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阿查依蘭的呼喚》--- 心之所向,勇者無懼。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回家路迢迢,心之所向,勇者無懼,有志事竟成。

她,漢名廖莉華,是一位單親媽媽,靠著在建築工地的苦力活,辛苦獨力養活家中老人與孩子;

她,有著另外一個身分,是排灣族大後部落的頭目阿查依蘭‧日日滿,卻因為不會講母語與貧窮,繼承地位遭到質疑,

父親過世之後,她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慢慢接受,因著對父親與家人的愛,因為尋根與祖靈的呼喚,

她踏上了返鄉的旅程,選擇了回到了山中部落,承繼頭目的重責大任,一步一腳印地努力做給大家看,

但族裡另有經濟實力豐厚的反對勢力,結合部分族內耆老,企圖奪走她與生俱來的頭目名號,

母性的光輝,女性的堅強意志,一場高山上的無聲爭戰,貧富的差距,母語與世代溝通的障礙,

面對衝突與不信任,無「語」問蒼天的她,要如何以行動化解? 祖靈又會給予她怎樣的指引呢?

從過往新聞與戲劇的戲劇的報導,原住民朋友總給人天真樂觀而單純的印象,一直以為原住民的世界,總不會像平地人之間那樣錯綜複雜,為了名利勾心鬥角,充滿無聲的殺戮,但看了這部原定2021年5月21日在台上映,因5月中旬全台新冠疫情拉警報,受到三級警戒波及,一路延宕到2021年11月26日,終於才與全台觀眾見面的的紀錄片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Home),有了全新的視野,不一樣的感受。

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一部關於原住民返鄉尋根與文化傳承的電影,也展現了一位深處社會貧困底層,真正道地為母則強的台灣原住民女性,如何一步一腳印,挺身走過了婚姻破碎、家庭教養、部落紛爭的衝突與難關,在祖靈的呼喚,咬牙忍受圖騰紋身的巨大疼痛,以對家人與族人的愛,熬過了「不被信任」的困境,終於迎來了名實合一的接納,其間的艱辛輾轉,2021年11月26日與家人一同走進戲院影城,用行動表達我們對真正台灣人 --- 原住民的愛的支持。

「高手在民間」是近幾年的流行語,電影則以鏡頭活靈活現地展現落實了這流行語的深刻意涵,片中娓娓道來主角廖莉華這樣一位看似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性,一位隱藏版的民間高手,雖然長期生活在貧窮線邊緣在,成天為了讓家人溫飽四處勞動奔忙,在飽受社會貧富差距、階級與性別歧視的壓力下,如何以小愛積累成大愛,又如何以大愛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懷疑與不信任,展現了「心之所向,勇者無懼。」的勇氣與監強意志力,這才是我們從片中能得到最好又最溫暖的人生啟示,也是身處在如今是非不分謊言充斥暗黑年代中的台灣觀眾,最需要的一盞生命明燈。

《阿查依蘭的呼喚》已獲得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挪威、丹麥、土耳其、捷克、日本等國之十多個影展的青睞,近年紛紛傳出入圍與得獎的消息。最近再度獲得美國「紐黑文國際電影節(The New Hav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榮譽獎(Honorable Mention),將在2021年11月,與其他約175部影片於六家劇院、博物館和文化藝術場所,進行每周與每月的放映,值得你用心進戲院去觀賞。

入圍台北電影節台灣紀錄片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Back Home)正式預告 找到回家的路 ,影片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7TXUVC4ls

