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毛毛蟲的聽講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創作的展現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我愛畫故事,愛畫靈感,愛畫想法,我喜愛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而我的創作靈感來源都源於日常生活,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感受到發生在自己周遭的大小事,以及捕捉到後是否記錄下來成為爾後的創作資源。

講題:從創作到出版的夥伴分工---談創作與編輯協力 童嘉老師

老師是這一系列繪本講座為二的創作者來分享創作經驗,其他老師們多為編輯,我自然非常期待能夠聽老師分享創作歷程!而非常能夠確定的是:我聽完整場演講後,自己心中存在許久的各種疑惑都被解開了!!

老師一開始細數了她近20年來出版30多本繪本的歷程,從2001-2006年的書都是先有手工書=完成品後,在到各大出版社自我推銷;之後由出版社邀稿到從2013至今有套書系列及再版多次的書。

在台灣的創作者要走入出版一途是件困難的是,例如:「千萬不要告訴別人」,這本書放了9年才出版,「真假夜鶯」花了7年才出版,每本書都有不同的命運。創作是一回事,而創作以外的事都是另外一回事。我以前也會得失心很重,不管是比賽失利或被出版社拒絕,但我後來轉換心境,只要書一離開我手中,我就開始著手畫下一本。我想就如同我們常聽到的話:不去擔心自己無法控制之事,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很會畫畫的人,我們家族的人都非常會畫畫,但只有我以畫畫為生。一開始用鉛筆創作,是因為我是全職媽媽,用鉛筆沒有顏料乾了要補救的問題,等小孩漸漸大了,我才開始用不同顏料,去上水彩課,上油畫課,畫畫是可以經由不斷練習而進步的一種技能。我決定文字及插畫都由自己一手包辦是經驗告訴我---很多時候插畫家無法感受到你文字中想要傳達的精神及意涵,因此最後我決定全都自己來。

我的創作方式一向都是先有文字才有圖畫,在定稿每一頁文字後再畫圖。老師的創作歷程中,她分享了很多酸甜苦辣,在小胖貓系列最終還是畫滿7本,撇除選用快乾的壓克力顏料而改用油畫創作,在老師輕描淡寫地訴說這樣艱辛的創作過程,比起敬佩,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堅毅會感動人心的熱誠,就像普羅大眾不斷在尋找自己的天命時,童嘉老師就是眼前最好的例子,對於想做的事,就一直做下去就對了!

對有志想成為童書編輯的人,要努力培養判斷作品的好壞及是否吸引人的視角,這些需要經過大量閱讀繪本及講繪本給小孩們聽訓練而來。而讀繪本最重要的是讀圖,而非文字,只有大人才介意看不看得懂,而通常你問小孩看不看得懂? 他們都說:看得懂!!

