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我把青春賭給山—一場執拗的追夢旅程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我把青春賭給山 (青春を山に賭けて)

管他的,反正蠢蛋和煙都想往高處走。等著看,我會獨自爬上最高峰...

作者:植村直己 Uemura Naomi;譯者:陳嫻若

馬可孛羅出版;台灣初版印刷:2021年2月

raw-image
「山不是為別人而爬,而是為自己而爬。」
「所有的一切都將回饋到自己身上。喜悅是如此,危險也是。」

或許登山本應如此,我們不為了誰爬山,山上的感受最終也都將成為生命的養分。屢次獨行於山間、屢次獨面死亡之人,或許才是最能夠貼近登山本質的人。世界上第一位完攀五大陸最高峰、日本首位登頂聖母峰的登山家,除了聖母峰採組隊攀登外,其他四座都是獨攀,植村直己堅毅孤絕的背影,儼然已成為登山者眼中的傳奇。

然而真正讓他成為傳奇的,我想並不單純是因為他那驚人的彪炳戰攻,而更出自於其謙遜的本性與常人難以企及的純粹登山理念:

「雪絨花的身影讓我悲傷,我心目中的登山,就是和雪絨花一樣,無須在乎別人,讓自然的冒險只屬於自己,而非為了吸引別人的目光。」

只屬於自己的冒險,大概就是植村一生追求的目標罷。獨攀的契機始於1965年的果宗巴康遠征隊,當時的植村為了追尋國外的高山,在隻身前往美國打黑工存錢後,終於輾轉來到了夢寐以求的阿爾卑斯山腳。然而在歐洲找到的新工作還未熟悉,來自日本遠征隊的邀約就再次撥動了命運的齒輪,推動著他來到了尼泊爾,展開人生第一次的高海拔攀登。當時的果宗巴康仍是處女峰,中途加入遠征隊的植村因良好的狀態,最終獲得攻頂的機會,並順利將踏上山巔,首登的桂冠穩穩戴在了頭上。

但這卻全非其本意—一路以來,因為自己程咬金般的出現,他始終認為自己付出的努力、貢獻的精神遠不如其他隊員,最終只是在隊長的攻頂命令下登頂,而意外成了那個受世人注目的人。身為遠征隊中「獨自登頂的隊員」卻搶走了全隊的付出與風采,植村簡直感到羞於見人,此後的任何行程他幾乎都堅持一個人規劃、運補、攀登,「我認為,這才是真正讓我感到充實的登山」,他在書中如此說道。

轉眼間5年過去,那個因社團結識群山、為了登山不惜出國打黑工的農家少年,依序站上了白朗峰、吉力馬札羅山、阿空加瓜山、聖母峰、以及麥金利峰(現更名為德納利峰),成為世上首位問鼎五大陸最高峰的登山家。大學時期種下的種子與果宗巴康遠征隊的澆灌,終於在他的內心成長茁壯,養育出當今岳界無人不知的獨攀者。

查看人類的登山史,能夠攀上這些山峰的人多不勝數,在這廣袤的人海裡,是那單純卻又執拗的獨攀理念,確立了植村直己的地位。並非為了功名而獨攀、也非為了獨攀而獨攀,植村獨攀的理念,來自於那挑戰自我的純粹渴望。一場自己專屬的冒險、承擔自己選擇的風險、挑戰自己追尋的可能性。那是一種他所獨有的登山型態,一種捨棄了一切功名後,純粹向內探索、挑戰極限的型態。而或許世間也唯有獨攀,能讓他拋開他人的牽連與目光,寂靜的追尋那孤身一人的自在。

這本書是植村直己的登山傳記,描述了他從啟蒙登山、出國闖蕩、到攀上五大洲頂峰的過故事。裡頭確實有著令人心驚膽戰的攀登紀錄,也有不顧一切的年少輕狂,但最引任入勝的,大概仍莫過於那純淨而執拗的逐夢初衷。

