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大銀微系統2020年第二季法說會全紀錄:逐字稿

2020/08/07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大銀微系統法說會】
大銀微系統董事長 卓永財
各位投資界先進、媒體先進午安,感謝大家百忙參加大銀微系統第一次法人說明會。我想大銀微系統是間比較特殊的公司,也有很多投資界朋友關心。
這個,幾十年前我就看到文章寫,現代社會會越來越精密、講求快速,所以新科技就陸續從問世到被應用,那就是線性馬達。線性馬達英文是Linear Motor,這跟傳統馬達有何不同?線性馬達就是把它切一半、拉開、就是線性馬達,因為線性馬達是相斥的。所以雖然看起來好像接觸,實際上沒有,有個很小的gap,因為沒有接觸,所以可以速度快,也可以精準控制。
因為我很早就看到,它有一天會取代滾珠螺桿,那時候上銀就在滾珠螺桿。我就想說,要是被取代還得了,所以我就花很多功夫研究這種科技。所以,我從西德看到東德,各位,東德看了以後,看到美國去找技術來源,最後到了俄國去。
因為原始線性馬達發明的團隊就在莫斯科。所以從此,它會漸漸從機到電的領域,因為我們希望,我的產品可以服務顧客,它也不會被淘汰。當然我們需要電。
逐漸發展以後我們發現,其實滾狀螺桿有一些會被線性馬達取代,半導體就非常明顯,半導體現在的前製程已經不會用到滾珠螺桿,全部是線性馬達。我講個最簡單,滾珠螺桿上銀做的大概都是微米級、大銀做的是奈米級,差別就在這。
但你要想上銀怎麼辦?它會被線性馬達取代?還不錯,因為越往前走,機台越可靠、環保越好,那氣壓就會走伺服控制,就需要滾珠螺桿、線性滑軌;油壓也會漏油,可靠度不夠好,所以也改成滾珠螺桿、線性滑軌。所以一部分會被線性馬達取代,但會取代更多油壓、氣壓。
像汽車,以前是尺條這些,現在汽車要改成EBS,它要轉向已經不用以前的,所以EBS需求就會越來越多。我想這又找了新的,原來是尺條、油壓煞車,這個時代都過去了。所以現在對滾珠螺桿又創造非常大的需求。所以現在詢價都是幾十萬支的,這是過去難以想像的。
所以我想,一個產業、科技的進步會一直往前走。現在所有的對手,Hiwin是最完整的,因為我們莫斯科實驗室,已經拿下來滿20年了。投入20年,我們應該今年會看到效果,可是因為疫情,很多展都取消了,那就是未來很夯的,不管上銀也好、大銀也好,大概是我們後面獲利、成長非常重要的主力,就是力矩馬達。
力矩馬達,當初我看到這個趨勢,我就交給莫斯科實驗室。所以現在可以跟各位報告,在亞洲能夠做力矩馬達的,只有兩家。本來今年會陸續看到,但因為今年疫情,所有工具機展都停掉。明後年大家慢慢會看到它逐漸發酵,但要工具機大量使用,還要兩、三年時間。
所以大家問上銀跟大銀有何不同?工具機佔大銀很少、大概才5%。但未來因為有力矩馬達,不是只有轉台,其他結構也會用到力矩馬達。所以隨著將來,智慧製造,工具機智慧化、多軸化以後,大概工具機佔大銀百分比會逐漸上升,因為找到新的應用產業。
現在很多3C產品,傳統結構也會改,也會給大銀帶來機會。我們最近德國舊有個很重要的精密機械廠,大概會有新的、用在3C產業設備,一次需求大概500台。當然從測試到好,大概一年後,可是可以看出來,這在產業應用範圍會逐漸增加。
現在全世界來看,做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的,會做整組整合的廠商,沒有,只有Hiwin。會做電機,會做滾珠螺桿、做線軌的,也沒有,只有Hiwin。所以也因此,我很早就看到機電整合的重要性。
最具體的成就,就是某大品牌的手機廠,他們新的計畫就得要機電整合。我們大銀,是第一家合格的供應商。我們在廣州的汽車生產線,最後整合的是大銀微系統,連控制箱63台也是大銀做的。我們整合4家系統商,把Hiwin所有產品上銀、大銀都用上。這個案子已經初步完成,看起來客戶還很滿意!
