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的靈魂修復1]想少一點練習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妳真的想太多了。」這句話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出現在我的人生中。
然而,當這句話是從主管口中說出時,一股強烈的焦慮自心底竄起,無數自我問責立刻飛奔入腦,我開始在職場中焦慮地度過一整天,並開始難以只專注在經手的每件事。直到我回到家喝杯水並靜下來後,我才有能力自問:「所以當時主管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從小到大,「想太多」或是「妳可不可以過得簡單一點」這兩句話,總是不斷地在我耳邊詠唱。在過往大多數的時間裡,這句話無異於是種委婉的批評:難相處、有距離、邏輯跟常人不同、不懂說人話、不懂看臉色。

經年累月下來,讓我知道少說話,多做事,少展現,多隱藏自己所知所感,才能躲在眾人裡生活,也是讓自己能順利偽裝成「正常人」的方式。基於這種求生策略,不知何時開始,我成了一個很好的傾聽者。當傾聽者對我而言並不是難事,只是一直當個接收者,就好像一直聽課卻沒有反芻,有一陣子我總活在他人的故事裡,總是想著他人如何如何,失去了自我,直到後來赫然發現自己的生活裡怎麼想著的都是他人,才開始慢慢流一點注意力給自己,經年累月終於讓自己有私人時間,並慢慢過得充實。

只是,進入職場後,原以為少說多做,並運用公私時間切割的行為策略,可以讓我繼續平靜,在踏進職場前,我甚至相信自己可以工作時工作,下班後寫作或創作,就這樣安然渡過一生。

況且,在德國生活的近兩年,平日裡我幾乎收不到「妳想太多」這樣的評語了(當然,過去一段時間大量寫文章時,仍有收到類似的評價 [苦笑,但是好像這才是最真實的我] 但後來想想,寫文章本來就是放置和整理思緒的方式呀,所以便任由自己還是可以在寫作這個「最小的自由領域」裡,任憑自己「想太多」)

然而,這種想太多的狀態,卻沒讓我想到進入職場後,「妳想太多」這句話再度出現,還是出自主管口中。

**

意識到「想太多」含有負面意涵,是高中時的事了。

當時還不太成熟,加上很渴望成為文藝少女,所以總覺得傷春悲秋很有意境。然而,上了大學後,系上教授一句:「只有感動,沒有組織邏輯和行動,感動只是廉價的。」某部分打醒了我。

此外,大學時學著如何做分析、寫論文(要有憑有據,要能行動,可以堆砌辭藻華麗但不是胡亂把文字/想法放在一起而已。)學著去看議題、找問題、寫答案,很自由可是我的想太多時不時自絆或絆人一腳。

那時雖然知道自己想太多減緩了行動速度,可是卻沒意識到,思緒其實是可能造成他人麻煩的存在。直到幾個朋友數次關心我的狀況,我才赫然意識到,原來我以為的「正常」對別人而言可能是「需要擔心的狀態」。

**

利用網路以「想太多」為關鍵字搜尋,開始的我,雖然只打算走馬看花地閱讀相關文章,然而卻不想這個舉動讓我終於明白在我之外的人,其實真的都沒有想那麼多

雖說每個人本來就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在多數情況下我似乎真的與大部分人行動不太一樣,意識到這點後,讀書讀文章並嘗試多方研究自己的腦(或心理狀態)算一算到現在,竟也可以稱得上行之有年的活動了。

對於專業的心理或腦神經詞彙,記得的並不多。但是,幾個關於想太多的成因要點,倒是還有印象。

這些要點包含:右腦發達(因此有說法指出想太多的人可能比較具有創造性)、具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因此可能有會有點強迫症並有拖延毛病)、喜歡同時想很多事情並且從許多無關的事情中找出關聯(因此總是想處理很多資訊,沒有足夠資訊會很不安)。當然,對於「想太多」這個現象,還有很多研究和說法,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可是,原本我以為透過了解「想太多」的成因,就可以讓自己不要想那麼多,並且根除自己長年來,因為「想太多」加上身體不堪負荷那些思緒時的副作用(但必須承認,這麼說很不適當。人體和心理本來就不是機器,是變幻無常而且設計精密的,說起來,我們所認為的生理和心理症狀,會不會其實在演化中扮演了某種重要且助於生存的角色,只是放到這個時代中並不適合而已呢?)如焦慮、憂鬱或拖延等等,是以最後我轉向讓自己維持平衡,並小心翼翼地將「想太多」的那一面放置到私人時間中,成為大肆揮灑的創作能量。

只是,這個平衡卻在最近一次報告中被我自己打破了。而尷尬的是,在可能不需要想太多的地方想太多,卻在應該,或是被期望想的地方想太少,這種不協調的配合模式,引起我嚴重的焦慮和不安。