引用推薦序裡詹偉雄作家描述的「植村流」冒險家,他們以強大渴的望作為動力,以目標為伴、以夢想為食,冒險與挑戰是他們的一切,更是他們身而為人的最大意義。這並非是指他們不重視生命,而是如同Free solo主人翁Alex Honnold所說的:「相較於試圖延長自己的生命,我選擇冒險」。我們經常高談著夢想、描述著理念,卻又曾幾何時鼓起與那足以獨自面對猙獰冰川同等的勇氣,賭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去嘗試換取那難以捉摸的成果?人因夢想而為大,但夢想,唯有動身去做了,才不會淪為空想。

「夢想的實現會牽引更多的夢想。」

完成了五大陸最高峰的植村直己並未停步,畢竟以夢想為食的人,或許是不會有停步的那天。一旦看過了更高的世界,你便再也不會滿足於現況,登山如此,生活更是如此。來自前一個夢想的養分,將滋養下一個夢想,人類為此前進,植村直己則甚至為此而活。

從大陸最高峰的夢想再度延伸,橫跨南極、登頂文森峰、聖母峰南壁的攀登,一個接一個的夢想接踵而至,卻終究在1984年的冬季嘎然而止。當年43歲的植村為了登頂文森峰的目標,選擇獨攀冬季低溫可達-70度的德納利峰作為行前訓練,可卻在順利攻頂後,再也沒了音訊。那個燃燒著夢想發光的星星,隱沒在噴流的風雪冰霜之下。直到生命的最後,他依舊為自己的夢想而活著,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沒有一絲猶豫,更沒有任何一刻虛度。

raw-image

然而若要追根究柢,我認為這一切的原動力,都來自於他那深刻入骨的謙虛與廣闊無邊的胸襟。在本書的開頭,他如此回憶道:「當有人稱我『獨攀五大陸最高峰的登山家』時,我卻感到羞於見人。因為登山這項運動,五年、十年都還只能算剛入門,我不過是個新手罷了。之所以能夠完成這切壯舉,完全是幸運,以及來自周遭人們的協助和友誼。」

身為一個獨攀者,植村直己所追求的並非切斷一切與他人的連結,而是一種不想麻煩他人的心態。心懷感激地接受來自周遭的協助,再靠著自己的力量獨自登頂,這才是完整的「植村流」獨攀。明明每次都是獨自攀登,但他卻從未在書中吹噓過自己的任何功績—或者應該說,他壓根兒不在乎那些,旅程每告一個段落,他最先做的永遠是感謝來自他人的協助,對於自身的成就則幾乎隻字未提。即使獨自登上了無數高峰、完成了旁人難以想像的偉業,直到整本書的最後,他仍不認為自己是位傑出的登山家,甚至優於其他登山者。

「登山不可以優劣視之。簡單來說,即使是健行的小山,只要登山人在走完之後,留下了深深的記憶,這就是真正的登山。」

自己爬的山或許困難,但並不代表自己的「登山」強過他人,山不為別人而登,自然也無須和他人比較。我們經常在追尋百岳、路線的光環,卻經常因此忘了登山的初衷。出自那不居功、不爭名、不與他人比較的心態,即使遍覽群峰,成為了世人眼中頂尖登山家的植村,直到最後一刻都仍堅守著那純潔的本性。

書中的植村直己不斷地流露出一種「平凡」的親近感,除了一次次深入險境再全身而退的植村,更有為了青春苦惱的植村、受到就業煩擾的植村、辛苦得想放棄的植村、與省吃儉用積攢的植村。不同於我們想像中的「大登山家」,一次次冒險中的平凡過往、身為常人的七情六慾、以及再平凡不過的人生煩惱,都將這位遠走於崇山峻嶺間的冒險家,拉近到你我身旁。

撇除獨攀的部分不論,植村直己的形象大概就是一個單純量、卻又有些執拗的大男孩,善良的本性吸引了周遭的支持,單純誠懇的憧憬打動了可能的阻礙,執拗的性格支則支撐他登頂無數的高峰。讀完整本書,我相信讀者多多少少都會被他的純粹所感動,不顧一切追夢的執著,與超過功名利祿的純粹挑戰,都是社會化後的我們,早已忘卻的事物。