所以現在正在談,另一個廠、同樣的焊接生產線,也因為這樣的能力,我們一舉突破。因為汽車供應商幾乎30年不會變,我們不但改變,還有能力整合系統,連程式都是大銀的工程師完成。我想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大銀成立到現在以來,逐漸呈現出實力。我想2020對我們非常重要,一方面疫情、一方面時代需求。
當然,我也希望2020年,是大銀的轉型年。我希望2020年,可以比2019年好。明年也比今年更好。我認為,大銀微系統應該開始要比較快的步伐,不管營業成長、獲利率能夠往上,比較明顯成長,這是我們努力很多年,就像莫斯科實驗室,養了20年以後,終於有了成熟的技術跟產品,可以有比較高的獲利,會有大的成長空間。這是未來大銀成長跟獲利很重要的力量。
資深協理陳美燕
上市以來第一次法說會。1997年成立,位於台中精密園區。
可依照客戶需求組合產品,…。
營收成長主要來自自動化、PCB、面板產業訂單增加。
區域別,美洲主要來自PCB營收增加。
營運狀況,精密運動及控制元件成長39%,主要來自自動化產業的訂單成長,帶動線性馬達產品提升。微米與奈米級定位系統,較去年同期成長20%,主要來自半導體產業、新世代面板顯示器應用。
每股盈餘,主要因為去年大銀九月份上市,依法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股本增加,稀釋EPS。
大銀微系統也參與口罩國家隊。
大銀微系統董事長 卓永財
補充,大銀產品以電機為主,搭配控制,所以最後整合成系統化產品。上銀是以機械為主,基本上是元件,一部分像晶圓機器人這些,是做半導體設備、系統,現在已經從單一機械做到系統,這是兩者不同。
另外,我們現在在竹科,有某大半導體製造商在那邊,我們希望Hiwin能幫忙,因為後面很多維修、更新,像這種半導體設備,就是大銀的專長。所以這案子就由大銀負責。所以我們是由這個分工。
但大銀也是做控制元件,可以互相搭配。所以半導體擴充,或者生物科技往前走更高精密的,大銀就可以扮演比較好的角色。剛剛說的晶圓機器人也一樣,裡面是用馬達,這也是大銀來供應。還有現在多關節機器人,裡面的馬達也是大銀來供應。
未來大銀會發展更大推力的伺服馬達,主要用在工具機上,剛剛跟各位說,雖然目前佔5%,但因為有力矩馬達,加上這些控制的。因為台灣做伺服馬達能到1KW以上的,沒有。我想這是高精密設備、大銀有驅動性,這很重要。
回顧大銀過去經歷兩次世界金融危機,1998年韓國三星很辛苦,清理很多業務。大銀那時候就接下一間莫斯科實驗室,才醞釀今天未來的主力、力矩馬達的技術。大概我們有的平面伺服那些也都在莫斯科研發出來的。但20年後最主力的,就是力矩馬達。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大銀收購美國控制系統廠。兩次金融危機,大銀都有收購案,這對後來大銀的發展有重大貢獻,收購以後,大銀驅動性就放在以色列發展。因為全世界驅動性要到高端,會有一些國防科技在其中,所以以色列最適合。
下半年各業營運展望,半導體、Mini LED、自動化?