紀錄片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Home)從一位看似平凡的單親媽媽廖莉華日常生活,辛苦勞動四處奔波的忙碌情境開啟,在她與家人親戚的互動中,慢慢引領出她的另一個不被肯定的身分--- 排灣族大後部落的頭目阿查依蘭‧日日滿,一個一開始連她自己都不看好也難以接受的新身分,如何一步步透過與部落族中長老與祖靈地溝通後,化被動為主動,利用為生活忙碌之餘僅存十分有限的時間,回到台灣屏東的部落,為族民婚喪喜慶大小事奔波,從一開始的用心付出,卻飽受冷言冷語,甚至質疑與攻擊,到一步一步用心去做,不計較個人得失,更遑論從中獲利的辛勤耕耘後,才慢慢逆轉了反對她繼承排灣族頭目的聲浪。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頭目名號繼承爭奪戰,或是族人信任之間的紛紛擾擾,而是透過鏡頭,呈現出排灣族獨特的傳統文化,像是廖莉華接受刀片鑽開皮肉,鮮血沿著圖紋溢出的紋手儀式,看廖莉華如何經過這樣的圖騰紋身,從平凡的單親媽媽,搖身一變成為為更多廣大族民服務奔忙的排灣族大後部落頭目,當傷心苦痛的淚水流盡,她也彷彿感受到了祖靈的呼喚,開始了為了傳承排灣族傳統文化而努力,為排灣族年輕的世代,留下家族手紋印記的珍貴文化資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其實剛剛看完電影時,走出戲院的心情是難受的,心中也不免有些疑問,因為紀錄片中聽到的,大都是導演跟拍主角廖莉華與周邊關係人一方的觀點與言論,少有片中隱喻「反派」一方的訪問與論點,究竟真相為何,外人實在難以了解箇中迷霧,當然拍攝幕後潛藏不為人知的困難,可能也是為什麼觀眾在銀幕上只能看到聽到局部的原因。

但回頭一想,其實,不管是一般娛樂取向的商業電影,或是有著不同命題的紀錄片的電影,不管是客觀還是主觀,本來就有著一定角度的論點,那麼,在這個網路人心浮動的年代,當謊言滿嘴的政客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如果有一個人,值得一位導演花費長達七年的歲月去拍攝,而她的言行舉止,又是經得起嚴格的檢視,那麼不管頭目繼承爭奪的紛擾真相究竟為何,也不論誰是誰非,都不再是重點,而是從廖莉華這樣一位看似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性,因為長年生活在貧窮線邊緣在,成天為溫飽四處奔忙,飽受社會貧富差距、階級與性別歧視的壓力下,如何以小愛積累成大愛,又如何以大愛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懷疑與不信任,展現了「心之所向,勇者無懼。」的勇氣與監強意志力,才是我們從片中能得到最好又最溫暖的人生啟示。

本片的導演,是長期拍攝原住民文化題材的魏郁蓁導演,偶然間在來義鄉文樂部落的豐年祭上,認識了本片的主角廖莉華,之後聽說了她悲慘又堅毅的人生故事,決定用鏡頭紀錄下來,但在拍攝過程中因為觸及了族內兩派勢力之爭,衝突事件不斷,不僅廖莉華的繼承身分遭到部分族人質疑,拍攝時還曾遭人報警關切。導演魏郁蓁費時七年,完成了這部台灣首部以女頭目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Back Home),將漸漸失落的文化,透過影像一點一滴被尋回..

raw-image

<電影本事>

《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Home)歷時七年的籌備與拍攝,紀錄一位不會說母語的排灣族女頭目,也是一位單親媽媽,族名日日滿,漢名廖莉華的人生故事。她從小被送到平地讀書,因為想跟一般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而選擇北上工作。卻在30歲那年,面臨父親過世與繼承部落頭目的責任,她在祖靈深切呼喚下,回到家鄉,又迎來一場場人生風暴。十多年來,回家的心雖強烈,路也越來越嚴峻⋯⋯

raw-image

廖莉華(族名日日滿)是排灣族大後部落的女頭目,世襲的頭目制度,讓她在出生那刻起就命定成為部落靈魂人物。從小在平地讀書也不會說母語的她,卻因父親意外過世,繼承頭目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廖莉華雖不熟悉自身文化,仍依循排灣族傳統,不得不和過去的自己告別,繼承下頭目的責任。

