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翹家去-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最佳代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多年前看過的電影,我其實已不記得當初看過的內容,最近剛好看到推薦,又再重看了小說。

這次閱讀過程沒有像平常一樣,會邊作筆記,就隨性的看完,享受總是化險為夷、過程爆笑連連的百歲老人一生充滿高潮迭起的經歷。看小說頭腦裡跟著幻想老人經歷的所有場景,也是很過癮的享受。看完過了幾天,我總還是得把小說裡覺得很有意思的部分寫下來,才覺得有個完結,也剛好跟大家分享。

「畢竟人生是怎麼樣就怎麼樣,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亞倫的媽媽跟他說。

或許就是這樣,主角亞倫從小接受到的信念,就算活到老年,把自己的房子炸爛了也不過度擔心,而到了養老院生活。到了養老院也不願就這樣日復一日無趣的度過百歲生日,而臨時起意,沒帶多少錢也就立刻行動的逃家了!

亞倫逃家後也吸引了一群人跟著他,化險為夷最終到了峇里島。沒有合法身分證明的一群人,在降落的過程也很爆笑, 亞倫說:「美金!我的名字叫美金!」

樂天知命的亞倫總是不過度擔心,在工作的時候也認真工作,而也在關鍵時刻總能化險為夷,就這樣也活到的百歲。


「傻子呈現傻子的樣子,應該是容易的事啊!」賀伯特說。
「那可不一定,大部分的傻子總是努力想證明自己並不傻。」亞倫說。

這也是我覺得,亞倫在忙著逃獄計畫的時候,所迸出來的一句好有趣的句子。 「只要扮演自己平常傻傻的樣子就是計畫能成功的一部分了!」

大部分傻子都努力的推翻自己真實的樣子,或許應該說,自己也不了解自己,其實就是個傻子。

有時候就坦然當個傻子吧!


「1983年是他們最幸福的一年了,那年他們住在紐約,也剛好經歷了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滿百年,看了好多場他們最愛的歌劇。」隔年,尤利和他的妻子就相繼過世了。

誰能料的到自己的生命甚麼時候結束呢?尤利跟妻子大半輩子為國奉獻而住在自己不愛的地方,再跟亞倫重逢後而開始生活改造計畫,想要住在紐約,隨時都可以去看自己所愛的歌劇。

