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活在記憶的小食|想念,點綴熱鬧的醍醐味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活在記憶的小食|想念,點綴熱鬧的醍醐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榕樹下瀰漫無花果的青青碎果味,混雜著燒香的濃濃壇木香,透著隨風而至的陣陣燒金味,再參和著鞭炮的嗆嗆硝煙氣,最後融上醇香的醬氣;這是在記憶中,「做熱鬧」的氣味。

小時,阿嬤總會在這個特別日子,特意指著我頸上的平安鎖,叮嚀著老爸:「今仔日是三月初三,阿寧乾爹的生日。咱們要來去祝壽,同齊拜拜做熱鬧,過我擱帶伊去廟裡予請吃平安。」

老爸總會順著阿嬤的意,就這樣認分地提著供品跟進果,帶著我跟阿嬤,一同去廟裡「做熱鬧」。

那日,在廟口的廣場會架起兩個大台場,正面著中門──神明的大座。而這兩大台場,分別上演著布袋戲跟歌仔戲,從中午熱鬧到晚間,輪番地唱著神明欽點的劇曲,用著大音箱擴出廣場,分享著做節日的鬧意。

那時,我還懵懂地問了:「為什麼今仔日要遐這麼特別?」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29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筆下話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寧想白的沙龍
54會員
19內容數
動機,掩埋在重重目的之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寧想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是因為排骨米糕,我才期盼著冬日。
印象中在小學三四年級,學校第一次在舉辦運動會時,向外招商民俗相關的攤販入校,用一日快閃的方式熱鬧校園。那時沒什麼運動神經的我,可說毫不在意運動場上的賽事,反而鍾情於圍繞在川堂附近的民俗小物,它們我來說有種引人入勝的魅力。 回想起那時應該有半日的時間,都和三五好友在小販的棚裡,晃蕩。對!純粹晃蕩。 現
在嘴中咬開酥薄的外衣,蹦開豆腐的綿密,那吸飽鹹甜的韻味,入口的豆香的純,再搭上臭豆腐迷人的香氣,再感受辣在舌的痛快感,再體會著味覺與嗅覺的加乘······
或許是因為排骨米糕,我才期盼著冬日。
印象中在小學三四年級,學校第一次在舉辦運動會時,向外招商民俗相關的攤販入校,用一日快閃的方式熱鬧校園。那時沒什麼運動神經的我,可說毫不在意運動場上的賽事,反而鍾情於圍繞在川堂附近的民俗小物,它們我來說有種引人入勝的魅力。 回想起那時應該有半日的時間,都和三五好友在小販的棚裡,晃蕩。對!純粹晃蕩。 現
在嘴中咬開酥薄的外衣,蹦開豆腐的綿密,那吸飽鹹甜的韻味,入口的豆香的純,再搭上臭豆腐迷人的香氣,再感受辣在舌的痛快感,再體會著味覺與嗅覺的加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