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不負責任感想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林心如,所以他演的片子基本上沒在看,要看華燈初上一開始是有點排斥感,但看到年代設定時,卻非常想看劇情怎麼呈現1988年的時代感。1988年不論是台灣,或對於我自己來講都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年份。但一口氣看完8集,只覺得劇情中的1988年跟我活過的1988年是兩個不同世界。看著看著就覺得這劇情放到其他年代也是可以演的,無損其戲劇價值,華燈初上並沒有將劇情真正連結到1988年那個特殊的年代,選1988年當背景在劇情設計上並沒有其必要性(就算導演編劇有這意圖,但並沒在劇情中顯現出來,或許第二、三季會演繹出來)。

不過在背景細節上還是有些用心考據,試圖帶入一些那個時代的密語與符碼,一開頭的「你是我高中同學,我是你高中老師」的歐雷廣告詞,瞬間帶出了我塵封已久的回憶。

然後劇中不經意穿插英雄本色主題曲、大家樂求明牌(不過1988年大樂透應該退潮改玩六合彩了吧?)、保麗龍便當盒、昏黃的撞球間、家中老派的家具裝潢,尚未統一成黃色的計程車、半屏山套裝,以及片頭出現林森北路的大片新東陽紅色招牌、與紅白相間的警察局建築,都很容易認出那是屬於1980年代的畫面。最後是條通一定要提到美食-鰻魚飯也出來走場一下,然後就這樣,沒了。那個時代氛圍感的營造還沒有讓人驚艷到不經喊出一聲哇,就是這樣,而是一種很淺層、隨意的推疊各種時代元素,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有時候還會對某個場景浮現疑惑,像店外的不鏽鋼立式煙灰缸,那個時候有這種煙灰缸嗎,我以為是更晚年代才出現的,作為有三十年煙癮的人,實在無法忽視這個細節問題。

可能是因為曾經度過那段歲月,所以對那個時代有特殊的個人經驗與主觀想法去對照印證劇中營造出來的氛圍,因而比較吹毛求疵。像斯卡羅,KANO這些時代劇,我沒經驗過那個時代,因此有很深的代溝與距離感,我也不是歷史考據專家,所以對於劇中時代氛圍的呈現方式也沒啥好講的,就當成另一個異世界的故事來欣賞,不會有過多的代入感。

不過華燈初上的劇情發生剛好是我進入成功高中那一年,每天開始坐著211從三重經台北橋到學校上課,211會從民權東路轉進林森北路一直開到忠孝東路,在現在市民大道那邊還要走地下隧道穿過鐵枝路。所以新東陽紅色招牌真得是看了兩年多,高三那年比較常坐有冷氣但比較貴,走忠孝橋的232,坐211次數少很多。現在所有公車理所當然都有冷氣,但當時還有不少窗戶可以打開,沒冷氣可吹的公車,而且學生票只能坐比較便宜且沒冷氣的公車,所以高一、高二還是坐211為主。

早上坐211經過林森北路,常常會看到小姐走在林森北路或等過馬路準備回去休息,還曾看到穿得很辣的小姐蹲在路邊大吐特吐,然後公車就停在旁邊等紅綠燈,讓老實木訥的我很震驚地直看著嘔吐的過程,印象很深刻。有好長一段時間,想到林森北路,腦袋就會浮現新東陽招牌與小姐路邊狂吐的畫面。

片頭曲也是一個我無法理解的選擇,月亮代表我的心對我而言也是一首老歌,那是屬於70年代的歌吧。要選一首歌代表1988年又能呈現劇情的精髓,我馬上想到兩首歌,一首是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對我而言,一場遊戲一場夢是1980年代台灣流行歌曲掀起狂潮的代表作,這首歌當時真的超紅,大街小巷都在放,王傑也成為台灣80年代第一代流行歌王。另一首是芝麻龍眼的「動不動就說愛我」,旋律比較走民歌風。這兩首歌曲除了當時很紅,傳唱度高,歌曲意境與劇情有很多契合之處,更重要的是歌手的真實人生也多少與劇情角色相呼應,一個被下毒,離婚,感情風波不斷,一個出車禍,年紀輕輕就橫死,令人嘆息。選這兩首歌當片頭曲反而比較契合劇中那個時代氛圍與與劇情意境,月亮的歌詞太過含蓄傳統,沒有80年代那種特殊氣氛。