我想,面版最旺的時代已經過了,將來都是新的Micro LED這些,包括最近有個大廠要在台灣設廠,也跟這個有關係,未來會逐漸增加。
現在光自動化已經不行了、以前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自動化也不是只有這樣,日本三大工具機廠,兩年前就在日本呼籲,日本五軸機百分比太少,必須往複合化來走、要走五軸智慧型往前。不只如此,過去機械式的轉台,必須要搭配力矩馬達、要跟歐洲人看齊。因為壽命、精度、維修都不一樣,機械式半年就會要維修。這會是一個發展趨勢。這個發展趨勢就會帶來大銀的馬達及力矩馬達應用。
目前,中國大陸前十大鋼具模廠,已經捨棄滾珠螺桿傳動,改成線性馬達。所以往智慧製造是個趨勢。
下半年,元件、平台到2021年成長性?
目前半導體跟智慧製造不斷上來,包括南進的越南,現在不會是中國過去那種純粹的自動化。現在越南薪水已經漲了兩倍多、土地大概漲了三倍,所以越南設廠的,也開始走智慧製造、一部分。
所以,以我們來講,一次敢下12台??,台灣廠商還沒有、越南已經有了,我想這也是很重要,會有新市場出現。中國大陸產業升級快速、台商回台,不管平台或元件展望,依該會比上半年好。我認為明年會比今年好。
跳躍性成長?
我覺得跳躍性成長不能這樣形容。
它將來產品的成熟度跟規模經濟有重要關係,現在在收斂、具焦,可以看到未來產品成熟度、改版的次數減少,就有助成本降低。力矩馬達,現在各廠先端都開始用,過一段時間,很多廠還在摸索工具機,但會逐漸成熟、才會放量。
現在量不夠、成本就會偏高。
會不會跟上銀衝突?
我想不會,因為1+1>2,以廣州生產線來看,只有上銀、大銀一家都做不了。所以,我們為什麼…,因為這個廠商也信賴我們,過去幫他們解決問題、表現很好。
那當然,我們的競爭者,不管大銀、上銀競爭,都歡迎來競爭,因為它沒有機跟電的整合力,所以我想這就是1+1>2。
我剛剛前面說,這個案子到現在還沒真的量產、三年前就開始進行。手機大廠的新專案是機電整合,一直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第一家,大銀被認可。我們很早就走入這個領域,這個方向目前看起來也是對的,1+1>2。
力矩馬達也一樣,日本三大廠在100周年展示新產品,它是透過兩家日本轉台廠商,買了大銀四顆力矩馬達、效果很好,就直接跟大銀買了整組。所以上銀就搭配大銀的力矩馬達、直接供應工具機大廠,所以沒有衝突問題。
一起做、業務量更大。
客戶?
半導體設備的前三大廠,都是我們大銀的重要客戶、跟我們密切合作。半導體業需要高精密的設備業來配合,所以以大銀來看,很多半導體設備廠,都是大銀的重要客戶。
手機也可以看到,重要的手機大廠都是我們的客戶。其實,我們本來也是要讓大銀派人進駐矽谷,因為有些專案在進行。但最近因為疫情關係,暫時撤回來。因為台灣跟美國聯繫會有時差差距。
面對眾多國外競爭者?
其實大銀在中國大陸的競爭比上銀還多,因為做線性馬達不難,把磁鐵捏上去、線繞一繞就可以了,大陸繞線機又便宜,所以大銀的線性馬達在中國大陸,我們估計至少300家,多得無法想像。但會做驅動性的就很少,好的線性馬達一定要好的驅動性搭配,你必須往長期走。所以我一開始就說,莫斯科實驗室大概20年,1998年金融危機、1999年接下,到去年是20年。
像驅動性要弄好,大概要十年以上,雖然我們是在以色列發展,大概都需要這個時間、跟顧客應對。我們的東西很少一、兩、三年就賺大錢的,因為基礎研究需要很多時間,還有顧客試用、逐漸改善,所以長期規劃是必然的。
圓頂投資,類似廣明的消費型機械,會用在大銀?
廣明的機械手被是人機互動,Universal。……。
半導體的成長動能、大銀如何受益?
現在大陸要自主建半導體,韓國也在擴充。三星也在越南蓋了一間韓國以外、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廠,這是屬於三星的。當然三星在那邊,吸引一萬多家韓國中小企業去競爭。這些設備很多都會用到線性馬達的模組、馬達、驅動性,這些大銀都能服務,所以當然因此受益。
有些是間接的,比如要用到晶圓機器人,上銀的晶圓機器人是大銀做的。
下半年、訂單能見度?
