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全腦發展

2023/03/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部分來自原文書籍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文版,但翻譯過後的書名都和"教養"、"情緒"脫不了關係,卻好像不如英文的原名"The Whole-Brain Child"那麼切中書中要點,這次我看的是英文原版書籍,但其實用字遣詞還蠻容易瞭解的,更直接了解作者原本從腦發展來述說教養原則的角度。

那還是從腦功能來說起吧!
腦的發展順序:由下而上、由右而左、由內到外。先從下層腦與上層腦的發展來看,如下面這張從書中擷取的圖,嬰兒一出生就發展完整的是下層腦的原始功能,如杏仁核相關的憤怒與恐懼等情緒;而上層腦則是逐漸發展,直到成人後才會完整,如前額葉皮質相關的思考、計畫與想像等較高階的腦功能。
原圖出自於書籍、筆者自行中文加註
那麼上層腦尚未發展成熟的孩子會如何因應遇到的困難問題呢?就是運用他已發展成熟的下層腦,很容易讓他的杏仁核掌控了腦的思考,利用腦的原始功能來因應問題。我常常遇到還在就讀幼兒園的孩子,瞬間進入氣呼呼、或是害怕等情緒,但又說不清楚的情況。
那麼身為父母或是照顧者的我們,該如何協助孩子發展上層腦呢?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越用越靈光。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試試看:
  • 讓孩子多做決定:從早上自己選擇穿甚麼衣服開始吧!每天孩子總會問我,今天冷不冷?猶豫著要穿甚麼。就算天氣冷的時候孩子決定穿少一點,也放手讓他試試看,從小決定開始練習運用自己的思考。
  • 述說自身經驗:「你為什麼會做這個選擇?」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述說自身的想法,雖然多數時候是斷斷續續的,但是漸漸地孩子更能習慣表達自己。也可以用睡前幾分鐘的時間回顧今日發生的事,不善言語的孩子也能試著用畫畫來描述屬於自己的故事,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也讓隱性的、非語言的記憶有機會用語言的方式表達、統整不同部分的腦的記憶,日後遇到相同的問題更能夠思考恰當的回應方式。
    但若是孩子不想說的時候也不強迫他,可由父母開頭,再由孩子填上細節。或是利用孩子在玩玩具、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不那麼正式的問他發生過的事,讓他自在地用自己的方式述說。
    越能夠了解自己內在,就越能夠了解週遭世界。
  • 同理心:「他看起來心情也不好,你覺得呢?」從他人的語言、表情、動作等了解他人狀態的腦功能也是成長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來的上層腦功能,而這樣的發展也是需要透過不斷地練習。從父母或是照顧者身上,孩子可以模仿大人如何同理他人的,就像是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大人們先選擇同理他的情緒,待平靜下來後,在導向用理性思考來協助孩子講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考合適的對應方式。

面對孩子的哭鬧,身旁的大人很容易也進入情緒腦模式而用吼叫的方式回應,但是再多一步思考提醒自己,孩子還在練習高階的上層腦功能,此時孩子只是進入原始下層腦掌控的模式,如果身旁的大人能夠協同調節,讓孩子平靜下來而不跟著隨之起舞,如此孩子也能學習到大人如何調節情緒的方式。
再透過讓孩子述說自身經驗的方式,整合其全腦記憶,才不會在日後遇到相似的狀況時、不自覺地啟動原始腦的回應方式,這其實在大人也常需要透過自我覺察來做練習,而腦是越用越靈光,透過日常的小小練習就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發展全腦功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Eileen Lee
Eileen Lee
10多年的工程師生涯、2個男孩的媽。 喜愛的旅遊方式是隨意散步、騎腳踏車時觀察城市與路人。熱愛閱讀與思考,一直都很老派只愛紙本書,包包裡總要放本書隨時都可以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