如果你想看的是驚心動魄的冒險日記,記錄作者狗拉雪橇橫越北極的「極北直驅」或許更能挑起你我內心的澎湃;若使想多了解高峰的巍峨、險峻,那麼「聖母峰之死」、「K2:天堂之門與雪巴人的故事」也許更讓人揪心緊張;又或者想體會人類對於自然野性的純然嚮往,大概沒有比「阿拉斯加之死」更完美的詮釋。然而若你想再次點燃內心深處那早已褪色的夢想,我想植村直己的故事將再適合不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肩上的包袱越來越多,捨棄一切的追夢情懷逐漸成為的幻想。植村直己卻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只為了夢想而活,更可以只為了追求內心的富足而活。獨攀是植村選擇的一種夢想型態,我們的選擇或許不同,但追求夢想的那份悸動卻永遠通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常因時光的刷洗與社會的期待,磨鈍了心中的固執與悸動,可真正讓植存直己的身影如此受人追隨原因,正是那歷經漫長追夢之旅、甚至功成名就後,依然保有的單純而不受世俗禁錮的初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11路公車│The 11th Bus
60會員
83內容數
2019年開始接觸登山活動的筆者,喜愛台灣的山林,也喜歡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足跡從高山百岳到中級山遺跡探勘都涵蓋,參與的活動則從溯溪、攀岩、到攀樹都有所囊括,雖看似樣樣通但實則樣樣不精。此處紀錄筆者的戶外生活體驗,希望透過文字刻劃自己的回憶,傳達依靠己力追尋愛好的理念,並期許文章能自娛娛人。
2024/05/21
24年農曆春節,林雋語陳昊瀚歷經6天的時間完成了蛟龍瀑布的攀登,幾乎可以說為今年度的國內攀登立下了標竿。4月底的晚上,我有幸能於現場聆聽首場的分享會,一同領略潛藏於水流下巨大岩壁的節理細節。這是一場詳實的攀登紀實,卻同時也是一場給予我無限憧憬的啟發,是我盡其所最欠缺的那股力量。
Thumbnail
2024/05/21
24年農曆春節,林雋語陳昊瀚歷經6天的時間完成了蛟龍瀑布的攀登,幾乎可以說為今年度的國內攀登立下了標竿。4月底的晚上,我有幸能於現場聆聽首場的分享會,一同領略潛藏於水流下巨大岩壁的節理細節。這是一場詳實的攀登紀實,卻同時也是一場給予我無限憧憬的啟發,是我盡其所最欠缺的那股力量。
Thumbnail
2023/09/25
這或許是我寫過,最難以落筆的一篇文章,甚至在吐出了整整三個大段落的文字後,我仍不確定自己究竟希望這封「信件」長成甚麼模樣、或傳遞何種情愫。這個地方給我的太多,而我想反饋的,則太促繁不及備載。這是一段「人與人、人與山、山與山之間,碰撞、激盪」而成的故事,也是我在此處待了四年後,最深刻的體悟。
Thumbnail
2023/09/25
這或許是我寫過,最難以落筆的一篇文章,甚至在吐出了整整三個大段落的文字後,我仍不確定自己究竟希望這封「信件」長成甚麼模樣、或傳遞何種情愫。這個地方給我的太多,而我想反饋的,則太促繁不及備載。這是一段「人與人、人與山、山與山之間,碰撞、激盪」而成的故事,也是我在此處待了四年後,最深刻的體悟。
Thumbnail
2022/12/22
「作為登山家,梅魯峰是我生涯中的巔峰」—Conrad Anker。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梅魯峰,坐擁高達450米的垂直岩壁,高懸於近6千米的高空,是攀登者們望而生畏的目標,也是人類攀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藉由梅魯的攀登,我們跟隨紀錄片走過三位偉大登山者的一生,也見證了攀登的燈火,如何永生不息的傳遞下去。
