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被理解的不只是孩子 #還有父母昨天我處罰孩子了。(懺悔文文長慎入)
昨天我與孩子們在M吃午餐,快完食之前,翎把玉米濃湯打翻了! 其實湯已不燙了,但我兩隻腳、鞋子都是湯。翎當下馬上一臉抱歉地看著我,並迅速拿了衛生紙蹲下去擦拭地板。
當下我並不生氣,這樣的意外,在育兒日常中經常發生,我已經被孩子訓練到很能接納了。也看得出翎不是故意的,因此我的情緒沒有什麼波動。看著翎認真擦地板小小的身影,心裡倒是佩服,後來我輕輕地跟翎說:「擦這樣子可以了,剩下的再請店員協助就好,先整理妳自己吧」我也整理著自己。
離開M後,翎彷彿完全忘了剛才翻倒湯的事,馬上眉開笑顏的說「媽咪,我要去那間店店買糖果!」然後坐在百貨公司的走道上,把包包裡的便當盒、作品、水壺…等,都翻出來散落一地,硬弊也全部從小錢包滾得滿地都是,翎很開心的坐在地上數錢,興奮於能用自己的零用錢買糖果。
我在旁邊看,一陣不爽的感覺席捲而上,我的兩隻腳還傳出玉米濃湯的味道,溼溼黏黏的很不舒服,妳居然笑嘻嘻的在買糖!
意識到自己有情緒無法與孩子同樂,我去坐在一旁有點距離的椅子上,看著翎買、不協助她(她想要買的棒棒糖在高櫃上,她的身高拿不到)。
我腦袋一直轉著,理智腦與任性兒童在交戰
理智腦:「翎不是故意打翻湯的、翎有負責地擦地板,後來也是我請她停手的呀」
「我知道湯倒了妳不舒服,我陪妳」我同理自己
任性兒童:『可是她現在開心的在買糖耶!』
「是我自己答應吃飽後要讓翎買糖的,我得說到做到,買糖對孩子來說本來就是開心的事啊」
『但是湯倒在我鞋上我還是不舒服啊!』
「我知道妳不舒服,我知道妳生氣,我陪妳」我同理自己
『不協助、面無表情、不與孩子同樂,我的天啊,我正在處罰孩子呢』
「處罰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小心打翻湯而讓翎覺得羞愧、或是開心買糖卻有罪惡感,都不是我想要給孩子的」
『我知道,我應該替翎的能力感到開心,可是我做不到』
「我好難過」但我真的不能再繼續同理自己了,我會在公眾場合哭的…
#不是只有打罵罰站關廁所是處罰#給孩子臉色看也是
當翎結完帳後,開心地像飛上天似的跳到我身旁,向我展示她的糖果!我戴著口罩但冷冷地看著翎,翎知道我在生氣了,雖然戴著口罩,也能看出翎收起了笑容。
「情緒」坐上了我身體的駕駛座
「我知道不該這樣待翎,但當下的我有情緒,這已經是我能做到的最多,沒罵人已經很勵害了,要我再如何溫和對待孩子,真的做不到。」我同理自己
燁心思很纖細,從湯打翻後,就不斷地看著我,注意著我的動向。在我扳著臉坐在旁邊看翎買糖時,燁成了我與翎中間的橋梁:協助翎拿放在高櫃上的糖、和陪翎結帳(燁自己沒帶零用錢,所以沒買)、其間也走到我身旁,陪伴著扳著臉的老木。
在翎買好,回我身邊後,看著開心的翎,我更氣了!
但此時燁看著我說:「媽咪,我給妳一個抱抱」接著在我的同意下,抱了我。
謝謝燁的擁抱,我感覺到自己融化了。
「我的生氣是被燁接納的! 」
「燁正在與我同在啊! 」
我感動得想哭,好暖心!
原來被同理是這種感覺!
而且我是被孩子同理!
抱完燁,再看一下翎,我心裡嘆了一口氣:
「要真正做到“不處罰”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
雖然好一點了,但我胸口還是悶著。一打二在外面還是得看顧著孩子,我只得忍耐著。決定不坐公車了,坐計程車回家!
一到家後,我快速梳自己、換裝完畢,跟孩子們說「我需要冷靜一下」就直接進了書房。深呼吸著…大概半小時後,我覺得胸口不那麼悶了。我試著理清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
翎打翻了湯,第一時間就馬上跟我道歉,也很負責任地擦了地板,在我的詢問下也想到方法,說她下次不要再拿著渴湯、要放在桌上喝。那我還在生什麼氣呢?
原來,我生氣的不是湯打翻在我腳上一事。
我生氣的是,翎馬上就忘記我了。
她不關心我還穿著溼溼黏黏的褲子,卻開心笑瞇瞇地,眼裡只有她的糖!
原來我只是「感受沒有被同理」,就能氣這麼久!
我也懂了,為何燁給我的那一個擁抱,那麼溫暖…。
燁在我像隻刺蝟扳著臉時,還願意靠近我
#那就是接納啊
一直以來的育兒生活,都是我在同理孩、陪伴孩子
這次,我被孩子主動同在與陪伴!
謝謝燁!
接著我讓翎知道我怎麼了,也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向翎提出請求:「我知道妳不是故意打翻湯的,妳也有負責任擦地板,也想了下次該怎麼做才不會再犯一樣的錯,但是妳沒有關心我,只一心想著要買糖果,所以我很難過、也很生氣。我需要妳關心我、跟我說『媽咪妳還好嗎?如果我抱妳一下,妳會不會好一點?』」
翎照著說、照著做了
然後我們就抱在一起和好了
(對媽媽很幼稚但媽媽要的就是這麼簡單啊)
雖然事發當下我還是“處罰”孩子了,也許沒有做得很好,但我謝謝自己,依然從事件中反思及學習,並且主動修復親子關係,也給予翎“彌補”的機會。
我也發現,「面無表情」是處罰孩子的工具!
但我不是故意的!
而是因為,我沒有被同理!
理智告訴我「3歲、6歲的孩子哪知道怎麼同理妳啊?!」
但是我的「情緒」,就是卡住了!
當下我還沒弄清楚自己是哪個環節卡住了?加上在公眾場合,我還得照料兩個孩子,因此沒有繼續,也沒有辦法在自己的內在工作。
原來,就算當下的問題解決了,沒有人理解,「情緒」還是卡住的。
連我這個前額葉有在工作的大人,在自己不被理解、被同理時,都會氣餒到想要(用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行動)處罰孩子了!
難怪有這麼多氣餒的孩子,陷入錯誤目標,在與大人權力鬥爭、搞破壞、惹大人生氣、用盡各種辦法讓大人傷心、放棄...!
沒有成熟大人的協助,孩子們根本沒有能力搞清楚自己到底怎麼了?!於是孩子只能像是氣炸鍋一樣,悶著、爆炸、悶著、爆炸…以這樣的負向模式循環著。
一切都是因為:
#孩子的感受沒人在乎
謝謝昨天的這一課
也謝謝翎晚上睡前跟我說「媽咪我把我的愛全部都給妳,我自己也還有愛!我愛妳,妳愛我,我們的愛越來越多!有這麼多!」
(看來「媽媽的愛是燭光」,已刻在翎心上了)
(「媽媽的愛是燭光」篇,貼在留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