再說,日式酒吧應該會放日本演歌,這樣比較合理,雖然我完全沒有進去過劇中的條通酒店,但平常逛街吃飯還是有經驗。當時沒啥版權概念,各種日本流行歌盜版一堆,到處買得到,公開場合放啥歌都無禁忌,不會有人來告你收版權費,日式酒吧店裡會放的歌我猜十之八九會是日本盜版歌,怎會去選月亮代表我的心,就算不是放演歌,拿中森明菜,松田聖子的歌來當片頭也不會奇怪。硬要找個理由的話,可能是「今天月色真美」這個譬喻與「月亮代表我的心」意境互相呼應。然後卡拉OK唱歌竟然在唱張國榮的英雄本色,這首粵語歌在台灣傳唱度沒那麼高吧,更多是被當成配樂來聆聽欣賞。

除了個人經驗,讓我對於這齣戲有點吹毛求疵,1988年代對台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年份,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有種風雨欲來的人心蠢動。報紙解禁了,一堆新報紙跑出來;蔣經國死了,李登輝接位總統,拉開國民黨內鬥序曲;朝野鬥爭激烈,立法院打架越演越烈,成為國際新聞,爸媽開始哀嘆怎麼教小孩;而股市開始狂飆,邁向一萬點的目標,鴻源等投資熱潮到處流串,大家充滿賺錢希望,房價飆漲,讓大家有種台灣錢淹腳目的感覺;520爆發的農民運動更成為解嚴後台灣街頭首次大型暴力衝突運動,520基本上除了總統就職日,也成為台灣社運一個重要紀念日,是會辦遊行的日子,觀看忠孝東路與立法院附近的遊行活動就成為高中時的休閒活動。1988年,台灣不論在政治經濟社會方方面面,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讓人有種爆發炸裂感。華燈初上劇情發生的時間剛好與漢城奧運重疊,然後劇情卻完全感覺不到這些氛圍。只有舞小姐、渣男、大學生與警察之間的愛恨糾結。只能說當時這些人剛好完全對外界變動不感興趣,屬於與社會氣氛完全沒連結的社會邊緣人。但是當時台灣經濟泡沫正在不斷擴大中,被人形容為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連我媽都在玩股票,賺錢還會給零用錢,五木條通應該躬逢其盛。1980年代末期的正處於五木盛況的歷史高點,可比日本經濟泡沫時期的朱麗安納東京。五木的那些酒店當時應該是紙醉金迷、高朋滿座,塞滿一堆一擲千金的暴發戶,但戲中完全感覺不出來那種經濟泡沫的狂歡奢華感。

抽離時代背景,老實說我對女人圍繞著男人之恩怨情仇的故事是沒啥興趣,所以甄環傳、延禧攻略這些戲沒啥興趣,頂多偶而看到短影片與梗圖。看完這片,直覺就是另一種底層社會版的宮鬥戲,只是比較不那麼灑狗血,少了封建社會的權鬥戲碼,加上敘事上的懸疑手段,讓這片讓人有不同的感受。不過1988年仍然只是打到綠幕的背景,1988年並沒有挑脫出綠幕,跑到前台與角色產生連結互動,並產生複雜化學關係。綠幕打上1988,或是1960還是2020年的背景都不影響本劇的內涵。