現在投資比較短線,都是一到三個月比較多。下半年因為有半導體擴充,還有新的應用領域,像智慧製造,所以看起來會比上半年好。
新產品方向、力矩馬達發展如何?
我們實驗室已經20年,現在是亞洲唯二能做力矩馬達的廠商。本來今年有些希望,但因為疫情關係,所有展都取消掉,所以新產品推出也會延後。力矩馬達則會成為大銀未來很重要的產品。大概明年逐漸會看到它的訂單需求,真正比較大量會在2023年以後。
Mini LED與大銀產品對應?
這都是未來產品發展方向,會替大銀帶來很新的應用機會。比如大陸有做曝光機,但台灣不會做高端的曝光機,我們都跟大陸買。這當中,有家定位平台是大銀做的,可是大銀在投入這方面。為什麼我們可以跟半導體大廠建議?因為大廠發展尖端產品,我們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跟他們合作、做定位平台,因為奈米級困難度非常高。奈米級一直往前走,IC已經變成3D了。
目前台灣產業來看,半導體設備上,基本上只能做到檢測的周邊,再往前,台灣的產業就有困難。像Hiwin願意投資,願意為五年、十年、二十年後投資的台灣廠商不多,所以我們在半導體大廠合作,大概都要提早六年以前合作。
舉例,現在全世界有沒有18奈米的設備,在紐約州立大學,有個先導生產線,裡面有一半的設備定位平台是大銀做的。可是現在沒有人要投18吋晶圓啊!所以一段時間技術進步了,大銀又開始整修,可是事實上這五、六年前就擺在那。所以大銀很多東西都要十年前開始投入。
像陸聯,我現在有一台機器在竹科,因為不能離開竹科。那大銀做什麼?整合起來,大銀才有能力。但裡面的??是上銀做的,這部分大銀就有蠻強的整合能力,但這個都要前面頭很多年、不斷培養、歷練出來。
講簡單的話,大銀是半導體產業不可或缺的夥伴。像台灣很多眉角還沒有,光清洗台灣就沒有技術,大銀同仁必須派到以色列學習、再回來,因為高真空的要求非常嚴格,裡面基礎建設也有很多要做。
2020上半年和下半年比較?
像我最近有產品要求業務,沒有40%就不要接,因為競爭者很少。廠商比它大的,就算賣傳統它也殺價,但要從全球角度來看,要有合理的利潤,後面才能繼續??。我賺我們該賺的,要訓練我們的業務員與經銷商。像隔壁的大立光,毛利70%,我們就是要走到這個狀況,不必害怕競爭、在乎自己走得夠快。
8月訂單滿載?
目前看起來8月有,但出貨可能會減少,會影響多大不知道。大銀會比較好,主要在半導體、韓國、日本、大陸。但多少還是受影響。
力矩馬達?
它有直驅馬達的特性,可是直驅馬達沒有扭力。日本有十多家可以做直驅馬達,但不會做力矩馬達。
我們現在有發展新的工具叫HMS,是結合滾珠螺桿和力矩馬達,形成新的傳動工具,未來連塑膠射出機的結果都會改變。結合上銀的滾珠螺桿、大銀的力矩馬達,這樣的話,很多複雜的東西都沒了,很簡單,就一個馬達在上面走、裝上去、滾珠螺桿。精準度、效率比較好,價位高一些,所以一般來說3米以上就有效益,或者品質要很高的。
未來汽車工業用到微小線軌、微小螺桿也會越來越多,因為未來功能越來越多,還有電控。電控你用氣壓不行,就得用伺服控制,因為一定有電線,而滾珠螺桿傳動效率最好,你也沒別的選擇。所以新的東西出來,就有新的應用。
以前油壓、氣壓缸,一直想做電動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9會員
    91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產業研究、自我成長。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研究備忘錄。連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