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從《緝魂》看人間八苦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從《緝魂》看人間八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娑婆世界】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
為人間八苦。

這是《緝魂》(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開場語,也是這一篇想切入的視角。

raw-image

十月懷胎 啼哭 苦難之初

作為佛教所云「人間八苦」之首的「生」,人多不復記憶,嬰兒出生後呱呱大哭,其實便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

人投胎在母親子宮裡面,佛說那十個月叫胎獄,這十個月的感受,跟墮落在地獄裡頭沒有兩樣。

《佛說五王經》裡解釋十月胎獄之苦:
此時的胎身,住在母親的生熟臟之間(生臟在脾上,熟臟在脾下近脊)。

母親若吃熱食,胎兒猶如進入鑊湯地獄般灼痛。母親如喝冷飲,則如寒冰切割一般刺痛。母親飽食,腸胃二臟壓迫,胎兒也痛不可言。若母親飢餓,腹中空空如也,胎兒好像倒吊在空中,也是痛苦無量。

懷胎十月將臨盆時,胎兒的頭轉往孕婦產道,此時劇痛猶如兩山相夾。出生後,由於身體細軟,任何東西接觸他的身體,感覺就像履刀劍一樣,嬰兒因此痛哭失聲。

《緝魂》中有兩名女子懷孕,一個是病入膏肓的王世聰(古斌 飾)有計畫性的讓第二任太太李燕(孫安可 飾)人工受孕成功,另一位同樣是癌末的梁文超(張震 飾,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太太阿爆(張鈞甯 飾)終於有了他們愛的結晶。

戲中我們無法得知李燕最後是否順利產下孩子,也只有阿爆懷抱嬰兒的畫面,除了害喜的過程,沒有任何孕期與生產的鏡頭,事實上,人們都曉得女人懷孕生產之苦,幾乎不會有人呈現嬰兒的「生之苦」,除了佛家說法。

raw-image

歲月流逝 白首 衰老孤獨

杜牧的《送隱者一絕》詩中言道:「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
世間最公平的就是白髮,無論你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通通照長不誤,決不饒過。

隨著歲月的流逝,體力、記憶跟隨流逝,曾經擁有的年少美貌,不分男女的一一衰老,於是「老之苦」的恐懼日漸清晰。

《緝魂》中李燕對著王世聰恨鐵不成鋼的說:「我老了怎麼會這麼老糊塗?!」連王世聰的魂都無法忍受自己那衰老的肉軀之身。

raw-image

病痛束縛 荼毒 肉身難處

老,並不是人人會經歷,對於英年早逝的人來說,他永遠不曉得自己年華老去的模樣。
病,卻是我們打從出生便開始體驗,無論小至傷風感冒,大至如王世聰、梁文超的致死癌末。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小病躺躺還能痊癒,倘若長年纏綿病榻,終日與藥物為伍,這種「病之苦」就像靈魂被禁錮在殘破的肉身之中。

所以品嘗過權力甜美的王世聰,開始像秦始皇一般求長生不老,他讓原本用意為治癌的RNA技術成為他的靈魂永生藥,讓他可以世世代代永續經營他的集團帝國。

除了生理上的疾病,唐素貞(張柏嘉 飾)與她的獨子王天佑(林暉閔 飾)在宗教來說是信仰上的走火入魔,就醫學而言,他們的心理都飽嚐著精神的疾苦,身為妻子發現丈夫的出軌對象是萬宇凡(李銘順 飾)如何不崩潰?身為兒子,從小就承受著媽媽的由愛生恨,他依循著母親生前的信仰,根深蒂固的相信那是一種孝順的表現,是他與媽媽永恆不滅的連結。

raw-image

無常降臨 身滅 虛無白骨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
凡夫如我們,總是到了黑白無常來接引的那天才明白人生如夢。人死後,原來什麼都帶不去,唯有生前所造的善業、惡業,繼續投生於六道輪迴中。

既然曉得人生下來,就是往死奔去的,遲早的差別,為什麼人類抗拒死?
也許是對人世的眷戀,還有壯志未酬的不甘願。

琅琊榜》中懸鏡司首尊夏江常講的一句話便是:「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
現正播映的新潮流歌仔戲《孟婆客棧》裡的萬千帆,在甫選上立委就猝逝後,來到冥間便是想方設法的要重返陽間。

王世聰跟夏江一樣,覺得命才是最重要的,他沒有本錢留命,但他有本錢續魂到李燕身上,然後親自毀掉如風中殘燭的原本肉軀。

另兩個選擇扮演無常殺死自己的是唐素貞和萬宇凡,隨著王世聰、梁文超血肉之軀的消逝,李燕形式上活著,卻歷經這兩個男人靈魂的前後佔據而魂飛魄散,要怎麼說這五人不是同樣的感受「死之苦」呢?

raw-image
從第51屆金馬獎開始,已經連續第8年當「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評審,今年首次在自己的家鄉高雄參加。

從第51屆金馬獎開始,已經連續第8年當「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評審,今年首次在自己的家鄉高雄參加。

金馬58 │ 最佳劇情片
入圍的還有:

