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尖端小說 馬克‧蘇利文【緋紅天空之下】沒有人能時時刻刻都當個英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2021尖端小說 馬克‧蘇利文【緋紅天空之下 Beneath a Scarlet Sky 】沒有人能時時刻刻都當個英雄

「我只好跟你說清楚,皮諾,我不在乎他們怎麼想。你的職務太寶貴也太敏感,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真相。你現在只能把那一切全都往心裡吞。」

這是馬克‧蘇利文的小說【緋紅天空之下 Beneath a Scarlet Sky 】裡,最觸動我的一句話。說來簡單,但是對皮諾‧來拉而言,在17歲後的兩年(1943-1945),他經歷了必須忍住的生離死別、身心創傷、追求希望和一輩子難忘的珍愛。

皮諾‧來拉,真有其人。

作者在書前書後,寫了不少篇幅來強調「這部作品是依據真實故事與真實人物,但主要是出自作者想像力的虛構之作。」因為有作者的提醒,我更驚訝他的構思和運筆。

馬克‧蘇利文在自己遭逢低潮想自殺的那天,聽見了關於義大利少年(17歲)皮諾‧萊拉的片段故事。

於是起於懷疑,他親自前往訪談皮諾老先生,並投入收集史實資料,聯繫相關人物(或後代)及歷史學家,踏上阿爾卑斯山了解當年的逃亡路線,遊走在米蘭,那些讓老先生痛哭激動的地點,來比對那一件件的悲劇是否屬實。

「他在17歲那年長大,在18歲那年變老,他經歷過的起伏、試煉與凱旋,還有愛與心碎。」成了小說的骨幹,作者添加了血肉,儘管閱讀中,依然傷痕累累.........

【緋紅天空之下 Beneath a Scarlet Sky 】歸類於二戰的小說是沒錯,情有可原,它專注於歷史學家們稱作「被遺忘的前線」的義大利當年。若只讀馬克‧蘇利文「創作」的小說部分,愛恨情仇,我大概也很難想像絕大部分竟然「寫實」。

也就是說,我能懂作者小說前後的「自序」與「後記」的苦口婆心,讓讀者不輕鬆地欣賞。

「緋紅 crimson red」是甚麼樣的顏色?網搜介紹上,是紅色摻帶著少點藍色後混合出的色彩,有人說是形容「血」的顏色。

如此的天空,望之令人不安,省思無助。皮諾在阿爾卑斯山上見過.......

這是本「大書」。時間是皮諾年輕時的2年,地點在義大利,章節內容如砲彈般空襲攻擊,讀著,躲不過震撼。

引用義大利歌劇《杜蘭朵》裡的曲子《無人得以成眠》(亦譯:公主徹夜未眠),瞬間誘導我的感官去想像,離家,別愛,驚慌失措,只有音樂能撫慰人心,寬大包容,幫忙擦乾了淚和累,重新振作。

1943年6月的米蘭,春末,對17歲的皮諾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只不過是一連串的新聞報導,聽了就忘」,他喜歡:女孩兒、音樂、美食,還有滑雪和爬山。那天,他搭訕了他覺得她好美的安娜被放鴿子,和弟弟在電影院裡遇上空襲!

「皮諾以前從沒見過死人,如今忍不住哭泣。一切從此改變。」

小說【緋紅天空之下 Beneath a Scarlet Sky 】以皮諾‧萊拉為主角,他的視角和內心轉折來編寫。他能從事「秘密行動」,看來是有點陰錯陽差的運氣。

前段是神父看上他登山能耐,讓他負責護送猶太人翻山越嶺到達安全的地方,對安娜的思念,支撐著他對抗風暴雪雨;後段是將軍看上他修車的技能,讓他成了新司機,實則是隱形的間諜,跟安娜的重逢,是他忍辱負重裡的最甜蜜。

「他意識到『保持信心』其實非常累人,一點也不容易。」神父總說,「但是,皮諾,我們不可以因為害怕就不再愛人如己。我們如果失去愛,就失去了一切。我們只是必須更聰明行事。」

書裡有非常多皮諾的「思考」和「臨場反應」,他「看見」太多了,他必須為了完成任務縮緊自己的年少輕狂。(偷偷說,主角皮諾在書裡的語言能力、登山及開車技術,簡直是英雄等級)

當然,皮諾不是一直都是「英雄」。他愛過人,被愛過。他懷疑人,被懷疑過。甚至眼睜睜看著失去好幾回........這就是上帝給他的安排?無奈,興奮,心痛,不可捉摸。

作者聯想的「場景」相當的逼真,難怪這本小說已經被看上並著手影劇拍攝計畫,畫面感真強,靜下心慢慢看,字裡行間,總是一次又一次反射出眼淚的閃光。

我該說作者太貪心,還是他儘可能地想描述戰爭下的殘酷,身不由己,不是身處在大部分平和境地的我們所能想像。

雷爾斯曾經給皮諾建議:「做人情....你如果有恩於人,協助他們繁榮茁壯,他們就會欠你人情。你每次做個人情,你自己就變得更強大,獲得更多支持。這是自然律。.....你這麼做絕對不會出差錯,因為你遲早也會需要有人幫你,而你到時候就能透過人情債獲得救援。這種做法救了我不只一次...我就是憑著做人情,而能在希特勒掌權之前和期間過著好日子,我知道我在希特勒下臺後也能過著好日子。」

