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 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赤壁賦〉| 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要好好體會〈赤壁賦〉,著實不容易。

raw-image

(原文在下方)

在一個剛過了滿月十五日的秋天,幾個人划著小船到赤壁的江上遊玩。在遙遠的過去那裡曾是三國時代殺得腥風血雨的戰場,如今卻是個可以讓觀光客自由來去、飲酒賦詩的景點。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想必當時遊人不多,東坡也才能和朋友們盡情的在那裡遊覽,天地是安靜的,而他們開始喧鬧了起來。

他們喝酒、唱歌,也有吹著洞簫的客人。蘇子對於環境的感知大概跟其他人不太一樣,他先是感受到了天地的安靜,又在一片歡樂的喧鬧中,聽著洞簫聲而感到「愀然」,他忽然對著那樂聲認真了起來,問著「何為其然也?」

客人說得彷彿是理所當然,不就是因為這裡曾經是三國的戰場,而生命短暫,過去英雄好漢的輝煌已成歷史,天地很大,大到我們人不過就像蜉蝣一樣,人類無法成仙,也無法「抱明月而長終」,因此非常的悲哀。

蘇子的回答針對了無法成仙或是與無法長生不老的悲哀進行反駁,「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如果從事物「不變」的地方來看的話,萬事萬物都是無窮盡的。

江水的流動是江水的不變,月亮的盈虛是月亮的不變,但人的不變是什麼?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的不變嗎?人類歷史的不變是什麼?歷史的更迭是歷史的不變嗎?而蘇子又說了「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暗示了人類的感官所感知的一切不過是感官的感知,其本體仍有其不變之所在。

高中時候社團練習時,練到很累的時候,學姐說過「這都是必經的過程」。社團一屆屆的改變,這是社團的不變,每一屆的新社員就一直接續著讓社團營運下去。高中、大學,每一年的成長是每一年的不變。再更長大了以後,發現到人世間的變化越來越多,雖然能知道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改變,可是改變的本體何在?是「什麼在改變」卻不見得看得清楚。

感覺得到世界在改變,在疫情發生了之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都產生了劇烈的改變,大概還會再繼續改變下去。而人生也是一直在改變的東西,我想,月亮的圓缺是月亮的改變,江水的流動是江水的改變,但人生的改變是什麼呢?大概是有時候胖一點有時候瘦一點,有時候有錢有時候沒錢,有時候很快樂有時候很憂鬱,有時候事情多到煩,有時候又閒得發慌。

一場疫情可以瞬間改變很多事情,生活也可以在瞬間變得虛擬化,人們可以在網路上做的事情好多好多,據說接下來元宇宙成熟之後,虛擬空間可以完成的事情還有更多更多。如果拋下了虛擬世界,作為一個現代人究竟還剩下了些什麼呢?我們還是得在真實的世界當中呼吸、感受陽光、感受溫度、感受食物的味道。人生雖然如蜉蝣,但是看著真實世界當中的萬物,彷若還是能看到某種不會改變的東西,即使虛擬世界的元宇宙已經要爆發了,但是在改變的萬象之下,還有個某種真實吧。

