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漂泊為家 ──《游牧人生》與《濁水漂流》的時空建構| 潺時●冬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 文章同步發佈於《潺時》ISSUE.12:冬至
Nomadland (2021) © Chloé Zhao
在那廣袤無垠的天地間,藍天與珊瑚色晚霞融成夕暈,風吹草低,美國平原的燈火闌珊處住著「以車為家」的「游牧族」(Nomads)。地球彼端的香港深水埗,陰鬱灰濛的天空下,橫亙城市的大橋下,暗處住著這群沒有房子的人,他們燃亮燭火,擺起牌桌,「以街為家」。他們在不同的土地上漂泊,帶著被體制遺落的絕望,和不馴的堅韌,在天地間尋找希望與明天。
年初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趙婷改編自潔西卡・布魯德(Jessica Bruder)報導文學的電影《游牧人生》,以及甫獲第五十八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李駿碩改編自自己多年前報導的《濁水漂流》都重新定義了「家」的概念——沒有固定居所與地址,沒有血親家人,沒有堅實磚瓦建成的房屋,何以為家?趙婷與李駿碩均深入真實事件,以不犀利批判亦不同情憐憫的「溫柔敦厚」之姿回應此題,私以為,他們做到的不僅僅是以電影反映社會現實與議題,更透過影像創作,找到了創作者的立足之地,在現實的苦難與虛構人物故事的美善中平衡,面對螢幕前的觀眾,以及螢幕後立體的真實事件,電影都能不卑不亢地存在,並綿延出其介於藝術與現實的「空間」。當游牧族於廣闊荒原中漂泊,尋找永恆;而香港街友在城市一處處陰暗中流離,覓尋明天;我們便在導演創造出的「空間」裡,看見在有限現實中,電影本身開展的無限性。
Drifting (2021), © Jun LI
❆ ❆ ❆

▍時代與體制予人的空間體感

作為探討居住正義的電影,《濁水漂流》和《游牧人生》鏡頭下的「空間」概念格外重要,因為人之所居,必與空間、佔地有關,而《游牧人生》和《濁水漂流》予人的空間「體感」幾乎是相反的。趙婷鏡頭下女主角Fern(法蘭西絲.麥多曼 Frances McDormand 飾)所處的環境總是開闊、無垠,處於一片自然荒原,有奇形異狀的山峰;有無線延伸的公路;有沒有邊際的湖畔;有不見柵欄框圍的草場;有向上生長高大不見樹梢的樹木,一切空間是廣闊而舒展的。趙婷拍出自然景物將人包裹的溫柔與和諧感,不只許多遠景顯得氣象弘大開闊,亦有許多自然景致之空景,不論是大面積的天空、草原、還是湖水,都成了其鏡頭下靜謐而空曠的「留白」。又因為天地本身無垠,所以空間感總是無限綿延,鏡頭以外的世界,乃是無窮遼遠。
然即便充滿延展性與自由,人處於如是空間卻不免顯得無依與蒼茫,這種偶爾湧上心頭的無力情緒,反映著這群遊牧的銀髮打工客,生計本身的波動不安定。自然空間時而有如社會大環境,無情將人吞噬。
Nomadland (2021) © Chloé Zhao
相反於《游牧人生》,《濁水漂流》的體感空間是極度壓抑而窒息的,不只因其真實故事本身的無奈感,這樣的身心體驗更來自導演鏡頭下呈現的市容—李駿碩拍櫛次鱗比的公寓住宅;他拍堆積成山的垃圾;他拍以塑膠布做成的「屋頂」下塌而壓縮的室內空間;他拍花紋雜亂相生的衣物聚集;他拍車水馬龍的擁擠⋯⋯ 這些城市中的一景一物都被李駿碩以一種堆疊、擁擠、雜亂的方式呈現,可見深水埗的人口密度之高,居大不易。除此之外,他大多以低平的視角拍中近景,不如趙婷鏡頭下一幀幀的自然畫,李駿碩的畫面內沒有「留白」,畫面外亦無延伸感,即便有少數仰拍的鏡頭,我們依然感覺被高聳相捱相生的建築包圍,感覺壓迫,不見天日。