27/Nov/2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ehChia的沙龍
13會員
24內容數
從小家裡總是滿滿的漢聲套書,大概就是那時開始被啟蒙讀繪本這件事。長大後逛書店總是不知不覺被童書區吸引,外文童書尤其更是吸引我,現在,在工作之餘,想好好挖掘創作繪本這件事,因為,我們的人生總是有好多奇妙的故事等著分享給大家。
YehCh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23
September 03rd, 2022 今天的主題是『繪本編輯過程』。 編輯過程包含《圖文關係》,《版面安排》,《故事板》,《閱讀評論》以及《編輯體驗》等。而此堂課的目標即是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創作故事的故事板,等同於分鏡腳本。
Thumbnail
2022/09/23
September 03rd, 2022 今天的主題是『繪本編輯過程』。 編輯過程包含《圖文關係》,《版面安排》,《故事板》,《閱讀評論》以及《編輯體驗》等。而此堂課的目標即是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創作故事的故事板,等同於分鏡腳本。
Thumbnail
2022/09/11
August 27th, 2022 第三堂課的主題是『善用插畫設計』。 Boris一樣開始提問大家:什麼是插畫? Boris補充說道:沒錯,插畫是一種應用藝術,是到處存在我們生活中的商業創作手法之一。從口罩上的圖案,飲料提袋上的花樣到帆布托特包,都是插畫的一種表現。
Thumbnail
2022/09/11
August 27th, 2022 第三堂課的主題是『善用插畫設計』。 Boris一樣開始提問大家:什麼是插畫? Boris補充說道:沒錯,插畫是一種應用藝術,是到處存在我們生活中的商業創作手法之一。從口罩上的圖案,飲料提袋上的花樣到帆布托特包,都是插畫的一種表現。
Thumbnail
2022/08/24
August 20th, 2022 今天第二堂課著重在如何說故事及常用的三種基本說故事結構。 一開始Boris要大家思考觀點如: 說故事要以線性敘事或非線性敘事為主? 一本繪本,要說幾個故事? 是否要混用不同的敘事方式? 而寫作技巧中最常使用的三種方式為:重複,回答問題及三劇幕結構。
2022/08/24
August 20th, 2022 今天第二堂課著重在如何說故事及常用的三種基本說故事結構。 一開始Boris要大家思考觀點如: 說故事要以線性敘事或非線性敘事為主? 一本繪本,要說幾個故事? 是否要混用不同的敘事方式? 而寫作技巧中最常使用的三種方式為:重複,回答問題及三劇幕結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我的論文題目是「面對寫作瓶頸:小說作家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採用的是質性研究法,在七、八月分別訪問了六位作家,但因為很懶(也因為前一陣子眼睛有點問題),拖到十月才開始整理逐字稿。 整理逐字稿真的很累人啊!那怕是下筆行雲流水的作家,實際上聽錄音檔就會發現有大量口語贅字,畢竟聊天跟演講還是不同,但聊天
Thumbnail
我的論文題目是「面對寫作瓶頸:小說作家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採用的是質性研究法,在七、八月分別訪問了六位作家,但因為很懶(也因為前一陣子眼睛有點問題),拖到十月才開始整理逐字稿。 整理逐字稿真的很累人啊!那怕是下筆行雲流水的作家,實際上聽錄音檔就會發現有大量口語贅字,畢竟聊天跟演講還是不同,但聊天
Thumbnail
September 03rd, 2022 今天的主題是『繪本編輯過程』。 編輯過程包含《圖文關係》,《版面安排》,《故事板》,《閱讀評論》以及《編輯體驗》等。而此堂課的目標即是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創作故事的故事板,等同於分鏡腳本。
Thumbnail
September 03rd, 2022 今天的主題是『繪本編輯過程』。 編輯過程包含《圖文關係》,《版面安排》,《故事板》,《閱讀評論》以及《編輯體驗》等。而此堂課的目標即是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創作故事的故事板,等同於分鏡腳本。
Thumbnail
《書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本圖畫書,是為了給正在進行圖文故事創作的女兒看的。 果然,有夢想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啊!這樣一直寫一直畫,最後會變得如何,我也願意拭目以待。
Thumbnail
《書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本圖畫書,是為了給正在進行圖文故事創作的女兒看的。 果然,有夢想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啊!這樣一直寫一直畫,最後會變得如何,我也願意拭目以待。
Thumbnail
雖說這是一本有著注音符號給孩子們閱讀「書怎麼做出來的?」的繪本,但對於有志想要將寫作、繪圖當成職業或是「夢想成為作家、插畫家」的創作者們,它也是一本非常簡單進入創作及出版的入門書。
Thumbnail
雖說這是一本有著注音符號給孩子們閱讀「書怎麼做出來的?」的繪本,但對於有志想要將寫作、繪圖當成職業或是「夢想成為作家、插畫家」的創作者們,它也是一本非常簡單進入創作及出版的入門書。
Thumbnail
各位鄉親,因為我超愛閱讀,也推廣閱讀,寫一堆書評,結果最後變成自己跳下來寫書,還真讓我出了幾本,所以現在改成推廣寫作,告訴大家我是怎麼寫的。 所以接下來我會開始分享我的寫作經驗、技巧。其實原本有想要認真規劃成課程,但規劃完整課程畢竟比較麻煩,想什麼就寫什麼輕鬆一點,加上因為出版社有興趣……對,我提到
Thumbnail
各位鄉親,因為我超愛閱讀,也推廣閱讀,寫一堆書評,結果最後變成自己跳下來寫書,還真讓我出了幾本,所以現在改成推廣寫作,告訴大家我是怎麼寫的。 所以接下來我會開始分享我的寫作經驗、技巧。其實原本有想要認真規劃成課程,但規劃完整課程畢竟比較麻煩,想什麼就寫什麼輕鬆一點,加上因為出版社有興趣……對,我提到
Thumbnail
  一、一輩子的創作魂,我的圖文寫作冒險旅程 說到創作的開端,對我來說可追溯到國小時期, 當時創作的平台叫做「課本」!(當時自然獲得老師的特別指導>. 進入國中在班導的開導下,我開始在「聯絡簿」連載學校的日常紀錄 高中開始參與動漫同人誌、大學嘗試電繪插圖, 甚至創作旅遊繪本當作畢業論文完成學業 不過
Thumbnail
  一、一輩子的創作魂,我的圖文寫作冒險旅程 說到創作的開端,對我來說可追溯到國小時期, 當時創作的平台叫做「課本」!(當時自然獲得老師的特別指導>. 進入國中在班導的開導下,我開始在「聯絡簿」連載學校的日常紀錄 高中開始參與動漫同人誌、大學嘗試電繪插圖, 甚至創作旅遊繪本當作畢業論文完成學業 不過
Thumbnail
老實說,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自己也在藝術領域一段時間,也常常會遇到學生或是朋友,以及其他人問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就是成為一個創作者的目的呢?自己身為創作者,不論是實際的立體創作還是文字,都充滿著像與不像,理解與不理解,也會隨著當時情況與目標有所變動。
Thumbnail
老實說,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自己也在藝術領域一段時間,也常常會遇到學生或是朋友,以及其他人問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就是成為一個創作者的目的呢?自己身為創作者,不論是實際的立體創作還是文字,都充滿著像與不像,理解與不理解,也會隨著當時情況與目標有所變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