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設計的人 第106篇:快樂、健康的活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鶴壽千歲,以極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

《淮南子》

隨著醫療+AI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每十年增加兩歲
未來、百歲壽命將成為常態
但我卻認為人生的重點,其實不再於壽命的長或短

重點在於快樂、健康的活著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既然要健康,就要規律運動健康平衡的飲食

just do it

想要快樂,當然就是盡其在我,活得精采

just do it

最現實的就是要有生活費,那就善用複利的威力

開始長期固定正確的投資

just do it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難怪愛因斯坦說:人生就像騎腳踏車,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會如此多感觸是因為最近閱讀的一本書-100歲的人生戰略
以及,最近的一位客戶 穎銳生醫顧問有限公司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在設計案件接洽溝通的過程中,知曉了
隨著數位科技的進展,精準醫療、健康照護領域已逐漸成為趨勢。
百歲壽命將成為常態
既然百歲壽命將成為常態
那就讓我們張開雙臂迎接,然後快樂、健康的活著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後記:
關於人生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有人問達賴喇嘛:「關於人性,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達賴喇嘛回答: 「人類,為了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
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
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
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
(可染品牌設計作品)

公司名:穎銳生醫顧問有限公司

委託品項:公司品牌形象CIS設計

『更多的美好請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K會員
268內容數
一個設計人的切身告白、真實案例 在臺灣從事品牌視覺設計多年,接觸過各行各業各種形式的案件委託 「我大部份解決的是人的問題,而不是設計方面的問題」。 所以想透過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和您分享……各種精彩絕倫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ro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0:35    夜闌人靜的周末,埋首案前 一邊順著稿子,一邊想一些梗加入(生動易記) 只因上月底答應臺藝大    呂老師的邀約 至他的班級演說『品牌行銷設計』 會答應是因為從電話及E-mail上 可以明顯感受到呂老師的懇切 一位希望「給予」學生入職場前 實用、務實的業界『知識及眉角』。 (台藝大-
你不是為了尋找自己而活, 是為了創造自己而活!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蕭伯納 (可染品牌CIS設計作品) 17歲的阿滿再過一年就高中畢業了, 單親的她,已無力再去負擔家計與大學
「即是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 陳之藩   先生 《在春風》    篇名:謝天  的兩句話,就道盡了人生於世,首要心存「感恩」 因為真的得之於人者太多,而出之於己者又太少了 (可染品牌拍攝作品) 光是一碗我們平常吃的白米飯,就不知有多少人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唐 李白  詩詞用語優美哀怨,但古詩今讀卻感慨萬千 感慨的是,我們每個人是否都被所處時代的資訊、氛圍 和周遭環境所產生的概念及想法所束縛住呢? 萬千的是,人的快樂和自信應該來自於自我內心的滿足和自我瞭解 不應該將自我幸福寄託在任何人身上 (可染品牌CI
一位騎士,來到了有著數十座風車的田野,騎士覺得自己走運了 興奮地跟僕從桑丘說, 他即將要大戰幾十位巨人。 桑丘看著現實的場景自然不解, 好言相勸主人前方只有風車,沒有巨人啊!  然而騎士不顧一切的衝向風車,將手裡的長矛勇敢的刺向風車  手裡的長矛刺中風車翼後,立即斷成好幾截, 而騎士本人則跌個仆田呀
夜、8時15分,桌上的三菜一湯都擱涼了 母親叫孩子們先吃,但孩子們不肯…… 孩子們執意等爸爸回家,才一起共享晚餐 即便三菜一湯都擱涼了。 9時27分,爸爸終於趕回家了(因為公司臨時有要會) 雖然飯菜都擱涼了,但全家可以共享晚餐, 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情事 (可染品牌手繪規劃設計作品) 住的
10:35    夜闌人靜的周末,埋首案前 一邊順著稿子,一邊想一些梗加入(生動易記) 只因上月底答應臺藝大    呂老師的邀約 至他的班級演說『品牌行銷設計』 會答應是因為從電話及E-mail上 可以明顯感受到呂老師的懇切 一位希望「給予」學生入職場前 實用、務實的業界『知識及眉角』。 (台藝大-
你不是為了尋找自己而活, 是為了創造自己而活!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蕭伯納 (可染品牌CIS設計作品) 17歲的阿滿再過一年就高中畢業了, 單親的她,已無力再去負擔家計與大學
「即是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 陳之藩   先生 《在春風》    篇名:謝天  的兩句話,就道盡了人生於世,首要心存「感恩」 因為真的得之於人者太多,而出之於己者又太少了 (可染品牌拍攝作品) 光是一碗我們平常吃的白米飯,就不知有多少人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唐 李白  詩詞用語優美哀怨,但古詩今讀卻感慨萬千 感慨的是,我們每個人是否都被所處時代的資訊、氛圍 和周遭環境所產生的概念及想法所束縛住呢? 萬千的是,人的快樂和自信應該來自於自我內心的滿足和自我瞭解 不應該將自我幸福寄託在任何人身上 (可染品牌CI
一位騎士,來到了有著數十座風車的田野,騎士覺得自己走運了 興奮地跟僕從桑丘說, 他即將要大戰幾十位巨人。 桑丘看著現實的場景自然不解, 好言相勸主人前方只有風車,沒有巨人啊!  然而騎士不顧一切的衝向風車,將手裡的長矛勇敢的刺向風車  手裡的長矛刺中風車翼後,立即斷成好幾截, 而騎士本人則跌個仆田呀
夜、8時15分,桌上的三菜一湯都擱涼了 母親叫孩子們先吃,但孩子們不肯…… 孩子們執意等爸爸回家,才一起共享晚餐 即便三菜一湯都擱涼了。 9時27分,爸爸終於趕回家了(因為公司臨時有要會) 雖然飯菜都擱涼了,但全家可以共享晚餐, 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情事 (可染品牌手繪規劃設計作品) 住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生命中的每一種情感都需要精心灌溉,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 我們要享受每個瞬間的美好,因為生命中的美妙之處就在於此。當我們欣賞萬物的壯麗時,會發現人類的渺小,如同螞蟻一般匆忙奔波。 俗語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話看似合適,但卻不盡然。 我們應該被激勵去不斷創新,才能實現進步。因為在進步的過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你覺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以我來講最有意義的就是活在當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用被資本主義資本公司控制當一個機器人,每天都做著別人要求你的事,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同一天,因為每天都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事,別人說什麼我們就照做。 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你想要脫離資本家的魔掌,你就要自己創業
Thumbnail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
Thumbnail
人只有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人的生活才會有樂趣、生命才會有意義;尤其身心健全就是一個人的最大優勢、最大武器,可持續克服並戰勝人生的各種挑戰,最後也才能享受人生勝利所帶來的成功果實。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生命中的每一種情感都需要精心灌溉,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 我們要享受每個瞬間的美好,因為生命中的美妙之處就在於此。當我們欣賞萬物的壯麗時,會發現人類的渺小,如同螞蟻一般匆忙奔波。 俗語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話看似合適,但卻不盡然。 我們應該被激勵去不斷創新,才能實現進步。因為在進步的過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你覺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以我來講最有意義的就是活在當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用被資本主義資本公司控制當一個機器人,每天都做著別人要求你的事,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同一天,因為每天都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事,別人說什麼我們就照做。 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你想要脫離資本家的魔掌,你就要自己創業
Thumbnail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
Thumbnail
人只有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人的生活才會有樂趣、生命才會有意義;尤其身心健全就是一個人的最大優勢、最大武器,可持續克服並戰勝人生的各種挑戰,最後也才能享受人生勝利所帶來的成功果實。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