Thumbnail
2022/12/22
「作為登山家,梅魯峰是我生涯中的巔峰」—Conrad Anker。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梅魯峰,坐擁高達450米的垂直岩壁,高懸於近6千米的高空,是攀登者們望而生畏的目標,也是人類攀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藉由梅魯的攀登,我們跟隨紀錄片走過三位偉大登山者的一生,也見證了攀登的燈火,如何永生不息的傳遞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讓我們以改善存有為目標,照顧好每一天,試著以不同的觀看方式面對以為都是一樣的每件事。也許,我們終有一天會跟現在的青少年,會跟我們的伴侶說:「親愛的,我們一起去冒險吧!」
Thumbnail
讓我們以改善存有為目標,照顧好每一天,試著以不同的觀看方式面對以為都是一樣的每件事。也許,我們終有一天會跟現在的青少年,會跟我們的伴侶說:「親愛的,我們一起去冒險吧!」
Thumbnail
年紀大了,比起看海,入山反而更加吸引我,雖然從年輕的時候,我就缺乏登高的本領,如今倒也能領略緩慢拾階的樂趣,重點早已不是攻頂制霸,而是被濃濃的綠意和幽遠的山嵐擁抱著,只享受著穿梭前行的踏實感。這樣願意邁開腳步、不再懼怕踩空的進階勇氣,就是3/5留給我的禮物。
Thumbnail
年紀大了,比起看海,入山反而更加吸引我,雖然從年輕的時候,我就缺乏登高的本領,如今倒也能領略緩慢拾階的樂趣,重點早已不是攻頂制霸,而是被濃濃的綠意和幽遠的山嵐擁抱著,只享受著穿梭前行的踏實感。這樣願意邁開腳步、不再懼怕踩空的進階勇氣,就是3/5留給我的禮物。
Thumbnail
「為什麼要爬聖母峰基地營?」若你當面這樣問我,我可能會說:「因為想嘗試未知的體驗。」但不就是登山嗎?何來未知的體驗?我沒漏聽心底冒出的微小聲音:「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而且要是高山症發作,有可能會死人。」
Thumbnail
「為什麼要爬聖母峰基地營?」若你當面這樣問我,我可能會說:「因為想嘗試未知的體驗。」但不就是登山嗎?何來未知的體驗?我沒漏聽心底冒出的微小聲音:「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而且要是高山症發作,有可能會死人。」
Thumbnail
愛是什麼?這是一個艱難的問題,情人節,窗外雲霧繚繞,在書房思索。 我和小樹,就像爬巨人梯,先完成他的夢想,鎂光燈完全在他身上,我是完美的配角,全力協助,等到實現我的夢想也是一樣,全心幫助對方抵達新的高度,彼此成就,花了三十二年瞭解,愛是巨人梯。
Thumbnail
愛是什麼?這是一個艱難的問題,情人節,窗外雲霧繚繞,在書房思索。 我和小樹,就像爬巨人梯,先完成他的夢想,鎂光燈完全在他身上,我是完美的配角,全力協助,等到實現我的夢想也是一樣,全心幫助對方抵達新的高度,彼此成就,花了三十二年瞭解,愛是巨人梯。
Thumbnail
為了夢想,你能夠賭上多少青春歲月來兌現? 本書為一位日本籍登山家植村直己,以自傳形式紀錄他成為『首位攀登五大陸最高峰的登山家』的冒險故事。 植村直己認知追求自由及探索的靈魂需要被滿足,賭上自己沒什麼好失去的青春,『浪費』在爬山這種無法換取任何經濟利益的浪漫上。
Thumbnail
為了夢想,你能夠賭上多少青春歲月來兌現? 本書為一位日本籍登山家植村直己,以自傳形式紀錄他成為『首位攀登五大陸最高峰的登山家』的冒險故事。 植村直己認知追求自由及探索的靈魂需要被滿足,賭上自己沒什麼好失去的青春,『浪費』在爬山這種無法換取任何經濟利益的浪漫上。
Thumbnail