廖莉華也是一位單親媽媽,每日為三餐拼搏,還得用力撐起族人的期望,奔走在族人的各大婚喪節慶裡,咬緊牙關也要展現身為頭目的最大關懷。

raw-image

廖莉華的母親與小孩都希望她放棄這個身份,而她也曾經逃離部落,但在祖靈殷切的呼喚下,她終究回鄉了。繁複的部落傳統無完整文字記載,從沒有人告訴她該怎麼做,廖莉華更沒想過自己要面對的,會是一整個世代的文化失根危機。

raw-image

<導演魏郁蓁的話>

raw-image

認識廖莉華(日日滿)是在文樂部落的豐年祭,她身邊還圍繞著不到十歲的兒子,臉上帶著淺淺的笑容,熱情開朗,風趣活潑,兒子很貼心,會整理媽媽身上的服飾、頭冠,看起來很溫馨。 但文樂的親戚介紹時說:「她是流浪的頭目,父親早逝,要養三個小孩,很辛苦,我老了,幫不了她,請你們幫幫她…」這已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沒想到,活動一結束,我們因為考察青銅刀,又隨她去了家裡,看到她熟捻的接過母親手裡的幼女,應對來面前叨訴心中憂慮的族中老婦,一絲不亂,面色怡然,一幅鮮明的女性形象,躍然而出。也許是她天生領導的氣質,也許是她遭遇實在太不幸,她身邊總有耆老,不斷為我們講述「大後部落」的種種前世今生,讓她越來越帶有豐富、神秘的色彩。

真正決定讓我們拍攝她故事的關鍵是發生在2009年的88風災,由於部落頗有災損,我們也去探望,看到她忙碌卻鎮定的模樣,雖然深陷困境,卻始終在忙其他族人的事,因為她覺得族人的事,比她更緊急,從移居臨時組合屋,到最終落腳永久屋,她讓我們深深覺得,她豐厚的母親與女性形象,所以我們是以女性、母親的形象,去着手她的故事,頭目身份是背景,就這樣慢慢成形了拍片的契機。