**

「妳這個、這個還有這個不需要考量,妳想太多了。這樣事倍功半。」

「妳就不用想部分了,我們要達到的是XX,妳這樣想太細了,是鑽牛角尖。」

「要想的是OO,妳要更靈活彈性一點才行。」

在年末時節加入公司,加上近期訂單爆量,老人們全都趕著解決問題,著實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帶新人。身為職場菜鳥的我,性格本就容易緊張,加上很多對有經驗的工作者而言是「基本常識」的準則我甚至都還不熟,接下案子便手忙腳亂的情況,沒有前輩帶領只好自己看資料處理,結果卻想錯方向的情況下,最後可謂焦慮上身,甚至犯下許多小錯。

九月是這份職場的開端,現在仍在這個工作上打滾著。表現的狀態起起伏伏,甚至不少時候心情跌到谷底,又有一點憂鬱的症狀。

不過,畢竟也短暫在職場待了一小陣,在這段期間裡,從平日累到只剩下紀錄一下當日工作可改進的地方便無法動彈,假日因此總處在打掃清理整理的狀態,漸漸有些長進可以在下班後多做點事,比如試著釐清自己就職所遇到的困難點(而不只是單純紀錄),進而試著透過書寫給自己答案。

**

所以,我的想少一點練習題是什麼呢?

回顧過往事倍功半的案子或場合,發現自己是「太專注」了。因為緊張,因為求好心切,所以我渴望把每個細節想好,卻因此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得太瑣碎。我時常想到主管或其他同事想不到的點,可是這些點並不是他們需要的,因此只是專牛角尖罷了。

有位坐在我身邊的老鳥就告訴我:「妳要放下妳追求完美的性格,在該注意的事情上注意就好。」

所以,既然如此,現在的我給自己的練習步驟是:

  1. 要先綜觀全局,把大綱、大要點掌握,再逐步處理細項。(雖說老闆主管都是細節控,可是他們要大局細節都要想好。)
  2. 接到任務後,先確認老闆主管想要得到什麼。確定任務方向和內容才是真諦。(寫下這句真的是菜得心酸)
  3. 發現自己很容易受情緒影響。
    要告訴自己,這並不是什麼大事,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雖然會很在意甚至很焦慮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但是,別人怎麼想不需要揹在自己身上。重點是:有做不好的地方就改進,讓自己更好,更有能力。


