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不安,卻假裝若無其事 / 你是不是糾結的“恐懼型”戀人

2021/12/0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很多小夥伴都覺得自己在關係中表現得“忽冷忽熱”、“若即若離”。其中有個小夥伴是這樣描述的:
“我和ta(伴侶)相處的過程中,一旦當我們變得親密,當我感覺到ta開始依賴我的時候,我就會莫名厭惡,想逃開。而當我們變得疏遠的時候,我又很渴望彼此之間得親密感。我也很容易因為一些細節,就覺得ta可能沒有那麼愛我,然後主動疏遠ta。
我想,可能在ta看來,我就是那個”若即若離“的操控者吧。可是,我並不是有意這樣的。感覺自己是一個注定孤身的設定。我該怎麼辦呢?“
從簡短的留言中,我們雖然無法準確判斷,但是,在親麽關係中若即若離,可能是因為:ta是對親麽關係、對伴侶充滿不安全感的“恐懼型依戀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一種人。
什麼是恐懼型依戀者?
人們在幼年時,在與父母互動中會形成一種情感上、心裡上連結的固定模式,而這種模式也會在我們成年後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與伴侶的互動,它也被稱為”依戀“模式。
擁有不同成長經歷的人,可能發展出不同的依戀模式。
心理學家Kim Bartholomew(1998)在前人的基礎上,根據人們在關係中“焦慮”程度和“迴避”程度,將成人的依戀模式進行分類。其中,焦慮程度高(即高焦慮)的人總是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或不重視自己,而低焦慮的人則不會有這樣的擔心;高迴避的人容易對彼此間的親密感到不適,而低迴避的人,則樂於親近他人。
根據以上標準,人們的依戀類型被分為:安全型、癡迷型、疏離型及恐懼型。為了便於後文的理解,我們先來看看這四類人在迴避與焦慮雙維度上的具體表現:
  • 安全型(低焦慮、低迴避):既不擔心被拋棄,也樂於親密,與伴侶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
  • 癡迷型(高焦慮、低迴避):總是擔心被拋棄、渴望親密,十分依賴伴侶
  • 疏離型(低焦慮,高迴避):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對親密感到不適,追求獨立
  • 恐懼型(高焦慮,高迴避):擔心被拋棄,但又對親密感到不適,既想要依賴又希望獨立
對癡迷型、疏離型及恐懼型的人而言,親密關係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們感到不安,這也就不奇怪了。這三類依戀模式都被學者們認為是“非安全型”的。
恐懼型依戀者:想愛又怕受傷
那麼恐懼型依戀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會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前:
  • 恐懼型依戀的人往往顯得很猶豫。他們既渴望親密關係,又十分害怕在關係中受困、受傷。他們總是會預想許多自己被拋棄、被背叛的可能性,有時候這種對被傷害的恐懼甚至會讓他們寧願長久孤單也不願意進入一段感情(Shorey,2015)
  • 他們的猶豫有時還會表現為對親密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永遠在等待“對的人”,認為只要等到這樣的人,自已就會不害怕被拋棄,也甘心互相依賴(實際上,即使真的有合適的人出現,他們也不會真的不怕且甘心的。(Alee,2011)
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後:
  • 當伴侶不在身邊時,恐懼型依戀者會感到不安,但當伴侶回到自己身邊時,又會感到厭煩。他們自己總是在親密與疏遠之間掙扎徘徊,也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戲劇化關係之中。
  • 他們也總是試圖壓抑和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害怕在伴侶面前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
在親密關係出現衝突時:
  • 比起直接與伴侶爭執,他們更“擅長”被動型攻擊,以隱晦、間接的方式來表達不滿,如出現爭執時,他們會疏遠對方。
  • 他們也常常是“愛的逃兵”,總想做那個先放手的人。當他們覺得自己總是反覆陷入被拋棄的不安之中時,他們不僅會疏遠對方,還可能會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避免陷入對方的操控,而採取更為極端方式——主動分手。(Williams,2016)
不難看出,恐懼型依戀者,就是一群想愛又怕受傷害的人,親密關係讓他們感到矛盾。他們既會因為擔心失去而想要親近,又會因為害怕親密而想要逃避。這種對於親密既渴望又恐懼的心態,就很容易讓他們在一段關係中表現的“若即若離”。
而另兩種“非安全型依戀“,既癡迷型與疏離型,在某種程度上都要比恐懼型來的”自洽“,癡迷型的人想愛就用力愛,疏離型的人想逃也沒猶豫,唯獨恐懼型的人,既想要愛又想逃避,因而,他們也被認為是最容易將自己陷入無序和混亂的人。(Catlett,2015)
不過,這樣矛盾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常見。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屬於恐懼型依戀的人僅佔總調查人數的5%(安全型有50%,癡迷型為20%,疏離型為25%)(Levine&Heller,2012)。那麼,是什麼使人成為恐懼型依戀者的呢?
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恐懼型依戀者?
