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至今:讀羅大佑《童年》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天橋上的魔術師》片頭曲,羅大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歌聲隧道,帶我們又回到童年的時光。無論兒時的現場在何處,似乎有一個空位,永遠等著我們回去,那是我們遺忘的童年。
正如羅大佑《童年》一書,在十年後限量復刻。有一些回憶,似乎也慢慢只能跟老朋友分享,一期一會,限定感動。
羅大佑跟隨父親移居各地,1960~1971住在高雄鹽埕區。對他而言,華僑大戲院、藍寶石大歌廳、今日大歌廳等等,雖然已經沒落,卻是他兒時最熱鬧的回憶。羅大佑就讀高雄中學期間,將所有的時間奉獻給音樂。他自言這時期重要的心理發展,是「追求永恆的浪漫情懷」。他讀余光中、洛夫的新詩,讓詩與情懷的元素慢慢沉澱,而在他大學時期,再逐一發酵。
這些回憶的時光,發酵為歌,不斷傳唱我們的童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476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牧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來自荷蘭的《小島來了陌生爸爸》(My Extraordinary Summer with Tess),改編自全球知名暢銷童書,並於柏林影展大獲好評,奪下「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傑出獎、紐約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長片!
讀完《沙漏之家》,是清晨五點。一個醒不來的秋晨,陰鬱而瑟然。但心裡有一些什麼,緩緩流洩著,像沙漏一樣。  《沙漏之家》是楊瀅靜的第一本小說,她自言小說比詩早出發,卻稍晚面世。全書十三則短篇,以各式視角切入「家庭」關係,在細軟如沙的絮語裡,解構虛浮的幻象。
《男人與他的海》由黃嘉俊導演籌製長達3年,記錄橫越8500公里的距離,記錄投奔海中的兩個父親──廖鴻基與金磊,如何正視海洋在生命裡的召喚。 黃嘉俊說,「不論你眼中的海洋為何,身為紀錄片導演,我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帶領台灣人認識汪洋中的美麗與其豐富的生命活力,並從兩位主角的故事中啟發自己對生命的渴望,找
辛金順《島˙行走之詩》一書,集結其2020年擔任駐縣作家之時,以親臨之感知寫成的一百零三首詩。全書分六輯,從「料羅灣的濤聲」開篇,在現代詩語裡描繪「歷史的漫遊」、「戰地迴聲」、「潮汐金門」以及「浯島之歌」,而最後一輯「古典的部首」則以古詩回韻島嶼,在古聲韻部之間,復刻金門古樸的色調。 
張錯《緣起時枕邊細語溫存:誦讀葛綠珂》,是疫情時期,深讀葛綠珂(Louise Gluck)的詩作後,以自身感悟回應生命遙遠的吶喊。此書襯以西洋繪畫,與「繫鈴人語」,為我們鋪成一道詩徑,得以探幽葛綠珂與張錯的神秘花園。
高雄電影節開幕日晚間上映的《總編的復仇》,改編自日本作家塩田武士的小說《錯視畫的利牙》,故事的發想,據說是大泉洋發願,希望有一部以他為主角的小說。而出版社KADOKAWA(角川)遂請《罪之聲》作者塩田武士執筆,耗時四年寫下《錯視畫的利牙》,曾獲日本年度書店大賞第3名。 電影開頭,導演吉田大
來自荷蘭的《小島來了陌生爸爸》(My Extraordinary Summer with Tess),改編自全球知名暢銷童書,並於柏林影展大獲好評,奪下「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傑出獎、紐約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長片!
