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個策略是《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原文Two Awesome Hours小標題science-based strategies to harness your best time and get your most important work done)這本書所提出的。
這篇文章會介紹這五個策略並加上我個人的心得
策略1: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個決定點
在絕大部分的時間中,我們都是在自動模式下運作,無意識地依循著自己的慣例,心智或大腦在沒有特別意會的情況下執行工作,當以自動化模式來執行例行事務,我們傾向走最不花腦筋的路,反而造成浪費太多時間在做不要緊的事。因此,當決定點出現時,也就是當現在的事務做完要決定下件事務時的時間點,這時要好好利用這短暫時刻,去判斷什麼事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立刻投入閃過腦中的事。
策略2:管理你的心智能量,善用好情緒和壞情緒
多數事務都會導致某種程度的心智疲勞,因此要辨識最可能顯著消耗你的心智能量的事務,在從事必須處於最佳狀態的工作之前,別去做那些會明顯消耗你的心智能量的事務,可以在早上先完成當天最重要的工作,以免腦力被小決定消耗掉。
策略3:調整對抗分心的方法,學會放自己一馬
當我們分心的時候,練習察覺當下的想法,並且不加批判,但是不要投入其他事務,如滑手機等,當心思漫遊結束後,就會回到原本手邊的事務。
策略4:掌握運動和飲食的訣竅,你就能表現得更出色
保持適量運動,有助提升專注力,運動不只能減輕焦慮不安的負面情緒、還有擴大正面情緒的作用,能讓我們感覺快樂、高興、活力充沛、充滿熱情等。而適量運動指的是20~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或是30~4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也就是說,當要處理較為重要的事務時,可以透由適量運動來讓表現變好。
策略5:噪音、光線、雜物?自己動手打造最有益的工作環境
環境也會影響工作效率,而研究顯示個性外向、短期記憶佳的人,比較耐得住噪音干擾,但若是能在安靜的環境下,生產力會更高,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多數工作而言,安靜幾乎是勝過嘈雜。盡量選擇沒有噪音或潛在分心事物干擾的地方,若公司是開放式空間,可以選擇戴上抗噪耳機。
心得:
這本書主要在介紹讓自己工作更有效率的方法,標題是在說明要利用人一天當中狀況最佳的兩小時來執行對於自己最重要的事,這本書對我來說最有用的部分在於策略一:辨識決定點,我會為了讓自己工作更有效率,在做完某件事後迅速投入下一件事,但是實際上卻將時間花在對於目標不重要的事務上,如果有一台自動追蹤自己的監視器,可能會發現我把時間花在沒意義的事情上,因此,當決定點出現的時候,要謹慎思考什麼事是對目前的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