看完上半段的文章,是否意猶未盡呢?
邀請你陪我織情網,一次解鎖百篇文章 ლ(╹◡╹ლ)
或給柳繪雨鼓勵”吧
  1. 登入會員按❤️(以精神支持我繼續創作)
  2. 以實質鼓勵斗內 Me(唸起來好像 Do Re Mi )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2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電影人的情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影 音 文學 夢
11.4K會員
203內容數
影劇、音樂、創作、旅行、自我療癒、心靈成長、語錄金句,如果這些讓你感到怦然心動,那就別和我萍水相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影 音 文學 夢 的其他內容
四位主角出場序從最年長的樹緯到最小的廷瑋,我們看見了成年自閉症者的困境。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價值存在,如果我們能欣賞彼此的差異與獨一無二的生命姿態,事實上除了是擁抱了他人,也等同於擁抱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殘缺,正是因為每個生命都不完美,正是因為人類都渴望被理解,我們才更要去擁抱彼此殘缺。
「相親相愛」的字典解釋是「彼此親近關懷」,片名之所以反過來,也許想傳達的就是,人們因為相愛,方能相親。也呼應了慧英的先生曾在片中跟慧英說:「就算住在一起一輩子,也不能證明相愛。」 從這三代女人的愛情觀「她相信一輩子」、「我相信一句話」、「妳只相信一剎那」,我們看見了女人的進化。
十二歲的孟小文與同學張新新遭到性侵,身為唯一目擊證人的小米,跟著捲進事件中,最後她身著白洋裝緊追著同樣一身白的夢露的背影,就像女性意識抬頭後的覺醒。 成長原該是場嘉年華,值得歡呼慶祝與鼓掌,但小米與小文,不曾享受過成長的嘉年華,反而用自身慘痛的教訓換來成長的代價。
社會常說公平正義,但這真的就是公平正義了嗎?像電影中這樣的社會邊緣人,你我並不陌生,只要你出門,多少能遇到一兩位,只是我們常選擇了忽視來逃避這社會帶給他們的不公不義,就像有著象徵意義的釋迦,旁觀著這一切卻無能為力。最令人髮指的是,身為有權勢的人,非但不拉他們一把,還要把他們踹進地獄來掩蓋自己的惡行。
敲鑼人三度出現,象徵了時間一直在前進,騙人與被騙、不公與不義,也持續在世界各個角落進行。片末,唯一真心待人的基督徒在門外哭了,是想到失蹤的母親,也許就跟B警一樣人間蒸發,僅存的一點希望,也被現實打擊得一點不剩了吧!原來善良與虔誠的信仰,也無法避開被騙的命運,這個互相欺騙的世界,一點兒也不輕鬆+愉快。
本片影射許多政治事件與人物,我在高雄縣成長,所以看到棠夫人的全名是「棠佘月影」時,直接聯想2014年過世的前高雄縣長余陳月瑛。她是臺灣第一位女縣長,溫和、沉穩的女性從政特質讓她在高雄縣民口中有「媽祖婆」之稱,而片中的觀音菩薩佛像就像是另一層隱喻,童年心中這位慈愛縣長的形象於是受到了劇烈的衝擊。
四位主角出場序從最年長的樹緯到最小的廷瑋,我們看見了成年自閉症者的困境。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價值存在,如果我們能欣賞彼此的差異與獨一無二的生命姿態,事實上除了是擁抱了他人,也等同於擁抱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殘缺,正是因為每個生命都不完美,正是因為人類都渴望被理解,我們才更要去擁抱彼此殘缺。
「相親相愛」的字典解釋是「彼此親近關懷」,片名之所以反過來,也許想傳達的就是,人們因為相愛,方能相親。也呼應了慧英的先生曾在片中跟慧英說:「就算住在一起一輩子,也不能證明相愛。」 從這三代女人的愛情觀「她相信一輩子」、「我相信一句話」、「妳只相信一剎那」,我們看見了女人的進化。
十二歲的孟小文與同學張新新遭到性侵,身為唯一目擊證人的小米,跟著捲進事件中,最後她身著白洋裝緊追著同樣一身白的夢露的背影,就像女性意識抬頭後的覺醒。 成長原該是場嘉年華,值得歡呼慶祝與鼓掌,但小米與小文,不曾享受過成長的嘉年華,反而用自身慘痛的教訓換來成長的代價。
社會常說公平正義,但這真的就是公平正義了嗎?像電影中這樣的社會邊緣人,你我並不陌生,只要你出門,多少能遇到一兩位,只是我們常選擇了忽視來逃避這社會帶給他們的不公不義,就像有著象徵意義的釋迦,旁觀著這一切卻無能為力。最令人髮指的是,身為有權勢的人,非但不拉他們一把,還要把他們踹進地獄來掩蓋自己的惡行。
敲鑼人三度出現,象徵了時間一直在前進,騙人與被騙、不公與不義,也持續在世界各個角落進行。片末,唯一真心待人的基督徒在門外哭了,是想到失蹤的母親,也許就跟B警一樣人間蒸發,僅存的一點希望,也被現實打擊得一點不剩了吧!原來善良與虔誠的信仰,也無法避開被騙的命運,這個互相欺騙的世界,一點兒也不輕鬆+愉快。
本片影射許多政治事件與人物,我在高雄縣成長,所以看到棠夫人的全名是「棠佘月影」時,直接聯想2014年過世的前高雄縣長余陳月瑛。她是臺灣第一位女縣長,溫和、沉穩的女性從政特質讓她在高雄縣民口中有「媽祖婆」之稱,而片中的觀音菩薩佛像就像是另一層隱喻,童年心中這位慈愛縣長的形象於是受到了劇烈的衝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