兩電影的空間建構是如此不同,從自然荒野到現代都市;從開闊至陰翳;從遼遠至狹窄擁擠;從人跡罕至的美國平原與山地,至人口密度極高的香港深水埗;從2008年全球經融海嘯,至2012年香港政府街頭「清場」⋯⋯ 趙婷與李駿碩鏡頭下拍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空間,相同的是其中都流動著一樣的「水」,那是人們面臨著的時代洪流,是沖垮一切的海嘯(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也是使人飄蕩無所適從的「濁水」。於是在兩種空間中,都能感受到人被體制與時代落下的渺茫和無力。
Drifting (2021), © Jun LI
❆ ❆ ❆

▍從真實報導到電影,創作者之姿

「當我們拿他人的苦難創造知識,就算當中對權力架構有所批判,我們始終不能避免站在一個位置,是透過書寫和出版在學術界中獲得自身好處,不論那是資源或是地位,那到底我們如何立身於這矛盾的位置呢?」
——李駿碩,〈誰掌握深水埗話語權〉,刊於香港電影評論協會HKFCS《HKinema》第53期季刊
這是李駿碩拍畢《濁水漂流》後於專欄寫道的自省之辭。我想也是他和趙婷,如是創作者從田野調查、報導一真實事件,到欲將其改編成電影劇本時,必得不斷捫心自問的話。他們所面對不僅僅是沈重的社會議題,更是一群真實存在之人的生命,所以除了對現實的取材、改編,創作者更必須找到「立場」,挹注情感,並找到兩者的平衡,讓乘載著他人生命重量的作品,不至淪為純然的情緒體驗,也不是話題先行的消費。同樣作為報導改編的劇本,私以為《游牧人生》與《濁水漂流》皆以各自方式,消弭了議題面與情感面的潛在矛盾,創作者對自己、對觀眾,也同時對現實中的人物負責。
趙婷和李駿碩拍這群「社會邊緣人」的故事時,以共情(empathy)而非同情(sympathy)的姿態接近他們,並參與其社會,盡可能不壟斷現實人物的話語權,使角色接近真實地展現其生命樣態。電影處理體制中犧牲受傷的靈魂時,若只是一昧地攻擊觀眾的同情心並博得淚水,那正是對於現實人物的剝削。正如《濁水漂流》中,輝哥一句台詞道:「他們只想問我為何吸白粉、為何坐牢、為何露宿街頭,只想用悲慘的故事來博取同情,賺得收視率。」因而李駿碩鏡頭下的這些街友是立體而多面向的,他們擺起牌桌打牌;拿起吉他撥著弦唱起歌;木板屋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桌上養著金魚,擺著照片,合著彼此因熟悉而帶幽默調侃的對話,以及節奏明快,音色詼諧的配樂,他們不是溺死於一潭死水中,而是如那鏡頭不斷拍到的魚缸中的金魚,仍在有限的環境中打造屬於自己的世界,那是個微型社會,缸底有著七彩的石子,是全面的「生活」景致。李駿碩如是處理使我們不會陷入過度的同情中,反而能看見這群街友除了苦悶以外,散發的粗糙生命力。
《游牧人生》中,趙婷亦盡可能把話語權還予 Fern 與其他游牧族,她同樣地收斂「同情」,而以「共情」代之,相比於《濁水漂流》,《游牧人生》凝視游牧族的眼光更溫柔、更深沈。即便如前提及其中人存在大環境有著必然的蒼茫與哀愁,反映著美國經濟體的腹黑面,但趙婷卻非站在批判體制或是同情弱勢的角度說故事,更多的是理解與尊重。我們看見的是游牧族常態的生活樣態,而非奇觀性的一次旅行,趙婷並未把她的電影拍成一代邊緣族群的悲歌,或是諷刺時代與反抗體制的宣言,反而是以蒼穹為紙,以行跡為墨書成的詩篇,游牧族的生命厚度自在其中體現。正如片中年過古稀的女人回憶生命,她見過成群如家庭的麋鹿;見過雛鳥破殼而出;見過湖面倒影中自己與身後的燕群共舞⋯⋯她見過生命原初的所有美好樣態——而趙婷正以其鏡頭語言,書寫這群游牧族如若的生命之詩。
德國哲學家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曾說:
「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
To write poetry after Auschwitz is barbaric.