蘇軾‧前赤壁賦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爲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18會員
143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只有學到「唐有天下,乃天命所歸」而已嗎?  故事梗概回顧 虯髯客傳的故事以隋末的動亂為其背景,李靖原本拜見楊素,要提出「奇策」,楊素雖然和他談的很開心,但是「收其策而退」,好像也就只有收下而已,也就沒有後續了。  接著就是紅拂女登場了,紅拂女本是楊素家的人,她漂亮又聰明,大概也是聽
唐宋古文八大家裡面所寫的文章,在教育部推薦古文十五篇裡面,只剩下韓愈的〈師說〉還被留著,歐陽修、柳宗元等人的文章已不在被推薦的行列中。韓愈〈師說〉的重點除了文章本身之外,國學常識的重點則是唐宋古文運動這個重頭戲,那麼唐宋古文運動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選了韓愈〈師說〉來作為推薦選文來給高中生閱讀呢?為什
為什麼《昭明文選》選了〈出師表〉呢? 昭明文選是南朝梁召明太子蕭統當主編,集合了文士們共同編輯的文選,這是目前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會被昭明文選選上的篇章,必須要能「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也就是要寫得有內涵又有文采,就像我們今天的大考作文一樣,必須能清楚地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而且能適當的運用流暢
    項羽率領的楚國科技集團是個很強悍的大科技集團,劉邦的公司雖然在科技業界小有名氣,但是財力當然不及項羽集團。     項羽集團準備併購函谷關電子公司的前一晚,先聽到劉邦公司底下的總務部門經理曹無傷透露劉氏企業也想要併購函谷關電子公司的消息,項羽董事長非常生氣,儘管如此,項羽集團董事之一的項伯卻
高中古文推薦十五篇中的〈諫逐客書〉選自《史記》的〈李斯列傳〉,李斯在司馬遷的筆下,究竟是個什麼樣人物呢?先來看看《史記》裡面是怎麼寫的吧: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
教科書基本上認為由於燭之武看清了秦晉間的利害矛盾關係,所以能夠利用談判的手法來說服秦國之後,也順應連帶著讓晉國也退兵。但是看完了左傳〈燭之武退秦師〉的部分之後,不免還是讓人很不解,僅僅只是去說個幾句話,就真的能讓鄭國阻止被併吞的命運嗎?即便對於秦國真的沒有好處,晉國僅僅以「不仁、不知、不武」如此高尚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只有學到「唐有天下,乃天命所歸」而已嗎?  故事梗概回顧 虯髯客傳的故事以隋末的動亂為其背景,李靖原本拜見楊素,要提出「奇策」,楊素雖然和他談的很開心,但是「收其策而退」,好像也就只有收下而已,也就沒有後續了。  接著就是紅拂女登場了,紅拂女本是楊素家的人,她漂亮又聰明,大概也是聽
唐宋古文八大家裡面所寫的文章,在教育部推薦古文十五篇裡面,只剩下韓愈的〈師說〉還被留著,歐陽修、柳宗元等人的文章已不在被推薦的行列中。韓愈〈師說〉的重點除了文章本身之外,國學常識的重點則是唐宋古文運動這個重頭戲,那麼唐宋古文運動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選了韓愈〈師說〉來作為推薦選文來給高中生閱讀呢?為什
為什麼《昭明文選》選了〈出師表〉呢? 昭明文選是南朝梁召明太子蕭統當主編,集合了文士們共同編輯的文選,這是目前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會被昭明文選選上的篇章,必須要能「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也就是要寫得有內涵又有文采,就像我們今天的大考作文一樣,必須能清楚地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而且能適當的運用流暢
    項羽率領的楚國科技集團是個很強悍的大科技集團,劉邦的公司雖然在科技業界小有名氣,但是財力當然不及項羽集團。     項羽集團準備併購函谷關電子公司的前一晚,先聽到劉邦公司底下的總務部門經理曹無傷透露劉氏企業也想要併購函谷關電子公司的消息,項羽董事長非常生氣,儘管如此,項羽集團董事之一的項伯卻
高中古文推薦十五篇中的〈諫逐客書〉選自《史記》的〈李斯列傳〉,李斯在司馬遷的筆下,究竟是個什麼樣人物呢?先來看看《史記》裡面是怎麼寫的吧: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
教科書基本上認為由於燭之武看清了秦晉間的利害矛盾關係,所以能夠利用談判的手法來說服秦國之後,也順應連帶著讓晉國也退兵。但是看完了左傳〈燭之武退秦師〉的部分之後,不免還是讓人很不解,僅僅只是去說個幾句話,就真的能讓鄭國阻止被併吞的命運嗎?即便對於秦國真的沒有好處,晉國僅僅以「不仁、不知、不武」如此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