raw-image

阿查依蘭的呼喚 The Way Home

出品國家 : 台灣

台灣發行 : 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 2021年11月26日

片 長 : 1時18分鐘

類 型 : 紀錄片

級 別 : 普遍級

導 演 : 魏郁蓁

主要演員 : 廖莉華

FB官方粉絲頁 : 阿查依蘭的呼喚 The Way Home

(註)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取自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Home)FB粉絲專頁相簿,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Yube影音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7TXUVC4ls ),版權歸屬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飄過
179會員
828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飄過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一部將年少青春暗戀與相愛勇氣描繪到最深刻,同時旁及友情與親情的夏日浪漫電影,片中男女主角青春三人行,書店前帽子被吹走、公車上偷拍車外、腳踏車雙載、共同的攝影興趣、淋雨下撐傘、鐵道深情呼喊, 將浪漫無限飛揚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浪漫,電影採倒敘的手法,開始也是結束的一幕
Thumbnail
2025/04/25
一部將年少青春暗戀與相愛勇氣描繪到最深刻,同時旁及友情與親情的夏日浪漫電影,片中男女主角青春三人行,書店前帽子被吹走、公車上偷拍車外、腳踏車雙載、共同的攝影興趣、淋雨下撐傘、鐵道深情呼喊, 將浪漫無限飛揚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浪漫,電影採倒敘的手法,開始也是結束的一幕
Thumbnail
2025/04/24
本片除了有傳統恐怖片必看得到的虐殺尖叫追逐情節外,最吸睛的地方,在於導演與編劇玩出恐怖電影的新趣味,電影前半段充滿懸疑靈異,光怪陸離的死法,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好奇新,電影後半段一反必死無疑的終極結局,闖入詭屋者展開絕地大反攻,充滿創意的反擊,緊迫盯人分秒必爭節奏感,讓全片從頭到尾緊扣心弦淋漓爽快!
Thumbnail
2025/04/24
本片除了有傳統恐怖片必看得到的虐殺尖叫追逐情節外,最吸睛的地方,在於導演與編劇玩出恐怖電影的新趣味,電影前半段充滿懸疑靈異,光怪陸離的死法,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好奇新,電影後半段一反必死無疑的終極結局,闖入詭屋者展開絕地大反攻,充滿創意的反擊,緊迫盯人分秒必爭節奏感,讓全片從頭到尾緊扣心弦淋漓爽快!
Thumbnail
2025/04/24
李景白導演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的潛水經驗,其作品多次入圍金鐘獎並三度奪獎,他與他的團隊長期關注台灣海洋的生態變遷,這次透過拍攝在台澎金馬海域8艘沈船的影片,引領觀眾了解我們所面臨的海洋浩劫,因為很少人知道四面環海的台灣,沉睡在水底下多年的巨人,也就是這些沉船,早已被時間與人們所遺忘。
Thumbnail
2025/04/24
李景白導演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的潛水經驗,其作品多次入圍金鐘獎並三度奪獎,他與他的團隊長期關注台灣海洋的生態變遷,這次透過拍攝在台澎金馬海域8艘沈船的影片,引領觀眾了解我們所面臨的海洋浩劫,因為很少人知道四面環海的台灣,沉睡在水底下多年的巨人,也就是這些沉船,早已被時間與人們所遺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不一樣的月光》像是遷徙的回流、鮭魚的返鄉 ,找回朝向故土的路是值得慶祝的成果,然而地理上的回歸卻還遠不及精神上越拉越遠的距離。藉由十年後的《哈勇家》導演拋出的問題是:即使回到了荒煙蔓草的祖居地,但因為現代社會入侵而造成的心靈出走又該如何安歸?
Thumbnail
《不一樣的月光》像是遷徙的回流、鮭魚的返鄉 ,找回朝向故土的路是值得慶祝的成果,然而地理上的回歸卻還遠不及精神上越拉越遠的距離。藉由十年後的《哈勇家》導演拋出的問題是:即使回到了荒煙蔓草的祖居地,但因為現代社會入侵而造成的心靈出走又該如何安歸?
