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sn 聊天、逛無名小站、聽蔡依林的《說愛你》、周杰倫的《安靜》、看《玩偶遊戲》漫畫、笑孫協志禿頭、考試不及格兒被老師打手心。」這些2000年代紅極一時的事,你曾經歷過嗎?如果這不是你的童年記憶,至少《美國女孩》是一封溫柔的家書,那私密的成長心事,不論時代背景,是每位纖細少男少女會遇到的。如果這是你的童年記憶,《美國女孩》就是一封時光之書,雖是私密的家庭故事,卻映照出當時某個區域的集體記憶,平凡的生活因SARS病毒(病情)來襲變得害怕,因而不安、憤怒與悲傷。說來也巧,電影在新冠疫情還繼續蔓延的當下上映,某種程度像是用這個故事,回應了現今的社會心理。
成長必經之「苦」
電影一開始,鏡頭就帶我們聚焦這位以英文溝通的女孩與她的妹妹,以她的視角觀看這個曾熟悉卻又陌生的城市—台北。原以為只是要在這過完暑假,於是女孩心心念念在美國的馬術營與朋友,誰知道ㄧ到家,連制服都準備好了。儘管心不甘情不願,女孩心裡還是感到一絲溫暖,畢竟在台灣工作的爸爸能在她身邊,一起吃飯、染染頭髮,也是一種美好!電影開頭建立了女孩內心的衝突,一邊渴望「自由美國夢」,一邊卻又希望「家庭團圓」。然而夢想總是在長大後,隨著理解現實狀況而破碎,我們發現遙遠的不是距離,而是那些重重阻礙。因此「美國夢」就成為這個家庭以及女孩的一道陰影。
之後媽媽的病情如同Sars 籠罩台北一般地影響整個家庭,女孩必須得開始照顧妹妹,長大成人。但改變新環境的不安與青春的叛逆隨之混合成怒火,升學主義至上的教育環境讓她總是格格不入,原本一起玩的兒時玩伴,也順應環境一同排擠她。在學校無法發洩的怒氣,只能全壓在呆萌的妹妹身上,造成母女的衝突不停。導演透過憤怒顯現了青春的焦慮與害怕,我們擔心自己不被喜歡、害怕自己成為某個樣子的大人,但最可怕的其實是「孤單」。不僅是在同儕中落單,媽媽未知的病情更讓這份「孤單」顯得更加隱隱作痛。
嘗過「苦」,讓甜更加珍貴
《美國女孩》一層一層挖掘女孩的情感,並與SARS時代的不安相結合,而這份「害怕」既是母女失和的導火線,卻也在最後的「關鍵危機」後成為緊扣母女的情感。雖然美國夢碎,但家人還在身邊,坦承自己的孤單與害怕,並不是懦弱,而是成長必經的堅強。
《美國女孩》的劇情雖然酸苦,但導演以輕盈的節奏去鋪排,輕巧帶過這個悲傷歲月的點點滴滴,淬煉成一段可愛又難忘的青春故事。而電影也成功地補捉了台灣2000時期的生活氣味,不論是美術、攝影、聲音設計,每一個技術環節都非常精準。整體節奏行雲流水,敘事完熟,執行力非常高,難以想像是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是今年最愛的國片!
飾演女兒的方郁婷表現非常驚人,某個角度似乎看見了瑟夏羅南在《淑女鳥》那種靈光,帶著青春生嫩的氣質,並展現不安、憤怒,到傷感的情感層次,特別是最後向媽媽吐露的那句真心話,根本存心讓人淚灑戲院,未來絕對是影視圈的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