將軍身上的懸疑,我到最後都沒弄懂。「做人情,皮諾心想,這就是他的籌碼。他親口對我說過。那個手提箱裡裝滿了人情債。」而那段話,想想也不無道理。

如果你想多了解二戰義大利米蘭的情節,透過作者對史實和景點考證的認真,【緋紅天空之下 Beneath a Scarlet Sky 】也許是參考輔助資料之一。

馬克‧蘇利文 Mark Sullivan:「我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做研究,才解答了皮諾・萊拉的一些疑問,主要是因為雷爾斯將軍在『湮滅證據』這方面簡直無人能敵,托特組織的其他軍官也是。」

閱讀不是為了消磨自己的意志,無聊而做的,而是想重燃起停滯緩動的心思或勇氣。

所以,我還想筆記皮諾的一段話:「經歷了那一切,就算天空變得緋紅不祥,我還是相信只要我們幸運得能活下來,就必須感謝我們在每一天的每一刻遇到的奇蹟,無論人生充滿多少缺陷....有些愛就是永遠不死。」

raw-image

●【緋紅天空之下 Beneath a Scarlet Sky】

作者: 馬克‧蘇利文 Mark Sullivan

譯者: 甘鎮隴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拿波圖●line 原創貼圖/表情貼】 全作品連結網址
https://store.line.me/search/zh-Hant?q=no2two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視界是不是優雅
46會員
655內容數
不想忘記我看過的電視劇/電影/旅遊景區筆記
視界是不是優雅的其他內容
2022/10/14
📷📷​ 我相當佩服貌似「半架空歷史」的小說作品,作者必須在讀者早知道或網查不違背史地人物的熟悉感下創作,偶而還得為些許場景或用語備註,引導讀者更進入狀況。
Thumbnail
2022/10/14
📷📷​ 我相當佩服貌似「半架空歷史」的小說作品,作者必須在讀者早知道或網查不違背史地人物的熟悉感下創作,偶而還得為些許場景或用語備註,引導讀者更進入狀況。
Thumbnail
2022/06/02
看來,我是誤會書名【人工少女】的意思了。 我原本以為這本小說很科幻怪異,也許會充滿人性的衝突對立,畢竟書名裡「人工」兩字先帶出「不自然」。【人工少女】內容不少,我著實花了點時間閱讀,不算輕鬆。
Thumbnail
2022/06/02
看來,我是誤會書名【人工少女】的意思了。 我原本以為這本小說很科幻怪異,也許會充滿人性的衝突對立,畢竟書名裡「人工」兩字先帶出「不自然」。【人工少女】內容不少,我著實花了點時間閱讀,不算輕鬆。
Thumbnail
2022/03/29
📷📷​ 乍看書名時,我誤會了「大聲」的意思,讀完後才明白「大聲」是「影響力」。
Thumbnail
2022/03/29
📷📷​ 乍看書名時,我誤會了「大聲」的意思,讀完後才明白「大聲」是「影響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小說聚焦在兩個小人物,住在法國的女孩瑪莉蘿兒與住在德國的少年韋納,在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命運不會有交集,瑪莉雖然很小就因病失明了,但爸爸非常疼愛她,兩人的生活的非常平穩幸福。相反的,韋納從小就失去父母,他與妹妹住在兒童之家裡,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劇變,包括了瑪莉與韋納,於是他們的
Thumbnail
小說聚焦在兩個小人物,住在法國的女孩瑪莉蘿兒與住在德國的少年韋納,在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命運不會有交集,瑪莉雖然很小就因病失明了,但爸爸非常疼愛她,兩人的生活的非常平穩幸福。相反的,韋納從小就失去父母,他與妹妹住在兒童之家裡,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劇變,包括了瑪莉與韋納,於是他們的
Thumbnail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荷塔•米勒的回憶,永遠跟欺騙有關。米勒筆下的欺騙跟一個時代,一個族群,一個時代的一個族群有關。
Thumbnail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荷塔•米勒的回憶,永遠跟欺騙有關。米勒筆下的欺騙跟一個時代,一個族群,一個時代的一個族群有關。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歷經了將近八十年的歲月洗禮,許多遭受戰火摧殘的痕跡早已被塵土掩埋,人們也因為現代高科技的蓬勃發展,紛紛將傷痛拋諸腦後。但世界真的從此和平共存,永遠無須擔心戰爭再起?「俄烏戰爭」的爆發點醒了全世界的人類——世界不會永遠保持和平,我們必須理解二戰甚至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真相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歷經了將近八十年的歲月洗禮,許多遭受戰火摧殘的痕跡早已被塵土掩埋,人們也因為現代高科技的蓬勃發展,紛紛將傷痛拋諸腦後。但世界真的從此和平共存,永遠無須擔心戰爭再起?「俄烏戰爭」的爆發點醒了全世界的人類——世界不會永遠保持和平,我們必須理解二戰甚至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真相