讀完《沙漏之家》,是清晨五點。一個醒不來的秋晨,陰鬱而瑟然。但心裡有一些什麼,緩緩流洩著,像沙漏一樣。  《沙漏之家》是楊瀅靜的第一本小說,她自言小說比詩早出發,卻稍晚面世。全書十三則短篇,以各式視角切入「家庭」關係,在細軟如沙的絮語裡,解構虛浮的幻象。
《男人與他的海》由黃嘉俊導演籌製長達3年,記錄橫越8500公里的距離,記錄投奔海中的兩個父親──廖鴻基與金磊,如何正視海洋在生命裡的召喚。 黃嘉俊說,「不論你眼中的海洋為何,身為紀錄片導演,我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帶領台灣人認識汪洋中的美麗與其豐富的生命活力,並從兩位主角的故事中啟發自己對生命的渴望,找
辛金順《島˙行走之詩》一書,集結其2020年擔任駐縣作家之時,以親臨之感知寫成的一百零三首詩。全書分六輯,從「料羅灣的濤聲」開篇,在現代詩語裡描繪「歷史的漫遊」、「戰地迴聲」、「潮汐金門」以及「浯島之歌」,而最後一輯「古典的部首」則以古詩回韻島嶼,在古聲韻部之間,復刻金門古樸的色調。 
張錯《緣起時枕邊細語溫存:誦讀葛綠珂》,是疫情時期,深讀葛綠珂(Louise Gluck)的詩作後,以自身感悟回應生命遙遠的吶喊。此書襯以西洋繪畫,與「繫鈴人語」,為我們鋪成一道詩徑,得以探幽葛綠珂與張錯的神秘花園。
高雄電影節開幕日晚間上映的《總編的復仇》,改編自日本作家塩田武士的小說《錯視畫的利牙》,故事的發想,據說是大泉洋發願,希望有一部以他為主角的小說。而出版社KADOKAWA(角川)遂請《罪之聲》作者塩田武士執筆,耗時四年寫下《錯視畫的利牙》,曾獲日本年度書店大賞第3名。 電影開頭,導演吉田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張曉風曾經說過,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麼過都覺浪擲,回頭一看,都要生悔。 我們總是在人生不經意處悄悄地懷念青春,而最能刻劃這般心境的,莫過於舒曼的兒時情景系列,這次推薦的是霍洛維茲最常在安可曲表演的夢幻曲,從大師手下流瀉出的琴音,靜靜的體會...青春,小時候,那悄悄的惆悵與感慨,但也伴隨著甜美的回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Thumbnail
自小就喜歡的歌手羅大佑,他啟蒙我對音樂抗辯社會的吶喊!2020年《宜花東鹿》五場戶外演唱會,第一場從鹿港開始逆時針環台演出,聽著一首又一首兒時就烙印在心的經典之作,聽著轉場時訴說的口白,流行音樂不是芭樂歌曲,往往代表那個世代的生命力,而那個時候年幼的我,居然聽的懂哀傷控訴的無奈⋯
Thumbnail
退休之後成為一介「無業良民」,經常參加一日來回的島內旅遊團,過去經常惦念,却未曾到訪的景點,都一一滿足願望。常搭乘遊覽車,難免起哄要我唱歌,我必點的KTV神曲是《榕樹下》。流行的年代是1970年代,呵呵,夠久遠吧!看看余天當年翻唱這首日本曲子的視頻,也約當1971年。余天當時多麼年輕....
Thumbnail
【以貎取歌】 《油麻地莎士比亞》-- 呂爵安 失落已久的香港情、事、物 因為吳鎮宇的一句說話在不知多少年後由黃偉文之手寫成《油麻地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吳鎮宇能說出此話可見他真的思想真的非常獨立深刻,他那句說話大意如此﹕他的父母讀書不多,「志強」這個兩個字必定是他們為他所選最好的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本文泛談羅智成早期詩集中,建構一位理想傾聽者,以訴說作自我探索的作品特徵。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張曉風曾經說過,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麼過都覺浪擲,回頭一看,都要生悔。 我們總是在人生不經意處悄悄地懷念青春,而最能刻劃這般心境的,莫過於舒曼的兒時情景系列,這次推薦的是霍洛維茲最常在安可曲表演的夢幻曲,從大師手下流瀉出的琴音,靜靜的體會...青春,小時候,那悄悄的惆悵與感慨,但也伴隨著甜美的回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Thumbnail
自小就喜歡的歌手羅大佑,他啟蒙我對音樂抗辯社會的吶喊!2020年《宜花東鹿》五場戶外演唱會,第一場從鹿港開始逆時針環台演出,聽著一首又一首兒時就烙印在心的經典之作,聽著轉場時訴說的口白,流行音樂不是芭樂歌曲,往往代表那個世代的生命力,而那個時候年幼的我,居然聽的懂哀傷控訴的無奈⋯
Thumbnail
退休之後成為一介「無業良民」,經常參加一日來回的島內旅遊團,過去經常惦念,却未曾到訪的景點,都一一滿足願望。常搭乘遊覽車,難免起哄要我唱歌,我必點的KTV神曲是《榕樹下》。流行的年代是1970年代,呵呵,夠久遠吧!看看余天當年翻唱這首日本曲子的視頻,也約當1971年。余天當時多麼年輕....
Thumbnail
【以貎取歌】 《油麻地莎士比亞》-- 呂爵安 失落已久的香港情、事、物 因為吳鎮宇的一句說話在不知多少年後由黃偉文之手寫成《油麻地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吳鎮宇能說出此話可見他真的思想真的非常獨立深刻,他那句說話大意如此﹕他的父母讀書不多,「志強」這個兩個字必定是他們為他所選最好的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本文泛談羅智成早期詩集中,建構一位理想傾聽者,以訴說作自我探索的作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