可以在死前痛快地做自己愛做的事,滿足自己想達成的願望,我想這已經是最好的禮物了。



凡事坦然、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亞倫,就算是百歲了,也不願意在養老院吃麥片糊度過生日,沒有計畫的出走卻帶來一連串有趣的過程,最終也獲得美人歸。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不是每次的出走都能帶來美好的結果,不過擁有出走的勇氣、爭取自己所要的人生、遇到困難就想盡辦法解決,結果不如預期也還能繼續享受人生,這才是不論活到幾歲都要努力達成的精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ileen Lee的沙龍
4會員
30內容數
Eileen的閱讀隨筆(閱讀。生活。寫作。親子。) 10+的工程師生涯、2個男孩的媽。 喜愛的旅遊方式是隨意散步、騎腳踏車時觀察城市與路人。熱愛閱讀與思考,一直都很老派只愛紙本書,包包裡總要放本書隨時都可以看。
Eileen 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2
「先寫下不完美的初稿吧!」 書裡的字句提醒我,已好一陣子沒有整理文章,因著想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反而一篇一篇的拖延。躺在筆記本裡的完美字句,不如就現在的狀態能寫下的內容先發表吧。這是在「脆弱的力量」裡讓我又再次地聯想到上一本看的「跨能致勝」、以及好幾年前看過的「成長心態」,都有著同一個概念:
Thumbnail
2023/09/02
「先寫下不完美的初稿吧!」 書裡的字句提醒我,已好一陣子沒有整理文章,因著想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反而一篇一篇的拖延。躺在筆記本裡的完美字句,不如就現在的狀態能寫下的內容先發表吧。這是在「脆弱的力量」裡讓我又再次地聯想到上一本看的「跨能致勝」、以及好幾年前看過的「成長心態」,都有著同一個概念:
Thumbnail
2023/03/21
從《抉擇》看回了《意義的呼喚》,兩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時落入集中營的俘虜,卻都在離開集中營後再次重生。透過自傳式的經歷書寫,不論是像小說般《抉擇》、還是片段式的自我介紹《意義的呼喚》,除了心理學家的身分,也都還展現對生命的熱愛在專業之外的領域:芭蕾舞、攀岩。 Edith於青春少女時期在集中營中面對門格
Thumbnail
2023/03/21
從《抉擇》看回了《意義的呼喚》,兩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時落入集中營的俘虜,卻都在離開集中營後再次重生。透過自傳式的經歷書寫,不論是像小說般《抉擇》、還是片段式的自我介紹《意義的呼喚》,除了心理學家的身分,也都還展現對生命的熱愛在專業之外的領域:芭蕾舞、攀岩。 Edith於青春少女時期在集中營中面對門格
Thumbnail
2023/03/17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
Thumbnail
2023/03/17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人們總是孤注一擲, 最徒勞無功的努力,以致於犧牲了最需要擁有的體驗。
Thumbnail
人們總是孤注一擲, 最徒勞無功的努力,以致於犧牲了最需要擁有的體驗。
Thumbnail
    小時候,有過這些幻想嗎?如果,二十歲的時候,可以像誰一樣到處冒險就好了;三十歲的時候,希望可以像那個誰一樣,充滿自信又有魅力;四十歲的時候,可以跟某某一樣,有成就又充滿韻味;五十歲、六十歲……,對每一段年齡,充滿了想像,心中有個典範人物,除了期望自己也可以長成那個模樣,同時又覺得那些年齡距離
Thumbnail
    小時候,有過這些幻想嗎?如果,二十歲的時候,可以像誰一樣到處冒險就好了;三十歲的時候,希望可以像那個誰一樣,充滿自信又有魅力;四十歲的時候,可以跟某某一樣,有成就又充滿韻味;五十歲、六十歲……,對每一段年齡,充滿了想像,心中有個典範人物,除了期望自己也可以長成那個模樣,同時又覺得那些年齡距離
Thumbnail
安安,終於輪到我迎接美好的假期~ 昨天下班前和同事聊到老年後的生活,她的想法又把我對這方面生鏽的部分更新了! 「其實我覺得住養老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此之前,我曾被另一位同事刷新過想法,她認為沒有人規定我們一定得活到幾歲才算合法,大多是被世俗與人情給規範,覺得活得長壽才正常。
Thumbnail
安安,終於輪到我迎接美好的假期~ 昨天下班前和同事聊到老年後的生活,她的想法又把我對這方面生鏽的部分更新了! 「其實我覺得住養老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此之前,我曾被另一位同事刷新過想法,她認為沒有人規定我們一定得活到幾歲才算合法,大多是被世俗與人情給規範,覺得活得長壽才正常。
Thumbnail
【秋天裡的春光】在描寫這群銀髮族各個面相時,並沒有用同情或刻板的斷言,人性寬容態度加上層次分明的劇本真的讓人拍掌叫好;漸漸聚焦於老先生老太太的感人情誼,也不見老套悲苦,相反的,通俗又幽默的可親面貌,更見獨樹一格的喜感。
Thumbnail
【秋天裡的春光】在描寫這群銀髮族各個面相時,並沒有用同情或刻板的斷言,人性寬容態度加上層次分明的劇本真的讓人拍掌叫好;漸漸聚焦於老先生老太太的感人情誼,也不見老套悲苦,相反的,通俗又幽默的可親面貌,更見獨樹一格的喜感。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那一天,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放手的勇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那一天,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放手的勇氣?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一切如常,就是快樂。就算沒有熱鬧的儀式也不會感覺空虛,只要知道遠方的親人朋友平平安安,就會開心很久。 因為懂得無常了,所以每天醒來,睜開眼睛,看見天光,一切如常,平平淡淡,就很快樂。
Thumbnail
一切如常,就是快樂。就算沒有熱鬧的儀式也不會感覺空虛,只要知道遠方的親人朋友平平安安,就會開心很久。 因為懂得無常了,所以每天醒來,睜開眼睛,看見天光,一切如常,平平淡淡,就很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