Thumbnail
上週末有人說,大家都在瘋魔獸,搶走金馬風采。我說對,也不對。我是那個跟風看魔獸,看到延長賽大嘆劇本好會寫,而放棄謝盈萱的金馬開場表演,但球賽結束還是乖乖看金馬的人。這次金馬有太多沒看過,有的最近上,或再晚一點才上映,不然就是很久之前的《咒》。
Thumbnail
上週末有人說,大家都在瘋魔獸,搶走金馬風采。我說對,也不對。我是那個跟風看魔獸,看到延長賽大嘆劇本好會寫,而放棄謝盈萱的金馬開場表演,但球賽結束還是乖乖看金馬的人。這次金馬有太多沒看過,有的最近上,或再晚一點才上映,不然就是很久之前的《咒》。
Thumbnail
最近還正在上映的原鄉/家庭主題的電影《哈勇家》(GAGA)獲得了金馬的多項大獎,導演陳潔瑤(泰雅語:Laha Mebow)獲得最佳導演獎,飾演雅夢阿嬤的林詹珍妹(泰雅語:Kagaw Piling)更以素人之姿一舉獲得最佳女配角獎,飾演以諾的張祖鈞也是第一次演戲就獲得提名最
Thumbnail
最近還正在上映的原鄉/家庭主題的電影《哈勇家》(GAGA)獲得了金馬的多項大獎,導演陳潔瑤(泰雅語:Laha Mebow)獲得最佳導演獎,飾演雅夢阿嬤的林詹珍妹(泰雅語:Kagaw Piling)更以素人之姿一舉獲得最佳女配角獎,飾演以諾的張祖鈞也是第一次演戲就獲得提名最
Thumbnail
獲得2022金馬獎六項提名的電影《哈勇家》,是以生活在高山泰雅族,三代同堂哈勇一家人的故事。剛從紐西蘭打工回家的阿莉,就遇上家中土地所有權不公的問題,父親巴尚決定參選鄉長討回公道,動員全家人,但大筆的選戰開銷卻讓家庭關係越發緊繃,甚至無法團結,而到選舉過了結果出來後,一家人的感情又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獲得2022金馬獎六項提名的電影《哈勇家》,是以生活在高山泰雅族,三代同堂哈勇一家人的故事。剛從紐西蘭打工回家的阿莉,就遇上家中土地所有權不公的問題,父親巴尚決定參選鄉長討回公道,動員全家人,但大筆的選戰開銷卻讓家庭關係越發緊繃,甚至無法團結,而到選舉過了結果出來後,一家人的感情又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每個家庭都會歷經風雪,有的感情會如同那些雪後的高麗菜一般因此被凍傷,能盡釋前嫌想辦法讓家族的心更凝聚的非常難能可貴,當你跨不過去,也許試試這篇的角色互換方式,去感受彼此的難處,讓那些過重的情緒能如雪花般輕盈,這是《哈勇家》的故事帶給我的體會。
Thumbnail
每個家庭都會歷經風雪,有的感情會如同那些雪後的高麗菜一般因此被凍傷,能盡釋前嫌想辦法讓家族的心更凝聚的非常難能可貴,當你跨不過去,也許試試這篇的角色互換方式,去感受彼此的難處,讓那些過重的情緒能如雪花般輕盈,這是《哈勇家》的故事帶給我的體會。
Thumbnail
一位都市原住民廖莉華,回到了部落,因為家族的關係當上了頭目。她既不會說母語,也不懂傳統文化,一切都要重頭開始學起。然而因為八八風災的一些原因,讓她沒辦法住回自己的部落,變成了一位流浪在別的部落的頭目。
Thumbnail
一位都市原住民廖莉華,回到了部落,因為家族的關係當上了頭目。她既不會說母語,也不懂傳統文化,一切都要重頭開始學起。然而因為八八風災的一些原因,讓她沒辦法住回自己的部落,變成了一位流浪在別的部落的頭目。
Thumbnail
回家路迢迢,心之所向,勇者無懼,有志事竟成。 她,漢名廖莉華,是一位單親媽媽,靠著在建築工地的苦力活,辛苦獨力養活家中老人與孩子; 她,有著另外一個身分,是排灣族大
Thumbnail
回家路迢迢,心之所向,勇者無懼,有志事竟成。 她,漢名廖莉華,是一位單親媽媽,靠著在建築工地的苦力活,辛苦獨力養活家中老人與孩子; 她,有著另外一個身分,是排灣族大
Thumbnail
台灣原民紀錄片《阿查依蘭的呼喚》講述屏東排灣族大後部落,原在平地的護理師廖莉華因為父親去世與夢中祖靈的呼喚,決心回家接下頭目一職,但不會說母語、也不了解部落習俗的她很快就遭受各種現實的困難與打擊。
Thumbnail
台灣原民紀錄片《阿查依蘭的呼喚》講述屏東排灣族大後部落,原在平地的護理師廖莉華因為父親去世與夢中祖靈的呼喚,決心回家接下頭目一職,但不會說母語、也不了解部落習俗的她很快就遭受各種現實的困難與打擊。
Thumbnail
原住民議題也是時常搬上大螢幕的題材。《太陽的孩子》、《只有大海知道》,或者是本部作品《阿查依蘭的呼喚》,不論是劇情片或是紀錄片,似乎都在傳達著一些信念:關於新舊部落、關於文化傳承,關於這個世代帶來的變遷與想要將傳統永續的心。
Thumbnail
原住民議題也是時常搬上大螢幕的題材。《太陽的孩子》、《只有大海知道》,或者是本部作品《阿查依蘭的呼喚》,不論是劇情片或是紀錄片,似乎都在傳達著一些信念:關於新舊部落、關於文化傳承,關於這個世代帶來的變遷與想要將傳統永續的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