展」的第二檔,而這次展覽的重點除了各個藝術家的作品,更重要的是「策展人」這個角色,他們不僅是藝術與觀眾的仲介,也是展覽的靈魂人物,不僅得熟知每件藝術品與藝術家之間的親密關係,也得要從中通透自己的想法,才得以創造出既能幫藝術家明確的表達他們的思想,又能讓觀眾理解且從中進而思考的雙贏。
-
此次展覽MoCA邀請了三位青年策展人黃又文馮馨彼勇.依斯瑪哈單(Biung Ismahasan)共同策劃,而「尚未到來的世界」「動態圖層」「女性團結:跨境.相遇」分別是此次展覽中分成的三個小組。
(待續)

推薦閱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愛心或點擊下方的拍手,那會是我持續創作的能量!
也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裡面有生活、做飯、音樂、日常:)@clarinet_ruwei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144內容數
在這裡會記錄我在生活中的一些靈感與想法,若是喜歡,請毫不猶豫地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u-Wei's Salon Space 的其他內容
下午四點四十五分,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大概是我剛回國的時候,繼承了在外住的習慣,每週都會買一罐優格,自己搭著水果和蜂蜜配著當早餐吃,白色的優格底色鋪上新鮮的水果、灑一些脆片,最後再淋上一些蜂蜜,很簡單也很省時,但時間一久,家裡的塑膠罐也越積越多,覺得太浪費了,上網查了一些自製優格的方式,有使用優格機的、加優格菌的
最近很癡迷做磅蛋糕,迷戀的原因有很多......
下午一點報到、兩點開始,我興匆匆的走進那充滿魔幻的藍色場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後開始無意識的環顧四周,有舞台、有座位還有辛苦的工作人員,有種說不上的熟悉與安全感,或許那是我無數次走進音樂廳的經驗與回憶。
2021年,女性依舊在為自己而奮鬥,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已經開始提倡與推廣男女平權的時代,我能擁有受教權、不用裹小腳、月事來了也不會有人覺得那是骯髒的,就只是身為女性之再正常不過的事,還不用隱姓埋名的發表文章,這些看似再正常不過的東西,每一樣都是前人一次次的努力為女性所爭取的。那,今天的我們需要努力的
日更最後一天,一早起床就先梳理自己一番再把家裡打理了一遍,倒了大杯水就在書桌前就定位,準備在這裡駐守一段時間,自從畢業回國之後就一直關注這世界和我所居住的社會,雖然能力有限,但我盡可能的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知識去探索和瞭解。
下午四點四十五分,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大概是我剛回國的時候,繼承了在外住的習慣,每週都會買一罐優格,自己搭著水果和蜂蜜配著當早餐吃,白色的優格底色鋪上新鮮的水果、灑一些脆片,最後再淋上一些蜂蜜,很簡單也很省時,但時間一久,家裡的塑膠罐也越積越多,覺得太浪費了,上網查了一些自製優格的方式,有使用優格機的、加優格菌的
最近很癡迷做磅蛋糕,迷戀的原因有很多......
下午一點報到、兩點開始,我興匆匆的走進那充滿魔幻的藍色場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後開始無意識的環顧四周,有舞台、有座位還有辛苦的工作人員,有種說不上的熟悉與安全感,或許那是我無數次走進音樂廳的經驗與回憶。
2021年,女性依舊在為自己而奮鬥,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已經開始提倡與推廣男女平權的時代,我能擁有受教權、不用裹小腳、月事來了也不會有人覺得那是骯髒的,就只是身為女性之再正常不過的事,還不用隱姓埋名的發表文章,這些看似再正常不過的東西,每一樣都是前人一次次的努力為女性所爭取的。那,今天的我們需要努力的
日更最後一天,一早起床就先梳理自己一番再把家裡打理了一遍,倒了大杯水就在書桌前就定位,準備在這裡駐守一段時間,自從畢業回國之後就一直關注這世界和我所居住的社會,雖然能力有限,但我盡可能的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知識去探索和瞭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一天在高美館就從9:30開館,直到5:30閉館才離開,大半時間都在看「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最後一個小時才發現二樓的展覽「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但以我們仨看展的仔細勁,根本看不完。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因為朋友的邀約,今天下午喬咩去富邦美術館裝了一下文藝婦女😄 富邦美術館,熱騰騰地在今(2024)年五月初正式開館,館址就在百貨公司一級戰區─台北巿信義區。某人今天載我去時,還再三跟我確認地址,因為他印象中信義區並沒有美術館,覺得我這超級大路癡可能搞錯了之類的,哈!不過,人家就確實長在松高路上,而
Thumbnail
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到臺中,再轉公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一日臺中雖然很衝,但我們很青春吧!
