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甲上娛樂 https://reurl.cc/ZAxqMM)
因為在網路上看了一些緬懷過往偶像的文章(尤其王心凌最近翻紅),突然也想起自己追星的那個年代。
我的原生家庭狀況並不好,父親長年在外地工作,母親暴躁憂鬱,家中更有智能障礙的手足,我的童年基本上有一半的時間既孤獨也不快樂,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古人用喝酒逃避(想想能這麼搞的古人都挺有錢吧?),但我這個喜歡假裝自己沒事的小孩,用的方法就是「追星」了。
我特別偏好都會感很強的文化,似乎那樣的人事物可以帶我飛離當下難纏的困境,自己可以變成解決一切的主角,也因此我對動不動一哭二鬧三上吊以及刻苦女性的母親故事,都接受無能(因為這個離我的生活太近了),此外我並不欣賞欠缺謀略只會勤勞努力的設定,所以對台灣本土狗血劇很難有共鳴,而在當時亞洲的戲劇裡,就只有香港在劇集上是有兼顧到這點的,當時的港劇,就算故事的主角是個小人物或居於弱勢,也總會用一些小方法跟手段來達成他的目的,我記得我第一部港劇《吉星報喜》(1988年,溫兆倫、周海媚、曾華倩主演),就是個小人物逆襲的故事。
《吉星報喜》是我第一部香港劇集,裡面很多人的故事也很值得一說,尤其溫兆倫,有空我會再分享這個人的~
此外,90年代亞洲的強勢的流行文化,也還有日本,而且一樣都會感很強,偶像也都很閃耀,不過奇妙的是,我一開頭對日劇的接受度還算高,但可惜在《東京愛情故事》後,就放棄了日劇,因為當時我實在沒法接受渣男當主角,而且看完這戲之後十年,還感覺心靈受到創傷,無法再看任何一部日劇,一直到稍微能理解人世間運行的規則,才能再看一些日劇(只是量也很少,也不容易有共鳴),不過日劇很妙的一點,是它始終沒有像港劇陸劇或韓劇那樣,有一個讓我覺得︰「啊啊啊啊我想要嫁給他!」的角色,90年代沒有,千禧年代也沒有,等到2010我覺得阿部寬還不賴的時候,隔壁的韓國出了個車勝元,心又立馬被抓走了!
《市政廳》之後我就變身韓流迷姐,迄今十個年頭,愛過的南韓藝人手指頭已不夠數,但車叔是第一個(羞)
日劇的故事倒是讓我學了一課,就是喜好這種東西,沒有原因沒有理由,有時講的是個頻率,雖然我對日劇日本流行接受度不高,但我對日本的小說倒是很愛,村上春樹還是我最喜歡的外國作者呢!
於是,在90年代,我就是個忠實的港流文化迷,我在港星港劇身上也看過很多故事,那些感受也慢慢變成我價值觀的一部分,再者,香港的追星文化跟台灣有點不同,台灣很喜歡強調偶像們有多認真,但香港則喜歡強調明星有多閃耀,算是非常結果導向的價值觀,然後香港偶像對照顧粉絲也花很多心思,做起公益也特別認真,當年台灣921,光是香港藝能界就募了1.6億給台灣,記得我那時在宿舍,看著梅姑、張國榮他們募款晚會真的感動不已。
當然,香港演藝圈這十年來凋零不少,我大概是十年前才驚覺,我這個年代的「港流」粉絲,可以說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一群,這感受在我前陣子看電影《梅豔芳傳》最為明顯,可能最近到台定居的香港人多了,香港90年代的那些明星(尤其是已逝的那幾位),突然又被重新提起,尤其張國榮的電影在這二年還一直重新上映,我這個白頭宮女不免OS︰「你們終於知道張國榮跟梅豔芳有多特別了吧!」
現在的香港藝能界,基本上是另一個世界,我常常問自己︰「現在還喜歡這些新世代(?)的偶像和演員嗎?」我其實沒有答案,畢竟時移勢易,一直沉溺過往的情懷而無視於現在香港的改變,本就不切實際,所以我並不會說我現在還很喜歡香港劇集與明星;不過,有些氣質只有香港明星身上才有,比如張國榮對我來說為何特別?因為我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富家貴公子的氣質,香港人說的「官仔骨骨」,這種男藝人在我看來是香港獨有,像90年代的黎明、張智霖、陳鍵鋒、現在的劉俊謙,都算這個路線,基本上與香港中西交雜的生活文化有很大的關係,而這種氣質的男藝人,即使是現在流量小生輩出的中國,現在幾乎也少見!
雖然黎明現在不那麼帥了,不過看他活得滋潤自在還愛講冷笑話,大家也就放心了~
關於追星,我一直覺得金剛經裡的句話是最能描述那種變化與滄桑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用在追星,再好理解不過,以前少女時喜歡劉德華,但有可能現在更喜歡玄彬,而十年後會不會突然出現什麼男藝人入了我的眼?這些問題,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啊!
所以,還是活在當下吧!想愛什麼人,就去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