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魔法畫家何內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法文版:Meneer René
中文版:魔法畫家何內先生
英文版:The Magical Life of Mr. Renny
作者:Leo Timmers

raw-image

故事情節(內含完整爆雷):

第一段:he painted looked just like the real thing.


raw-image

何內先生是個以繪畫為生的畫家,他的畫栩栩如生,看起來就跟真的一樣。但市場上,人潮都聚集在玫瑰小姐的水果攤旁,她的生意很好(英文版敘述she sold fruits by the dozen,生意真的是浮誇的好)。

可是大家對何內先生的畫卻沒不感興趣,就連那顆看起來就跟真的一樣的蘋果也吸引不了人。

畫面的邊緣,何內先生看著畫,說著:「哎,如果這顆蘋果真的可以吃就好了,至少我的肚子不會挨餓……」

第二段:all your paintings will com to life


raw-image

正當何內先生嘆氣時,一位紳士突然出現,為這個故事帶來一個轉折。此處中文版和英文版的敘述方式不同(之後取得法文原版再行比對),我個人比較喜歡英文版,紳士出現後,連珠砲的撂下“You want to eat the apple?””You can, You know.””all your paintings will come to life”就不見了,何內先生只來得及擠出一句”Wh, who are you?”,神奇的事就這樣發生了。

接著就進入神筆馬良的故事情節,畫什麼什麼就變成真的,直到何內先生再也不知道還缺什麼、還能畫什麼。

第三段:once painter, always painter

玫瑰小姐向何內先生買畫,何內先生卻告訴她自己沒有畫可以賣給她了。

這裡的對話饒富趣味,你可以說是充滿雙關,也可以說是玫瑰小姐沒辦法意會到何內先生的明白(這是當然,誰會想到會是因為畫已成真)

何內先生表示"they're all gone"沒有畫作可以給她了(因為都變成真的了);也沒辦法為她作畫(畫什麼什麼就變成真的)。玫瑰小姐的認知則是沒有畫作,是因為何內先生不再作畫了("they're all gone"這句話也有引申都過去了的意思,觀察何內先生的生活,似乎真的也沒有再畫畫的必要)

玫瑰小姐的來訪,讓何內先生陷入思考,作為一個畫家到底為了什麼而作畫?而現在的他,連把心中最純粹的感受、真實的意念透過畫筆呈現出來,單純的作畫都做不到。

如今擁有神筆超能力的他,該怎麼做才能找回繪畫的初心呢?

圖說:令我感到驚訝的是,每當我向小朋友分享這個故事時,他們都想得到(或猜得到)該怎麼辦,你是否也想到了呢?


raw-image

看起來,何內先生經歷了一段神奇的旅程,所有曾成為真實的事物都變回畫作。但他並不孤單,旅程的開始有一隻從畫裡成真的小鳥陪伴他;而現在,另一隻小鳥看著曾經的朋友變回了畫,成為這千真萬確卻如夢似幻的旅程見證人。

故事結構:

這是一個三段式、結構對稱的故事,我不確定這是作者在設計這個故事時就已考慮進去的、抑或是神來之筆。無論是哪一種,都讓它成為一個故事結構緊湊的精彩故事。

寫作時,通常結構對稱的文本中,最中心部分即是作者企圖傳遞的核心訊息,如果我們將故事的情節拆解排列,會發現故事的結構非常工整,核心非常明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這也令故事更有深度,引出下面的幾個值得討論的部分:


一、人生所求為何?

繪畫,或是藝術創作乃至一項技藝或技術,究竟應該是生存(生活)的技能,還是自身靈性的純粹展現呢?

或許你會和我一樣,傾向給出一個政治正確的答案:兩者皆是,我相信事實也應該是如此,畢竟如果沒有麵包,如何支撐創作?如果沒有對象,何來創作的必要和動力?

雖然沒有明確的答案,這本書卻藉由何內先生向讀者提出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我們應當追求的「真實生活」還是內在的「真實生命」的滿足?若是兩者都必須滿足,又該如何面對?

這個問題不只是藝術創作者、思想者會遇到,而是你我都會遇到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的追求所為何來?如同康德的學說表示的:對於這個世界,我能夠知道什麼、我又能期待什麼、我從何而來,又將何往?