在深度報導了香港深水埗的街友生活後;在走入金融海嘯後的美國荒原後;在看見了體制的不公以及人於其中的飄渺後,以他人的生活切片作為創作養分,而拍如是電影,他們是否也是野蠻的?在現實的人生面前,藝術創作是敏感的;在故事內核的議題面前,表現形式是外在的,因而創作者必須接受生產過程中自己必然的「原罪」,以謙卑而同理之心,消弭成見。即便任何形式的藝術均無法真正呈現現實的殘酷,或完整展現任何人的真實生命樣態,但私以為,趙婷和李駿碩已站在一個十分適當的角度,以不野蠻、不消費的謙卑之姿,把這群人生命的悲喜、苦樂、絕望與希望同時呈現於螢幕,我們不再站在高位以顯微鏡觀察他們的生活切片,城市以及荒原不是平面的死物,而是立體、開放的時空,我們參與其中,如同李駿碩寫道:「電影是一種對生活的介入」,看電影亦如是。
Nomadland (2021) © Chloé Zhao
❆ ❆ ❆

▍荒野與街巷中的人文情懷

延續前論,除電影中的空間建構,創作者必然地也要拍空間中的人,《游牧人生》與《濁水漂流》皆非劇情導向的電影,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亦無明顯起承轉合的鋪敘,只有豐滿的角色情緒與曲線,趙婷與李駿碩拍自然,也拍都市,拍議題,也拍事件,但重點仍是「人」。
原著報導文學《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一書中,潔西卡・布魯德著墨刻畫這些遊牧族的誕生背景,紀錄其生活樣態,在眾多受訪者中雖有一名主角,但整體仍是「群像」,布魯德為讀者打開眼界,看見生活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生活型態與己截然不同的一群人。而至電影,趙婷則以一種不同的視角,聚焦在女主角 Fern 身上,鏡頭細膩如同遊牧族的呢喃私語,比起翻閱一章章的報導與紀錄,更是吟哦一首首雋雅詩篇,字裡行間流露幽微的人性,隨著許多人物特寫鏡頭,能從 Fern 抽動的面容、微揚的嘴角、眼眶中打轉的淚水、以及細微的鼻息,感受她生命的躍動與靈魂深處的悲喜。如同趙婷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之時云:「人之初,性本善」,她不只將鏡頭聚焦於社會性批判與純然的寫實,反而在偌大的天地間挖掘渺小孤獨的人類之性情本質,在歲月與生活侵蝕後,重思人類文明的意義,而在無數的漂泊與羈旅後,回歸人自身,空氣中自在飄蕩善意與寬容。
布魯德形容這群游牧族看見了「一種重建自我世界的契機」,而電影中趙婷對人物的刻畫正好展現了如是人的自覺與自主性。透過游牧族們的對話、人生經歷與故事分享,我們明白他們不是被動地在原地等待金援,而是自己行駛上路,方向盤在手,地圖在心,自由、自在、自主。如劇中 Fern 的妹妹 Dolly 形容姊姊以及這些游牧族為「先鋒拓荒者」(pioneer),他們展現了一種美國文化原始的拓荒與探險精神,不被環境限制,無盡地向外探尋,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Nomadland (2021) © Chloé Zhao
同樣處於環境限制的香港深水埗遊民,也是李駿碩鏡頭下的主體,他以許多搖晃的手持鏡頭畫面跟拍,時而甚至如紀錄片一般貼近這些人,我們看著他們漫無目的地在城市中徘徊,在酒毒中載浮載沉。輝哥喝著酒眼中打轉的淚水;老爺灰白長髮結成絲被風吹動;陳妹洗碗的粗糙雙手——生活的痕跡在這些人身上細膩而清晰可見。他們從未成為社會的主體,但在李駿碩的鏡頭下,他們是街巷的主體。構成街上的家的不是那些木板屋,而是這群人,如李駿碩云:「這裡的人向心力很強,文化很集中」, 如是另類的「街巷人文情懷」便在電影中逸散。
Drifting (2021), © Jun LI
❆ ❆ ❆

▍凝練的時間

