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作者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協助讀者創造出最符合生理機能,每天2個小時的高效能狀態;其策略如下
-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 (2) 管理心智能量
- (3) 停止對抗分心
- (4) 妥善利用身心關聯性
- (5) 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4.當生活出現某些決定點時,作者建議可以使用「實踐意圖」(implementation intention),也就是先計畫好「如果...,我就採取某某行動。」。
5.展現自制的行為,往往會消耗我們的自制力;所以我們一天的開始,一定要先集中所有精神,處理當天最重要的那件事。
6.就算是作出日常生活中不是那麼重要的決定,也會消耗一個人的心智能量,導致他接下來的自制力降低。
7.正面情緒,本身就是一種養分,好心情特別有助於發現新洞察、發揮創意、在作決定時不那麼挑剔以及迅速作出決定等。
7-1.所以當你來到一個決定點時,可以注意一下自己是否有好心情,或是你也可以嘗試「主動」轉換自己的情緒。
8.減輕心智疲勞的要領是,學會辨識最可能顯著消耗你的心智能量的事務,在從事必須處於最佳狀態的工作之前,別去做那些會明顯消耗你的心智能量的事務。
9.作者提出可以有效避免心智疲勞的方式
- (1) 早上首先完成你當天最重要的工作,以免你的腦力被無數個小決定先耗掉
- (2) 看看你當日的待辦事項有哪些,先加以區分,標示為「重要決定」、「創意」或「其他雜項」等分類
- (3) 只安排一個特定時段閱讀和回覆電子郵件
- (4) 在非常重要或忙碌的工作天的前一晚,就先作出一些雖然小但是卻會消耗心智能量的決定。
10.作者也有提出當變得疲憊或過度情緒化,而需要快速補充心智能量時的方式
- (1) 緩慢地進行幾次深呼吸
- (2) 設法讓自己開懷大笑
- (3) 小睡一下
11.保持專注的兩項技巧
- (1) 移除所有可能令人分心的元素
- (2) 學會「適度」地讓自己心思漫遊,但這件事必須是不會消耗心智能量