雖然現在的自己明知自己被鄙視了(因為是新人,對業務還不慎熟悉因此工作能力有些不好,加上本身高敏,所以可以知道些同事是帶有一點惡意地對待我。)可是唯有自己努力,拿出專業和工作品質才能更上一層樓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德國的臉貓日常的沙龍
50會員
64內容數
雖然現實使人臉貓,可是逃進書裡臉不凹。 是以建一個專題,存放與書、與文字共舞的記憶:3
2022/03/31
「給自己一點耐心,讓自己有時間成長。」——《7個習慣決定未來——柯維給年輕人的成長藍圖》作者西恩・柯維。 * 然而,最近發現當我趕著去完成某些事情,越是趕,就只是讓自己變得越焦躁,越是趕,就有越多事實質上沒有處理好,或是即便處理好了,還是讓我感到很多不安。 「——是,我就是真的感覺很不好。」
Thumbnail
2022/03/31
「給自己一點耐心,讓自己有時間成長。」——《7個習慣決定未來——柯維給年輕人的成長藍圖》作者西恩・柯維。 * 然而,最近發現當我趕著去完成某些事情,越是趕,就只是讓自己變得越焦躁,越是趕,就有越多事實質上沒有處理好,或是即便處理好了,還是讓我感到很多不安。 「——是,我就是真的感覺很不好。」
Thumbnail
2022/03/29
偶爾我實在很羨慕也有點嫉妒其他人的好體力,為什麼我就不能像別人一樣呢?我向來吃得很健康,儘量運動,雖然有時候沒辦法有充足睡眠但已經比過往睡得多了,但為什麼我還是這麼容易累? 不過,因為著重的是下班後還是要成長,所以關於下班後,透過時間規劃以達到目標就特別重要。 所以,首先我著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Thumbnail
2022/03/29
偶爾我實在很羨慕也有點嫉妒其他人的好體力,為什麼我就不能像別人一樣呢?我向來吃得很健康,儘量運動,雖然有時候沒辦法有充足睡眠但已經比過往睡得多了,但為什麼我還是這麼容易累? 不過,因為著重的是下班後還是要成長,所以關於下班後,透過時間規劃以達到目標就特別重要。 所以,首先我著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Thumbnail
2022/03/29
我從來沒想道眩暈的症狀會突然發生,而且發生的速度較以往快了不少,但所幸幾分鐘後現實世界再度回來,而且所幸沒有其他同事發生我有異狀。 然而,「我真的不健康嗎?」有時我會自問,更多的卻是自責。 一、微厭食 ** 二、微疼痛 ** 三、微憂鬱 在進入職場前,我再三提醒自己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
Thumbnail
2022/03/29
我從來沒想道眩暈的症狀會突然發生,而且發生的速度較以往快了不少,但所幸幾分鐘後現實世界再度回來,而且所幸沒有其他同事發生我有異狀。 然而,「我真的不健康嗎?」有時我會自問,更多的卻是自責。 一、微厭食 ** 二、微疼痛 ** 三、微憂鬱 在進入職場前,我再三提醒自己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你的煩惱不是真正的煩惱,23個鬆綁焦慮、緩解壓力與享受當下的練習。 Nick Trenton(尼克.崔頓).時報出版.2023/01初版.吳書榆譯. 推薦給: ❦ 經常被人說「是你想太多了啦~」並且希望改善此狀況的人! ❦ 有焦慮性格並想改善此狀況的人! 我原以為書中會是介紹「如何停
Thumbnail
你的煩惱不是真正的煩惱,23個鬆綁焦慮、緩解壓力與享受當下的練習。 Nick Trenton(尼克.崔頓).時報出版.2023/01初版.吳書榆譯. 推薦給: ❦ 經常被人說「是你想太多了啦~」並且希望改善此狀況的人! ❦ 有焦慮性格並想改善此狀況的人! 我原以為書中會是介紹「如何停
Thumbnail
你們認為「思考」是什麼呢?它與「想」的差別又在哪? 當我們遇到棘手的事務前,及因你工作的需求或每逢佳節,必須面對各式各樣的客戶,主管,同事,或親朋好友,思考有何方法去解決可以達成任務,及圓滿應對,具有目的性。 那想呢?隨時隨地都在想,一瞬間的想法突然而出,想要做什麼?想吃什麼?想那個人怎麼樣,隨著心
Thumbnail
你們認為「思考」是什麼呢?它與「想」的差別又在哪? 當我們遇到棘手的事務前,及因你工作的需求或每逢佳節,必須面對各式各樣的客戶,主管,同事,或親朋好友,思考有何方法去解決可以達成任務,及圓滿應對,具有目的性。 那想呢?隨時隨地都在想,一瞬間的想法突然而出,想要做什麼?想吃什麼?想那個人怎麼樣,隨著心
Thumbnail
當有人對我說「不要想太多」,我自己就會默默哼起這首李玖哲的「想太多」,歌詞段落寫著「是我想太多,你總這樣說,但你卻沒有,真的心疼我」.....
Thumbnail
當有人對我說「不要想太多」,我自己就會默默哼起這首李玖哲的「想太多」,歌詞段落寫著「是我想太多,你總這樣說,但你卻沒有,真的心疼我」.....
Thumbnail
如果你也是個想太多的人,有些甚麼能在這邊文字被溝通到,那很好。
Thumbnail
如果你也是個想太多的人,有些甚麼能在這邊文字被溝通到,那很好。
Thumbnail
記得剛畢業出社會在工作會議上,我經常被老闆罵:你怎麼都不想多一點?你怎麼只想到這樣?你難道都不會想遠一點?想深一點嗎?(what?想遠一點?想深一點不是老闆的事嗎?) 不過隨著年齡和社會經歷的增長,我就發展了一項自認為很了不起的技能, 叫做:縝密的思維。縝密到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拿個心智圖/思維導圖
Thumbnail
記得剛畢業出社會在工作會議上,我經常被老闆罵:你怎麼都不想多一點?你怎麼只想到這樣?你難道都不會想遠一點?想深一點嗎?(what?想遠一點?想深一點不是老闆的事嗎?) 不過隨著年齡和社會經歷的增長,我就發展了一項自認為很了不起的技能, 叫做:縝密的思維。縝密到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拿個心智圖/思維導圖
Thumbnail
若是您也陷入過度思考的漩渦而亟欲抓住浮木,本書將會協助各位擺脫思想的俘虜,把超載的資訊一一疏通,自然內心的不安全感與恐懼也會獲得緩解,相信思想澄淨之後的我們更能對生活抱有感恩之心。
Thumbnail
若是您也陷入過度思考的漩渦而亟欲抓住浮木,本書將會協助各位擺脫思想的俘虜,把超載的資訊一一疏通,自然內心的不安全感與恐懼也會獲得緩解,相信思想澄淨之後的我們更能對生活抱有感恩之心。
Thumbnail
「做自己」從來都不是「自己開心就好」,它更是結合了在堅持與妥協間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模式,有時候為了在乎的人退讓一點點(或對方對你退讓一點點),再花點時間與在乎的人或在在乎的事之間溝通協調出彼此都可以很開心愉快的狀態,那個「自己(每個人的自己)」就會非常鮮明的存在,就沒有人會否定你任何生活的選擇。
Thumbnail
「做自己」從來都不是「自己開心就好」,它更是結合了在堅持與妥協間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模式,有時候為了在乎的人退讓一點點(或對方對你退讓一點點),再花點時間與在乎的人或在在乎的事之間溝通協調出彼此都可以很開心愉快的狀態,那個「自己(每個人的自己)」就會非常鮮明的存在,就沒有人會否定你任何生活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