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1 / 11 / 22 )
備受矚目的 COP26 氣候峰會已於上週落幕,經過艱辛的談判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格拉斯哥氣候協定」終於出台【註 1】。但,在取得了部分可貴成就的同時,也有些妥協性環節受到強烈質疑,留待世人日後繼續努力。
首先將有進展的部分簡要筆記如下: 【一】甲烷減排:目標是 2030 年前降低甲烷排放量 30%【註 2】 【二】停止毀林:各國承諾到 2030 年結束並逆轉毀壞森林【註 3】 【三】削減燃煤:多國矢言擺脫煤碳,但這也是爭議焦點【註 4】 【四】加速實現碳交易:為未來的國際碳交易奠定了基礎【註 5】
有興趣的讀者,可再參考下述幾篇整理報導【註 6】。
至於被質疑及爭議的部分,略有以下幾點: 【一】金援未到位:窮國期望的富國金援並未化為明文【註 7】 【二】削減燃煤妥協太多:這是大會最後一刻的爭執焦點【註 8】 【三】減碳承諾仍太少:不足以守住 「升溫1.5℃」的目標【註 9】
尤其值得強調的是,上述的「不足」是建立在「各國實現2030年承諾,並於2050年或之後不久將碳排量減少至零」的假設基礎上,如果連這個假設基礎都沒做到,升溫還會更高【註 10 】。顯然,如果期望本世紀末的地球仍適合人類居住,那我們還得加倍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