若父母在孩子幼年時能夠一以慣之的、及時有效的回應孩子的需求,那麼孩子在成年之後會更少對親密關係感到焦慮,也不排斥與人保持親密,即更可能成為“安全型依戀”的人。
然而,兒時未能得到父母及時有效回應的孩子,在成年之後就可能成為非安全型依戀中的某一種類型的人。
在這些人當中,能偶爾得到父母對自己需求的回應的人,會逐漸發展為“癡迷型依戀“的人。父母時而滿足他們的需求,時而又對他們的需求視若無睹,那麼他們就對父母是否還在身邊,什麼時候回應自己的需求感到焦慮,十分渴望父母能時時刻刻滿足自己的需求、親近自己,也害怕被拋棄、被忽視。(Levine&heller,2012)
而那些始終得不到父母的回應,總是被忽視和冷落的人,就會發展出害怕與人親近、迴避親密的特點。但,這其中為什麼有些人成為了恐懼型(高迴避,高焦慮),而有些人又成為疏離型(高迴避,低焦慮)的呢?
這可能與不同的人對“被忽視的經歷”的解讀的不同,以及他們內在防禦機制的不同有關。(Fraley&Shaver,1997; Willkie,2001)
學者們認為,恐懼型的人會將兒時被忽視的經歷以“羞恥”的感受記憶下來——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好好對待,才會被忽視的。在成年之後,他們總是試圖在關係中不斷壓抑這種羞恥感。
這種最具破壞性的人類情感,不僅不容易被我們承認和壓抑,它的出現還會使我們對其他所有情緒的表達都遭到抑制。
這就是為什麼,恐懼型的人總是擔心被伴侶拋棄、被拒絕(認為自己不夠好),卻在感到這種焦慮和不安的時候,不是直接表達而是變得疏遠和冷漠(其他情緒的表達因為羞恥感的存在而被抑制)。
而疏離型的人,則以“憤怒”理解了這段被忽視的經歷——認為是因為父母不夠好,自己才遭忽視的。並且他們還在成長過程中,徹底抑制了這種情緒的產生,凸顯出自己的獨立、無所謂。漸漸的,他們在意識層面徹底封鎖了這些感受。(可理解為,他們的防禦機制不是在體會到感受之後才發揮作用的,而是在此之前就徹底抑制了以至於自己根本感受不到。)
面對恐懼型依戀,應該怎麼辦?
看到這裡,你一定想知道“恐懼型依戀”是可以被改變的嗎?答案是肯定的。除了找到一個安全型的伴侶,或是找到一個足夠好的心理咨詢師之外,這裡還將提供一些其他有幫助的思路。
如果你是恐懼型依戀的人: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去經歷所導致的“羞恥感“是影響恐懼型依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做出改變時,如何應對羞恥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
一方面,你可以通過改變對過去的敘述來改變自己對過去的看法,減少自己所感受到的羞恥。比如,你可以回顧兒時的經歷(可以是文字記錄也可以在腦海中回憶),試著不去將父母忽視和冷漠看作是自己的錯,找到並賦予這段經歷其他可能的原因——可能是當時家庭不允許等等。(Djossa,2013)
另一方面,你可以試著去釋放和表達那些被羞恥感所壓抑的情緒。比如,當對方不接自己電話時,你可以嘗試著先對自己說出當下的感受——“Ta 沒接我電話,這讓我感到很擔心/害怕“,而不是急忙壓抑感受而疏遠對方。(Shorey,2015)
如果你的伴侶是恐懼型依戀的人
你需要判斷自己是否願意承擔起維護一段穩定關係的責任(注意這裡並不是讓你為對方對改變負責,而是為你們的關係負責),尤其當你對彼此關係有很多關於“親密”的期待,而這對ta而言是十分困難的(但不代表ta不會與你親密),你是否還願意留下?
最後,當你選擇留下,你需要意識到,當ta變得冷漠時,ta是試圖表達自己的焦慮、不安,即使他們可能否認,但請不要報復性的疏遠ta,也不要逼迫ta親近,要給予ta空間,讓他能夠相信會有一個人持續的、支持性的存在於ta的關係中。(Shorey,2015)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恐懼型依戀者或者其他非安全依戀者,當然也值得被愛。但同時,每個人也都不是其他人的拯救者,你不要在關係中懷著“拯救別人”的心願。愛,首先是一種接受,你接受ta 此刻的狀態,對ta 來說起到幫助,要比“我一定要讓你變好”更大。
當然也有一些安全型依戀者,可以不費力就化解不安全型依戀者帶來的挑戰。他們自帶充沛的安全感,敢於包容和堅持。
願刺蝟一樣的恐懼型依戀者們,都能在自愛和被愛裡,學會坦然的愛他人以及被他人所愛;都能明白,人與人的靠近不可能完全無痛,但關係、他人都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極端的善變而危險。你遇到的人的表現可能出乎意料,但“ta 為何如此“也始終是有跡可循的。讓自己安全感增強的途徑,並不是以為生活中沒有風險,而是知道那些風險是值得承擔的。
最後,只要一段關係中的兩個人,都有很強的意願,為關係的發展調整自身,一切就都還有希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會員
    67內容數
    是戳穿係,不是治愈係。飯糰@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