有點可惜了華燈初上那麼美又具有隱喻性的片名,華燈初上不只影射劇中白天結束了夜晚降臨,點燈準備開店,繁華的夜生活夜就此開始了,還可以反映1988年台灣社會整體轉型的氛圍。華燈初上故事的主線是由人性上的弱點缺陷所推動,個人的悲喜劇主要是來自於個人因素,與時代洪流無關,沒有那種時不我予,無力可回天的複雜感覺。這就有點浪費這個好題材。先不論「茶金」中四萬換一元的爭議,其故事中的角色命運,不只受到個性與抱負野心所影響,也被時代的機遇所限制,時代齒輪的轉換,讓人順勢一飛沖天,也讓人心有不甘地跌入谷底。我覺得時代劇應該要能生動處理這種個人與時代兩者之間的關連。希望第二季能補足這方面的問題,雖然不奢求後面的戲份能補抓到1988年躁動不安的社會氣氛,但至少要能表現當時五木條通紙醉金迷,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浮誇奢華盛況,其實我就是想看1980年代末的五木到底是怎樣。

突然感覺我看個戲那麼機八幹嗎。

發文後心得:

用過無名、皮客邦、blogger跟非死不可網誌後,覺得方格子的寫文發布後台介面還滿便利簡潔的,有針對使用需求特別優化,但是首頁為啥還是很花,整個系統設計利於發文但卻不利於找文看文,對老年人的眼睛是一大挑戰。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賺錢,讓人加入付費會員搞的,才用的那麼複雜,反正都是資本主義的陰謀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野口夏-avatar-img
2022/09/10
我找不到詞形容我讀完的感想。
菜有蟲-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10
哈哈 就單純個人心得
輕煙飄過-avatar-img
2022/08/25
還有找到空檔看「華燈初上」一劇,倒是看到了您寫的這篇趣味盎然的評論,十分犀利精彩又言之有物。
菜有蟲-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07
哈哈 就老人在回憶往事
avatar-img
菜有蟲的沙龍
91會員
144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菜有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其實我對於川普貿易關稅政策轉變的理解很直覺,其實用《教父》中兩代教父作風就可以理解,黑道本質就是黑道,不是無私和平慈善家,不過收保護費的精神有點不一樣,老教父是用義理原則來引導利益交換,我保護了你所以你要做出相應回饋,並向我效忠,阿爾帕西諾當教父時先後順序就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2025/04/08
其實我對於川普貿易關稅政策轉變的理解很直覺,其實用《教父》中兩代教父作風就可以理解,黑道本質就是黑道,不是無私和平慈善家,不過收保護費的精神有點不一樣,老教父是用義理原則來引導利益交換,我保護了你所以你要做出相應回饋,並向我效忠,阿爾帕西諾當教父時先後順序就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2025/03/17
從《民族重建》、《黑土》再到《血色大地》,提摩希.史奈德寫的書已經看完三本,書櫃還有兩本等著看。每看完一本,就感覺有輕微矯正我根深蒂固的西歐中心論視角,比較能從中東歐視角去看一些歐洲重大歷史事件。 《血色大地》與《黑土》基本上是互相補充的兩本書,《黑土》是在解釋大屠殺發生的原因,提出一套比較宏觀的
Thumbnail
2025/03/17
從《民族重建》、《黑土》再到《血色大地》,提摩希.史奈德寫的書已經看完三本,書櫃還有兩本等著看。每看完一本,就感覺有輕微矯正我根深蒂固的西歐中心論視角,比較能從中東歐視角去看一些歐洲重大歷史事件。 《血色大地》與《黑土》基本上是互相補充的兩本書,《黑土》是在解釋大屠殺發生的原因,提出一套比較宏觀的
Thumbnail
2025/03/03