Thumbnail
​​​​​​​【臺灣旅遊・展覽】 建築迷千萬別錯過! 臺北市立美術館新展《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即日起至6月30日盛大登場!
Thumbnail
不管是外表的變化,還是內在的成長,即使無法一次到位也沒有關係,畢竟,就連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大型公共建築的重整與修建,也常常耗費很多年呢! 像是位在臺北市植物園旁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將近六年的整修後,終於在今年(2024年)初再次開放大眾參觀,並推出嶄新的常設展與特展。
Thumbnail
今天我跟朋友去歷史博物館看展覽,結果發現展覽已經結束了。我們很失望,只好懊惱地往回走。走著走著,我們經過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心想,既然歷史博物館看不成了,就來這裡看看吧。 我們原本以為這裡只展出一些常見的文創藝術作品,所以沒有抱太大期望。沒想到,這裡竟然是一個特展,主題
Thumbnail
年假期間我再次來到熟悉的地方:國家歌劇院,這是初二的行程。這次的目的是為了來非常圖像空間,也是最後一次能夠在國家歌劇院看到這間書店。 這個月即將和非常圖像空間說再見了。也成了我一個回憶之一,初二這天歌劇院人潮很多大家都來這裡玩,一上到5樓熟悉的環境印入眼簾,趕緊拍下第一張照片。 和我上次來夜巡貓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一天在高美館就從9:30開館,直到5:30閉館才離開,大半時間都在看「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最後一個小時才發現二樓的展覽「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但以我們仨看展的仔細勁,根本看不完。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因為朋友的邀約,今天下午喬咩去富邦美術館裝了一下文藝婦女😄 富邦美術館,熱騰騰地在今(2024)年五月初正式開館,館址就在百貨公司一級戰區─台北巿信義區。某人今天載我去時,還再三跟我確認地址,因為他印象中信義區並沒有美術館,覺得我這超級大路癡可能搞錯了之類的,哈!不過,人家就確實長在松高路上,而
Thumbnail
一早從高雄搭高鐵到臺中,再轉公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一日臺中雖然很衝,但我們很青春吧!
Thumbnail
​​​​​​​【臺灣旅遊・展覽】 建築迷千萬別錯過! 臺北市立美術館新展《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即日起至6月30日盛大登場!
Thumbnail
不管是外表的變化,還是內在的成長,即使無法一次到位也沒有關係,畢竟,就連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大型公共建築的重整與修建,也常常耗費很多年呢! 像是位在臺北市植物園旁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將近六年的整修後,終於在今年(2024年)初再次開放大眾參觀,並推出嶄新的常設展與特展。
Thumbnail
今天我跟朋友去歷史博物館看展覽,結果發現展覽已經結束了。我們很失望,只好懊惱地往回走。走著走著,我們經過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心想,既然歷史博物館看不成了,就來這裡看看吧。 我們原本以為這裡只展出一些常見的文創藝術作品,所以沒有抱太大期望。沒想到,這裡竟然是一個特展,主題
Thumbnail
年假期間我再次來到熟悉的地方:國家歌劇院,這是初二的行程。這次的目的是為了來非常圖像空間,也是最後一次能夠在國家歌劇院看到這間書店。 這個月即將和非常圖像空間說再見了。也成了我一個回憶之一,初二這天歌劇院人潮很多大家都來這裡玩,一上到5樓熟悉的環境印入眼簾,趕緊拍下第一張照片。 和我上次來夜巡貓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