世界首位登上五大陸最高峰的獨攀登山家植村直己,一路義無反顧追隨夢想的人生,那單純卻又執拗的獨攀理念,也確立了他在登山界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肩上的包袱越來越多,捨棄一切的追夢情懷逐漸成為的幻想。作者卻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只為了夢想而活,更可以只為了追求內心的富足而活。
Thumbnail
世界首位登上五大陸最高峰的獨攀登山家植村直己,一路義無反顧追隨夢想的人生,那單純卻又執拗的獨攀理念,也確立了他在登山界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肩上的包袱越來越多,捨棄一切的追夢情懷逐漸成為的幻想。作者卻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只為了夢想而活,更可以只為了追求內心的富足而活。
Thumbnail
「山不是為別人而爬的,而是為自己而爬。即使因此遭到別人的誤解也無可奈何,也無須接受別人的操控。如果憑堅定意志所進行的單獨行動,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將回饋到自己身上。喜悅如此,危險也是。」 ── 植村直己
Thumbnail
「山不是為別人而爬的,而是為自己而爬。即使因此遭到別人的誤解也無可奈何,也無須接受別人的操控。如果憑堅定意志所進行的單獨行動,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將回饋到自己身上。喜悅如此,危險也是。」 ── 植村直己
Thumbnail
文|沈恩民 彰化老家房間裡有一幅畫,從我有記憶以來,就一直掛在牆上。雖然從未仔細欣賞,但它靜靜地待著,伴我從稚嫩的娃兒漸漸長大。 奶奶過逝得早,家人為了讓爺爺揮別傷痛,鼓勵他去爬山。正值五、六十歲壯年的爺爺,跟上百岳潮,開始踏訪台灣高山,甚至後來還擔任嚮導,帶隊爬山。  這幅畫是爺爺帶叔公一起去登
Thumbnail
文|沈恩民 彰化老家房間裡有一幅畫,從我有記憶以來,就一直掛在牆上。雖然從未仔細欣賞,但它靜靜地待著,伴我從稚嫩的娃兒漸漸長大。 奶奶過逝得早,家人為了讓爺爺揮別傷痛,鼓勵他去爬山。正值五、六十歲壯年的爺爺,跟上百岳潮,開始踏訪台灣高山,甚至後來還擔任嚮導,帶隊爬山。  這幅畫是爺爺帶叔公一起去登
Thumbnail
      雖然大家可能會覺得艾兒莎經常飛來飛去,但每次我的行李箱裡面一定會帶著書,只要有時間,即使再忙再累,我都會在睡前閱讀,甚至是在搭飛機或者是搭飛機的時候,這些零碎的時間艾兒莎也都會把握,閱讀其實可以從生活建立起來,同時不斷地充實自己。       而今天艾兒莎想分享的書是《登山者》
Thumbnail
      雖然大家可能會覺得艾兒莎經常飛來飛去,但每次我的行李箱裡面一定會帶著書,只要有時間,即使再忙再累,我都會在睡前閱讀,甚至是在搭飛機或者是搭飛機的時候,這些零碎的時間艾兒莎也都會把握,閱讀其實可以從生活建立起來,同時不斷地充實自己。       而今天艾兒莎想分享的書是《登山者》
Thumbnail
除了採集與研究之外,爬樹也是環境教育,甚至是孩子學習挑戰自我很好的活動。這幾年台灣的自然體驗活動中,偶爾可以看見一群大人與孩子吊掛在大樹上看世界,攀樹以環境教育的項目被引進後,已有越來越多民眾有機會進到樹冠層,這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Thumbnail
除了採集與研究之外,爬樹也是環境教育,甚至是孩子學習挑戰自我很好的活動。這幾年台灣的自然體驗活動中,偶爾可以看見一群大人與孩子吊掛在大樹上看世界,攀樹以環境教育的項目被引進後,已有越來越多民眾有機會進到樹冠層,這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