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文八大家裡面所寫的文章,在教育部推薦古文十五篇裡面,只剩下韓愈的〈師說〉還被留著,歐陽修、柳宗元等人的文章已不在被推薦的行列中。韓愈〈師說〉的重點除了文章本身之外,國學常識的重點則是唐宋古文運動這個重頭戲,那麼唐宋古文運動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選了韓愈〈師說〉來作為推薦選文來給高中生閱讀呢?為什麼說韓愈和現在我們108課綱所提的素養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呢?
關於韓愈〈師說〉& 唐宋古文運動
從古人的觀點來看重要性
韓愈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韓愈的文章也被同樣列在八大家裡面的歐陽修作為學習對象。
古文運動的主張是以六經為典範,寫文章不需要多華麗,重點在於文章內要包含一些道理,以韓愈的話來說,「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韓愈的閱讀來自於三代兩漢的書籍,《新唐書》也是這樣描述韓愈:「愈自知讀書,日記數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百家學。」韓愈讀起古書,可說是非常厲害。另外,也正是因為韓愈都傾向於看三代兩漢的古書,思想上也是靠近儒家聖人那邊。韓愈在〈原道〉一文中,寫出了他理想的儒學之「道」,從堯舜之後再傳禹湯文武周公,再來是孔子、孟子,接著就斷了。(言下之意好像是在說自己是接下來的傳人) 但總之,韓愈的角色定位就定在了一種復興儒學而且開啟了新一代古文風的姿態,就文學史而言有其意義,文學作品本身也有看點,因此不得不重視韓愈的文章。
從現代學生的觀點來看重要性
從素養學習來看,〈師說〉也是在教素養。
但是,在韓愈那麼多篇文章裡面,到底要選哪篇呢?
〈師說〉這篇文章除了告訴讀者要了解「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道理之外,也告訴了我們要能不恥下問,要多多用欣賞的眼光向他人學習,而不是互相嘲笑對方居然還要找老師等等。
就現代的觀點而言,「素養」培養的是一個人在某學科上的知識、能力、態度,除了知識內容本身以外,再加上培養一個人的能力,更要培養一個人的學習的方法與態度,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師說〉就是在講這樣的能力啊。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教的是一種態度(道),也是知識的本身(業),同時還包含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惑)。而且韓愈還提到了不需要管師生彼此的年齡,這一點也與「終身學習」的想法不謀而合,基本上,我們這一生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學習,其實從學校畢業了,也還有很多要學的東西。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問題,那麼就去向能解決那些問題的人請教,慢慢的,自己也能解決越來越多問題,為自己建立越來越美好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想,韓愈的〈師說〉確實蠻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素養教育的內涵概念圖,其最終目的是要培養終身學習者。 (108課綱資訊網: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