《游牧人生》中女主角 Fern 於途中遇見一名年輕男子,黃昏之際灰藍色的天空下,啐一口啤酒,兩人談起遠方的愛人,趙婷切換著兩人單獨的特寫鏡頭,並未將兩人置放於同一個鏡頭畫面中,彷彿這不僅是兩人的「對話」而已,空間也並非侷限在那片荒野,而是在他們的一字一句敲擊著人心的同時,共振出另一個時空次元,裡頭也有廣袤蒼穹,有凝結的永恆時光,之中飄蕩著 Fern 和男子對自己、對螢幕前我們最私密卻動人的低語。而後 Fern 吟起其婚禮誓言,那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第十八首(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Fern 的聲音成了旁白,畫面切換到夜幕低垂的荒野,焦距外的燈火通明模糊地閃爍著,於此金光褪藏的蒼穹容顏中,Fern踩著堅定的步伐走入畫面,又兀自佇立於天地中,此時於背景的風吹草動和光影閃動中,我們看見流逝的時間,彷彿荏苒光陰於這個堅毅的女人身上留下了痕跡,使其更勇敢、強壯,眼中盈滿孤獨卻溫厚的善意,她卻未於歲月的鑿刻下褪色或黯淡,因為上路以後,她已然重生於時間永恆的詩句——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畫面再次切換,幻燈片一張張投映著Fern的嬰兒時期、童年、家庭⋯⋯以及所有構築成這個個體的一切美好事物,一切陪伴,我們於是明白,在她重生的詩篇中,飽藏著從不老去的永恆夏日,乃是那些過往的回憶和人生經歷,成全著此刻的她。上路並非離別或遺忘,而是在不斷重新審視自己人生的過程中,記住轉瞬即逝的燦爛美景,滌洗創傷,我想她或者他們將不會失去此般熱烈。
Nomadland (2021) © Chloé Zhao
鏡頭來到香港,《濁水漂流》中失語的木仔吹著口琴,鏡頭由下而上仰拍,他的眼神亦向上聚焦遠處天邊,當他開始吹奏,我們彷彿被帶入另一個世界,充滿嚮往與想像,如同他在輝哥眼中,既是其投射的亡子身影,也是街友中象徵著青春躁動,並予他們抗爭動力的人,乃是過去美好與未來希望的共同體,是時間凝練之姿。我們通常以為他們這樣的社會邊緣人幾乎沒有時間概念,一日過一日,得過且過,然在李駿碩的鏡頭下,他們對歲月深有所感,他們銘記過去的一切,心繫故人往事,在黑暗的當下,燃起火燭,或許未來性不高,但他們仍期盼明天。輝哥與木仔來到城市最高處,闌珊燈火在無盡的遠方模糊失焦,他們只能相視而笑,向下撒尿,就像他們看不清的未來,生活失焦恍惚,但片刻當下是幽默詼諧鑄成的「永恆」,在擁擠的城市縫隙中,他們開展一片天,此刻空間不再壓迫他們,終於開闊無垠,我想那片城市霓虹,也是導演為他們點起的祝禱燈火。
Drifting (2021), © Jun LI
❆ ❆ ❆

▍結語:現世荒謬下重建「家」

莎士比亞寫道: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永恆的詩篇是趙婷鏡頭下游牧族的「遊牧人生」,是那些飛鳥、瀑布、草木、與石頭所構成的生活樣貌;是《濁水漂流》中木仔吹奏的琴音,是木板、舊照片、花布、與垃圾堆疊成的生活痕跡。趙婷的影像中封存著不只夏日的溫柔動人,而是更迭四季與歲月梭織成的天空,穹頂之下滿載希望和愛,以及躍動於寬廣天地的信念;李駿碩搖晃的鏡頭下則裝著粗糙堅韌的生命原質,如烈焰燃燒時裊裊上升的灰煙,是生活的陰晦,也是無力的抗爭。他們漂流過城市一座又一座的橋下,他們行經一片又一片的原野美景,地球兩端的「漂泊者」都步履蹣跚地跨過婆娑歲月,在環境動盪中重建「家」。
在美國荒野,在香港深水埗,他們漂泊為家,但只要鼻息尚存,雙眼靈動,反抗環境束縛的詩篇便長存,在現世荒謬下,予人永恆。
Nomadland (2021) © Chloé Zhao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6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theri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何其幸運在飄盪自由的土地上看見《時代革命》,我將一直記得這樣獨特而動人的觀影經驗,在黑暗中暢通自己的感官,憤怒亦溫柔地體會電影,悲傷卻帶希望地走出影廳。Hongkonger已是字典上的一個詞彙,多麽希望在必然迎來的流離後,他們重新找回家園,把書頁上的詞活成現實,成為自由的Hongkonger。
《少年》在無情的時代動盪下,撥開一把把雨傘,拔下面罩,卸下防身武器,讓我們看見一身黑的抗爭身影下,那一顆顆赤裸而躍動的赤紅年輕之心。 它最勇敢最動人之處在於它面對最壞的時代,仍展現無紋飾的真摯;有著初生之犢的無懼;以及不為反抗而反抗的力爭,它為那些墜毀破碎的靈魂,開啟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門。