Thumbnail
​ ●2021尖端小說 茱迪・皮考特+撒曼莎・凡里爾 【愛情躍然紙上 Between the lines】直到妳在第43頁遇見我 「一道刺眼光線忽然射下來,天空沿著縫線裂開。『各就各位!』」我也聽話喔!如果這能成真,我貪心的希望翻開每一本書,都能擁有一段秘密奇遇,和主角說說話。
Thumbnail
​ ●2021尖端小說 茱迪・皮考特+撒曼莎・凡里爾 【愛情躍然紙上 Between the lines】直到妳在第43頁遇見我 「一道刺眼光線忽然射下來,天空沿著縫線裂開。『各就各位!』」我也聽話喔!如果這能成真,我貪心的希望翻開每一本書,都能擁有一段秘密奇遇,和主角說說話。
Thumbnail
打開這一本書,會發現這本書根本黑洞!作者馬克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這個故事的主角皮諾,開始了如黑洞般的劇情。你很難想像這是「真實故事」,很難想像「猶太人屠殺」是真實事件,很難想像「戰爭」會真的發生,尤其是他令人恐懼的一面,一走出家門屍體遍布的樣子……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我們會看到什麼。
Thumbnail
打開這一本書,會發現這本書根本黑洞!作者馬克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這個故事的主角皮諾,開始了如黑洞般的劇情。你很難想像這是「真實故事」,很難想像「猶太人屠殺」是真實事件,很難想像「戰爭」會真的發生,尤其是他令人恐懼的一面,一走出家門屍體遍布的樣子……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我們會看到什麼。
Thumbnail
​​ ●2021尖端小說 馬克‧蘇利文【緋紅天空之下 Beneath a Scarlet Sky 】沒有人能時時刻刻都當個英雄 「我只好跟你說清楚,皮諾,我不在乎他們怎麼想。你的職務太寶貴也太敏感,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真相。你現在只能把那一切全都往心裡吞。」
Thumbnail
​​ ●2021尖端小說 馬克‧蘇利文【緋紅天空之下 Beneath a Scarlet Sky 】沒有人能時時刻刻都當個英雄 「我只好跟你說清楚,皮諾,我不在乎他們怎麼想。你的職務太寶貴也太敏感,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真相。你現在只能把那一切全都往心裡吞。」
Thumbnail
如果說《小王子》是人性思考的晶華,那《航向阿拉斯》就是紀錄那結晶的過程。
Thumbnail
如果說《小王子》是人性思考的晶華,那《航向阿拉斯》就是紀錄那結晶的過程。
Thumbnail
標題:熱與塵(Heat and Dust) 配對:Malleus Draconia/Leona Kingscholar 警示:標題來自1975年的布克獎作品。Malleus表記為「馬列烏斯」,Leona表記為「雷歐納」。遊戲原作背景。含私自的捏造設定。
Thumbnail
標題:熱與塵(Heat and Dust) 配對:Malleus Draconia/Leona Kingscholar 警示:標題來自1975年的布克獎作品。Malleus表記為「馬列烏斯」,Leona表記為「雷歐納」。遊戲原作背景。含私自的捏造設定。
Thumbnail
有一些超越時代,受人喜愛的故事,它們被稱作「經典」。 乘坐時光機來到1943年~我要說的祕密非常簡單──用心去感受才能瞭解一切。重要的事物是無法用肉眼看見的。
Thumbnail
有一些超越時代,受人喜愛的故事,它們被稱作「經典」。 乘坐時光機來到1943年~我要說的祕密非常簡單──用心去感受才能瞭解一切。重要的事物是無法用肉眼看見的。
Thumbnail
​ ●2020青林出版 愛麗絲‧博德威【印記 第一部:祕密與審判】或許閱讀生命之書並沒有辦法讓你真正認識一個人 「當你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所有事物都只是一個故事。人們美化事物;說著寓言而非事實,說著童話而非歷史。但是人都會長大。」
Thumbnail
​ ●2020青林出版 愛麗絲‧博德威【印記 第一部:祕密與審判】或許閱讀生命之書並沒有辦法讓你真正認識一個人 「當你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所有事物都只是一個故事。人們美化事物;說著寓言而非事實,說著童話而非歷史。但是人都會長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