司馬先生,我到二十二歲為止也是日本人呀! 當我向內人提起,和司馬先生交談時,什麼話題才好呢?她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吧」。於是兩人就談到《舊約聖經》裡的〈出埃及記〉。 若想簡明扼要地將台灣人只因生為台灣人而必須背負的共同課題歸納起來,那麼如《認識世界少數民族事典》的編者那樣,將它歸類於少數民
Thumbnail
2025/03/03
司馬先生,我到二十二歲為止也是日本人呀! 當我向內人提起,和司馬先生交談時,什麼話題才好呢?她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吧」。於是兩人就談到《舊約聖經》裡的〈出埃及記〉。 若想簡明扼要地將台灣人只因生為台灣人而必須背負的共同課題歸納起來,那麼如《認識世界少數民族事典》的編者那樣,將它歸類於少數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國小六年終於熬過去了。離開充滿敵意、甚少溫情的環境後,我穿著姊姊的舊制服,升上了國中……
Thumbnail
國小六年終於熬過去了。離開充滿敵意、甚少溫情的環境後,我穿著姊姊的舊制服,升上了國中……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因為在網路上看了一些緬懷過往偶像的文章(尤其王心凌最近翻紅),突然也想起自己追星的那個年代。 日劇的故事倒是讓我學了一課,就是喜好這種東西,沒有原因沒有理由,有時講的是個頻率,雖然我對日劇日本流行接受度不高,但我對日本的小說倒是很愛,村上春樹還是我最喜歡的外國作者呢!
Thumbnail
因為在網路上看了一些緬懷過往偶像的文章(尤其王心凌最近翻紅),突然也想起自己追星的那個年代。 日劇的故事倒是讓我學了一課,就是喜好這種東西,沒有原因沒有理由,有時講的是個頻率,雖然我對日劇日本流行接受度不高,但我對日本的小說倒是很愛,村上春樹還是我最喜歡的外國作者呢!
Thumbnail
場地:國父紀念館 場次:1998.05.15 19:30 座位:24排1號
Thumbnail
場地:國父紀念館 場次:1998.05.15 19:30 座位:24排1號
Thumbnail
整體而言是一部好劇。第一季創造的高度讓它可以平穩地在完結時著陸,雖然我覺得它可以再緊湊一點剪成20集就好。
Thumbnail
整體而言是一部好劇。第一季創造的高度讓它可以平穩地在完結時著陸,雖然我覺得它可以再緊湊一點剪成20集就好。
Thumbnail
《華燈初上》這部二十四集台灣熱爆劇集,看過的都期待第三集,心裏也許都在想:兇手是誰呢?網上有不少談論《華燈初上》的文章,有些談劇情,有些談演技,有些談演員以往的代表作品及成長之路,當然有些談日式夜總會的總總,因為《華燈初上》的故事,主要劇情就是在一間名為「光」的日式夜總會發生。
Thumbnail
《華燈初上》這部二十四集台灣熱爆劇集,看過的都期待第三集,心裏也許都在想:兇手是誰呢?網上有不少談論《華燈初上》的文章,有些談劇情,有些談演技,有些談演員以往的代表作品及成長之路,當然有些談日式夜總會的總總,因為《華燈初上》的故事,主要劇情就是在一間名為「光」的日式夜總會發生。
Thumbnail
最近看一部電視劇『華燈初上』,劇情內容是描述1989那時台北林森北路的酒店媽媽桑和小姐的故事。 劇裡,會到酒店工作的人,通常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為了生存,只能每天晚上靠著賣笑陪酒,賺取下班後的尊嚴。因為酒店主要工作人員都是女生,所以女人間的勾心鬥角戲也不少。 下回來說說關於酒店的故事~😂
Thumbnail
最近看一部電視劇『華燈初上』,劇情內容是描述1989那時台北林森北路的酒店媽媽桑和小姐的故事。 劇裡,會到酒店工作的人,通常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為了生存,只能每天晚上靠著賣笑陪酒,賺取下班後的尊嚴。因為酒店主要工作人員都是女生,所以女人間的勾心鬥角戲也不少。 下回來說說關於酒店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