《電影的故事:新世代》完完全全滿足了一個影癡對電影的渴望和珍愛,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一群人甘願榨乾一天二十四小時,把大半生活置放近那個巨大的黑盒子裡,和陌生的一群人享受最「親密」的時刻,一起拊掌大笑;一起默默流淚;一同如進入一個共享的「夢境」,體驗一回自己沒有活過的人生。
李康生與陳昭榮演的是九零年代青年的不安躁動、無由的煩悶與無所適從,多年後反覆觀賞,猶能隔著屏幕,感覺到房室的陰溼幽暗,嗅聞及汗水、體液、與雨水混雜的霉氣;並窺見人物眼下的湧動情意,蔡明亮拍空虛卻不乏內容;拍百無聊賴卻不使人打哈欠,一切感官是穿越屏幕與時空的,再現於每一個「青少年」的孤獨與叛逆中。
它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因為喜歡聽人說故事,而開始愛上電影、影像故事的感覺。 一部真實、自由、帶幽默和浪漫,卻同時犀利而殘酷地反映現實的電影,它的迷人之處不在劇情架構,凌駕於其上的,反而是真實的生活樣態和社會狀況。
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何其幸運在飄盪自由的土地上看見《時代革命》,我將一直記得這樣獨特而動人的觀影經驗,在黑暗中暢通自己的感官,憤怒亦溫柔地體會電影,悲傷卻帶希望地走出影廳。Hongkonger已是字典上的一個詞彙,多麽希望在必然迎來的流離後,他們重新找回家園,把書頁上的詞活成現實,成為自由的Hongkonger。
《少年》在無情的時代動盪下,撥開一把把雨傘,拔下面罩,卸下防身武器,讓我們看見一身黑的抗爭身影下,那一顆顆赤裸而躍動的赤紅年輕之心。 它最勇敢最動人之處在於它面對最壞的時代,仍展現無紋飾的真摯;有著初生之犢的無懼;以及不為反抗而反抗的力爭,它為那些墜毀破碎的靈魂,開啟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門。
《電影的故事:新世代》完完全全滿足了一個影癡對電影的渴望和珍愛,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一群人甘願榨乾一天二十四小時,把大半生活置放近那個巨大的黑盒子裡,和陌生的一群人享受最「親密」的時刻,一起拊掌大笑;一起默默流淚;一同如進入一個共享的「夢境」,體驗一回自己沒有活過的人生。
李康生與陳昭榮演的是九零年代青年的不安躁動、無由的煩悶與無所適從,多年後反覆觀賞,猶能隔著屏幕,感覺到房室的陰溼幽暗,嗅聞及汗水、體液、與雨水混雜的霉氣;並窺見人物眼下的湧動情意,蔡明亮拍空虛卻不乏內容;拍百無聊賴卻不使人打哈欠,一切感官是穿越屏幕與時空的,再現於每一個「青少年」的孤獨與叛逆中。
它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因為喜歡聽人說故事,而開始愛上電影、影像故事的感覺。 一部真實、自由、帶幽默和浪漫,卻同時犀利而殘酷地反映現實的電影,它的迷人之處不在劇情架構,凌駕於其上的,反而是真實的生活樣態和社會狀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Nomadland遊牧人生》是趙婷在2020年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由法蘭西絲麥朵曼主演。本片入圍第93屆年奧斯卡6項大獎,並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作為2020年威尼斯影展的主競賽片,一舉獲得金獅獎最高榮譽。 除了法蘭西絲麥朵曼和大衛史崔森外,大部分在片中飾演遊牧者的演員其實都是
Thumbnail
如果你需要一部沉浸式放鬆的戲劇,真心推薦《去有風的地方》!許紅豆因為閨蜜的離世,工作與生活陷入低谷,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隻身一人從北京來到雲南雲苗村,有風小院所發生的一切,讓整個村像極了一個大家庭,無論是民情,還是鄉村風土,無法親臨的我們,依然能深受,在你觀賞同時,你的世界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Thumbnail