然而這不是一種消極、絕望的掙扎,而是一個積極的鼓舞:何內先生經歷了一段神奇的旅程,而是在追尋的過程中再次「確認」了自己的方向。

二、真實

讓我們試著思考一下,從畫裡變成真的東西,是「真的」嗎?
別急著給出答案,不妨先回憶一下故事中的情節:

蘋果的確變成真的,因為何內先生吃了(還有熱狗麵包、蛋糕)。
交通工具也的確是真的,因為何內先生搭乘它移動至各個地方。
對於小鳥來說,他經歷的友情更是千真萬確。

但是這一切最後都變回畫作了,留下似乎千真萬確的曾經。

故事沒有給讀者一個答案,如同的畫作一樣,留待讀者探尋(事實上也只能由讀者自行尋找屬於自己的解答)。

三、René Magritte和超現實主義

除了詼諧有趣的情節、和讀者討論畫家為何成為畫家,甚至更單純的,喜愛一件事的初衷外,Leo Timmers也以這個故事中向René Magritte:知名的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致敬。

什麼是超現實主義:

在今日,這個詞彙多半指的是1920年代開始興起的藝術創作流派,不過我們應該這樣理解,超現實主義不是一個藝術流派的專有名詞,它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思潮,是一場由詩人、作家、畫家共同發起的革命,而這場革命的起點,是法國作家、詩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所發起的《超現實主義宣言》。

只是這場探尋何為真實的革命,最容易表現的形式正好是繪畫,而René Magritte正是超現實主義的代表性畫家之一。

礙於篇幅和專業,對於René Magritte的創作和超現實主義的核心精神在此不多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延伸閱讀的書目。

若您有興趣,歡迎分享您的觀點、彼此交流。

  • 延伸閱讀:《超現實主義宣言》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麥田出版

彩蛋:

最後分享整本書中致敬René Magritte畫作的部分和小巧思,相信也是閱讀本書時的樂趣之一。

  • 第一頁「這不是一顆蘋果」概念和畫作” The Treachery of Images”的相同:

文字:這不是一根菸斗

文字:這不是一根菸斗


  • 帶著傘的紳士,造型和”The son of man”以及經典畫作”Golconda”相似(事實上這種造型的人物多次在René Magritte的畫作中出現):

raw-image

  • 第一頁的蘋果和最後一頁的玫瑰,分別來自畫作” The linstening room”和”The tomb of the wrestlers”:

raw-image

最後,這麼長的文章您都看完了,這麼好的圖畫書不看一看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年日常的沙龍
16會員
16內容數
不定期從童書編輯的角度,分享書、工作以及編輯相關二三事。
中年日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8
阿文有一條黃色的小毯子,當他還是小寶寶的時候,他就有這一條毯子,阿文非常喜歡它。 我也有一條白色、橘色字樣相間的小毯子,當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我就有這一條毯子,我非常喜歡它,直到現在。
Thumbnail
2023/06/18
阿文有一條黃色的小毯子,當他還是小寶寶的時候,他就有這一條毯子,阿文非常喜歡它。 我也有一條白色、橘色字樣相間的小毯子,當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我就有這一條毯子,我非常喜歡它,直到現在。
Thumbnail
2022/01/20
英文版:Sam & Dave Dig a hole 中文版:一直一直向下挖 文字:麥可.班奈特(Mac Barnett) 繪圖:雍.卡拉森(Jon Klassen)
Thumbnail
2022/01/20
英文版:Sam & Dave Dig a hole 中文版:一直一直向下挖 文字:麥可.班奈特(Mac Barnett) 繪圖:雍.卡拉森(Jon Klassen)
Thumbnail
2022/01/03
我從這本書的得到的教訓是:不管一個編輯再喜歡一本書,即便它「真的」是本好書、我們都認為它「應該」是本暢銷書,也不該真的認定它會「自動」成為暢銷書。除了靈敏的嗅覺,你還得擁有駕馭它的本事、和讀者精準溝通的能力,以及足夠的自信……
Thumbnail
2022/01/03
我從這本書的得到的教訓是:不管一個編輯再喜歡一本書,即便它「真的」是本好書、我們都認為它「應該」是本暢銷書,也不該真的認定它會「自動」成為暢銷書。除了靈敏的嗅覺,你還得擁有駕馭它的本事、和讀者精準溝通的能力,以及足夠的自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65天 #心中的畫面豐盛的森林感 今天沒出門待在家 閉關一整天畫這幅 沒想到還是畫不完😅 - 畫的時候 每片葉子都告訴我 他們是有生命且重要的 太認真安排配色 這次難得不想靠直覺 反而是想畫出心裡畫面所顯現的 - 花了很多時間在做綠色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65天 #心中的畫面豐盛的森林感 今天沒出門待在家 閉關一整天畫這幅 沒想到還是畫不完😅 - 畫的時候 每片葉子都告訴我 他們是有生命且重要的 太認真安排配色 這次難得不想靠直覺 反而是想畫出心裡畫面所顯現的 - 花了很多時間在做綠色
Thumbnail
紀錄觸動的展覽,「明天的日子 也要繼續走下去 我的路」畫天地日月寄情的赤心畫家何德來...
Thumbnail
紀錄觸動的展覽,「明天的日子 也要繼續走下去 我的路」畫天地日月寄情的赤心畫家何德來...
Thumbnail
下午時光,老師會請孩子挑選本日繪本,一起做出聲閱讀、分享故事, 而在某次分享「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之後, 孩子似乎也對故事中面對不想吃的食物時,運用想像力轉化情緒, 最後勇敢將不接受的食物吃下肚子的情節有了連結, 而這也讓老師觀察到孩子的轉化能力,以及能夠運用繪本經驗來幫助自己。 千懿:「老師,之前
Thumbnail
下午時光,老師會請孩子挑選本日繪本,一起做出聲閱讀、分享故事, 而在某次分享「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之後, 孩子似乎也對故事中面對不想吃的食物時,運用想像力轉化情緒, 最後勇敢將不接受的食物吃下肚子的情節有了連結, 而這也讓老師觀察到孩子的轉化能力,以及能夠運用繪本經驗來幫助自己。 千懿:「老師,之前
Thumbnail
「所謂的繪畫,並非只是畫出所見之物。」 「老師,那是什麼意思呢?」 「妳會明白的……」 夢醒,在睜眼的瞬間我回到了四散著顏料、畫作、畫具的房間。 直到現在,我仍然一點都不明白老師所說的話語,或許那也正是我無法「成功」的理由也說不定吧? 「妳的畫是很好看沒有錯,但只是好看是不夠的……」 「再多去想想吧
Thumbnail
「所謂的繪畫,並非只是畫出所見之物。」 「老師,那是什麼意思呢?」 「妳會明白的……」 夢醒,在睜眼的瞬間我回到了四散著顏料、畫作、畫具的房間。 直到現在,我仍然一點都不明白老師所說的話語,或許那也正是我無法「成功」的理由也說不定吧? 「妳的畫是很好看沒有錯,但只是好看是不夠的……」 「再多去想想吧
Thumbnail
用繪本故事了解莫內的一生。 繪本運用第一人稱莫內的自述和簡短的內容,讓讀者可以快速進入莫內的世界之外,繪本的圖像,也幫助讀者迅速進入莫內的畫作和印象派的繪畫理念裡。
Thumbnail
用繪本故事了解莫內的一生。 繪本運用第一人稱莫內的自述和簡短的內容,讓讀者可以快速進入莫內的世界之外,繪本的圖像,也幫助讀者迅速進入莫內的畫作和印象派的繪畫理念裡。
Thumbnail
這是練習粉彩的臨摹作品,臨摹對象是皮克斯動畫《料理鼠王》。 這張圖沒有出現在動畫中,但是非常符合主角小米的角色設定。喜歡各種美食的他,如果真的走進了蛋糕店,大概就會露出這種幸福的表情吧?
Thumbnail
這是練習粉彩的臨摹作品,臨摹對象是皮克斯動畫《料理鼠王》。 這張圖沒有出現在動畫中,但是非常符合主角小米的角色設定。喜歡各種美食的他,如果真的走進了蛋糕店,大概就會露出這種幸福的表情吧?
Thumbnail
他悄無聲息地堅持著他的畫家夢想,四十年如一日,卻始終沒能畫出什麼為人稱道的傑作,到最後竟然還默默離開了!
Thumbnail
他悄無聲息地堅持著他的畫家夢想,四十年如一日,卻始終沒能畫出什麼為人稱道的傑作,到最後竟然還默默離開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