流浪的夢土 歸去哪裏是我的家 走進夢裏午夜從孩提時開始   流浪的夢土 今夕這裏是我的家 走進夢裏成長不停變換場景   流浪的夢土 止息在我永恆的家 走進夢裏流浪已將成為過去   學庸2006.09.12/17:06 作品號03-0313-03
Thumbnail
一首詩意的生活之旅的寫照,描述成年人為工作而北漂的遷徙。描繪了成年人居住在擁擠狹小的公寓中,象徵著他們的暫時性生活方式。同時也描述了孩子乘著小筏漂浮遠去,代表著他們自己的人生旅程。以逼真的天空照風格呈現,色彩豐富而細緻。氛圍哀傷沉思,具有夢幻和超凡的特質。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電影簡介 《Nomadland 游牧人生》是一部深刻觸動人心的電影,將觀眾帶入一個關於自由、孤獨和探索的旅程。電影根據潔西卡·布勞德(Jessica Bruder)的同名書籍改編而成,由華裔導演趙婷執導。故事圍繞著一位名叫芬恩(Fern)的女性,因原先居住的鎮上,大部分居民賴以為生的工廠關閉後失去
Thumbnail
本片基調讓人想起去年Disney+上架的《沒有季節的城市》,同樣以311災情為引子,然而實際上核心是描寫一群人因各種原因而群居在一起,互相扶持,面對人生的各種困境,只不過一個是活人的聚落,一個是死人的聚落。本片的主角群大多是死人,所以面對的問題不再是柴米油鹽等生存問題而困居於災民安置地,而是死有餘憾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Nomadland遊牧人生》是趙婷在2020年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由法蘭西絲麥朵曼主演。本片入圍第93屆年奧斯卡6項大獎,並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作為2020年威尼斯影展的主競賽片,一舉獲得金獅獎最高榮譽。 除了法蘭西絲麥朵曼和大衛史崔森外,大部分在片中飾演遊牧者的演員其實都是
Thumbnail
如果你需要一部沉浸式放鬆的戲劇,真心推薦《去有風的地方》!許紅豆因為閨蜜的離世,工作與生活陷入低谷,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隻身一人從北京來到雲南雲苗村,有風小院所發生的一切,讓整個村像極了一個大家庭,無論是民情,還是鄉村風土,無法親臨的我們,依然能深受,在你觀賞同時,你的世界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Thumbnail
流浪的夢土 歸去哪裏是我的家 走進夢裏午夜從孩提時開始   流浪的夢土 今夕這裏是我的家 走進夢裏成長不停變換場景   流浪的夢土 止息在我永恆的家 走進夢裏流浪已將成為過去   學庸2006.09.12/17:06 作品號03-0313-03
Thumbnail
一首詩意的生活之旅的寫照,描述成年人為工作而北漂的遷徙。描繪了成年人居住在擁擠狹小的公寓中,象徵著他們的暫時性生活方式。同時也描述了孩子乘著小筏漂浮遠去,代表著他們自己的人生旅程。以逼真的天空照風格呈現,色彩豐富而細緻。氛圍哀傷沉思,具有夢幻和超凡的特質。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電影簡介 《Nomadland 游牧人生》是一部深刻觸動人心的電影,將觀眾帶入一個關於自由、孤獨和探索的旅程。電影根據潔西卡·布勞德(Jessica Bruder)的同名書籍改編而成,由華裔導演趙婷執導。故事圍繞著一位名叫芬恩(Fern)的女性,因原先居住的鎮上,大部分居民賴以為生的工廠關閉後失去
Thumbnail
本片基調讓人想起去年Disney+上架的《沒有季節的城市》,同樣以311災情為引子,然而實際上核心是描寫一群人因各種原因而群居在一起,互相扶持,面對人生的各種困境,只不過一個是活人的聚落,一個是死人的聚落。本片的主角群大多是死人,所以面對的問題不再是柴米油鹽等生存問題而困居於災民安置地,而是死有餘憾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